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大全

《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大全

《唐诗三百首》是一本由蘅塘退士(编) / 陈婉俊(补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0.57,页数:2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一):繁体竖排清代才女补注的好版本

该书独特价值在于基本保留了中国典籍的格式风范,又有断句标点,适宜今人诵读感怀古意。

详读原编点注加上补注,却有“无字未有出处,无诗未有典故”之感慨。

首推《长恨歌》补注,堪比短篇小说一部。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二):旧版本里的悠久味道

手头有这本唐三百,是一位忘年之交相送的。现在快餐文化泛滥,各种插图版注释版的唐三百随处可见。精美而易懂,然而总觉得这些书缺乏韵味。竖版繁体,读起来没那么快,最适宜午后无事,手端一杯清茶,和古人相会于长短平仄之中。随手一翻,刚好是一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于是烦躁的心情渐渐平复,和着这些美丽的句子一起沉淀下来。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三):美梦的开始

从三岁就开始看这本书,其实根本不懂,就是机械的重复父亲朗诵的一句句有字数限制的文字,很好玩,在背会长恨歌的时候,压根儿不知道这篇美丽的诗词讲得是什么。

从开始认字的时候,我经常会摇头晃脑的拿着书看和读,因为这是书是竖版的、是繁体的、是从左往右翻的。美!但还是不懂!

……

身边的书换了好多本,看了好多本,从来不变的挚爱却永远的停留在这本书上。

遗失在书中的美好中……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四):少年听雨歌楼上

凡是诗词, 用读过来讲似乎都不太准确, 通读诗词书也没多大意义,它们是用来放在手边, 随手翻开一页就读的.只是从小学开始就照着一本薄薄的<唐诗三百首>写字, 姑且算读过了吧. 小时候十分偏爱边塞诗,唐朝国力强盛之时,那边塞诗真是豪气冲天,抄诗的时候便把<唐诗三百首>里的边塞诗全部抄做一处. 一时又爱李白, 便将李白的乐府律诗抄了一遍又一遍. 一时兴起,去背诵白居易的<长恨歌>,便也抄,当时能背到哪里已经想不起来, 现在的记忆只是支离破碎了. 初中抄诗的本子还在身边, 后面又添上了点新近为练习繁体抄的宋词. 看少年笔迹如今渐渐老成, 想起少时只喜"燕山雪花大如席""平沙莽莽黄入天", 即使写悲,也要写的上天入地.对于杜甫的"诗史"便不大理会, 但当年龄渐渐长大,看到"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只有肃然起敬.

突然想起蒋捷"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 一笑, 人都大抵如此, 少年时就着"红烛昏罗帐",怎能想的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是何情形. 我只25岁, 还有许多人生未曾经历, 但看想起十年前之我, 已就着唐诗感慨了废话一堆, 那当"鬓已星星也"时, 看今日之我, 又是如何? 只怕那时已无力废话了.

本是说一本书, 却从唐诗扯远去了.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五):做人当如咏鹅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3002.entry

2008/3/9

做人当如咏鹅

提到中国诗歌,唐朝是个绕不过去的重镇。而谈起唐朝诗歌,几乎所有的普及读本都要从这首开始: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作者是唐初四杰之一的大文人骆宾王。注意,是骆宾王,不是王骆宾,王骆宾是近代卓越的民间大音乐家。传说这是骆宾王七岁的作品,所以很好懂,几乎不要解释,我记得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课本上找到了这首诗

不得不说,骆宾王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正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人家从小就才华横溢,就这区区十八个字,传唱了上千年

读的遍数多了,自然也就想的多了

这做人嘛,当如咏鹅,既要有向天歌的自信和志向,也要有曲项的肚量和智慧,还要有白毛浮绿水的闲雅和舒适,懂得享受生活,更要有红掌拨清波的技能和紧迫感,重视奋斗

其实吧,我觉得,就我这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联想能力,几句都被读的家喻户晓臭了街的老诗也能扯淡出一大段的人生感悟,这要是去搞文字狱,肯定也是一把好手,去搞红学,那些人全都没饭

哈哈,哈哈23:15:52 | 添加评论 | 发送消息 | 固定链接 | 查看引用通告 (0) | 写入日志 | 感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