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物理学和哲学》读后感锦集

《物理学和哲学》读后感锦集

《物理学和哲学》是一本由[德] W. 海森堡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4,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物理学和哲学》读后感(一):强烈推荐

把物理比作一门描述自然的一套语言系统,很深刻的洞见,也可见科学家探索世界宽广和谦逊的胸怀,与其不确定性原理一般。

看过商务印书馆的这个版本,希望有机会读原版,当然最好是德文,一生应该读一次的书!!!强烈推荐!!!

《物理学和哲学》读后感(二):过气的量子力学哲学

该书书有点过气,和他那套矩阵方程一样古板笨重,不合时宜,却依然值得翻阅,毕竟,他是量子力学的开拓者之一。不过这次,大概他又一次没用测准[偷笑]。作者是“测不准原理”(现在一律翻译为“不确定性”原理)发现者,正因为他对原子弹尺寸要求估算不准确,纳粹德国没有制造出原子弹,否则,世界文明历史往另外方向发展,特此赞扬这个测不准专家。

《物理学和哲学》读后感(三):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是统一的整体?

不是一本科普书。没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和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是很难看懂的。本人就处于这一列。读完了,就说说一点自己浅薄的感受,不一定正确。现代物理学是自然科学极其重要的一门,说他是最重要的也不为过。从本书讲的物理发展来看,物理的发展从牛顿建立起来的经典物理学,认为一切都是有规律的,绝对的,可以预测的。上帝不掷骰子。这一度成为了物理学家的信仰。到现代物理的诞生,量子力学的出现,提出了世界不是绝对的,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实体。上帝是掷骰子的,原子组成的世界是随机的。我没有知识去评判它对不对。我只能感慨,世界真大,总以为我们抓住了世界,可到头来,抓住的只有冰山一角。我们了解的越多,越显得自己无知。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看到书名,我很疑惑,物理学怎么和哲学扯上关系了。看完才发现,不只是和哲学,物理学和各学科都在发生联系。物理和哲学具体有什么关系,借用原文的话:物理学方法中,不是从事实推演到理论的假设,而是从假设的理论推演到事实和实验数据。因此人们必须思辨地提出理论,并且用演绎法推导出这些理论的结果,以便使这些理论能接受间接的实验检验。比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不是先做实验得来的。物理学所做的假设都带有哲学特征。

《物理学和哲学》读后感(四):关于语言、主客观与文明的发展

1.在描述自然科学的事实方面,数学是最准确的语言。当我们用日常语言去描述微观或宏观事件时,往往只能使用类似于玻尔的互补性原理一般的日常语言的互补。 在物理学的不同分支,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概念,由此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语言的有限,且越是精确的语言能够描述的范围就越小,在语言的范围之外的更多的东西是不可言说的。语言本身是一张网住精确的网,希望这张网在范围上能够更大,在语义上能够更加普遍。

2.我们认识的世界是我们借用我们的工具去认识的世界,因而也是“我们的世界”,真正客观的世界或许是不可知的,由此在物理学的视角下理解了哲学上的不可知论。更进一步来说,主观是客观的,客观也是主观的。

3.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是这样,生活在此刻的时候,往往有一种“当下已是黄昏”的感觉,懵懂地认为相比几千年前科学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已经到了只差一些就已经完备了的状态。 这本书让我在诸多疑问和思索中了解,当下远不是黄昏——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如此之少,我们的困惑如此之多。成千上万年后一定会有更优美、更完善的理论出现。希望那个时候,和我一样的人类也能够意识到,那也远不是黄昏。

4.书里有一段是“现代科学仪器渊源于它的理论,为了正确地制造和有效地使用它们,需要理解那个理论。而这个理论又以哲学假设和物理假设为依据。一旦被人们理解了,这些哲学假设就会产生一种个人的和社会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带来不同的社会准则。总之,人们不能在引人现代物理学仪器的同时,而不或早或晚地引入它的哲学精神。”是的,我觉得我们的落后的症结不是技术上的也不是制度上的,而是文明上的。一个没有超越性追求的群体是不会在文明发展浪潮的前端的。

《物理学和哲学》读后感(五):《物理学与哲学》的一些见解

《物理学与哲学》的一些见解

海森堡的《物理学与哲学》从量子力学的经典解释导致的佯谬出发,深层的讨论佯谬的原因,以及在这佯谬背后哲学和语言的问题。

这本书实在很晦涩难懂,我也就在这发表一些我的皮毛之见。

不妨以科学探索的一般步骤来说明海森堡在书中陈述的观点。科学建立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然后便是做实验。

实验的方法和仪器受到我们的技术水平的影响,所以一开始我们所做的实验的领域是接近日常生活,之后则一个往微观方向发展,直至原子层次,产生了量子力学。另外一个方向往宏观方向发展,直至到宇宙层次,产生了广义相对论。实验的一般过程,可以认为是运用仪器测量并记录一些可测量的量。

之后理论物理学家尝试去解释实验,在物理学家的方法中,不是从事实推演到理论的假设,而是从假设的理论推演到事实和实验数据。通常的物理理论,是一个公理和定义的闭合系统。其最重要的特征是找到它的前后一致的数学表示的可能性。这种表示必须保证系统不自相矛盾。其次,系统还必须适合于描述广阔领域的经验。在这个领域内多种多样的现象应当对应于数学表示中一些方程的许多个解。

这个理论系统以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构成。而科学概念是理想化情形;它们是从用精密的实验工具所获得的经验推导出来,并通过公理和定义准确地定义下来的。只有通过这些准确定义,它才能将概念和数学方案联系起来,并从数学上推导出这个领域内可能现象的无限多样性。但通过这种理想化和准确定义的过程,与实在的直接联系丧失了。

事实上我们在概念定义上,为了去理解它,为了向其他人解释和交流,我们必须运用语言,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区描述它。

在理论物理学中常常是数学语言,就是允许人们去预言实验结果的数学方案。当物理学家有了数学方案,并且知道如何用它来解释实验时,他就可以满意了。但是他还必须向非物理学家谈论他的结果,对于他们,如果不用任何人都能理解的平常语言作出某种解释,他们是不会满意的。

在科学的最开始的时候,科学的领域局限于日常生活比较相关,所以运用日常语言解释,不成问题,并没有出现逻辑矛盾。但当实验仪器进一步的进步,科学的领域达到了日常生活无法接触的地方,此时再一次运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语言去解释,就出现了理论的矛盾。例如电子的轨道,原子概念。

我们感觉例如电子一会在此处消失,之后在另外一处地方出现的实验事实与日常生活的观念充满冲突,所以我们不接受它,不可理解。其实问题不在于实验与理论的问题,而在于语言本身的问题,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语言已经无法适用于这个领域了。

总结一下,海森堡提供一个科学理论的新观念。一个科学理论从实验开始,然后建立公理与定义的理论,并且给出数学方案,此数学方案运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用方程的不同解来预测出实验的观测结果。如果一个理论能做到这些,那么它就会是一个好的理论。至于我们需要去解释它,就不得不运用逻辑不完备的日常语言去描述它,所以不可避免就出现了矛盾。波尔提出互补论,用互补而矛盾的概念去解释一个实验事实,弥补了单个概念的不完备。不过这在数学方案上并没有体现,也并没有影响。语言的描述只是作为物理学家向外界解释的需要,并不影响理论本身。

当然这只是书中的一个观点。还有涉及到科学的主观性,物质与实在概念,本体论与认识论的部分超过了我现今的哲学知识,可能略知一二,不能做出完整的回答,所以暂且搁笔。

2013年7月14日星期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