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繁华背后尽苍凉:张爱玲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繁华背后尽苍凉:张爱玲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繁华背后尽苍凉:张爱玲传》是一本由落尘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繁华背后尽苍凉:张爱玲传》读后感(一):有才情却又孤独的女子--张爱玲

大概在近20年之前,我第一次知道张爱玲,当时是因为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半生缘》,林心如饰演的顾曼桢,蒋勤勤饰演的顾曼丽,这一对姐妹俩的悲惨命运,让我记忆深刻。而此时高中同学又介绍了我一本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了这位民国时期的女作者。

张爱玲能写出这样的上海滩的故事,不仅仅有她的亲身经历,也是因为她的家庭和成长的经历。张爱玲出生于显赫的家庭,却因为父母间不和睦的关系导致了童年的与众不同。但是父亲和母亲对于张爱玲在文学上还是有很多的帮助,还有他的姑母也给她了很多的帮助。所以她的生活经历不仅体现在她的散文里,也体现了她的小说中。 我们都一直会觉得张爱玲是一个传奇女子,她的才情和她的经历是所有的人都复制不了的。然而在感情上的失败,也让她离开家乡上海,独居美国,而最终也在洛杉矶孤单的离去。我对这样的一位女子既崇拜又同情。在我读到过的民国女子故事中,印象深刻的是张爱玲和林徽因,林徽因为祖国奉献了一切,张爱玲为文学奉献了一切,也为爱情奉献了一切。

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两年之后离婚,带着受伤的心灵来到美国。遇到了美国的剧作家赖雅,但不幸的是10多年之后赖雅也去世。最后张爱玲就一个人写作,最终于1995年逝世。或许她晚年的生活是孤独的,但我觉得因为有文学的陪伴,她的精神世界也是丰富,她把自己所了解的写入了他的故事,别让许许多的读者看到了张爱玲。 当然在那个比较战乱的年代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张爱玲选择了她的文学事业,最终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一笔。然而所有的故事我都希望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即使是张爱玲笔下的爱情,又或者是她的人生,她是否真正的得到了她想要的,又是否无怨无悔的过完一生,旁人不可能再知晓。但或许我们从他的文字里可以窥探到一些。

书中有一句话“年轻的时候,她以文章惊世,后半生她用生命的重量为自己的文章注脚”,敢爱敢恨的张爱玲,也是我们喜爱的张爱玲。“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人生中总会充满坎坷无助,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尽情做自己想做之事,努力完成自己梦想,不辜负自己,才是最好的人生!

《繁华背后尽苍凉:张爱玲传》读后感(二):一代女性传奇人物张爱玲的劫

细数文学领域颇受世人追捧的名家有很多,遭受诸多质疑的人也有很多,而既受文学界称颂又受众人质疑的作家似乎也不在少数。

好比一代风流才子徐志摩,他浪漫多情、风度翩翩,被称为“中国的雪莱”,他的诗作意境优美,多情而浪漫,饱含着炙热的情感,但是他的风流本质实难让人苟同。

再好比卢梭、谷崎润一郎、元稹、郭沫若、沈从文等等古今中外的知名作家,每个人身上都自带渣性体质,着实让人难以想象如此渣的人为什么会吸引到众多优秀的女人。

而这些疑惑也引出我最想问的一个问题:一代才女张爱玲,缘何自降身价看上臭名昭著的胡兰成?

张爱玲可以称得上是当代文学界女神级人物,她在文学上的成就斐然,然婚姻却不幸福,只因这是她命定的劫数,无法、无奈,亦无解。

在乱世之中她虽成就了文学上的传奇,却无法用文字来填满自己逐渐空虚的灵魂,当胡兰成这个渣出现时,也就注定了这场孽缘的开始。

在落尘所著之《繁华背后尽苍凉:张爱玲传》这部独特而深刻的小说体传记中,我们将看到的张爱玲极尽辉煌的文学成就、辗转流离的生活以及在社会背景和家族衰落的大时代下一个传奇女子所谱写出的内心世界。

才华横溢的张爱玲为何会爱上一个一无是处、满身污点的胡兰成呢?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从张爱玲的原生态家庭中寻找,张爱玲出生在一个家世显赫的没落贵族府邸,虽出身高贵,却缺少父爱,当一个成熟又颇具魅力的胡兰成出现时,便无脑式地沦陷于这个比她大14岁的作家胡兰成的怀中。

张爱玲曾在《流言·爱》中倾诉款款深情: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

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胡兰成是个情场高手,他能从张爱玲的文章中看出她的经世未深,看出她文字中透出的高贵,看出她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渴望。

于是他三番五次强调会和张爱玲结婚,让从小渴望有个温馨家庭的张爱玲深信不疑,奈何一片痴心最终还是错付给了这个渣,这也就呼应了上面所说的胡兰成是张爱玲命定的劫数了。

拥有显赫家世、寂寞童年的才女张爱玲就这样让自己的人生落下了一个污点,但好在经历过人世沧桑、世间无常的她最终遇到了深爱她的那个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本书可以称得上是张爱玲自传体作品集的一个回顾,也可以看作是张爱玲充满传奇、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现,亦可以当作是一个才女在当代背景下活出自我的回忆录。

它是一个时代的影,一部充满洞见的人性之书,也是张爱玲及其家族共同谱写的一部清末民国的小红楼。

《繁华背后尽苍凉:张爱玲传》读后感(三):张爱玲:世事人心皆凉薄,先爱自己就好了

说来惭愧,张爱玲的作品,我竟未完整读过。

也有原因的,一来总觉得她过于刻薄——把人生和爱情看得通透——自带灰暗的通透,万念俱灭的通透,连些微的阴影也不见的通透。一读她,便觉可能会受她影响,丧失掉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对世俗美好的追逐。

“生命有它的图案,我们惟有临摹。”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我也相信爱可以排除万难。只是,万难之后,又有万难。”

“摧残爱情的方式很多,不过连根拔起的狂风暴雨,却是借钱。”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每一句似乎都对——对得让人不想接受——却又让人感同身受。

面对人生粗粝的真相,我需要一点假象来维持内心的平衡。

二是看她的照片,没长在我的审美点上——她眼神飘渺,神态高傲,甚至有点儿盛气凌人,距离一下子就拉开了。心底总会有疑问,“跩什么跩?”

——有时便觉察到自己的可笑:人类多么容易成为有偏见的物种,凭几句话几张照片就敢拒人作品,拒得那么坚决那么武断。

书架上那本《张爱玲作品选》,隔置好几年,始终不曾认真翻,直到前段重看李安的电影《色戒》,又对她燃起兴趣,便找传记读——多数传记难让你满意,作者们一边叙述着张爱玲的故事,一边夹带着滔滔不绝的口水和私货,你分不清那是张爱玲的传记,还是作者的感悟絮语。

夏天时,从朋友处得到一本《张爱玲传:繁华背后尽苍凉》,才真正得以窥见一地鸡毛后面的张爱玲——作者彻彻底底地躲到了幕后,以克制的姿态来书写这位传记已多如牛毛的女作家——好读,逻辑清晰,文字质朴简雅——拉近了我和张爱玲的距离。

李敖说,做人要幸福,最重要是慎选父母——没有人能够做到,李敖不能,张爱玲也不能。

出身无可选择。

张爱玲生于声名显赫的家族,但这个家族带给她的,更多则是不幸。

父亲张廷重像那个年代的大多数破落子弟,一无所长,浑噩度日,早无其父张佩纶和外祖父李鸿章救国救世的雄心,整日喷云吐雾,狎妓饮酒,沈醉不知归路。

母亲黄逸凡受不了这样的丈夫,毅然离家,出走欧洲。

父亲冷漠,母亲无情,4岁的张爱玲,无人管顾。父母各自只凭了个人的自由,寻找出路。

8岁那年,母亲曾经回来,父亲改过自新,她拥有了短暂的幸福。

母亲教她绘画、钢琴、英文,被扼杀的美好童年终于复苏。但好景不长,父亲重操烟枪,母亲再次离家,这次,他们决绝地离了婚。

11岁的张爱玲彻底失去了完整的家,父亲娶了继母。

父爱母爱全部缺席,张爱玲自小便尝尽孤独——关于童年,她最温暖的记忆,来自于3岁时的一次脚伤,父母曾一同来到床前对她嘘寒问暖。

1937年,张爱玲17岁。跟父亲离婚多年的母亲从欧洲回到上海。

久违的母爱重又回来,她到母亲那儿住了两个礼拜。

回家,后母问她:“这几天去哪儿了?”

张爱玲如实回答,后母阴沉着脸:为什么不跟我说一声。

她说跟父亲说过了。后母立刻抽她一个大嘴巴。

张爱玲凭着本能一挡,哪知后母尖叫连连:“她打我,她打我。”

父亲没站在女儿这边,反而对她拳脚相加:“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之后她被父亲囚禁了半年之久。

若不是找机会逃出来,她可能死在自己生父手里。

张爱玲说,“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神与魔。属于我父亲的这一边必定是不好的,我咬着说,‘我要报仇,我一定要报仇’。”

缺爱的童年让她对爱倍加渴望——想获取来自父母的爱,却只得到偶尔的片刻的温存,当她意识到爱之无望,又怎不绝望。

她恨父亲,但内心深处又藏有切切期许。成年后,这种复杂的情感投射到另外的男人身上,终于演变成一场疯狂而又投入的爱恋——23岁时遇到大她15岁的胡兰成,她不顾一切地迎身而上。

作家梅娘说:张爱玲的悲剧在于没有爱心。

梅娘在信里跟别人说,“北京这几天中央台正在放映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的电视剧,尽管电影导演增加了许多小故事,基本上体现了张爱玲的衷情,那就是冷眼看人,人在尔虞我诈当中互相伤害,全是坏心眼,看得你浑身披冰浴雪,其实这也是张爱玲的悲剧,她没有爱心,以至于生活在冗语的冷光当中直到逝世。”

梅娘这段话,乍看有道理,实际是狗屁——她的柔情,她对于父母的爱,被这个原生家庭消耗得一干二净。这种爱再纯粹再浓郁,都无法抵挡长期的冷暴力与热暴力的浸蚀,张父和张母在某种意义上,不配为人父人母,开心了施舍一点爱,不开心了给你白眼、抱怨和拳脚。

不是她没爱心,是这世界对她爱得不认真。

她终于报了仇。

她将才气化为文字,得大名,人们竞相传诵,相形之下,父亲的人生愈显失败和没落。

她在杂志上控诉家庭,令父亲难堪。

1957年,黄逸凡病重,在伦敦的她给张爱玲写信:“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见你一面”。

张爱玲给母亲寄了一百美金,她拿定了主意从此不再往来。

几个月后,母亲的遗产寄到了张爱玲在美国的住所,一箱子都是古董。

到底没有和解——我一向主张和解,但也有另外的主张:有些情况下未必一味追求和解。

像鲁迅说的,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我相信,最终张爱玲从心底原谅了母亲。

因为自始至终,她一直在克服童年,一直在自我疗伤,一直在向更完整的自我靠近。

胡兰成与张爱玲的故事,坊间已挖掘殆尽,不赘述。

她如此不管不顾,兀自投入,像极飞蛾扑火——他的人品她不考虑,他敏感的职务她不考虑,他是否花言巧语她亦不考虑——她爱的是这个男人,她只知道他懂她,认她,爱她,欣赏她,喜欢她。

至少在单方面,她的爱纯粹,掺不得一粒砂。

她写小说,写尽世间男女的情缘,写得百转千回,写得老辣熟练,但一到真实的情场里,却像个固执的小女孩一般,只取自己喜欢的那颗糖,细细咂摸,认真回味,却不在乎那糖里是否藏着毒。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懂,她亦认为自己懂——他懂的她是真实的她,但她懂得真实的他吗?

她低到尘埃里,心甘情愿地陪衬,心甘情愿地依附,一切听他安排,听他指挥。

亦不否认,胡兰成真正爱过,但他真正爱过的女人,又何止一个张爱玲。他是天生情种,不停地挑逗,不停地勾引,不停地做尽滥情之事。

他是情场老手,几句话几个眼神便将女人俘虏,初涉情场的自卑女子,哪里是他对手,只几招下来,她便一败涂地。

或许,她明明知道,这个男人未必值得托付终身。但,这爱炽热如此,超出她控制,不托付终身怎么收场?所以她便不管不顾,彻底地委身于胡兰成。

一般女人敌不住胡兰成这种男人的攻势,张爱玲尤其不能。某种意义上,她渴望的父爱和安全感能从胡身上获得——但讽刺的是,胡从未真正地给她安全感。

二人的婚书上,张爱玲写前半句,“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生,结为夫妻”,胡兰成加上后半句,“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岁月并未静好,现世也从不安稳,在战乱和流离中,他们分分合合,她在家里苦苦等候,他在外面勾三搭四。

终于她忍不住,写了诀别信,随信附上了给胡的生活费。

“兰成,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说不喜欢,仍然是喜欢,只不过内心已彻底绝望,与其绝望下去,不如彻底放手——她是决绝的,真正斩断了的——从此胡郎是路人,她写,“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没有爱情的张爱玲,她的心连同才华一起,终究是萎谢了。她再也不能轰轰烈烈地爱,她再也无法不顾一切地投入。

真是敢爱敢恨,爱起来奋不顾身,恨起来亦不加辞让。

转身离去,只留下一个背影,背影上写着决绝。

多少人在无爱的婚姻里挣扎,他们找各川借口不离婚,只是衡量得失和代价罢了——张爱玲则永远纯粹——爱就是爱,不爱那就彻底断了。

相较之下,我愿意称这是成熟并且理性的决定。

如《少有人走的路》中所言——要使心智成熟,就须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机遇,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勇敢地断绝不良的亲密关系,是心智成熟的体现。

胡兰成这块狗皮膏药,终于被她甩进了垃圾堆。

我惊异的一点是:许多人竟自作主张地认为,张爱玲的人生是一场悲剧。

这真是极大的误读。

她爱得果敢,爱得投入,通过努力,她完成了自我拯救,拥有了真正的幸福,成为举世闻名的女作家。

她不曾虚掷时光,也不曾碌碌无为。

这是悲剧?

——吃瓜群众和不负责任的传记作者集体夸大了自己的想象。

在人生这条窄路上,张爱玲够勇够猛。

她没有停留在童年阴影中,主动追求爱情,追求成功,她跨越了自卑,实现了超越。

她有极感性极投入的一面,又有极理性极沉静的一面。

离开胡兰成,日子并不好过,她的标签里,除女作家之外,又多了一个“汉奸之妻”。带着这样的标签,依然可以勇敢追求爱。

她说,“心死了之后的勇敢不足贵。真勇敢是有可能赔上一切时,在生命与爱情之盛之时。”

她遇到桑弧,又重燃爱火。如果在一起,还真是才子佳人,二人接连合作《不了情》和《太太万岁》两部电影,配合默契,大获成功,大约此时他们之间已生情愫,更有身边朋友极尽撮合,但两人却最终错过。

桑弧是个好导演,却不是个好恋人,他谨小慎微,没有胡兰成那般的手段,也不够浪漫。

张爱玲说,我们就是好朋友啊。桑弧则一直缄默。

我猜,她那颗被胡兰成伤成千疮百孔的心,其实短时间内没办法容下别人——她需要时间治愈,他则出现在尚未治愈的时间界限里。

又几年后,在美国,她遇到一个叫赖雅的老头。赖雅大张爱玲30岁,她的城池又一次沦陷,比胡兰成那次更为彻底。两人在文学营认识后,“便相见日欢,谈文字,谈文化,谈人生,谈阅历,越谈越投缘”。

张爱玲说,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了解我。她遂委身于这个老男人,不能自持。赖雅又穷又老,她不在乎,赖雅体弱多病,她亦不在乎。

“我喜欢他,这就足够”。这还是她一贯的纯粹。

她一生一世,只求了解,只求喜欢,其他的,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两人共同生活了十年,直到赖雅去世,此后,她一直以赖雅夫人自居。

有爱的人生才值得过——受过伤,流过血,不改为爱而活的信仰,还有比这更勇敢的吗?

赖雅去世后,张爱玲彻底与这个世界隔断了联系,她离群索居,将自己安放在书斋里,潜心于写作,研究红楼梦。

想要采访的人,前来拜访的人,她都拒绝见面;电话她从来不接,信件也很少回复,出版社想联系她出书,也只能将传真发到隔壁的杂货店。

晚年的她寂寞吗,孤独吗?

或许是的,一个人形影相吊,想找个倾诉的人儿也无。

又或许不是,她爱过恨过,热烈过,世间的一切都已看透,更何况赖雅死后,再没有了解她的人了,何必与世人枉费口舌。

1995年9月,她在洛杉矶的公寓里去世。

世事人心皆凉薄,张爱玲比谁都懂,比谁看得都清。

所以,她选择为自己而活——这是真正的自由,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是自己的意愿。

少年时离家出走,为了尊严,远离屈辱;

勤奋写作,只为早点自立,自己养活自己,她说“成名要趁早”;

无法挽回多情丈夫,她决绝离开,一生不允许自己回头;

当环境让她压抑,毅然去了美国;

当爱上一个大她30岁的多病老头,不管不顾地和他结了婚。

想来,她心性如此自由彻底,才不管别人的看法,别人的意见,别人的风言风语,她说,我不太依照别人的标准而活。

她活给自己看,不要别人的脸色。

“我用不着全世界来爱我,我爱我自己就行了。”

这样的一生太酷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