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经典读后感有感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经典读后感有感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是一本由Michel de Certeau著作,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GBP 16.95,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读后感(一):弱者的抵抗

这本书最关键的是strategies和tactics的区别。前者是有固定区域的体系,有着明确的游戏规则,里面强势者(规则制定者)和弱势者(规则服从者)的关系是明确的。但后者则没有固定的场所和体系,只能在体制内寄生,是个体对于体制和规则的抵抗,借用规则做各种有利于自己的操作。

德塞托批判的其实是福柯在《规训与惩诫》里提出的现代社会的一整套无所不在、无处不看的规训机制,他认为,在表面上的全方面规训后面,作为个体的人,是有自由的,他的自由就在于tactics,不需要面对面的直接对抗,而是用各种小诡计去消解精英制定的规则。

在现代社会,当数字化的统计把人抽象为可计算、可化约的同质化单子时,其实并没有能够真正把握住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实践的轨迹,是无法被化约为数字的,而这些轨迹往往反映了个体的tactics。

德塞托的书里有对日常生活的亲近,普通人如何吃、如何行走、如何住、如何说话、如何阅读,分分钟都有着自己的算计,都有对既有事物秩序(order of things)的诡计。他认为日常生活是无法被化约为“科学”的,因为日常生活本身就好像是无数个体的布朗运动,当你想看到规律时,个体却总是在使用诡计。因此,当专家试图用科学语言将其知识转化为权威而介入日常生活的领域时,也就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知识也就不再纯粹是科学的,而进入一种社会属性的权力关系中,因而吊诡地失去了其权威的根基。这也就是公知往往不得人心的根本原因,基本上可以说,他们怎么做都是错。

德塞托告诫精英,不要把任何人当傻瓜,当精英觉得可以用大数据、媒体技术、舆论宣传、乃至洗脑去影响塑造普通人(ordinary man)时,普通人其实在其日常生活中各自的诡计,消解着精英意图达到的目的。就好像春晚,即使它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仍然不说明任何问题,每家人都抱着不同的心情在看它,因为不同的理由在看它。

这本书献给“普通人”,他们作为大多数,却是弱势的、边缘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力量,因为他们会用时间去改变空间,腐蚀既有的社会体系。而他们的诡计指向哪里,没有人知道,就连精英也不会知道。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读后感(二):第三章,空间时间;第七章,行走于城市

观察者或步行者

1、纽约的高度现代化建设的规划,抹去了城市曾经古老的艺术,人们从中得到强烈的快感,这种“观察整体”、俯瞰、将人类建筑奇观最异乎寻常的部分集合起来的愉悦。

2、上升到世贸大厦的顶楼,等于挣脱城市的控制。伊卡洛斯的堕落,是创造的上帝般的观察者,把自己排除在日常行为之外,并对自己完全陌生。(可视、全景敞视)(理论建筑的“几何”、“地理”空间)(西方的城市规划)(过度的消费和生产)

【维多利亚港岛也是如此,大量世界著名建筑拥挤于其中,但当我们望向深水埗之时,就可以看到伊卡洛斯的堕落,他们是步行者。】

3、生活在下面的平凡生活的实践者,生活被条条门槛挡住了事业。这种生活基本形式在于,他们是步行者,wandersmanner,他们身体依循着城市“文章”的粗细笔画而行走,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自己却不能阅读。(另一种空间、人类学、诗意)(居住城市不透明和盲目的变化)

一、从城市概念到城市化实施。

(自16世纪以来?)城市规划的事实和城市概念有转变。规划一座城市,等于同时思考真实的多样性以及将这种对多样性的思考辅助事实;等于知道并能够进行结合。

1、可操作的概念?

1.1、三个操作步骤:

1)生产一块洁净的空间。理性机构驱逐所有可能连累这项生产的,物质上、精神上或者政治上的污染。

2)用一种时间消失或者一种同步体系,来代替传统那难以觉察和固执的抵制:用科学计划、数据证明来取代使用者。

3)创造一个通用的主语。一个主语,也就是城市本身,将所有分散的、被分配给了多个现实主语、集团、组织以及个人的功能和位于慢慢地贡献给城市。“城市”有了自己的名称后,就 有了依靠有限的、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固定财产来构思和建设空间的能力。

1.2

后果:1)倒置、移动、叠加等方法,城市的不同部分和不同功能重新分配。2)不可处理的部分被排斥在外,成了功能主义管理中的“垃圾”(不规则、异常、疾病、死亡)。这导致不得不处理,产生损失和浪费,却被生产倒错为“消费”。3)公务机构在青睐进步的同时,使人忽略了进步被科学和政治手段遗忘的空间。

2、实践的回归

微观的实践活动,他们没有受到敞视化管理的监督或排斥,相反却在不断增长的非法性中得到巩固,发展并渗入到社会监督的网络中,建立起日常调节性和偷偷摸摸的创造性。

二、失去的脚步一说

步行者的陈述

走路行为之于城市体系,就如陈述行为之于语言或者被陈述之物。这一行为有三重“陈述”功能:1这是一个步行者对地形体系的适应过程,正如说话者适应并接受语言2这是一个某一地点的空间实现过程,就如话语行为是语言的有声实现过程3它包含了不同位置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行动外衣之下的事实“契约”,正如话语陈述是一次“简短演说”,“将对方置于说话者的对面”并且调动起了对话者之间的契约。——于是走路行为似乎找到了第一个定义:陈述的空间。

道路修辞

路人的行走展现了一系列的环绕和转弯,它们可以同“表达法”或者“文笔修辞”作比较。

两种风格的修辞:1提喻:讲述某一线路是,“小砖房”代替“公园”。2连词省略:不断跳跃、小步蹦跶。——这两种修辞互相呼应,前者使某种空间组成部分得到膨胀,令其担当起更多的角色,后者创造出更少。

三、神秘主义:“使行走”之物

1、名称和象征

2、可信的和可记的:可居住性

3、童年以及关于地点的隐喻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读后感(三):写给建筑师的哲学书

恰好在一门与电影相关的seminar课上做了关于本书其中一章—Spatial Practice的解读。当堂课首先有一组学生解读了德国人Heinrich Hauser在1931年拍摄的关于芝加哥的纪录电影Weltstadt in Flegeljahren,以及1998年Wilfried Reichert和Hans-Ulrich Werner的采访纪录片(记录了受访者观看前一部电影之后每个人各自的解读和回忆)。电影的原始版本不知如何也不知为何来到了苏黎世联邦高工的gta档案馆。电影中有不少镜头是远距离取景展现了高楼林立的宏大的芝加哥;同时不少镜头近距离来到人群中间,拍摄了诸如集市上的物品和面包;最终电影以对沙滩上嬉戏的人群的描写结束。课程的另一部分是学生解读与电影相关联的Text.,而我的任务正是阅读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哲学家Michel de Certeau在1980年写成的L'invention du quotidien (在1984年英文翻译版本问世),阐述我的理解,并提出几个我认为重要的值得讨论的问题,引导同学一起讨论。虽然在一个工学院的课上讲解自己对哲学的解读并且引导讨论现在看来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这也不是个通常会在建筑学课程上阅读的文章,以至于到最后只有助教和我三个人在讨论其他人保持缄默,但想来还是有些思考和收获,所以想记录下来。

有关年代背景

对日常的探讨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31年Levebvre就在他的著作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里提到了精英学术界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巨大鸿沟,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另一种形式的异化。而六七十年代学术界的结构主义也不可能不对de Certeau产生任何影响。在艺术界我们也对诸如波普艺术和学院派艺术诸如抽象表现主义的战斗并不陌生,更不用提建筑界的争论,即那些经历过Grand Tour或者在布扎体系中训练出的建筑师诸如路易康,与文丘里一派尝试从大众文化中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建筑师之间的某种针锋相对。所以说,日常生活,everylife,并非完全新鲜的话题。Michel de Certeau在他的这本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里引经据典,尝试在文化领域、艺术领域、语言学领域和城市角度阐述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Strategy和Tactics之间的平衡与较量。而因为我们的专业我们的重点放在了Spatial Practices一章,这一章探讨的即行人自行选择的行为(walking in the city)与城市被建造的秩序之间的抗衡。

问题一:究竟何为to practice space或者spatial practice?

第一个问题是基于文章本身的。这是个字面上不那么容易理解的组合:实践空间,或者空间性的实践。如果我没有误解作者的意思,他阐述了一种空间的overlay,一种叠合,而且是至少两类空间的叠合。在我看来作者在The chorus of idle footsteps一段中表达的是某种物理性的空间实践,即行人能够在城市中拾取必须的space elements来进行自己的空间行为,正如文章第98页中描述道的:

“…on the one hand he actualizes only a few of the possibilities fixed by the constructed order (he goes only here and not there), on the other he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possibilities (for example, by creating shortcuts and detours) and prohibitions (for example, he forbids himself to take paths generally considered accessible or even obligatory).” 行人选择路径,抄近道或者绕道,或者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行为是基于物理性的空间的。而紧接着在Myths: what "makes things go"一节描述的是另一层维度的空间,或者说,表达了可见事物的不可见的特性,是一种fiction。这层维度并非通过物理参数比如空间的大小尺寸或者构成空间的物件被理解,而是通过每个人自己的理解、经历、会议、情感,而这些时而是共通的,但多数时候是私人化的、无法共享的。这也是为何他们多数时候是沉默的、无法被他人阅读的。也正如文章第103页说道的:“...is organiyed as a relation between the place from which it proceeds (an origin) and the nowhere it produces (a way of going by“)...a shuffling among pretenses of the proper, a universe of rented spaces haunted by a nowhere or by dreamed-of places.” 这里origin也许表达的就是物理层面的空间,而nowhere和dreamed-of places是叠合其中的第二维度。或者引用107页的另一句话:“What this walking exile produces is precisely the body of legends that is currently lacking in one’s own vicinity...as a corollary, one can measure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signifying practices (to tell oneself legends) as practices that invent spaces. ”空间的实践产生了空间,在第一层维度的空间中的实践产生了第二层维度的空间。

问题二:究竟本书的受众是谁?作者的目的为何?

理解de Certeau文字的难点在于其一他的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譬如这一章中提到的福柯的权利理论等,以及其二他为了解释walking in the city的理论他用大量的语言学的知识来平行类比他的理论,诸如将walking称作speech acts,认为行人行走在城市中与一个演讲者做一个演讲是类似的(我的理解相似之处在于做一个演讲要首先学习某种语言,然后应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相对应的,行人在城市中也要学习城市的构成,并从中拾取需要的元素来表达自身),或者借用修辞学上的Synecdoche和Asyndeton来描述walking in the city的特征,即在元语言基础上的加工。但受限于我对语言学的几近为零的了解,恕难在此展开。

然而,语言学是十分具体且面向小众的知识领域,真正能够理解这种的类比的只能是通识的或者术业专攻的精英,所以这种表达无疑是远离日常生活的。因而一个矛盾产生了:de Certeau尝试强调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却同时使用一种远离日常生活的表述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这也是第二个问题被提出的动因。

无疑这本书仍然是写给精英的,而不是写给普通大众的,否则de Certeau应该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当然得知自己为何每日实践以及读过此书之后意识到自己每日在进行空间实践这种现象,并不能给普通大众带来实质性好处,也不大可能提升他们的生活。换句话说,他们的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或者知识是不知不觉的、悄无声息的。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或多或少理解de Certeau写作此书的目的。他应该已经某种程度上认同了“集权”与“地方性的、私人性的”的共存,即strategy与tactics的共存,而不是试图尝试用这本著作来唤起或者诱发革命式的夺权,即大众日常生活应当占领高地。他仅仅在此书中尝试描述并分析这种共存的现象。如果我们用de Certeau在书中提到的Hobbes的国家理论(利维坦)来思考这个问题。利维坦的首版封面是一个由可分离的个体的人构成的巨大利维坦,或许已经表明了社会是由赞同社会契约、目标一致的(所有人方向如此明确朝向一处)也可分离的个体或者团体构成的国家机器,但人们摩肩接踵。试想如果每个人周围都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如同在第一个问题中探讨的,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自由空间,也包括另一个维度的),你能看到一个有孔洞的利维坦,那么在利维坦倒塌之前,这个自由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这是个微妙的平衡,但是两部分必须都在场。没有strategy,恐怕也无从谈起tactics。

问题三:作为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我们能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什么又如何应用?

de Certeau除了批判了集权式的决策(比如城市规划)来提醒读者应当多加注意更人性化的小尺度的生活而不是高傲而且对真相的天真地视而不见,实际上书里并没有什么关于建筑师或者城市规划者或者决策层如何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并应用于计划中的实质性的、具体的、方法性的建议。当然这显然不是一个历史学家的任务,更何况法国学者的作品还往往带有这种特点。所以这个问题是面向在座的建筑学学生的。结果,就是除了一个认识的同学捧了个场,教室里又是一阵尴尬的沉默。兴许也是时候重新再读一遍库哈斯的癫狂的纽约了。

不过说起来Atelier bow-wow的建筑师来学校当教授,还给大家做了个讲座。建筑师在讲座中总是花长时间描述当地人什么时候喝酒什么时候吃肉什么时候见朋友。这些在曾经的我(毕竟建筑学的学生总是期待一些纯粹建筑学的东西)看来无聊极了的内容,在读过这篇文章之后变得迷人了不少。这个时候就明白de Certeau说的对,在第92页当他描述站在曼哈顿摩天楼的楼顶往下俯瞰全城的狂喜与高潮时他写道:

“It’s hard to be down when you are up.”

所以或许这种“无聊”的喝酒吃肉见朋友是de Certeau会建议的某种方法(如果他知道的话),一种人类学的方法去研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兴许作为建筑师或者规划师的我们也应该不再沉浸在画出美丽的上帝视角的几何图案的狂喜中,或者沉浸在以抽象的思维掌控一切的狂喜中,而是应该真正下楼直至到地面层,从现实中谦逊地学习那些闪着微弱光芒的知识。

以下这句话是全书的第一页的第一句话,虽然无疑再次印证了第二个问题中讨论的矛盾,但这句话魔力不减:

“To the ordinary man.”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