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1000字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1000字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一本由阎云翔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一):观点过强

不知道是不是美国化太重了,呵呵。《礼物的流动》就没有这样带过强的价值倾向。

比如说,在房屋格局改变前,同性同龄经常通过串门聚在一起,不见得需要只注意这里的没有隐私、性别中心。实际上,为什么不看看公私分开,公共性活动占主导呢?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二):阎云翔真俗啊

死抓住泛滥的表观概念不放,什么西方工业化与中国农村的对比,稍微细一点看,都涉及现代权力模式的形构嘛;什么个人权利的兴起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进入,实际上,没有公共性哪里有什么个人权利,消费主义能进入说明这种所谓个人根本不是现代权利主体。

在这方面,比甘阳之流还不如,倒是和那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几分相似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三):读书分享会记录

书中写了很多日常经验

现行很多社会理论是来自西方的,不能全部应用

个人 国家 社会

关于家庭的理解:社会功能论

缺席的个人

“私人生活”和个体视角

国家对私人生活转型的作用

1949年起,大集体,政治运动,把家庭内部的权力结构消解

后集体化时期,国家从地方社会撤离,公共生活的衰落

法律政策,新的家庭关系 eg 婚姻法,计划生育

家庭伦理➡️社会主义道德观➡️市场伦理 无公德的个人

礼崩乐坏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四):学术著作一样好读

本书荣获2005年度列文森图书奖,作者是位在美国做了近20年研究的华裔人类学学者,他以深厚的专业积累与丰富的调查材料,从中国东北一个普通村庄———下岬村的私人生活史写出了整个社会的变迁历程。在笔者看来,本书最大的意义或许并不仅仅在于研究范式的转变,更在于为历史写作注入了一股浓郁的日常生活气息,让“个人”成为叙事的主角。婚姻生活、情感世界、家庭冲突、两性关系、赡养老人,等等,这些平淡无奇的琐事,不仅成了学术研究的对象,更忠实记录了下岬村人几十年历史与命运的变迁。看来,历史研究只要有个性魅力,学术著作也一样能够被读者认可和接受。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五):一个村庄私人生活的变革

近来所看的书是阎云翔的 《私人生活的变革》,像是学位论文,注释,引用文献都列的很清楚,并不难读。作者写的是一个东北村落的30年变化,青年的权利,父权家庭解体,妇女地位上升,极端个人主义和孝道的沦落。

书中所讲的道理并不高深,例子也很平常,似乎除了在一个村子呆了很久之外,这文章没什么难度。但我觉得最可贵的就是他写的这其中关系,将现象和原因准确区分了开来——这并不容易做到。比如,在那个村子里,儿媳妇地位上升往往和虐待老人有密切关系,如果不小心,很容易会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但这其实是两个并立的现象,并不成因果。而且指出,引动父权衰微的源头正是公社时期的集体生活,这是我从前没有想到的。

书最后的忧虑就是孝道沦落和个人主义的膨胀,在相对贫穷的农村,这必然带来两代人的痛苦和绝望,作者说,我不知道将来两代人如何和谐共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