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马丁·伊登》的读后感大全

《马丁·伊登》的读后感大全

《马丁·伊登》是一本由杰克·伦敦著作,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3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丁·伊登》读后感(一):一本好书

马丁伊登是个值得尊敬的人物。起初只是一个普通的水手,粗汉子一条,可是他愿意为了自己爱的人做出巨大的改变。鲁思是让她改变的源头,可是鲁思不值得他爱。就像结尾说的,他其实一直爱的是理想化了的鲁思,是他自己创造的天仙,他自己爱情诗中光彩照人的女神。

马丁的成功是他本人不同寻常之处造就的。他肯吃苦,为了提高学识孜孜不倦地读书;他不随波逐流,读了书之后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且敢于辩论;他不自满,在发现还有更高才识的人后能虚心承认自己还有更多的知识去学习;他为人正直、不谄媚,遇见高官或富人不会降低自己的姿态;他的爱很深情很坚定,他愿意为鲁思改头换面,成为那个心爱的姑娘看的上的体面人;他对于自己热爱的事情有百分百的坚定意志,即使穷困潦倒穷途末路,或是心爱的人因此抛弃他,他也绝不放弃写作……这些优点很难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身上全部都占有。而正是因为过人之处,马丁伊登最后才能成功。他的作品就是他的思想,文字里透露出他的愤世嫉俗、正义刚强,也不乏善良温柔、对爱和美的渴望以及赞颂。即使没有读过他的作品,我也可以想象得出来。

马丁之死也不意外。他痛恨资本主义的虚伪和阶级的堕落,这与他本人所秉持的真诚不相容。一个个请他吃饭的人们都只因为他获得的社会名声和金钱罢了。曾经深爱的人也最终被他看穿了她真正的面目。他对自己困难时帮助和接济过他的人也报了恩。世上没有马丁伊登值得留恋和不舍的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写作恐怕也无法像原先那样进行下去。故事最后描写的自杀情节带给我压抑感,营造出了沉重抑郁的氛围。一切好像发生得很突然,一切又似乎都是顺其自然。

但是无论如何,马丁伊登的人生不算白过。这也是个值得回味的故事。

《马丁·伊登》读后感(二):如果走得太远

《马丁伊登》的语言,粗旷有力,充满激情与活力,洋溢着一股浓厚的阳刚之气,读来,鼓动人心,催人奋进。

杰克伦敦在书中对幻觉和想像的描写技法更是炉火纯青,运用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无论是对童年打架斗殴事件的回忆,还是洗衣店中钞票如雪纷飞的幻想,又或者成名后落寞时对大海和蓝天的遐想,这些虽然都是信手拈来,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马丁当时的心境与内心的痛苦。

《马丁伊登》是一部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其中大部分篇幅都在写马丁的奋斗过程,这个过程也无疑是杰克伦敦在写作道路上的真实写照。马丁最后成功了,回望奋斗的艰苦岁月,依旧历历在目,感人至深。综述马丁的成功有以下几点:首先,他目标明确,在接触所谓的上层社会后,他下定决心做一个有自己风格的作家,从此便定下了自己远大的目标;其次,他头脑聪明,勤奋刻苦,在学习的道路上,先是苦学语法,矫正口语,勤记生词,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地补习基础知识,然后闭门苦读,焚膏继晷,努力创作;再次,他坚强不屈,顽强奋斗,生活贫困交加,众人百般劝见,仍难移其志,一箪食,一瓢饮,不辞艰辛,一如既往;最后,他以爱为动力,他对鲁思的爱,鼓动人心,催人向上,其爱不息,其动力不尽。

《马丁伊登》不仅是一部催人奋进的个人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内容广阔,知识丰富的文学著作。书中在写马丁个人奋斗时,提到了许多有关诗歌、创作等文学方面的知识;在家作客时,又谈到社会主义、个人主义、资本主义等政治方面的话题;在参加几位“人杰”的讨论时,又谈了有关一元论,斯宾塞哲学、尼采哲学等哲学方面的学说。通读全书,知识琳琅满目,头脑应接不暇,读罢,受益匪浅,感慨万千。(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作者知识面极广,觉得不可思议,有些怀疑,翻到书后看作者生平,发现四年中学课程作者在一年之内学完,还考上大学,顿时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马丁是杰克伦敦在书中塑造的一个尼采的忠实崇拜者。尼采的自我哲学提出真理的不存在性,人世是痛苦的,虚无的,主张人应该成为自我,成为超越常人之人。这些学说主张在马丁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马丁最初的理想是成为一个有自己风格的作家,——有自己风格,即是成为自我的一种表现——后来他实现了,而且超越常人。而此时他犹如阳春白雪般的杰作在世人眼中却是一文不值。高山流水,曲高者,和者寡,飞得越高,在众人眼中显得越渺小。马丁成名后,社会上人们虚浮无知,趋炎附势的追捧,使他感到厌恶,在上流社会中,上流社会的庸俗与腐败又令他痛恨,往日的生活他也无法归去。生活的索然无味,人世的痛苦与虚无最终令他在痛苦中走向了死亡。

哲学上虽然讨论人生的话题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但大部分都承认了人生的悲剧性。马丁的自杀,正是哲学上的自杀。尼采在他的早期著作《悲剧的诞生》中提出的观点就是人生是痛苦的、虚无的,“人最美好的事情是不要降生,次美好的事情是立刻。”人生的悲观在许多哲学流派中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我们所能左右的只是对待悲观的态度。尼采对待悲观开出的药方是成为自我,超越常人,而超越常人思想在马丁身上得到的体现便是绝对的孤独。人世本来就是孤苦,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都是在寻找一种平衡感和归属感,爱情正是沟通你我的纽带,它让一个“我”变成“我们”,让我们彼此等够得到归属,共度人生孤寂的寒冬。然而,当马丁发现,他和鲁思的爱并不是一份真挚的爱,而只是一份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下庸俗的爱时,马丁陷入了孤独与痛苦之中。而此时当他回忆往日的生活时,发现往日又与他隔了一道无法跨越的沟渠,正如书中所写的一样:“他和他们距离太远,在他和他们之间成千上万翻开的书本形成了巨大的鸿沟。”旧有的平衡感已经打破,新的归属还没有找到,人生痛苦与虚无扼住了马丁孤寂的灵魂。马丁只能在虚无的人生终有终结的感叹中,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马丁·伊登》读后感(三):回到伊甸园

回到伊甸园

——迟到的《马丁•伊登》读后感

“当我们抛开忧愁与希望

对生活不再留恋

让我们把几句肺腑之言

向各位天神敬献

谢谢天神让生命都有尽头

已死的不会复生再现

就像源远流长的百川

归于大海最终都不见1”

偶然间回想起了很久之前度过的一本小说《马丁•伊登》,无意中发现,这位以自杀为结局的主人公的姓竟然是伊甸园(Eden),不知杰克•伦敦是否是有心安排下这一切。有人说,伊甸园的存在是为了证明世界的罪恶。然而,世人多身陷于罪恶之中不愿自拔,我想这也是为何多数人并不真正愿意回到伊甸园的时代。

青春文学中的文艺少女总爱将自己的少女时代称作伊甸园,这倒也不失为一种理解。当心中满怀最初的梦想,单纯地认为年华禁锢岁月静好的时代,也确确实实是每个人心中的完美世界,正如马丁•伊登最初简简单单为了爱情而学习而创作。那一刻,他的世界必定和他的姓氏一般,那纯白的年代。

“往日流浪的渴望在跃动

对着习俗的锁链怒号

野性从冬日的睡眠里

再次发出醒来的欢叫2”

纯白的世界总是会随着成长而崩塌,一等在小心翼翼地生活了多月后终于厌倦了对自己的约束和石沉大海的投稿。有人说成长就是在一点点摧毁自己的天真中成熟起来。这话是有些矫情,却并不毫无意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存在,坎坷磨难是生活的必经之路,当你奋斗多时却最终只等来了残酷冰冷的现实,选择只剩下了两个。伊登的节衣缩食与辛苦努力没有换来等待已久的爱情,生活中只剩下了日渐拮据的经济状况。他的的确确是强者,杰克•伦敦式的强者,因为他在困境中选择了继续奋斗。

“这就是生命中唯一的财富

活过并经历痛苦

能做到这种地步也就是胜利

尽管他们输掉了赌博的本钱3”

我说过,他是强者,所以他等来了最终的胜利,他获得了自己想要拥有的一切。他的作品《太阳之死》被人一眼看中,金钱名利滚滚而来,他爱了多年的女子也主动投怀送抱。然而,他却厌倦了,彻彻底底地厌倦了。这是一种杰克•伦敦式的犀利,当人们费尽心血终于实现梦想时,却发现世界依旧不是纯白色的,最初的梦想早已在人生路远马亡的旅途中逐渐消失。这是现实。所以说,对于伊甸园,很多人不是不能回到,而是陷在名利中不想回去,甚至有人早已淡忘了伊甸园的样子。其实,谁都想在流景闲草中,不完美地安逸此生。

“宁静深邃的海洋

是万物安睡的眠床

走出一步纵身跳

水泡冒出人生便此购销4”

回到伊甸园意味着放弃,意味着重新除了梦想一无所有,而屈从于现实意味着在名利之中失望疲惫,所以,伊登的选择,这一次,是死亡。都说《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最富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而这位育空河边淘金者出身的奇才也是早早地离开了人世。伦敦的死一直是个谜,但是我有理由相信,早在他完成《马丁•伊登》之时,就已看透了现实。

细细品味杰克•伦敦的作品,却发现他的故事总有着出人意料的结局,并且比欧•亨利式的结尾更富有现实意义。他的故事中总有强者,而那些强者在经历了困苦颠连之后却总是在出人意料的时刻显露自己的软弱。《野性的呼唤》中以忠心于人类而自傲的大狗巴克最终回归自然,成为旷野中的领袖。《雪狼》中充满野性的白牙却最终在人类家中定居。《热爱生命》中掘草根饮狼血只为求生的那个“他”,获救后却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海狼》里暴戾的船长在刚刚体会到一点点人性之美的时候却病重去世……

坚持着走过最艰难的岁月得不到最终的胜利,最初的希冀在实现之后却变成了另一个无法意料的结局。这就是杰克伦敦式的现实,这就是人类意志所无法掌控的生活。不是忘记了伊甸园,只是没有机会与决心返回。

所以,这是一段故事,关乎梦想。这是一段故事,关乎现实。正如:

“老流浪汉抚摸着旧疮疤

后悔生活满盘皆错

不堪回首5”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