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懂庄子 任逍遥(全三册)读后感锦集

懂庄子 任逍遥(全三册)读后感锦集

《懂庄子 任逍遥(全三册)》是一本由有书 编著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5.00元,页数:8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懂庄子 任逍遥(全三册)》读后感(一):点醒人生的《庄子》,在有书被800万次学习

这套书真的超级赞,不仅是学习《庄子》的佳作,更是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我境界的宝典。

在有书创800万次学习,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无数人渴望追求智慧与知识的象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领悟。

在这套书中,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100+意蕴深刻的寓言故事,逐字逐句解读经典《庄子》,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庄子》中的思想和智慧。

书中,有100+别有洞天的成语金句,教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自我,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但这套书并不是简单解读《庄子》的书籍,它更像是一艘承载着智慧与知识的船,这本书融合了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注疏》+王夫之《庄子通》等典籍,在权威中让我们学到更多文史知识。

读完这套书之后,我相信你会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庄子》,更能够让我们在生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启示。这不仅是一次阅读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和升华。

《懂庄子 任逍遥(全三册)》读后感(二):在快节奏的高压时代,读庄子,正当时。

提到庄子,相信很多人都会讲起“庄周梦蝶”的典故,但知其然而不一定能知其所以然。而以“逍遥”为立身态度的庄子,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深度挖掘的精髓,以供修身。 这套《懂庄子,任逍遥》按照规范把书分为三册,分别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依多年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前者确定为庄子原作,后两部中则可能掺杂着一些仿作或后人致敬的作品,尽管分出了良莠,但对于庄子思想的研究,则算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先说《内篇》,开篇既是“逍遥游”。国学的热度一直不减,但更多人则是浅尝辄止,所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很多人背的出来,却不一定理解上去。就连后世的李白,也希望在庄子的影响下,走出另一条通路。或仅如陶渊明般,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才能觅得自己的桃花源所在。所以,作者也强调了,庄子并非适合所有人,最好是有了一定的人生积累,再去看。阅尽千帆之后,境界自然不同。 但也有一种必要,就是从青少年时期,就把精神贯通,虽不能真的“逍遥”,却可不拘泥于现实,不纠结于当下,不计较于得失…当然,说起来是容易的,所以庄子这套书不适合快速阅读,而是需要细细的品味。 会不会因为是经典,所以就不好读呢?非也。本书的释义做的很到位,既有总体的概括性段落,也有针对原文的现代化解析,并且能举一反三的把各种案例拿出来做诠释,这样我们就能很直观的看到各种精神的具体展现,对其优劣感也会深有体会。而且,即使是原文,庄子或他的门徒,也都一一“寓言”化,甚至今天的几多成语,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出处。这种追本溯源,也有利于真正的理解,经典的文学性、哲学性,以及思辨性。 庄子想要普世的逍遥,在今天依然是一种向上的追求,概因我们把诸多的烦恼都看得太重,于是“减压”也变得十分的必要,这也是尽管我们做不到庄子的逍遥,但仍要以此为终身追求的大势所趋。在文中,庄子既有歌颂的对象,也有质疑的,比如孔子、墨子等等,都被他褒贬不一。而且他虽然不执迷于功名,却又有大视野,给出一些管理者的新高度,为天下谋福祉。 读书的时候,还会发现它文字上前后布局的强关联性,比如内篇的起和落,都在“逍遥”这个题眼上,并将之推广到一种无穷的境地,这也是一种思想可以旷达古今的要义。 所以,在快节奏的高压时代,读庄子,正当时。

《懂庄子 任逍遥(全三册)》读后感(三):解读国学经典《庄子》,学以致用

庄子,被称为是战国不做宰相的预言家,是老子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与老子合称“老庄”。 他留下的《庄子》不仅是先秦哲学、文学、美学的高峰,更是中华民族源头性思想经典之一。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这些一千年前留下的如今都成为至理名言。 可谓是字字珠玑。只要懂得一两句,都能让人受益匪浅。 只可惜,由于时间久远,无论是语言还是表达习惯都发生了变化,现代人想读懂《庄子》很难。 而有书的《懂庄子任逍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试图以不一样的方式,解读《庄子》,让更多人读懂《庄子》,学以致用。 全书分为三册,将《庄子》以一则则寓言故事呈现,逐句逐段精读原典。 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对生僻字进行解读、句子释义、援引佐证相贯通。 用通俗的语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领着读者一步步了解庄子思想,读懂庄子思想内涵。 集郭象的《庄子注》、成玄英的《庄子注疏》、王夫之的《庄子通》等典籍,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读《庄子》的观点和心得为一体,多维度地展现《庄子》的博大精深。 更难得的是,每则故事会结合现实去引导读者。 庄子给人的印象常常是消极的,比如他说“无用者无所求”,仿佛在告诫人们,只有没有能力的人才能活得自在。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这里的“无能者无所求”,实际上是指一个人如果想过超然物外的生活,就不要在人前显山露水,吸引别人的目光。 这种境界,恰好契合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不露锋芒,与世无争。 比如列子,虽然想过逍遥自在的生活,却锋芒外露,引得别人来追捧他。 列子在听了伯昏瞀人的话后,深受启发,在郑国隐居40年,先后写了20部著作、一百多篇寓言故事,总计有10多万字。 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是不是不适用于当代快速发展的时代呢?并不尽然。 它提醒着人们,如果想要追求名利,那么就要承受其中的劳累、烦恼,以及失败的可能。 人啦,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不要让自己陷入得失心的陷阱。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 有书作为6000多万用户的终生教育倡导者,这本书从读者的需求出发,结合现实,解读国学经典《庄子》,还是非常用心的,通俗易懂,学以致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