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格林家杀人事件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林家杀人事件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林家杀人事件》是一本由范达因著作,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格林家杀人事件》读后感(一):很好的作品

范达因不愧为美国推理小说之父。读过此书,发现后来的许多小说,漫画都有模仿的嫌疑。尤其是《柯南》(我说的是漫画),那简直是他的番外篇,很多手法雷同。比如把凶器扔到窗下,算好第二天有大雪,便可以用大雪做遮掩了。

里面的主要人物虽然个性都挺奇怪的,不过还都挺可爱。

最近由各出版社新出他的书,还说什么最新力作,还改了名字,混搅视听。可是范达因是在九十年代初期活跃文坛的人,他若现在还有最新力作,那他就不是人了,是神!

现在还有条条都能遵守范达因所撰写的《推理小说二十条守则》的侦探小说家吗?

《格林家杀人事件》读后感(二):非常精彩

《班森杀人事件》—— The Benson Murder Case(1926)

《金丝雀杀人事件》—— The Canary Murder Case(1927)

《格林家杀人事件》—— The Greene Murder Case(1928)

《主教杀人事件》—— The Bishop Murder Case(1929)

基本上是范达因的代表作,而《格林家杀人事件》无疑是最精彩的。

我非常喜欢小说的前1/3,言语幽默辛辣,格林家各色人等的人性显露无遗。变态的老太,热爱上帝的女佣,花痴的小仆人。。。呵呵,十分好看,无关推理。

《格林家杀人事件》读后感(三):借鉴福尔摩斯的手法却青出于蓝

在众多古典推理小说中,这部作品的确是其中的佼佼者。我是先去看了其他人对这本小说的评论,结果被评论泄底了(真气,也不提示此评论有剧透),结果少了很多阅读乐趣。但是这部作品的手法的确和环境完美的结合了, 我还想吐槽一下菲洛凡斯,tmd真是史上最爱卖弄的侦探!真爱引经据典,所以我很不爽这个侦探的性格。

虽然其中一个诡计借鉴了福尔摩斯的其中一篇的手法 却青出于蓝,还是很值得你一读的。

《格林家杀人事件》读后感(四):本案的作者计谋设计的并不完美,有一个最大的漏洞。

艾达的计谋并不十分完美,也可以说是作者设计的计谋不完美,就算不敏锐的侦探到最后也可能破出案子来。

这个案子最大的漏洞在于那个脚印。光有脚印而没有人影晃动,甚至没有脚步声。所以最后作案人员被锁定在家内成员是必然。而艾达也已经知道侦探们早就把目光投向内部。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杀光除了自己之外的继承人,不就是在一步步暴露自己的凶手身份吗?剩的人越少,那么对她的关注度就会越大。这个逻辑是最好推算的,但是艾达却忽视掉了,也可以说设计本案的作者给忽视掉了。所以案件到最后很好猜也是情理之中了。

一个凶手可以被忽略抓不到,但是一旦成了嫌疑犯,那么他永远做不到完美无缺,总有线索会露马脚。你去翻看一下至今破不了案的凶案,大部分是连嫌疑犯都找不到的。

所以一个罪犯最重要隐藏的是自己的嫌疑犯身份,而凶手身份不暴露则已经是凶手的底线!

对了,在设计本案中,我觉得最好艾达最后还是试着把线索引向外部才是最好手选择。不管是成功于否,至少要这样做过才符合一个完美凶手的思维逻辑。

《格林家杀人事件》读后感(五):答案很好猜(剧透)

论精彩程度比《主教杀人案》差好多。

凶手是艾达,在第二起杀人案发生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怀疑,后来一度怀疑是格林夫人。厨娘是艾达的生母我也在中段猜出,因为老格林对她的态度,和厨娘对艾达刻意的袒护,使得我不仅猜出他们的关系,还猜出艾达是凶手。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地方是:艾达被刺两次,居然都没死。其他人可是被一击毙命的。说是凶手在她这儿疏忽两次,我不信,解释为苦肉计就说得通了。

不过,猜得这么顺,和作者特意的提示有关系。一处是开篇反复强调雪在此案中的重要性(结果我居然没看出藏枪的诡计,555,其实这个诡计在迪克森·卡的《三口棺材》第十七章的密室讲义中已经提过);另一处是席蓓拉、医生和艾达三人去兜风时,席蓓拉在悬崖边说此地可以轻松杀人灭口。作者特意强调这段对话很重要。那么,最后两人一起出门,侦探们去哪里找?如果您不是侦探小说新手,或者记忆力太差,就很容易想到这里。席蓓拉特意跑出去一段时间,说明她害怕,那么她不大可能是凶手,那么只有艾达了。

范·达因的小说一直被称为经典。我觉得一般啊。不知道为什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