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同班同学读后感100字

同班同学读后感100字

《同班同学》是一本由柴门文著作,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文库图书,本书定价:NT160,页数:上下册,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同班同学》读后感(一):挣扎和留恋

昨晚我看着奥运里的某个运动员羞涩的脸,想起了他,我以前一直不觉得好看的脸有那么一刹那,感觉很温暖,但是却很遥远……

我恋爱的时候告诉他了,不久,他也告诉我,他找到了,叫我不要再打电话来了。那时我正在和男朋友吵架,我感觉很绝望,觉得所有的人都离弃了我。我一向都很尊重他的决定,因为他是很认真的,而且我先和他说分手,所以我对于他是有愧疚的。可是伤心的事那么多,我一个人扛不住,我还是忍不住找他。他叹着气说,其实他不想骗我,他其实没有恋爱,只是想让我能够放下他,好好恋爱……

我哭了……百感交集……这是我听过最温暖最疼惜我的情话

所以我才会更难割舍这短纯真的感情~~

学生时候的感情与我们的成长密不可分,他不但是情人,还是同学,还是朋友。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感情,相同的爱好,总有一份亲切,所以比起其他时间认识的人更难割舍,可是竟然已经选择了,就不要有所留恋,可是,可是,你能做到吗?

莫文蔚的其实我一直都想对你说,就是说着我的心声~~~你爱我也不容易吧,但是你却不问代价,我一直没有感谢你,给我力量,不惧怕~~~原谅我~~~

《同班同学》读后感(二):细腻·粗品

几年前在“沙人”老姐的博客里看到《I'’S》中的漫画主人公图片,我当即开始去看桂正和的这部代表作.昏暗的网吧里,我不禁苦笑,若在初中时看它定会泪流满面吧.作为一部被广泛赞誉的经典漫画,它对中学生心理的刻画用细腻来评价绝对毫无异议。后来,观看一些“纸片党”的博客,他们贴出收藏的漫画书照片中,《I'’S》几乎人手一套台版,而且是昂贵而精美的完全版。于我可叹的是它出现的不合时宜,其中所表现出的细腻早就离我远去,甚至没有勾起那淡然而死寂的回味

几天前,与“巨掌”聊起《欲望都市》电影版,她非常喜欢的理由是该电影改变了她先前对美国人恋爱观念的看法,没想到那部电影会把男女之间表现得那么细腻……其实,情感是人类所共有的财富之一,细腻也被不同的文化所需要和汲取。

几个小时前,拜读柴门文的漫画作品《同班同学》,一本漫画书竟然厚达四百多面(高中语文老师对"页"与"面"的较真影响至今),相当于普通漫画书的两倍.阅读过程感觉很漫长,画页以小分格为主,而且文字内容很多,与谷口治郎的作品有得一比.

它让我产生一种全新的印象:细腻原来可以给予自己那样触人心底的感伤。为何呢?如书中所言:“你以为可以不受伤害就长大成人吗?你也未免太自私了吧……”

难道自私可以避免那种伤害吗——显然如此认识出自尚未真正向青春告别的“老男孩”们。

2009-06-22 00:11:33

《同班同学》读后感(三):从疼到痛的时光

一口气看完了柴门文的漫画《同班同学》。

我要将《东京爱情故事》,留到最后看。

第一次看《东爱》漫画,我才十六岁,惊异于漫画居然画得那么难看,

没有自己喜欢的绚丽的画技,美形的人物,看完了也没有什么印象。

十年后的今天,再看这部漫画,心情应该会有天壤之别吧!

《同班同学》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几乎是没有大故事的,就是一对大学同班情侣,分手后走上社会,

都有了另外的爱人,却始终难以忘怀初恋,摇摇摆摆,牵牵扯扯的故事。

如此的简单,但是写得百转千回,荡气回肠,

充满了人生复杂的况味,有一种苍凉的意境。

一般的漫画,顶多是画出一种悲伤,但悲伤只是情节和情绪,

苍凉,是有一种空间和时间在其中。

岁月,青春,这座所在的都市,独立的女性,

以及这个时代男人的轮廓。

后记是林真理子写的。

并没有一面倒的赞扬,反而冷静的指出了缺憾,

但就是在缺憾之后,又有褒赞,

她是这么说的:

“虽然有如此明显的缺憾,这部作品还是让我们难以忽视。

因为男主角活脱脱就是九十年代男人的雏形。

虽然优柔寡断,又怕受伤害,但是却一心想抓住自己希望的东西。

‘怎么会有这么天真的男人?’当时很多人这么想。

但是看吧,现在大街小巷都充斥着这样的男人,

但是是柴门文告诉我们,这就是当代男人的典型。”

“主角为爱情所烦恼,那伤口却也有着年轻所特有的甜蜜,

像淡淡的光影般随着时光流逝,到了年老之后,

真正的绝望和伤痛才会来临。”

在我看来,柴门文的牛逼之处,

正在于此,她真正体会到:

伤口,并不是在受伤的那一刻是最疼痛的。

受伤的时分,是“疼”,是生理上的创痛,可以冰镇和缓解,

“疼”会慢慢的转变为“痛”,成为心理上难以触摸的隐痛。

疼是外部的,是可以喊叫,可以发泄的,

痛是内部的,是无法呼喊,也无法宣泄的。

她的漫画,写的正是这一个过程,写这段时光,

写我们的表情从天真到成熟,从纵情的哭到掩饰的笑,看似洒脱,看似漠然,

却始终无法忘怀的青春,

那种心情,叫幼稚吗?

终于,那道伤痕,因为携带太久,

慢慢的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居然显得温暖和甘美。

《同班同学》读后感(四):漫长的告别

看赵薇在《康熙来了》里介绍《致青春》,提到一个段落:前一个镜头二人温柔的亲吻,下一个镜头女主角问“你是不是嫌我胸小?”这样的转变或许有些生硬突兀,但导演抓住了要点,青春时期的爱慕无需用力过猛,跳杀出戏谑将深情冲淡,拆成断断续续又无法如愿以偿的碎片时刻,可在未来被反复提起。

没有什么特殊的故事,只是男女生势均力敌、互相角力,既要赶着变得成熟练达,强撑出笑脸假装满不在乎,又时常回味徘徊于过往的时光。每一个没有将精力全副放于学术或青春痘的人大抵都度过这样的日子,像在看电影般缺了点真实感,可突然灯光一亮全醒了,太具体的生活扑面而来,又舍不得了,拿出放映机回播胶片。

在找到并确定下一个人之前,存疑,留恋,试探,茨威格在《昨日之旅》里有一段很动人的描写:“每当一盏街灯从斜里照亮他们的身影,影子便在他们面前融成一片,拉得很长,就仿佛他们在互相拥抱,互相渴求,身子依偎着身子,化为一体。等他们自己疲惫的慢慢的向前迈步,他们的影子又重新分开,然后再重新拥抱。他像着了迷似的望着这奇特的游戏,这两个没有灵魂的身影彼此逃离又复捉住,然后互相拥抱,这两个影子组成的身体只是他们自己身体的返照。”魏尔伦给出了很好的注解:“这些影子自己在寻找他们的往事,向一个不复真实的往日提出阴郁的问题,影子,影子想要复活,但又不可能再复活……”

回忆就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安全港,没有损耗与更新的疾徐。千奈美在清晨按响闹铃时,在下雨不愿上班时,在地震躲在书桌下时,在不愿更换号码时,总会想起鸭居透,正是为了某天抓起他拨来的电话,还能假装这些年的生活,仿佛是一夜谈话的延续,这样,就好像他们分开时的这么一段漫长的时间,是空白的,根本就无需做什么努力,一下子就回到了过去,轻松自然地回到了彼此都还年轻的时候。如果他们再次相爱了,那么过去几年中那些零碎的举止、言语和心理活动,都好像暗含着未来的铺垫;过去本身是空洞的,需要现在把它从空洞中解救出来,赋予它意义。而如果他们没有就此相爱,那么过去零碎的念想,只好继续在生活和时间的河流中无望地漂浮下去,最后很可能就是沉入遗忘的深渊。

但是韩国电影《恋爱的温度》中给出了数据,“分手的情侣重新复合的概率是82%,但是复合后能走到最后的只有3%,剩下的97%会再次分手”;即使是漫长的告别,终究还是要告别。在某一刻起,命运已经判定,依各自的才能、气质、机遇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艰辛,取得不同的收获。当时不可知的,预感着的,期冀着的,都或以实现,或以幻灭,或者已成定局,有了揭晓。

《同班同学》读后感(五):总有一次最痛最久的告别仪式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像朵永远不调零的花

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

看世事无常

看沧桑变化

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

是永远都难忘的啊

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

永在我心中虽然已没有他

......

也许我偶尔还是会想他

偶尔难免会惦记着他

就当他是个老朋友啊

也让我心疼也让我牵挂

只是我心中不再有火花

让往事都随风去吧

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

仍在我心中

虽然已没有他

走吧 走吧 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走吧 走吧 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

走吧 走吧 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

看到故事终局,便想到"爱的代价"这首歌...

我们终于在恋恋不舍中彼此伤害,并且认识到生活在前进,从分开的那一天起你有你的、我也有我的生活,再也不是彼此唯一的习惯。只是糊涂地不甘心,试图把习惯延长,误以为彼此仍旧迷恋。

千奈美去见鸭居,话到嘴边也说不出"请你来参加我的婚礼",车站一别更是无比哀怨,鸭居那留恋又失魂落魄的眼神,以及即将说出而她害怕听到的话..."为什么?为什么当年你不在我面前说出来?"只一味伤心着钻进车厢流泪。

被同学戴上头纱的一瞬,千奈美震惊后很痛苦,扯下头纱,唯独不想鸭居看见自己披婚纱的样子;鸭居也是一副疼痛入心的表情,最后打着哈哈离去。

明明那么那么多我们一起的回忆,明明以为每个人生中重要的时刻都会是两人一起。

为什么她当年要那样草率地提出分手?为什么他当年没有拼了命地挽回?为什么有了新的恋人彼此还是念念不忘?

有些事情当时缺乏勇气、犯了错误,后来是无论如何弥补不来的,因为那个"错误"的时间节点永远镶嵌在那一刻,而后来的人生更不是空空如也,自有无数起承转合铺陈地密密麻麻,回不去,只留下一直一直错过的伤感余味。

若只是不甘心而强要在一起,最后带来的只能是惩罚。就像鸭居和千奈美冲破一切终于又结合到一起,换来的只有愧疚、不安,杏子的哭喊和飞鸟的绝尘而去。

对已逝恋情的"不甘心"怕是最要不得的心态,让人被迷惑、犯糊涂,忘记自己真正应该做的、甚至此刻正在爱的。因为"不甘心"说白了只是对过去的自己、过去的对方和过去本身的一种报复,而报复的结果不会是弥补,终究只是一场空虚。

大概关键就是,许多人没能意识到或刻意无视"已逝"这件事。

想想看令我们念念不忘的究竟是什么呢?是青春里那段年少时光吧。因为那段时光里恰有一个重要的人,几乎牵扯进了自己整个儿青春,于是对青春的记忆、对一去不返的怀恋无形中集结在了那个人身上。一有机会,都会误以为自己还恋慕着这个人。并且回忆中不断地美化。

记得时隔两年后又见学生时代喜欢的人时的心情,还未见面,在公车上看到相似的身影就心跳不已,后来见面,被他牵手过马路也好,被轻拍着头也好,都只感到心醉又心痛。再后来几年,渐渐发现自己喜欢的人只是过去时光的影子罢了,彼此还谈喜不喜欢又有什么意义呢?最好的时光,终究回不去的,还是收拾心情,向着自己的生活进发吧。

那些懦弱、草率、伤害、疼痛,那些过分自私的占有欲,那些自我满足的念念不忘,那些自虐式的纠缠不清...不过都是不成熟的记号,刻在不成熟的年轮上。

生命是这样的,最好的青春匹配着不成熟的心智,当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则青春不再。总是不完美,也许这也是种美丽。

正如我们依然忍不住为鸭居和千奈美感到一些些惋惜,但同样会为千奈美和飞鸟、鸭居和杏子的圆满祝福。

少不更事的可爱和挣扎磨砺后的练达都是人生不同时期的风景,又有哪个不值得珍惜呢。

过去的就过去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要从珍贵的"我们的日子"中毕业。

「当我发现我已经失去这个玩具时,突然觉得它好得难以形容。那一瞬间,既可惜又不甘心的感觉像洪水般向我袭来。只要躺在床上,一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描绘它的样子,就感到特别温柔。

差不多已过了十年,有一天,我无意中在储藏室一角发现了这个玩具。当时,我突然感觉到过去那个掉玩具且年幼的我(假设是六岁),和这个充满回忆的玩具一起复活了,甚至连昔日那份感受都历历在目。我在那一刹那,重新体会到那种突然涌上心头、想狠狠哭它一场的感觉。

不过,那只是一瞬间。

即使我把那个玩具摆在书桌上,十六岁的我也不可能再变成六岁。然而,人在回顾以往时,为什么总是会觉得过去的日子特别灿烂呢?我想,大概是因为我忘了六岁的时候,我也曾有过一个六岁小女孩的各种烦恼吧。」

柴门文的后记如同故事注解,与这部漫画一样,令人感动、可叹。

果然现在的我只有读到这种描述人生的恋爱故事才会流泪、虐心、感激、欣慰。

「橙路」被我当成反感的恶搞,「I"s」则无法引起共鸣,彻底从那边的世界毕业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