绿林网

《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读后感100字

《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读后感100字

《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是一本由许倬云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页数: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读后感(一):领导和领袖的不同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领导与领袖的不同》。许倬云的讲演集《从历史看领导》中也触及了这一点:

“我们的周围还存在一些不具名位但实际行为却影响他人的人物,这些非正式的领导人称为随机领袖,是一种非正式,游离的人物。比如说,一旦遭遇忽来的灾变时,一大群人之中,就会有某些人自告奋勇站出身来,群众也自然地听他指挥行事。这种非正式的领导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随时出现,灾变发生时会出现,平时的生活他也存在。我们回想念中学时,谁带头爬墙、捣蛋的,这个孩子将来多半就是个领导人才。这类非正式的领导人是正式领导人应正视的人物,而不应将之视为麻烦人物,应从中物色人才,将悍马驯服为良驹。”

《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读后感(二):浅

怎么说呢。既然既不能说是一本历史书,也不能说是一本教管理的书....但是却又两边都沾...那么...当然就一定不会讲的有多深入啦。

但是前后解释带入的都很清晰。如果想要看看一些擦边的历史情节,或者了解了解一些基本的经营理念,看这本真的很好。跟人家装一装还可以有谈资,就好像你也懂那么点历史,从商上也不是那么的莽夫一样。

其他的没什么可说。

但是这本书里推荐的《国史大纲》我倒是很感兴趣。

很多东西,如果想看个热闹其实不用买书,真的又浪费时间还浪费金钱并且浪费纸张,还不如,看看演讲视频等等等等媒体材料....

如果真的有那个时间和耐心,莫不如看一本original的...有空间让自己琢磨琢磨的书...

这种小故事都喂给你的,省省吧。

《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读后感(三):《从历史看领导》读后感

这本书我以前应该是看过一遍了,因为是从我的“已看”书堆里面扒拉出来的。这次看的话,就是第二遍了,而我,再次看到这本书时,居然对其中的内容没有任何印象,汗~!狂汗~!

把此书翻出来重温,是因为前段时间我需要研究下“领导力”这个话题,希望能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发和借鉴。然而此书呈现的内容,远比我所期求的要多得多。它不但介绍了不少关于如何做好一个领导者的话题,而且还从组织结构、资源利用的角度,结合历史的兴衰给出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三国时代的形势分析,作者从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组织结构等角度对当时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情形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让人很是受用。

然而,终归结底,领导所要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乃是人才的选、用、育、留的问题,所以书中讲了很多历朝历代如何选拔人才、训练人才、使用人才的经验和教训。企业作为一个由很多人构成的组织,它的领导者面临着非常类似的问题,如果大家都能够到历史中去学习下经验的化,相信对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还是会很有帮助的。

无古不成今,鉴历史之得失,知今世之兴亡,我们应该多向古人取取经。

《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读后感(四):许倬云先生的程度问题

看许先生的这本书其实刚看了没几页,但有好几个地方觉得若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第七页,“今天王永庆要到大陆去开厂,是因为他在台湾无处可开厂,只有大陆肯让他开高污染度的厂,这种责任的压力是以前所没有的。”

王永庆到大陆去开厂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吗?太好笑了吧?如果真是这样,台湾当局应高兴才对,应欢送才对,为什么又拼命拦阻王永庆等人到大陆投资呢?许先生讲出这种话,不是无知便是明显的有政治意味了。

第四十页,“所以我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他的小说中有一个人叫东方不败,到了后来他常败,后来他改名为东方求败,他就得胜了。”

看到这里,差点把我笑死,我估计金庸老人家看到这里会气得吐血。许先生显然把东方不败和独孤求败两个人名搞混了。但独孤求败之所以改名“求败”,却恰恰不是由于“到了后来他常败”,而恰恰是由于他常胜,求一败而不可得,所以深感高处不胜寒,而希冀一败,所以改名为“求败”。

史学家写文章居然如此不严谨,基本功夫都没做好,写文章前还是先看一下原始史料吧,不要凭想当然。(应是信口开河,此文是演讲。)

不过,武侠小说并非许先生专攻之术业,出现这种错误还可以理解,但接下来的错误,却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了。

第四十页,“‘无威内而轻外’这是另外一层观念了,你不要因为可以得到带兵的机会,得到做事情的机会,于是乎就把你的威风尽量发挥在自己家里,而被敌人轻视。”

“无威内而轻外”这句话出自《荀子`议兵篇》。

刚看到这段文字就觉得有点奇怪,“被敌人轻视”,这是好事情啊,可怕的是被敌人重视,这是军事学上的常识啊。

可惜手头没《荀子》这本书,不能核对,只好上网查找一下,在百度中输入“无威内而轻外”搜索,找到一篇文章--《中国古代兵家论将领的心理品质》,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振中先生写的。文章中对“无威内而轻外”是这样解释的:不要只注意在内部建立权威而轻视敌人。我个人也觉得这个解释才是正确的。(若再严谨一点,回家查一下原书。)

如果许先生在这里犯错误,则是不可理解的了,古汉语基础太差了吧?

许先生的程度,不过尔尔,怪不得李敖先生说他是“鬼画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