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学理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学理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学理论》是一本由[美] 勒内·韦勒克 / [美] 奥斯汀·沃伦著作,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理论》读后感(一):为什么是他

没看好,唯一强烈的感觉是写作者和读者耍了个花招,在书中貌似公允地讲述与评价了文学的所谓外部和内部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和反诘,狡猾地放大与延伸了外部研究的某些荒谬性,使读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的外部研究都是不可靠的,至少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并无利害关系或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在逻辑上使读者顺理成章地认同写作者的“透视主义”的内部研究才是判定一部文学作品价值的最终及最关键因素。

也许这是更专业的角度。而对一个随意阅读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也许是并非价值判断——这是阅读过程中的附加值——而更是寻求、契合或者感受差异。像本书作者认为的“形式”与“内容”是不明晰不好划分一样,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对于一个阅读者也不是那么截然分开的。《文学理论》的作者过分强调写什么、怎么写,却忽视了为什么是他写出作品这个问题,而这与前两个问题并非毫无关联。

我口味杂驳,对更多资讯不惮其繁,无法认同把事物削减为当下。它既是当下的,又是历史的。阅读始终都不应该是纯技术分析。就像一颗钻石,我们所感觉和了解的侧面越多,越能接近它,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仅属于阅读者自己的隐秘而独特的感受与乐趣。

《文学理论》读后感(二):翻译有瑕疵

把这么一部名著翻译到国内,自然功德无量了,但也因为名著,翻译也应该更加审慎。遗憾的是,本书翻译一些地方依然可以商榷。试举一例,第三章文学的作用论及文学本质与作用的变与不变时,先说变,后说不变,说不变的一段在原著29页:On the whole, the reading of a history of aesthetics or poetics leaves one with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na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so far as they can be put into large general conceptual terms, for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with other human activities and values, have not basically changed.个人揣摩上下文意思,认为作者上文说从历史上看,人们对文学本质和作用的看法一直在变,这一段说的意思是:但是文学的本质和作用作为一般的观念术语而与人类其他行为和价值形成对比的情况却基本未变。对这一段,翻译者是这样翻译的:总的来说,阅读美学史或诗学史所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文学的本质和作用,自从可以作为概念上广泛运用的术语与人类其它的活动和价值观念相对照和比较以来,基本上没有改变过。这样翻译让人费解,因为它让读者无法理解作者在什么意义上同意变,在什么意义上否认变。当然,本人对此书翻译的看法是想通过一个个案折射出国内翻译事业的复杂现状。有时候我就想,外国人的书为什么那么难读?因为翻译的问题?

《文学理论》读后感(三):入门佳选,提纲挈领

韦氏此书写于“新批评派”极盛之时,此书写作的几年间也正其与“新批评派”主将密切交往的几年。此书观点鲜明,批评中肯,对欧美各国文学往往能信手拈来,多次再版都不曾对其中观点进行修改,且与其历时近40年写作的大部头《现代文学批评史》互相阐发,可见此书字字珠玑。

此书的内容概要在刘象愚译序中已经讲得很好,不做重复摘抄。仅就对我本人学习文学理论的助益说几句吧。

毕竟是针对欧美文学(尤其是英国文学)的文学理论,又经由翻译,加上理论书思辨色彩浓,读起来真的很费劲。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学都有它自己的传统,且文学批评也有其传统,此书对具体文学的批评、文学批评术语可以说是本书给中文读者的障碍之一。首先当然是多次重复阅读,直到‘似乎’弄懂了作者的大意为止,一开始对细枝末节不可太较真(对有些明显与中国文学传统无关的可以略看,如内部研究第十三章对诗的音律的分析)。

把此书当成穿针引线的总纲来看。此书形式主义文论的鲜明态度,可以驳斥了大行其肆的文学工具论、以及藐视现在很多文学理论书(尤其是国内)一盘散沙似的拼凑。本书的总论和外部研究部分对中文读者来说障碍不太,国内很多文学理论书多停留于总论和外部研究,鲜有对作品内部的分析理论,故可相互参照,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倾向。对于内部研究,如本书第十六章对叙事性小说的分析,在与胡敏《叙事学》互参过程中,《叙事学》一书太重细节,我发现韦氏真是高屋建瓴的,很多问题一点就透了。第十三章对诗的音律的分析,因为是针对欧美文学,只需重视其方法论部分,细节部分可以参考刘若愚《中国诗学》一书。

不过凤凰出版的装帧真的不敢恭维,我的书已经从书脊中间断裂了。

《文学理论》读后感(四):我们应当怎样阅读经典?

读书要读经典,这是我们的共识。但究竟什么书算得上是经典,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平时阅读量较少的人来说,请别人推荐经典书目来供我们阅读,这无疑是一种非常节约时间的做法,但是推荐书单也有很大的缺陷。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不同,阅读经验和理解能力各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适合阅读的经典和不适合阅读的经典,比如一个从未学习过西方哲学史,不懂基本的哲学概念的人,恐怕《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样的经典就不适合他;同样的,一个系统的学习了中国文学史,对文学作品具有较高鉴赏能力的人,再给他推荐《唐诗三百首》这样的经典恐怕无异于大炮打苍蝇,有些屈才了。这就是说,人的阅读能力是分层级的,经典书目也是分层级的,每一个层级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应着该层级应当阅读的经典书籍,一个小学生就应当读唐诗三百首,白话本西游记;一个中文系本科生就应当读《唐诗百话》《唐诗杂论》,读《西方美学史》,读《人间词话》;一个经验丰富的硕士生就应该读康德的三大批判,这样的阅读观念才符合一个人的思维和智力发展规律。一句话,当我们读书时,不要碰到经典书就去阅读,不要抱着即使看不懂也要硬啃下来的观念,拥有这种硬啃读书观的人应当认识到,这无异于一个幼儿只能消化汤汤水水的稀饭而你硬要逼她吃大米饭,即使大米饭对成年人来说再有营养,恐怕对幼儿来说也是毫无益处的,读书也是这样,我们应当从别人口中的千千万万本经典中,挑出那些适合自己当下阅读水平的书来阅读,偶尔挑战一下超出自己水平的书也未尝不可,但不可经常如此,一个幼儿在喝惯了稀粥之后偶尔吃点鸡蛋羹也未尝不可,但常吃恐怕是要出问题的。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们的大学老师普遍热衷于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当然这本是无可厚非的,老师们作为启蒙者和引路人,向自己的学生推荐各自领域内的经典这本是分内之事,但问题在于,我们有很多老师在推荐书目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接受能力,而是凭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水平开列书单,大一给本科生就推荐康德的三大批判;一出口就是《梦的解析》,《利维坦》,《精神现象学》等大部头著作,我认为这样的书单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害的。客观来说,本科生们刚刚结束高中阶段的灌输式学习,面对大学里自己的专业,实在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和初学者,对于初学者来说,打基础,入门恐怕是最重要的,这比他恍恍惚惚的抱着该领域的大部头经典著作硬啃要更有意义,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习初等集合,不知道函数、数列、导数,上来就抱着微积分,线性代数啃,还美其名曰我在读数学经典,这样的阅读有意义吗?

在我看来,阅读具有阶段性,经典书籍的总体仿佛是一个金子塔,塔基底座处数量众多,但都是各个领域内的入门基础著作,我们再往上知识性和理论性逐渐增强,书的数量越来越少,适合读的人也越来越少,偶尔越过塔基去读塔尖的书无伤大雅,但如果所有人都在众人集体无意识的这种越级阅读中盲目的崇拜高深莫测的经典和巨著,这样的阅读观将遗骸无穷。

《文学理论》读后感(五):《文学理论》读书笔记

这本书可以算是我真正意义上读完的第一本专业书籍,不同于单独的文学作品。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定义和区分 二、初步工作 三、文学的外部研究 四、文学的内部研究

在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中,作者就区分了文学与文学研究,认为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门艺术,而文学研究是一门知识和学问,是超乎个人意义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识见和判断的体系。而艺术的作用离不开“甜美”和“有用”的要求,体验文学的独特价值,对于探讨这种价值的性质来说具有根本性意义。文学的各种价值产生于历代批评积累的过程中,它们又反过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过程。

在第二部分“初步工作”中,作者就阐释了搜集研究材料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部工作。包括考证作品的作者真伪和创作日期。我们也可以利用书目上反映的事实(作品的重印次数与开本、作品每一版与另一版的不同)来帮助我们解决艺术作品起源和进化的问题。

在第三部分“文学的外部研究”中,作者通过阐述文学与传记、心理学、社会、思想、其它艺术这五个方面,告诉我们文学与这些外部因素的关系,比如:传记对于文学有评注价值,帮助我们研究文学史上一个作家的生命成长、成熟和可能衰退的问题,也为解决文学史上其它问题积累资料,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在文学研究的范围内是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心理学类型和法则的研究,对于有些诗人来说,文学不主要是“符号”或一望而知的筹码,而是一种象征。作者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作家能否真正成功地把心理学体现在他的人物和人物的关系之中,如果能的话,又是否有艺术价值?心理学本身不过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准备,如果它本身就是艺术的话,它才有艺术的价值。作家不仅受社会的影响,也要影响社会。第一位真正的英国诗史学家华顿声称文学“具有忠实地记录各个时代的特色和保留最生动的、含义深远的世态人情的特殊优越性。”社会性文学只是文学中的一种,文学并不能代替社会学或政治学,文学有它自己存在的理由和目的。文学思想问题只有当思想与文学作品的真理交织在一起成为组织的基本要素并且这些思想不再是通常意义和概念上的思想而成为象征甚至是神话时才会出现。诗也不是哲学的替代品,哲理诗象与其它诗一样,不是由他的材料的价值来评判,而是由它的完整程度与艺术水平的高低来评判。和研究艺术家的意图与理论相比,更有价值的是,在共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上对各种艺术加以比较。

在第四部分“文学的内部研究”中,作者分别通过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谐音、节奏和格律,文体和文体学,意象、隐喻、象征和神话,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文学类型,评价和文学史介绍了文学与这些内部因素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有四种:1.以“人工制品”方式存在,具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幅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2.存在于讲述者或诗歌读者发出的序列中。3.存在于读者的体验。4.存在于作者的经验。而研究谐音、格律和节奏可以通过图解式理论、音乐性理论以及借住科学仪器。文体学的方法就是界定一件文学作品的特质:1.对作品的语言做系统的分析,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2.研究这一系列区别于另一系统的个性特征的总和。这种方法积累的很可能是一些相互孤立的协证,具有显著特征的样品,而忘记了艺术品是一个整体,因而有危险。德国学者建立了一种更为系统的文体分析法即“母题与文字”。根据默里的观点,“意象”这一术语包括“明喻”和“隐喻”这两种属于修辞学分类的术语,必须从“脑子里坚决根除意象仅仅或主要是视觉的认识”。象征具有重复与持续的意义。“神话”是一种叙述、故事,在今天指一个“意义的范围”。而意象与格律一样,必须作为文学作品的整体来研究。小说的背景即环境,可能是一个人意志的投射,也可以是庞大的决定力且环境被视为某种物质或社会的原因,个人对它是很少有控制力量的。小说的本质在于“全知全能的小说家”有意的从小说中消失,而只让一个受到控制的“观点”出现。文学类型应视为一种对文学作品的分类编组,在理论上,这个编组建立在“外在形式”与“内部结构”这两个根据上。区分古典理论(“类型纯粹说”)与现代理论(不区分种类)。评价文学的价值应依据文学自身性质的等级,而作家的等级也不是固定的。注意材料的多样性,文学批评就是对意义的阐释以及对价值的判断。文学史是作为艺术的文学的进化过程。编写某一个时期的文学史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关于如何叙述的问题。我们需要辩出一种传统惯例的衰退和另一个新传统惯例的兴起,为什么这一传统惯例的变化会在某一特定时刻发生是一个历史的问题,用一般的术语是不能解释的。文学史任务有两个即1.描述读者、批评家和同时代的艺术家们对文学作品的看法。2.按照共同的作者或类型、风格类型、语言传统等分成或大或小的各种小组的发展过程,并进而探索整个文学内在结果中的作品的发展过程。 感受: 出现了很多不认识不熟悉的作家名字,以及一些术语,是阅读的最大障碍。需要多读一些这方面的其它书籍作为对照,参考,增加熟悉感。通读整本书,加深了对文学理论的理解,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