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致无尽岁月经典读后感有感

致无尽岁月经典读后感有感

《致无尽岁月》是一本由池莉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8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致无尽岁月》读后感(一):仿佛看见自己的一生

池莉的作品,总是喜欢的。这部小说,仿佛说的就是我。莫名其妙地执著于某个职业,某个地方。其实总有些理由可以离开,却会因为细碎的原因而打消这个念头。就这么慢慢蹉跎完自己的一生,哪怕外面的世界再好再精彩……

《致无尽岁月》读后感(二):致虚无

中篇,却总能感到生活底色的虚无,让人沮丧的是,这虚无如此真实,好像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一点鸡血元素也没有,但愿,池莉写的,只属于过去的那个时代。

一个细节,《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中,女主老是在找钢笔,我心里想,靠你不会去买啊,然后突然想到也许女主想省下钱能给儿子买点什么添砖加瓦的东西,一阵冷汗。我想到自己在心里悄悄取消明年去厦门的计划,只为为自己的婚礼添砖加瓦,可是,跳出来看,一旦开头,恐怕再也没机会去了吧。

姑娘,去赚钱吧,就当以此对抗生活的虚无,而岁月,你们从来都是相爱的。

《致无尽岁月》读后感(三):让岁月穿透你的心

《致无尽岁月》、《让梦穿越你的心》、《午夜起舞》、《霍乱之乱》

这是读的池莉的第一本书,不是早期作品,有岁月的沉淀和温婉的真情,想去读她更多的书。最喜欢的是无尽岁月里的大毛和霍乱之乱里的秦静。岁月安静后,回头看来时的路,来时的人,也许总有一番感慨,某个生活的道理就这样出现。曾经寻觅不得的,曾经苦苦徘徊的,岁月总是会给出合适的答案。

《致无尽岁月》里大毛说,”你为什么不跟我走?始终!这是我一生中最不理解和最不敢相信的事情!“

“这是我最无法回答大毛的问题。也许一生一世都无法回答。因为我不知道,我说不清楚。”

《霍乱之乱》,更想将它定义为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只是成真后的梦想仍带着洗不掉的发黄色,如件旧衬衫。可爱的是那些一直在守着那个梦的人儿,他们让远离的人喟然失掉勇气和力量。

无尽岁月后,留下什么?谁是守在身旁的人,谁一直只是时光里不可多不可少一直横亘着距离的人?灿烂的梦想如绽放的花儿,会枯萎,会重生。只是,你愿意用无尽岁月去守候吗?

《致无尽岁月》读后感(四):无尽岁月有时欺

耳机隔绝了讲者聒噪的声音,整个人从身体到心都算是陷入了这本书里。看完最后一篇大梦初醒,像是在被绝望席卷的海水里,拼命挣扎想跳离。可是啊可是,当写书评时,才发现那些让我喘不过气的,不是书里那些赤裸裸的人和事,而是这些人和事投射出的倒影,让我看到挣扎的自己罢了。

最后一篇看的是《让梦穿越你的心》,从西藏回来之后,在和别人谈论那片土地时总是尽可能地不带情绪,于我而言,那篇土地的神奇意义不在于那里是耳语相传中的圣洁之地,而在于我认识的人我投入的情感我感受到的经历,从这个意义上那里是哪里都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只是碰巧是西藏。那个为高烧女孩祈求神灵原谅而在大昭寺前一夜长头的青年,那个在草原上掠起女孩的康巴汉,或许只有在这样的土地这样的身份上,这样诚挚不需要技艺的感情才能有最理所当然的归处吧。“我们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既不能负责,也无法承诺,既保证不了自己又不信赖别人,就是这个样子了。” 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界限,勇敢和愚蠢,智慧和冷血,个人有个人的道理和解释。

还有那个异常谨小慎微的冷志超,“对大多数人群的意志总是盲目地敬畏和服从,通俗意义上正确的东西总是能够给我以安全感”,那个一针见血进而血淋淋剖析出的罗霞与王建国,那个在自我价值地位寻求中跌宕起伏的闻达与秦静,小人物的故事,总是能带来比大人物更深刻的绝望,因为我就是那些小人物,我在读书也在读自己读他人。

小人物的悲喜,才是最惊心动魄又荡气回肠的。

《致无尽岁月》读后感(五):女人的无尽岁月

一直认为池莉的书是写给那些七十年代的,已经步入主妇行列的女人看,让她们看到自己的生活汇成点点滴滴琐碎的文字,就如《来来往往》那样,将生命中的美好消耗在生活中,无力阻挡。

前几日偶然看了这本书,几篇短的小说组成,看起来并不费力,两节课的时间便以看完,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却一点点的难过起来。书中形形色色的女性角色在我脑子里已经模糊,没有多么什么的记忆,可她们却汇成了一个整体的形象--女人。池莉是一直在讲女人的故事,讲故事的手法并不高明,只是将生活如同流水帐一样铺叙下来,在这样的流水账中渐渐的让人读到了绝望。字里行间是不带一丁点绝望出来的,就如我们正在一点点的进行的生活,我们只是低着头看着脚下的路,一直低着头生活进行的四平八稳。猛地抬头,那路还是脚下的那条路,可是没了尽头,并在不知不觉中路上早就增好了许多的险恶。

男人写女人时总是加上一些自己的幻想,他们笔下的女人也就显得分完的美好。女人写女人时总是加上一些自己对于世事的恐惧,如此这样她们笔下的女人就显得有些刻薄可怜。美好的即便实现也是被人心惊胆战的怀疑,刻薄的可怜的却很容易的被相信接受。生活中的真实往往没有那么多的美好,于是生活在女人的笔下战战兢兢的继续下去。

每一女人,总会在某一刻,珍藏着自已最为美好的时光,可是再过美好的东西也逃脱不了生活,女孩从父母的掌心中成长独立出去,遭遇爱情、失恋、结婚,然后将自己的一生消磨在一个男人及其身后连带出的整个家庭身上。初见人时如花开的羞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处处的计较,为了家庭生活计较着每花出的一分钱,而这样却换不来同等的回报。把女人放进生活,女人便开始不可爱,生活中无声无息消磨掉的不只是女人的青春,还有那些关于爱情、幻想美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