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儒法道经典读后感有感

儒法道经典读后感有感

《儒法道》是一本由包刚升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儒法道》读后感(一):现代政治议题中的儒法道

《儒法道:早期中国的政治想象》沿用了新儒学的观点,即认为儒学等传统思想学问是与政治牢固而密切的,而这种联系至今已经被政治参与度的日益稀薄而断裂,因而他希望通过对古代文献的重新解读,架起古代思想与现代政治议题之间的桥梁。

要通过文献研究古代政治理论,首先要务是要辨别文献选取的对象,由于中国古代有借先贤之名伪作的传统,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又存在着大量融合和变化的过程,因而分别讨论儒法道的思想理论,必须从辨明三种思想的代表作品开始。既而给出一个从"文本解读"到"逻辑反思"的方法论框架,从而讨论和挖掘儒家、法家、道家的基本人性预设、个群关系假设、时代匹配性和其学说自身的逻辑问题。

这样看来,《儒法道》虽然以三种学说为名,但实际却是以儒法道为例,提供了一种理解中国古代尤其是周哦新时代的主要政治力量的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脱离了以往学术界剖析政治理论时深陷在文献本身去无限诠释的泥淖,更有利于全面系统地反思这些思想和今日政治议题的磨合与适应,这一点无疑是近年来以新儒学为代表的前沿中国思想研究所提倡的精神。

在儒学方面,包刚升选择了对真伪争议较小的两部作品——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真作的《论语》和孟子真作《孟子》作为文献解读的对象。儒学诞生于周朝礼制伴随政治权力分散而瓦解的"礼崩乐坏"的时代,从孔子到孟子经历了从"不合作不抗争"到"舍生取义"、"以道殉身"的转变。但与此同时,儒学对个体的忽视,整体上的政治伦理或道德主义,以及以教化为主、重道德而轻制度——反映了缺少抽象思维和对一般规则的思考也成为其主要的特征。

对于法学,作者选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述汇编《商君书》和韩非及其后学的著述汇编《韩非子》作为文献解读对象,但同时也采取了作为儒家与法家过度理论的荀子的观点。法家的政治理论基于"人是自利者"的性恶论观点,又从经济人假设走向了彻底的君主中心主义理论,所以法家的主张基本与国家构建的逻辑紧密关联。以现代政治思想的观点看来,法家的问题在于伦理和实践方面,不仅对君主的权力不设任何约束,而且几乎是全能主义和东方式极权主义的,必定会陷入马尔萨斯陷阱,很难塑造在经济上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社会。

对于道家,作者选择了作者身份存疑但大体为老子真作的《道德经》和庄子及其后学的著述汇编《庄子》(主要是一般被认为是庄子亲自撰写的《内篇》)作为文献解读对象。道家在政治上给出的方案是循道、柔弱、无为、弃智,回归人原初的本性和自然秩序,但在今日的政治学视角看来,这样的制度更适合于自给自足的小规模共同体。

《儒法道》全书采用清晰的架构,从方法论着手阐述研究思路,既而通过精心选择的文献解读分别分析三家的主要思想,最后统一以现代政治学视角进行比较和反思。虽然研究方式并没有遵循一般的中国古代思想研究的路数,但并不显刻意居奇,反而因为作者深厚的政治学功底而让常常陷入训诂诠释的经典变得生动和立体起来。整本读完一气呵成毫无滞涩,可以想见对于未来两个领域内的学术研究亦有革新性和启发意义。

(2023.10.04)

《儒法道》读后感(二):传统思想和现代政治的反思

一个阐释2000政治思想史的新方法。 对包刚升老师的好感来源于《政治学通识》,他的文字能做到通俗易懂和学术严谨之间的平衡,既专业又兼顾普通读者。 新作很好地秉持了他的风格,简明扼要地叙述和总结在我国政治思想观念中最为重要的儒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核心以及彼此之间的差异和对政治史的理想。 又以比较政治学的专业视角对比中西之间类似的政治经典异同,而老师最试图强调的是先秦思想家们的政治思想对更贴近现实的现在的启迪和反思。

产生儒法道如此重要的历史节点是在西周的封建统治愈发松懈、“春秋战国”越来越混乱,诸侯互相竞争征伐不止的时代。放眼全世界,当时不止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其他地区文明在各种思想大爆发,整体被称为“轴心时代”。 儒家、法家、道家,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等影响最深刻的思想流派。 面对先秦时代的大动荡和大转型,三家以自己的角度对人类应该如何看待世界,自己与之的关系等等问题做了著述,而他们试图解决的是那个时代关于君王和人民的具体问题。

儒家实现自己,法家实现君王,道家实现“人”(也既“道”)。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问题的解决之道应从礼制、伦理、仁政、君子四个支柱入手,回到西周甚至更早尧舜禹的黄金时代。相信“性本善”的道德力量,重视“仁”和礼仪,而“君子”就是在对应各种人际关系中得以成就完美的“自己”。在现代政治法律理论中德治论和法治论里,儒家十分接近德治论。 儒家持“性本善”的观念,而受到承儒启法的荀子的影响,法家相信“人性本恶”,代表人物商鞅和韩非子,荀子正是韩非子的老师。在他们眼里,春秋战国所处的“危机”是君王的危机。他们的理论跟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霍布斯的《利维坦》十分相似。通过“强君”和“农战”帮助天子或者王侯成就一个法制严明、赏罚分明、等级森严的强大国家。而且法律是需要顺应需要而做出改革和变法的。

道家以老子为尊,而关于他的生卒年和《道德经》的成书年代一直存在争议,包刚升老师比较倾向于战国早期的说法。另外一个代表人物庄子基本承袭了老子的思想。 道家的学说很大一部分是对儒家观点的驳斥,他们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追求的是一种比儒家理想时代更远古或者说原始“自然状态”,这也是“道”的含义之一。看起来道家思想对政治决策的影响不大,但他们对以群体或统治的名义,对社会和个人进行人为干预,是持抵触和警惕心理的,认为淳朴而自在的个体就能达成一种整体的和谐。这种观念就和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及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认为君主对人民管得越少越好,而这种“管理”的目的让“人”能更好地回到和顺应自然和谐的“天道”之中。

包刚升老师的专业有比较政治学,所以他以现代学者的眼光来看,以儒家、法家、道家三家思想为基础的古代政治理论也有观点表达有余而政治分析不足的缺陷,对比本体论、认识论等等哲学方法,在逻辑和辨证上不足,没有更深入的探讨和洞悉表象之下的本质问题。

《儒法道》读后感(三):儒法道:当大秦崛起之后!

著:包刚升 出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再看大秦帝国,商鞅三次见秦孝公,分别以帝道、王道、霸道相说之,秦孝公最终采用霸道,商鞅变法使秦国崛起,韩非入秦,法家学说再传!大秦帝国用法家而统一天下,但是商鞅也好,韩非也好,都没有告诉秦国,之后应该怎么办,秦二世而亡,难道这是法家的问题吗?

《儒法道》重点点明了是关于“早期中国的政治想象”,儒家、法家、道家的主要观点和应用内容,再联系到后世西方政治学,现代政治观点,最后加以图表说明,一目了然,将古代政治思想与现代的政治议题有机的进行分析,从新认识到三家流派的资源借鉴意义。

在分析的时候,本书儒家选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法家是商鞅、韩非、道家则是老子、庄子;时间顺序上也许应该是儒道法,但是儒家与法家关系实在是微妙。孔子弟子“孔门十哲”子夏西河讲学,教出了法家的李悝、吴起;儒家的荀子则教出了法家的李斯、韩非,实是儒中有法,儒法结合的样子。

儒家:积极入世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都是积极入世的,孔子曾当过鲁国的大司寇,孟子也曾见梁惠王阐述自己的理念,都是政治的参与者。

儒家想要建立一种一种以伦理或道德为中心的政治规范与政治秩序。复古是其的理想乌托邦。

对君主而言,如果要施行仁政,最基本的认知与态度就应该是“仁者爱人”,就像金庸小说中得之无敌于天下的大秘密就是“仁者无敌”,而在春秋战国时代,君主们可能无暇考虑这样的问题,需要等待吧。

法家:“以法治国”,以“法术势”驭人

法家的商鞅与韩非都是政治的参与者,“商鞅代表来战国时期法家改革实践家的高峰,韩非代表来法家政治理论家的高峰。”

法家的对象很明确的就是君主或诸侯,“以法治国”,以“法术势”驭人。就是要为君主解决政治危机,最终实现霸业,但是之后就没有再提了,如大秦统一只建立了帝国框架,却没有一套完善的治国方略 。这其中法家有其干系的,尝设想如扶苏继位,大秦或许由法入儒。

道家:治大国如烹小鲜

提起道家的治国学说,就想起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还有庄子的“庖丁解牛”,彷佛只要符合“道”,治国就相当容易了,作为政治的旁观者,老子最高是周王室的守藏史,庄子是漆园吏,他们批评了儒家的治国学说与政治解决方案,有自己的“道”,无为而治,遵循天道,顺应时势,消极状态,现在看来过于理想化。

而后世则以“黄老之术”老实际应用于治国过渡则颇有成效,如“文景之治”《汉书·景帝纪》说:“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总之,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儒家、道家、法家都有自己的缺陷,但是脱离时代背景也是不对的。历代都有调整,如一条曲线,秦以后不再明着宣称以法家立国,但儒家助其建立合法性秩序,法家则以治理术帮助君王实施统治,二者互补的贯穿了中国历史,即“外儒内法”,而百废待兴之时,又多以“黄老之术”辅助。

儒法道等诸子百家的政治理论始终是我们理解中国历史与中国政治文明演化的一种资源。值得考察推敲还是很多的,本书的篇幅阐述其实还可以再多一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