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译林》读后感精选

《译林》读后感精选

《译林》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译林》读后感(一):译林198204

我是潘家园的常客。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曾经见过一幅赖宁头像油画却因为囊中羞涩而失之交臂。我还见过一本书,书中有一篇《戒严令之夜》很让人浮想联翩,可惜再次失之交臂。不是囊中羞涩,而是被人捷足先登。今天,我终于在无意之中买到了这本198204《译林》,但是不是我曾经见过的那本,那本是32K。可能是《外国文艺》或《世界电影》之类。我第一次读五木宽之就是在《外国文艺》上的《黄金时代》,没想到他还写过这个。不知他是否写过赤军。所谓《戒严令之夜》听着吓人,其实是标题党。不过,能仅仅靠缘分在潘家园失而复得也绝非易事。我不由得想起在地铁上擦肩而过的姑娘们,我几时才有勇气越过那0.01公分?

《译林》读后感(二):《译林文摘版》0702期

杂志越办越有特点了。

还是罗列下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文章:

《快枪手之死》:结局出乎意料,第一段对快枪手的描写先声夺人,一下子就让快枪手映现在读者眼前。

《纳博科夫与妻子》:文章恰好跟在《丽瑟的故事》介绍之后,真实的事件成了“作家的妻子”这个特殊的存在一条极佳的注脚。当作家的妻子,有时牺牲真大。

《乡下的小偷和城里的小偷》:“译写”后的民间故事,不过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有多少这样“修正过”的故事呢?毫无疑问,经过“译写”,可以让民间故事这种有时原文本显得薄弱的文体变得利索起来。

《深渊》:这五篇俄罗斯小散文选得不错,译得很不错。

国外新书:我提到这,纯粹是为了向里面提到的两位女作家丹尼尔·斯蒂尔和诺拉·罗伯茨表达敬意,从她们的身上可以看到名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每天八小时以上地辛勤工作出来的。

PS 在13页的《身为人父的乐趣》中,有这么一句话“他将你紧紧捏住,就像要把碳原子硬压进钻石一般”。我不晓得原文,但揣测其中有些蹊跷。可能是对“into”的理解不同,因为钻石其实就是碳原子组成的,所以我猜想作者的本意应该是“把碳原子压成钻石”,揣测而已!!

《译林》读后感(三):.读[[译林]]2006、5期长遍小说<<风暴>>有感

读完《译林》2006年第5期刊载的法国长遍情感小说“风暴”有感。年轻美丽的美国律师格蕾丝与年长她二十岁的丈夫、德高望重的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从纽约到法国旅游,想通过这次浪浸旅途生活弥补他们因长期在繁华大城市紧张工作,又没有孩子带来的情感距离。不料在法国中央高原地区遭遇了罕见的飓风。汽车严重损坏、丈夫身受重伤,陷在车内无法脱身。他们在寒冷的黑夜里与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陷入绝境。无奈之下,格蕾丝留下了受伤丈夫,弧身踏上求援之路。终于在一个小农庄里遇见了一位外表冷漠的神秘中年男子托马斯。在他的帮助下救回了丈夫,住在托马斯家方塔里。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几天里,特别是她丈夫被先行救走后,格蕾丝学会了与几位善良的当地农民相处时,发现了托马斯的秘密,内心受到了风暴的洗礼,从一个高傲、刁蛮、自私、无理的高贵城市少妇改变成为有同情心、热爱生活、善良的人,她爱上了托马斯。

这部小说的写作视角都是沿着格蕾丝的角度展开的,在整部小说中,没有庸俗小说中那种为了刻意制造冲突而设置的善恶之争,就连男主人翁托马斯,作者也没有去张扬他的男性气质和不修边幅的男子汉形家,而是完全从一个离世隐居者的角度,刻画了他痛苦和孤独的内心,让人物变得更为真实可信。

我认为,美中不足的是:那么自持有修养的贵少妇怎么能在发现托马斯是一个女死、妻走的隐居石油工程师时,就会从敌对、愤怨的情绪中突然爱上托马斯,而托马斯与格蕾丝初次见面,就莫明其妙地埃了格蕾丝一记耳光,在救助他们夫妇的整个过程中又受到多次责难时,还会爱上她?是不是太牵强了。

《译林》读后感(四):评《译林文摘版》0702

乃鼎斋无机客

读罢一期《译林文摘版》,照例拣些最值得一看的篇目来说说。

最具震撼力:《劫后余生》

在看到这篇纪实文章前,我还从来不知道历史上竟然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虽然我不是基督教徒,但对打破吃食人肉的禁忌依然是没那份胆量。假如我如故事主人公那样遭遇天灾,被困于雪山,恐怕是会束手无策的了。经历过那种事情的人,有胆量把历史写出来,这份胆色更是令人敬佩。假如是我,恐怕会选择逃避,把记忆尘封于旮旯角落里。

“肋骨和臀部的骨头已经刺破皮肤露在外面,胳膊与腿已经完全枯萎。”饿得比集中营里的犹太人都厉害。

最温馨:《可期待的时光》

开篇第一个故事,很温馨,我是看到中间地方才发现主人公是一个哑女,故事很简单朴素,但能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阳光。不错!

最让我反感:《沉重的诺言》

原因就是,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主动加入到中东军事行动的美军士兵;讨厌这个人物,因而也讨厌这个故事。

最佳爱情故事:《电话》

我经常对这类描写男女之间微妙感情的作品很有好感,值得咂摸,值得回味。

最让人掉口水:《布拉格随感》

不为别的,就为这句:

“看来真正的捷克是在布拉格城外的地方。但我只能看看布拉格,没时间看捷克了。在查理大学讲完课,一大早我就去了机场,一路又坐地铁又转公交汽车,居然只花了12克朗,相当于人民币2块4角,这世界上还有这么便宜的物价。但那1000元一大张的克朗还能让我感到实实在在的捷克。”

简直是口水吧哒吧哒流了!到那样的地方生活,多省钱!

《译林》读后感(五):2007年《译林文摘版》8月号

http://www.yilin.com/cn/images/issue/ylwz0704-1.jpg

◎乃鼎齋無機客

《译林文摘版》的装帧日趋完美,内容上也需要再加把油,形成自己的格调,找到自身的特色。本期的小说部分,依旧善乏可称。除了《一个忧伤的故事》视角比较独特、《快乐日记》平凡而有生活感外,其余的小说实在算不上好,找不出可圈可点的地方。

纪实类的《地狱归来》让人眼前一亮,从英国新近出版的书籍里摘译几页精华,把读者带回到2005年的7月7日那场真实的事件。

《韩国男子的越南征婚之旅》和《日本的大龄未婚男女》放在一起看,两者呼应,很不错。

其余有关伏尼契、名画修复的文章也都不错。

英汉对照部分的译文部分,还是能瞧出一些毛病。譬如《致我的爱》中,“我摧毁了一切牢笼,一根根地折断恶魔的手指,并举起它那罪恶的脸庞。然而,我终究无法找到你。”相应的原文是“I ruined torture chambers. I broke the devil’s fingers one by one, and lifted up the faces of the shamed, but I failed to find you.” 请注意“lifted up the faces of the shamed”,the shamed到底是指谁?是指“它”即“恶魔”么?再请注意face之处使用了复数形式。假如译者考虑再仔细些,对西方文化中的地狱了解多一些,就该知道此处的the shamed 指的该是地狱中的亡灵(或亡者、往生者)。该小节说的是主角横扫地狱,把恶魔都打倒了,拨起地狱里大批亡灵的脸庞,然而都找不到主角的那位真爱。

在《勇气的声音》中,也有一处很明显的误译:“下午6点钟,因为鼻窦的问题罗斯福让人帮他冲洗了喉咙,然后就开始享用鸡尾酒和晚餐了。” “让人帮他冲洗了喉咙”,真是让我疑惑大增,原文明明是“At 6 p.m., Roosevelt had his throat sprayed for a sinus problem. Then he enjoyed cocktails and dinner.” 各位如果去药店买喷雾器,假如有英文标识,多半会看到Spray这个词。原文指罗斯福自己往嘴里喷了点药物(猜测是清凉类的东东,当然不可能是西瓜霜),翻译出来就变了脸。

中英文对照的栏目还要上,但不妨在每期腾出一点边角,来对翻译失当之处进行下讨论。

封三上还介绍了我很喜欢的英国乐队Snow Patrol,这点不错,值得鼓励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