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九月寓言读后感精选

九月寓言读后感精选

《九月寓言》是一本由张炜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页数:326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月寓言》读后感(一):乡土预言

总起来说,并不喜欢这部小说。张玮的叙述总是拿腔拿调,语言缺乏应有的张力,给人一种很“作”的感觉,没办法深入进去。这些缺点在《古船》中还不算明显,但是在这部《九月寓言》里却显得十分突兀。其中小村中年轻一代的故事老套而做作,工业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对立也毫无新意。小说中人物的名称尤其让我无法忍受:方正姑娘金敏、眼皮上长小疤的美女香碗、大脚肥肩、肥。小说文本中安排了许多细节与意象,其中的隐喻可以解读出一篇长文,但是感觉这样做并没有太大的意思。整部小说的精华还是在于几个老辈人的故事,金祥不远千里去寻找鏊子,独眼义士终其一生寻找负心嫚,先人们不断行走寻找平原。停吧、停吧,不断流浪又安土重迁的乡土。

《九月寓言》读后感(二):总有一个地方让你魂牵梦绕

在9月读完了这本书,颇契合了小说的名字。一开始读的时候,感觉非常读不下去,觉得没啥意思,但沉下心读下去,你会发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你走下去,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有他们的一段故事,而且每段故事都那么吸引人。个人认为,这部小说与《百年孤独》有给读者相似的感觉。一个小村庄,是土里刨食人们的家园,村里的人们对他魂牵梦绕。“土里刨食的人卑贱又桀骜,受尽苦难也活得有滋有味。”土里刨食的人流血流汗经营庄稼,看老天爷脸色,获取食物。他们淳朴,有他们认识事物的观点,就这样,日复一日过着生活,但生活从来不是平静的......

《九月寓言》读后感(三):略记

九月是人们一年中积蓄力量的神圣时刻,小村人跨越几代人的艰苦岁月,繁衍生息,是一个个九月的狂欢串联起来的。寓言是本书的内在特质,让隐喻、抒情、想象三者得以合理呈现。 1.日常叙事下的宏大史诗 乡村文明与工业文明对抗的宏大叙事,通过一些日常图景来暗示两者的关系和最终的胜负,如工厂知识男性对农村年轻女性的肉体占有,和现代生活方式对农村年轻人的吸引。农村女孩肥和工厂子弟挺芳的私奔,也许昭示着人类文明的未来吧。 同时,农村文明始终有一种强大的惯性或者是免疫力,无论受到任何的冲击,即便是黑面肉馅饼的入侵,也不能改变小村人瓜干的热胃。因此,最终像赶鹦一样的青年,还将循环着上一代的故事。 2.诗化的语言 小说语言的美感和抒情性,让小村人的故事蒙上了浪漫的面纱。透过这层面纱,我们可以看到:在野地里流浪的人们,融入了自然万物,捕食饮水,恋爱交欢,让人类原始的生命强力得到诗意化的呈现。 3.对土地的深沉眷恋 可以看到,作者对土地的感情如同小村的大碾盘一样沉重,这是复杂的,除了眷恋,还有一种矛盾与迷茫。九月田地里的丰硕,人们吃着地瓜干使着用不完的劲,用多出来的力气演绎着一幕幕感人的故事,例如跨越平原丘陵带回煎饼技艺的老汉,冬日里全村人的集体忆苦。同时小村里的愚昧落后也一成不变,物质贫困,家庭暴力,乡村落寞,让作者的追忆显得那么无力。

《九月寓言》读后感(四):苍茫大地上回荡的歌声

看了七天,终于看完这本并不厚的书。

作为纯文学作品,《九月寓言》备受称赞,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去年看过张炜的成名作《古船》,以阶级叙事的视角展开的家族斗争,饱含着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用舒缓沉静的语调讲着残忍压抑的历史风云。不知为什么,不喜欢张炜的文风,读的时候总是无法融入他讲的故事中,一直只是个旁观者,淡淡地翻过一页又一页,没有默然会心的契合,于是无法涌起欣赏和赞叹,思考和感慨也就少了许多。

大概是和张炜的文字没有缘分吧。

读《九月寓言》亦是如此,“龙眼龙眼少白头龙眼哩”“方正大姑娘金敏”“妈吔”,这种语言风格让我觉得别扭,“肥”“大脚肥肩”“痴女人庆余”这些涩涩的名字也令我忍不住皱眉。虽然这些丝毫不会影响这部作品厚重的文化价值,而且有着作者浓郁的个人风格,但是作为阅读者而言,我无法抑制地不喜欢。

当然,喜欢不喜欢只是个人的偏好问题。平心而论,《九月寓言》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辉。这是一个关于蛮荒的乡村的寓言,一首流浪者在广袤大地的传奇。历史背景被作者悄然淡去,于是这个寓言可以出现在任何时空,“庆余逃荒”“诉苦”似乎流露出它与苦难的六十年代的关联,但这一星半点的痕迹很快被掩盖。

张炜对人类命运的锐利洞察和深刻思考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九月寓言》以寓言式的手法书写了人类永恒的追求、欢乐、欲望、罪恶,似乎生动地呈现人类原生态的日常生活——一群少男少女在夜空下的大地上充满活力地奔跑,“鯅鲅”们习惯于被小村人孤立,他们有自己为之自豪的“三宝”,天真淳朴的姑娘被男人的爱情伤害后坚强地站起来,大脚肥肩对儿子儿媳变态的举动言辞,男人对老婆野蛮凶狠的暴力……一点一滴,绘出一幅民间原始生活的画卷,没有澄澈空灵的静美,却洋溢着强悍充沛的生命力。既充满纵横奔腾的自由,又流露出峭拔蛮横的怪戾。

人性的纯朴与残酷,生活的艰辛与幸福,奇妙地融合在这个寓言中,伴着张炜夹杂着泥土气的古朴文字展现在人们眼前,满是风尘仆仆的沧桑。读到最后,即是回到最初,像肥望着多年后荒无人烟的村落,徒然一声叹息。

《九月寓言》读后感(五):散文式长篇小说

张炜之前的《古船》写于1984-86年,行文风格就是散文式的。整书给人感觉隔纱看世,不是《白鹿原》那种生动写实。搞出一种行云的意境,很多文学大师觉得都挺好。我感觉这是一种对于个人风格的创造,好在哪里我还觉不出来,模模糊糊的觉得算是高级方向的。

现在看完他1987-92年的《九月寓言》,发现他这种散文式的风格愈加明显了,和余华那种紧贴故事的风格完全两样。要是只喜欢看那种的,就看不下去这个风格。因为有《古船》打底,我还是能看的完。个人是理科,不是文学专业的,但爱好文学,所以是以外行的眼光来看书。艺术因该是雅俗共赏的,作者应该不排斥我们这类读者。

作为南方人,北方作家的很多方言确实看不出味道来,但文意能通,这也少了一部分乐趣。

说这书的故事,多次出现红薯烧胃,烧的血热,人躁动,估计是以村里的主食借指生活。然后男人家暴妻子、一家三口逼死儿媳,这些就比较变态。人物之所以行为变态,也许是隐含对环境的抱怨。唯一比较正常的人是欢业,虽然他为母报仇杀了痞子,但书写他逃走后,内心还是想回去。他不回去吧,有些价值观不正,回去了被抓吧,让人惋惜,所以作者写了他想回去,但是就搁置了,算是隐去回去后被抓的过程。

故事的年代确实未曾明确交代,但是可以推算,是60-70年代。开始时村里的阶级斗争不那么强烈,每天都要一同上工,田地还未承包个人。写了饥荒的事,可能过了。

现在国内大作家们,很多都是写乡土的,原来我看的有些腻,怎么每个作家都是写农村,莫言,贾平凹,张贤亮等等。现在我觉得农村与城市,其实是一回事,都是写人,一台电脑和一把锄头,都是工具,不用在意这些表象。

作者的《你在高原》获得茅盾文学奖。但是我不敢去啃读了,太长了,这样的文风我看不完,容易忘记之前的情节。短篇还是可以看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