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马丁·伊登》读后感锦集

《马丁·伊登》读后感锦集

《马丁·伊登》是一本由杰克·伦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1981-09图书,本书定价:1.5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丁·伊登》读后感(一):个人主义至上

让我在热血沸腾中度此一生,让我在醇酒般的幻梦里醉沉,莫使我眼见这泥塑的肉身,终以空虚的躯壳毁于泥尘!

激动!激动!马丁从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流氓,经过惊人的努力和奋斗最后成为了妇孺皆知的职业作家,其中有甜蜜而熬人的爱情,有目标明确的洗衣作生活,有夜以继日的贫穷创作期,有让人振奋的思想表论和表达,有坦然舍弃生命的完美结局。激动!激动!

在马丁的世界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他信仰进化论,从斯宾塞和尼采中学会了个人主义的哲学;他对爱情要求过高,高到只能存在于想象当中;他对生命要求过高,容不得平淡,只能用死亡才能显示对生命的敬重。

有人觉得此书是催人上进的个人奋斗史,有人读出了丑陋资本家空洞苍白的生活,有人认为作者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纠结中而死,而我却觉得这是一个十足的宣扬个人主义的作品。所有与自己的思想出现矛盾的地方一律让步,即使和罗丝热恋时,(虽然他说他所有生活动力都是来自罗丝)他依然不忘权衡自己兴趣和爱情,不顾罗丝反对选择写作。到后来他觉得所有人都那么低俗,那么浅薄,那么世故,以至于他都不愿和别人多交谈(即使是以前洗衣作的好朋友乔埃),他放弃爱他的丽茜只身投入大海的怀抱。他过于看重自己,对世界要求过于苛刻,容不下这么多瑕疵存于这个地球之上,最后他选择死亡来结束这一切。

其实我们很多人又何尝不是个人主义至上者呢!!

只是不那么极端罢了!因为我们没勇气去摒弃世俗的观念去做得彻底,因为我们更没有勇气去选择死亡而致敬生命!

《马丁·伊登》读后感(二):太阳的耻辱

以期望能够与一位女子般配而做出努力,是否可被算作是理想主义者的抱负,对于马丁伊登而言答案是肯定的。这正是因为从与罗丝的最初相遇开始,马丁的理想主义信念便有了一层具象化的映射,一个实际的形象,如马丁最后说道他爱的是一个理想化的罗丝。

但是理想化的信念可能是早在马丁遇见罗丝之前便已形成,他缺少的只是“看见罗丝”这一个使得理想外显的契机。

马丁本身是认真的人,不容一丝虚伪也可被称作因理想主义而圣洁的人,他的爱情观无论与他人如何相悖——“罗丝对艺术、道德品行、法国革命或者平等选举权抱着不同的看法,可这跟爱情又有什么相干呢?这些全是思想活动,然而爱情是超出理智以外的。”——但对于理想化伴侣的错觉,超越理性的热爱与爱恋时产生的卑微感,又会是每个人共有过的理想主义重演。

马丁对于这个具象的初次剧烈感受出现在与罗丝的首次握手。在罗丝柔软的手中,增强的不仅仅是他对罗丝想望的巩固,同样也让他发觉阶级的差异导致了更加难以企及的差距。女工和劳动妇女手上的茧像一种不可抹去的印记,一种身份的注定,而事实上可被改变的柔软的手也同时被赋予了一种“注定”的印象,那双手在马丁的想法中好似如同阶级身份的巨大差距一样是不会被动摇的。这里起到作用的依旧是罗丝的理想化形象,关于她的一切在马丁的视角中会持续拥有理应如此的特性,而这所有的“理应如此”如若脱离了罗丝,单纯的阶级差距就会曝露原型,显得疲乏无力。

“樱桃染黑了她的嘴唇”可被看做理想形象出现的裂缝,罗丝是与他无异的人,这必然是重大的发现。马丁的这个发现让他感觉填平了本该用学士学位才能跨越的距离。

在一段艰辛的打工阶段后与罗丝的对话中出现了一句不和谐的描写——“马丁心想,工作得怎样辛苦,连她也不知道呢。”——在这里他所想的可能已经跨越了原先的爱情,他斤斤计较于一种恋爱关系中的回报。这似乎预示的是即使没有罗丝与马丁分别的桥段,她的形象也已处于被渐渐瓦解的边缘。

作为理想主义的具象,小说前中期大半部分也既是由追求理想主义者与被追求的理想主义(物?)这两个中心占据。故事后期罗丝的消失,大篇幅的不再被描写也是宣判了马丁的理想主义已然破灭。这样的破灭从罗丝的选择上来说依旧是无力的,可以想象换做罗丝愿意等待马丁的成功,但她难以无法理解或她根本看不起马丁的作品,于是罗丝对这段爱情的态度即会转变为对爱情的投资,投资也必然是马丁不能接受的。

马丁的最后状态如同勃力森登的诗,“已唱尽唱完,歌声转眼即终止”,只有与罗丝最后的对话是他对先前每次因他人谄媚时的思考的总结性爆发。马丁的悲剧性在于他拥有的名声是无法被他以自我否定的方式在他人心目中弱化的,也就是说他眼中的虚伪只会不断增生。

太阳为何感到耻辱?其主因或许不在于令其感到耻辱的事物,而在于太阳是太阳。和马丁成为对照的是乔埃,在与他的对话中乔埃说到他太喜欢跳舞、野餐和月光里的散步,乔埃可以“像畜生般干活,就像畜生般喝。像人那样生活,就像人那样喝。”,玛丽亚可以,丽茜也可以,但太阳不可以。

马丁想到他可以随便上哪条船做水手,就像过去干过的那样,但他又无法假装去做近在眼前的新选择,他的无法拒绝使得那些突发的幻想成为令人望而却步的温柔陷阱,到头来,从依稀的预感转念间便已身处满盘皆错的境地。

《马丁·伊登》读后感(三):理想主义者马丁之死

从马丁见到鲁思的第一眼起,他就决心要为她出人投地。

这并不是容易的事。他习惯了当水手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要和鲁思这个资产阶级小姐在一起,他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谈吐,提高自己的修养。他要重新接受教育,要阅读大量的书,要成为一个可以提笔写作的人。而他赤贫的经济状况原不允许他接受这些奢侈的努力。整天只读书,哪怕是连续十九个小时的高强度读书和写作,对于一个吃穿都成问题的穷小子来说,难道不是奢侈吗?不是笑话吗?

然而马丁义无反顾,心甘情愿,哪怕他需要为此要当掉大衣,挨饿受冻,哪怕他需要到处赊账,受人白眼,哪怕他的亲人不理解他,避开他,哪怕阅读和写作的道路崎岖坎坷,哪怕杂志社的退稿堆成了山。马丁从来没有退缩过。因为他有一个目标。一切行为因为这个目标而充满意义,一切困难也因为这个目标而可以接受。这个目标就是鲁思的爱情。

同样是奋斗者,马丁却瞧不起巴特勒先生。巴特勒先生也是一个穷苦出身的人。早年他曾一无所有,但是凭借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努力,像钟表一样的严谨和克己,最后终于跻身社会上层。在鲁思和大多数人眼里,这是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典型。然而马丁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如此艰苦并无必要。巴特勒先生为了出人投地饿坏了自己的胃,也从不知享受的乐趣,而这些乐趣必定早已在清教徒式的克制忍耐的生活中被消磨殆尽,克制本身成为习惯。功成名就的巴特勒先生依然吃不香,享受不惯,他脸上总还是挂着老气横秋的表情,那是一个小孩子过早承受生活责任和沉重理想所必然留下的痕迹。

巴特勒先生的奋斗并非没有目标,他的目标是功成名就本身。而马丁则认为,功成名就本身绝不是目标,人们应该为了一样东西想要功成名就。这样东西可以是对女人的爱,可以是对美的享受,总而言之是有一样什么东西在。关键的一点在于,人应该有爱欲,他不应该像机器一样轰鸣着运转,而只为了将来能一样轰鸣着运转;相反,暂时像机器一样的严谨和勤奋,应该只是为了爱欲的实现。这爱欲的目标应该是某种关涉灵魂的东西。而名誉和成功,这些太过外在化的东西不足以叫人去牺牲,并且无法为人提供对人的生活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为了实现理想,马丁吃过的苦不下于巴特勒,但是他将自己与巴特勒截然区分:巴特勒是禁欲者,而我马丁不是。

然而鲁思背叛了马丁的爱情,她终于等不及马丁的功成名就,抛弃了他。照耀着马丁整个世界的金色太阳落下去了,他的一切努力都变得黯淡无光。虽然不久以后,这些努力最终真的引来了名誉、金钱和地位,但是一切已经变得没有意义。马丁那曾经神圣的爱欲,一下子不再神圣了。他洞察了鲁思和常人并无区分,不再爱她了。马丁认为自己优越于巴特勒的一点在于,他知道人并非机器,然而他却万万没有想到,人那并非机器的部分却恰恰是人的阿喀琉斯之踵:由于人天生的局限性,他那激情万丈的爱欲,往往指向的是并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对象。

所以柏拉图会教诲人们,要把对具体对象的爱上升到对那永恒的唯一的完美的善之理念的爱上去。只有到了这一层面,人才能摆脱他那些理想的不断幻灭,才能在永恒的爱之中获得幸福。可惜马丁并不是柏拉图式的哲学家。偶像的黄昏把一切都镀上了暗色,一切都了无生趣,他终于弃世而去。

这是理想主义者的例行悲剧结局。他错把一个有限的存在当作理想,最后终于发现这理想太轻易就容易被打碎。而他的理想情结又致命地和身边的世俗气氛太不相容。对于这世间而言,还是巴特勒先生比较了不起:巴特勒先生始终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而旋转中产生的速度和带起的风,可以让旁人晕眩,并起到忽悠的效果。

马丁宣称自己是尼采的信徒。然而,他在最根本的一点上与尼采背道而驰:马丁是理想主义者,而尼采致力于打碎一切偶像。别说马丁的爱情,尼采甚至认为,连柏拉图式的善的理念和最高的爱欲对象也都根本就不存在。他教诲人们,不要把一切都想象的太完美。纯粹的理想和偶像本就是人自己造出来的,不要去总是去挖那自己埋下去的宝藏,不要自欺欺人。相反,人们应该学会爱这有限的生存,接受人的自然。

然而,尼采的下降之路比柏拉图的上升之路要更为艰难。如何面对背叛的爱人,如何坦然接受这趋炎附势和践踏真理的世间,如何清清楚楚洞察一切又能接受,甚至爱上那不完美的现实?尼采说要爱大地和生存,可是他在自己的书中却从不吝惜笔墨大骂瓦格纳的堕落和欧洲人的腐朽。堕落和腐朽总是现实的伴生物,而对于这样的现实的热爱,如何可能?正是因为想不通这个问题,马丁投了海。

但我想,在马丁投海前一刻,如果他记起劳碌终日却仍设法接济他的姐姐,记起在他贫病之时帮助过他的好心的玛丽娅,记起那些待人真诚坦荡的水手们,记起美丽纯洁、像他一样要努力从未受教育的泥沼中爬出来的利齐姑娘,那么他可能会犹豫起来。不管这现实有多么阴暗和不堪的角落,但更多的地方有太阳在照耀。如果马丁能悟到这一切的价值,他或许就会重新建立对人的信心,重新获得改善生活的勇气。这以后,他就不仅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就会获得“知识分子和所有社会成员的伟大美德”:“犀利而不粗暴,宽容又不盲目,坚持理性,面对现实,同时又不失理想和激情”。

《马丁·伊登》读后感(四):《马丁•伊登》:海水之下,火焰之上

假如你曾经像马丁•伊登那样蛮横地苦干过一场,任由生命的火焰熊熊燃烧过一次的话,你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的悔恨、遗憾和不甘。

《马丁·伊登》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真实表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尖锐的社会矛盾,底层劳动者几乎是用命来换钱的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资产阶级的骄横、保守、愚蠢,无产阶级找不到出路的彷徨、无奈、挣扎,笔法细腻,充满火一般的热情,批判更是鞭辟入里,仿佛将一幅历史画卷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作品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他的身子里像是有一团火一样,熊熊燃烧着,照亮他脚下的道路,还有身边的众人。

刚出场时,马丁是一个出身卑微的水手,混不吝的流氓和赤贫的无产者,在高高在上的资本家家中,连路都走不好——不知道手脚应当放在哪里,不懂得任何礼仪,完全就是刘姥姥初入大观园的既视感。让人既觉得可笑,又难免不生出同情和怜悯。

及至马丁见到资产阶级家的小姐罗丝,顿时一见钟情,被丘比特之箭射中心脏,再也无法自拔——对此,马丁经精神上的唯一知己勃力森登有过精辟的点评:“她们会爱你的,马丁,可是她们更爱的是她们那套微不足道的道德观念。你需要的是放浪形骸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精神,是五光十色的大蝴蝶,而不是灰不溜丢的小飞蛾。”

马丁自诩为一个“爱情至上主义者”,为了有追求罗丝的资格,也为了配得上她,他近乎自虐般的刻苦努力,如同海绵吸水似的吸收各种知识,并且指望用写作这种方法闯出一条路来,好打破阶级之间的壁垒,爬到高高在上的资产阶级之中去,成为他们的一员。然而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他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无人问津,挣来的稿费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进进出出当铺,到处赊账,甚至要靠别人接济,这种笑话般的生活变成了他人生的常态。

如果一般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多数都会退缩到庸常的生活之中,浑浑噩噩度日,至少这样不会太痛苦。

但马丁不是一般的庸俗之辈,他心头的那团生命之火熊熊燃烧,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具有超越常人的阅历、见识和才智,加上刻苦的学习,他已经完全具备了智力上的天才的一切特征,不要说他出身的那个“低贱”的阶级,就连他在罗丝那个资产阶级家庭里遇到的那些 “高贵卓越”之辈,同样比不上他。

挫折只能让他越发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相信自己铁一般的心脏和意志可以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最终抵达胜利的彼岸——然而,这时最可怕的打击一个个接踵而来:

罗丝苦苦规劝他去找个“职位”,但马丁坚持己见,两人几番争吵。又因为一个记者的无聊报复,马丁被报纸贴上了“社会主义者”的标签,直接导致所有人对他侧目而视。罗丝也彻底离开了他。从此,爱情的幻梦破裂了。

马丁所有的亲人,包括姐夫、妹妹、妹夫,都不跟他来往。姐夫和妹夫甚至咒骂他是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姐姐葛特露同情他、爱护他,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来接济他,然而却也劝他赶紧找个正经营生。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的事业,将他视作珍宝的文学创作冷漠地排斥在所有温情之外。

最致命的打击来自勃力森登的自杀——他“用手枪打穿了自己的脑袋”。对于马丁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好朋友的逝去,同时也意味着他人生的坐标遗失了,给他指路的光芒熄灭了,照耀他前进的灯塔倒塌了,这世间唯一一个认识到他的才华、并且愿意带领他帮助他的知己,就这么死掉了——而且用马丁的话说,勃力森登是“天才!这还不仅仅是天才。这是超出天才之上的天才……”,他创作的《蜉蝣》令马丁从此不想再写东西,马丁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巨匠的手笔”,可这样一位天才之上的天才,马丁的良师益友,却在马丁陷入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悄悄离开了人世间!

那团燃烧在马丁灵魂之中的火焰彻底失控了,它不能在外部的广阔空间里得到充分燃烧的机遇,便只好在马丁的心灵中暴虐地嚎叫,用高温炙烤他的灵魂;它不能从外界获得持续燃烧下去的燃料,便将自己宿主的头脑、情感、心灵和灵魂一股脑扔进火堆,将它们烧得噼里啪啦乱响,最后碎裂成一地的渣滓……

“我像只红雀感到疲倦,因为我已唱尽唱完:我已度过了歌唱的时日。我唱够啦。我搁下琵琶。”

马丁念着这首“勃力森登过去很喜欢念给他听的”诗,写完了自己最后一部作品《逾期》,“他用大写在结束的地方写上一个‘完’字,对他来说,这的确是‘完’了。”

从此以后,他一个字都没再写过。他的生命之后,熄灭了。

就在马丁即将、至少他自己以为已经沉沦到地狱中、生无可恋时,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

之前他心心念念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突然降临:他的作品接二连三发表,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金元,他拥有了无数金钱;所有人争先恐后请他赏光一起吃顿饭;出版商付出天文数字的钞票,抢夺从前那些他们不屑一顾的作品——

异常讽刺的是,“这里头没有公道,也不是由于他本身的价值。他始终没有变呀。他所写的那些作品当时(指出名前)就全完工了”!

因此,这些从天而降的金钱、梦寐以求的名声、那些高高在上之人的殷勤,乃至立即回心转意、甚至主动投怀送抱的罗丝,对他来说都变得毫无意义。

不仅如此,这些东西甚至变成了他灵魂不堪重负的枷锁,玩世不恭的嘲笑,和地狱恶鬼般的嚎叫……马丁·伊登,这个可怜的家伙,已经被他自己熊熊燃烧的生命之火给烧成了灰烬。

最后马丁选择了在冰冷的大海中窒息而死,可那时死去的只是肉体的马丁,灵魂的马丁在很早以前就已死去。

马丁像是一头闯入了铁屋中的野兽,被现实的困境团团围住,当四面的铁板合拢到了一起,即便野兽的生命力再顽强,也逃不过死路一条。

马丁的人生有着先天的局限,尽管他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出口,但时代的铁幕却如同低沉的乌云,时时刻刻压在试图反抗的蝼蚁们的身上——即使最终资产阶级将马丁接纳为他们中的一员,其实也不过是成功地将他塞进了一个两英尺宽、四英尺长的生活的框框里,“在那里,生活的种种价值全是保守、虚伪而庸俗的。”

马丁自称是“现实主义”的信奉者,但其实他所谓的现实主义不过是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混合体,在现实社会的天花板下,压根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即使他如同飞虫般侥幸通过气孔,来到天花板之上,也不过是将他变成他自己所讨厌的模样——要么原地不动,陷入恶臭的泥潭;要么奋力一跃,跌入另一个更深的泥潭……

作者杰克·伦敦信奉过尼采的超人哲学,期待着强者来拯救堕落的世界,也期待着自己(或作品中的另一个自己)能成为这样的强者。

尽管马丁肩负着作者的期待,也被作者赋予了野兽般的强大生命力,如烈焰般火热的激情,钢丝般坚韧的意志,还有狂风一样的行动力,却仍旧无法逃脱时代的束缚——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对自己工人阶级出身感到羞愧、却又抗拒着资产阶级的腐朽和堕落的马丁·伊登,除了在理想破灭的痛苦和寻寻觅觅却永远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之下自我毁灭以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的解决方案呢?

在无法破除自身局限的情形之下,除了任由生命力的熊熊火焰将自己吞噬之外,马丁可有第二条路好走?!

马丁的悲剧,既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恰恰相反,在被生命火焰烧毁之前,马丁的刻苦、勤奋、好学以及永不放弃希望的顽强精神,值得所有挣扎在阶级壁垒之下的苦斗者们学习和景仰。

无论如何时代,成功者难道不都是拥有类似马丁这样的品质,才获得成功的吗?或许成功者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会有机遇乃至运气的加成因素,但刻苦努力、永不言弃却永远都是成功的基石。

假设,马丁能够摆脱自己的时代局限性,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却依旧热爱它,正视淋漓的鲜血和惨痛的人生,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之中去(正如他帮助、回报那些跟自己萍水相逢、或者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同类们时所做的那样),他的结局会是怎样?他还会在一片梦幻般的大海中沉沦到深深的没有尽头的黑暗里么……

没人知道答案。

但我知道,假如你曾经像马丁·伊登那样蛮横地苦干过一场,任由生命的火焰熊熊燃烧过一次的话,你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的悔恨、遗憾和不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