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张爱玲传读后感精选

张爱玲传读后感精选

《张爱玲传》是一本由张均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爱玲传》读后感(一):最不学术的学术书

每次上着无聊的语文课是就偷偷拿出来看

不觉得这像是一部人物传记

而是张爱玲的另一部小说

只不过主人公是真实存在的

不管她是多么的才华横溢、与众不同

她的爱情也终究免不了落入俗套

她悲剧也在别人的故事中不断上演着

她也是个简单的女人

需要一个懂她、爱她的男人

《张爱玲传》读后感(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孤傲、灵动,却也终归只是一个女子。女人的爱是一生一世,是完美,身与心的完全投入。男人是喜新厌旧的动物,我爱你也同时爱着别人。其实这并无可厚非,作者是张迷,完全站在张阿姨的角度了,有些对胡兰成的表述太过主观化。一世一瞬的爱恋值得回味一生,不管是于胡还是于张,都是爱过了,只是两个人处理感情,对爱的理解不同罢了。

红玫瑰与白玫瑰选择了哪个的结局都一样令人感伤。

《张爱玲传》读后感(三):给你我一套张爱玲全集,都写得出来.

本来想给较差,不过想到也不是每个有张爱玲全集的人都会仔仔细细地翻阅研究的,就给个还行吧.

在前半本书,这本书的写法是:有差不多1/5引原文,1/3把张爱玲散文里的"我"改为"她",其他一字不易.但是对于熟悉张散文的来说,对这第2种行径简直不可忍受:你作者这么做的意思就是让那些没看张散文的人以为这话是你写出来的是不是?

大倒胃口.

后半本书好点.毕竟张晚年根本就不谈她那些前尘往事,也就没有什么好引用的.

想想出本张的传记也不容易,那么低调,身后也没留下可供大肆八卦的只言片语.作者偶尔也出来冒几句自己的观点,但都没什么亮点,平平.

我是个不怎么看传记的人,特别是作家的,总觉得捡别人拣剩下的不如直接去看作家的第一手材料.所以也就不知道是否作家的传记都得要这样写?

另外书我是在卓越买的,但是居然出现了很离谱的错别字.

印象中为作家作传评论很好的也就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不知还有哪些可归为"经典"?豆友们来聊聊?

《张爱玲传》读后感(四):孤独盛开

张钧的《张爱玲传》——纪念从中学始就非常喜欢的女作家张爱玲。显赫的出身却是凄美的生命。生于民国初年的上海,浮华绚烂的城市。她的生命轨迹其实说来也只是一场自我探索的被迫逃离。并没有因为她的贵族身份而享受到优渥的生活。但骨子里透露地却是彻头彻尾的高贵和浪漫。不喜与人结交,但交之必真诚相待。她的爱情也是高贵的。即使面对深爱着但却负了她的胡兰成,于自身已经是眼里不能容沙,但依然在他危难穷困时接济他,即使当时他还有别的女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彼时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得知对方完全脱离险境,才最后斩断一切。对于后来年长她的赖雅也是如此。一开始她只是想找一个温暖的庇护,而最后却因此被拖入一个困顿的境地,甚至颠沛流离也不离不弃。

她跟我的奶奶生于同一时期的上海,1995年的中秋前夕,在美国的公寓内悄然离去。巧的是,我的奶奶也在中秋前夕离开这个世界,不过是在18年以后。张爱玲的前半生在上海,香港度过,最后的岁月,独自幽居美国,与外界鲜有接触。我的奶奶,年幼时因战乱逃离,在余姚的乡下度过了平淡的一生。

生命到最后,其实是跟一切握手言和。

《张爱玲传》读后感(五):再努力还能更好些

我觉得作为传记来说,作者从张的作品及与她相关的作品中回现张的生平并不是完全不可取,当然作者做了许多收集工作,但不可取的是这些是唯一的资料,没有任何采访,比如她的友人宋淇,没有任何新的东西新的血液,充其量也就是把常人无法看全的资料分析并细数,并没有太多的自我。

而且,讲到张胡的所谓“倾城之恋”,成篇章地摘用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未免有些太明目张胆与让人不齿。对于这段感情,仅仅从双方的文学作品中去推敲太过片面,张的《小团圆》或许提供了些许细节,但毕竟不是自传而是小说。就算两者都是自传,文学本身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胡或许出于炫耀的成分更多地写张,而张的隐蔽却不允许她太多地表露自己。如若无第三方的 cross referencing,如炎婴等,绝对无法平白展现发生过的事情以及此事对张一生的影响。

而谈到张与赖雅的婚姻,将之纯粹归结为经济所迫未免太过仓促与浅显,毕竟后期张对其的照顾算是情意尽至。或许与作者本身的英文水平有关系,没能够分析更多张在美国的信息与资料。文中几处与英文相关皆有相当初级的错误,如 seventh century 后中文写 17世纪,我的八点钟的灰姑娘 前英文排版为 My 80' clock Cinderella。既然攻读博士学位,那几年的功力或导师或其他阅读者难道不能把这丁点错误更正;而且既然已经再版,编辑难道连这点小错误也要放到印刷出版后?

不过,虽然说了这么多,书是看完了,也对张的生平有了更多认识,只能说感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