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摘抄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摘抄

《城市发展史》是一本由[美] 刘易斯·芒福德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50元,页数:44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一):发人深省,直击心灵

可以说是一部鸿篇巨制,以前在图书馆读过,发现作者在60年代思考的问题,用之于我们现在的城市,仍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作者以一位伟大的人本主义者的姿态,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城市,城市不仅是具有磁力的空间,而且是生命的容器。多少人怀揣着“城市梦”,但现实中的城市又无处不充斥着欺诈和无知,人类的贪欲无休止地追求财富和名望,但在追梦的同时却忘却了生命究竟是什么?忘记了我们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这部书早已超出了一般文化学者的视野,在阅读中能体会到人类历史的喜怒哀乐和风雨沧桑,直击读者的心灵和良知,实在值得多读几遍!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二):摘抄

古代城市中,人类的生命和活力被转变为艺术形式,而且规模宏大,前所未有。现在每一代都会留下一大批理想的形式和形象:圣祠、宗庙、宫殿、雕像、绘画、雕刻、墙壁和石柱上的刻画、绘画和记载,这些东西都是准备满足人类追求长生不死的最早愿望的,都想永远存活在后代人的心里。即使受到灭绝危险时,这种骄傲和宏伟也会牢牢凝结在城市的石头废墟中;在把容易流失的事物固定在“永恒”象征形式的作法中,艺术早于文字。p75

在城市中,人们的潜意识的一些重要原型,神灵般的国王,生翼的公牛,鹰头人像、狮身人面的女人造像,泥塑的、石雕的、铜铸的及金镂的各种巨型造像都大量出现了。并非仅仅在剧场中观众才会感到演员比其实际身材显得高大。这也是城市所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幻觉,因为城市中心实际上就是个剧场。

从前在古老的村庄中,这些旁观者可以充分参加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并能成功地扮演各种角色……但现在在城市中,他们都降低到小配角的地位。大概,城市纪念性艺术的使命之一便是使普通人下降到这种卑微地位,使之更易于统治,只要这种幻觉还继续存在。

(p76)

------------------------------------------------------------------------

城市生活的两种形象对照的原型似乎是在近东地区的大河流域上形成的。其中一种表现出沉静和信念,另一种表现出剧烈的不安;一种始终为危险和忧患所困扰,城市中四处都是权力的象征物,城市本身则筑起搞大的城墙,抵御那些“图谋不轨”的人;另一种则相信太阳和尼罗河之父的大仁大爱,深知岁月将周而复始年年如意,以正义的名义建立秩序,以生命的华贵衣饰美化死亡。

其实,人类的文化发展在超过了新时期时代所达到的水平阶段之后,有两条发展道路都是开放着的——走村庄之路,或者走城堡之路:或者,用生物学的术语来说,一条是共生之路,另一条是掠夺之路。这并非绝对的选择,但它们的确通向全然不同的发展之路。前一种是自愿合作,相互适应的道路,包含了广泛的交流和理解:其后果将是一种有组织的联系,具有更复杂的性质,较之于村庄社区及其周邻地带居于更高的水平;后一种则是一种掠夺性的控制之路,它通向无情的剥削压榨,最终到达寄生性的生存方式:这是扩张之路,充满暴力、斗争和忧虑,它使城市本身成为一种“集中和榨取剩余资料”的工具。

无论埃及形式或美索不达米亚形式,二者都不是纯粹的;因为比较协同合作的地方团体具有的一些特征,足以产生出极类似昆虫社会内那种稳固和自我愚弄的倾向;而在那些由于骚扰和侵夺强制而摧残的社区内总还有着生活的积极方面的充分影响,终究能创造出法律和秩序的体系,以互惠的义务为内部成员建设起一定程度的道德秩序……

(p94~p95)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三):评论 第四章——古代城市的本质

第四章 古代城市的本质

一.城市功能的发展 (p101-p105)

本节总结了古代早期城市的一些性质。

首先是,作者提出城市的发展过程是漫长的,很有可能物质外形的很大部分都先于王权制度而出现。城市最初的目的,如同一种工具,用来统治人和自然,使城市社区本身服务于神明。而当城市正式的组织完成的阶段,则可能是发生在比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并且,城市的组织结构一旦形成,就形式就很少再变化。

接着,作者谈到古代城市的功能。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人类功能(从更古老的乡村社会中流传下来),第二类概括为融合与扩大。

作者具体分析了城市的这些功能。首先,古代城市史一些永久性的聚会地点。这一功能发源于人们定期举行祭祀典礼的神圣地点。其次,城市的功能在于突破乡村的自给自足和封闭,人口的融合,对陌生人开放的性质,以及为了获取粮食、原料和技术以及人口,进行的政府和贸易。***(这里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样的发展中,各类人都对城市的发展又过特殊的贡献。)最后,城市的发展形成了永久性记写形式和符号的需求,因为口头语言已经不适于贮存城市记忆。依靠经久性的建筑物和制度化的结构,以及更为经久性的文学艺术的象征形式,将城市的过去未来联系在一起。但作者也提到,城市作为记忆容器的能力使得人类活动冷却凝固,知道17世纪,城市形式没有重要改变。

二.创造力的垄断(p106)

作者提出城市的全部创造力,最初都与宗教相联系。因此宗教僧侣阶级长期以来垄断者创造能力,城市的体现就体现了这种垄断。广大资源被少数人抢先独自受用,“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义务将农民、工匠大众的生活提高到与自己相同的水平”。

作者在这段中还提到一个重要的想法。他认为统治阶级在垄断创造力的过程中发现了人类发展中一个带有重要意义的原则。“我是指有意识的运用超然态度打破出生、营养、生育的单纯循环;或者,生产、交换、消费的单纯循环。虽然城市社会中生产出的剩余中一大部分都消耗在过度的消费,以及更不合理的军事破坏中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消遣、闲暇时间,排脱了日常规则而应用于研究自然和人脑训练活动了。”

“可以说,随着城市的外壳日益成长发展,它的内容物也在扩大:不仅其内部空间、宗教圣区,就连它的内部社会生活也在发展。它的内部产生出各种梦想并且逐渐物质化;幻想变成戏剧,性愿望化作诗文、舞蹈和音乐。城市本身因而变成了爱的一种集中表现形式,已经从有性生殖的迫切需要中解脱出来。”

四.城市的劳动分工(p109-p114)

作者提出城市的劳动分工,在古代城市中已经形成。“专门化劳动的整个儿系统在印度已经细腻到如讽刺漫画的程度,那里种姓团体,以至种姓团体内更细微的分工划分,都已世代相传;但到柏拉图的时代。这种分工方式已成为习染极深的思想方法,就想奴役本身一样,久之已成为一种自然本性。托因比认为种姓团体及职业划分是“受阻碍的文明”的突出特点;但这种阻碍代表了全部城市社区的特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甚至今天仍有很多人不能设想超此限度的进一步的人类发展。他们即使靠机械化摆脱了体力劳动之后,也仍然会将职业上的固定性和局限性沿用到体育、文娱、学术及科学活动中去。

这一部分中,作者还提出,古代城市中唯有统治阶级可以有脱离职业束缚的生活,“真正的人”。

***可以脱离职业束缚的生活,当代的职业艺术家,仿佛就是在寻找这种野生的生活状态。可能吗?

六.发展的韵律

新石器村庄的积极共生关系,在长期发展中达到稳固而难以发展。城市社区的行程过程,建立在牺牲、克己、草率的破坏和死亡。大都市的发展,如尼尼微,巴比伦,罗马等城市的发展,都是通过扩大其进贡腹地而实现的。

但是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丰富意义的生活。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将技术发明转化为更高更精细的形式。技术发展成品也变得越来越丧失物质形态,体积、重量减少,设计或机理逐渐趋向简化。(汤因比称其为“灵妙化”)。

七.城市戏剧

城市的戏剧和古代的祭祀、宗教习俗有关。在各种形式的仪典和戏剧活动中,产生出一种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人类对话。从希腊到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戏剧性的对话,是城市生活最充分的体现。而城市衰落的标志,是城市中缺乏对话。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四):从另一个角度看城市

知道这本书,是在国外一个规划网站上推荐的规划必读二十本经典名著。将近五百页,又冠以城市发展史这样的标签,便决定拿来读一读。

这本书我前后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断断续续地读完,中间一度想过要放弃。因为在我看来,内容繁琐啰嗦,所用的术语也不太专业,说是城市发展史其实完全是西方城市史,更重要的是,作者在人文的角度中掺杂着自己的主观情绪娓娓而谈,对于我这种在现代规划思想影响下的工科生来说,是完全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下面说下我在书中印象深刻的几处:

第二章 城市的逐步成形 城市从其开源时代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繁复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

以往的城建史都是着重于“城”和“市”两个方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工业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的剩余,从而产生相互之间的交易,慢慢的这样的聚居点也就称为“市”。进而也就引发了“城”的形成。而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城市文明,革命,政治,经济,宗教这类因素来分析,认为城市是这类因素的集合体。相似的是,作者也是认为城市是各种要素的聚合。

第十章 中世纪的瓦解,对现代的期待 当19世纪人们开始建设新城镇市时,几乎没有一个人再想到中世纪的城镇了。老城镇里的生活慢慢干枯了,它们的城墙也成了个空壳,城内的一些机构也只是个空壳。今天,只有拿这个空壳轻轻贴近耳边,象拿一个贝壳那样,才能隐隐约约听到过去生活的呼啸声,当时城墙里的生活曾是充满坚定的信念和庄严的目的。

第十三章 宫廷,阅兵场和首都 巴洛克的城市建设,就其形式而言,是当时流行的宫廷中的戏剧性场面和仪式的缩影与化身,实际上,是宫廷显贵生活方式和姿态的集中布置。皇宫面向两条路:从城市方面,由租金、供物、税收、统率部队、操纵国家机器;从农村方面,提供了结实的、训练有素的、吃的胖胖的男人和女人、他们组成了朝廷的主要部分,并接受皇帝慷慨赐予他们的荣誉、薪俸和赏钱。

从上面两端节选的文字很清楚的看到作者对于中世纪和巴洛克时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作者认为中世纪的小尺度空间和连续不断的空间的连续最符合人文关怀,相反,巴洛克象征着统治权威的大尺度,直线折线的改造自然则使作者感觉“整个城市其实就是宫廷的缩影与化身”。与此同时,作者将矛头指向近代,郎方的华盛顿规划是巴洛克规划思想的延续,被认为是最大的败笔。在书中,代表着作者主观主义的论述还有很多。

作者在书中的一些思想,在现在来看是难以接受的。在作者的笔下城市是人们对于欲望,权力的需求,是人类各种罪恶的体现,相比之下,作者歌颂乡村,认为是唯一一片还残留着人类良知的净土。而城市和乡村的分割线是厚厚的城墙,越过城墙即是乡村。城市有着黑暗的一面:战争、奴役、职业上分工过细,在许多地方,总是走向死亡。

作者在书中如此消极的思想其实是有原因的,在当时身处的社会背景下,工业快速发展,人类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西方城市的快速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而作者更是对战争后怕不已“如果不根除战争,我们的核力量就将破坏文明——可能会使人类灭绝。一度曾是生命水库的广大的农村人口最终会与那些城市人口同归于尽。”从某个角度来说,作者并不是悲观派,他只是用醒目的言语一次次地警示我们。

本书开篇叙述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象征地看,就是一个世界;本书结尾则描述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从很多实际内容看,已变为一座城市。整本书作者很少使用规划专业术语,取而代之的是用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眼光来向我们描述他心中的另一座城市。在我看来,虽然这本书中有些资料已经过时,在今天看来毫无意义,有些看法也过于太激进而与现在的时代格格不入。但是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等多个层面对城市进行研究的方法和充满人文主义的关怀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五):城市史读本

一般写城市史很容易写成城市政治经济史,或者变成城市建筑史。但是路易斯芒福德却奇怪的抓住了城市本身,我又很难说城市本身是什么,只觉得他写的就是城市,写到表象,源流,机理,美学,哲理,全都具备了。这是难得一见的杰作,只是在写到当代城市时,同样显得束手无措与词穷。

从古希腊开始,古希腊的城市和乡村并没有太多区别,人们用步行几个小时便可以从城邦来到乡村。这确保了城里的人可以吃到乡村新鲜的果蔬,喝道泉水。吃过晚饭城里的人可以到附近的乡村开始一场冥思和散步。也有许多人在城市和乡村都有住所。古代的住所想见是很简陋的,城邦的房屋和街道并不比乡村更宽敞和干净。那个时候人们没有太大的城市和乡村相区分的观念。希腊城市的公民可以平等参与城邦的治理,轮流进行议事,这确实是一种了不起的民主。只是这里的民主仅限于取得公民资格的人,其他一些没有公民资格的人是无权参与治理的。所以这里的民主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特权。路易斯芒福德解释说正是古希腊的这种将部分人排除出去的特权民主,导致了希腊城市的消亡。无论如何希腊城邦在人们的目光中,依然恍似逝去的荣光,对于部分取得公民资格的人来说,极少的饮食和清水,大量的闲暇时光,对基本问题的思考都是希腊城市胜于后来的其他城市的地方。

在城市史中始终不能忽视的便是理想城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以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古典时代,资本主义初期以及现代城市中理想城市的折射。对于城市的建设是要以其内部生发的力量去进行,还是注意想象的力量,这个当中的平衡很难拿捏。从事实上看,这其中任何一种理想城市,都是对当时现实的一种反应,它更可能从属于自己产生的时代环境,是当时城市的一部分。

至于古希腊城邦灭亡的真正原因,书中并未给予揭示。然而继之而起的罗马帝国其穷奢极欲,残忍和病态却,已经难掩血腥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关于罗马城邦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石头砌就的高大房屋,一些专供享乐使用的华而不实的设施,技巧聪明却又考虑不周的城市设施。罗马的澡堂,血腥的城市杀戮,成群结对的躲在底曾,被奴役的人群。

罗马城看起来是一副欢腾的地狱景象,工匠将聪明才智使用到专供贵族享乐之上,延误了技术发明的恰当使用。这会让人联想其古代中国,在享乐上的机巧和技术上的弱视。至于豢养一大批处于底层的奴隶专供劳役,又令人想起现代中国北漂族的低下室群体。路易斯曾讽刺当代的地铁,有将城市向底层发展之势,将人类生活引向缺乏阳光,空气的黑暗之处,是对地狱的翻版。这真是太有想象力的论述,不过仔细想想,芒福德对当代城市的弊端领会甚深,确实我应该是地铁的坚决反对者。

罗马城市是在军事强权的杀戮下建立起来的,反应了人类在脱离在最初的天真自然之后,由动物本质所爆发的力量。这倒是跟古中国的情况及其相似,在老庄的时代,人们思考原初哲理,战国以后强力统治世界。罗马造成的人间地狱情形最后在中世纪的神权中走向没落。中世纪宗教在人间的统治,又是对罗马现世享乐和残酷生活的逆反。俗世精神中发展出消极,退却,平等,忍耐的性格。一切被罗马时代造成的痛苦,都可能在中世纪找到慰藉之所。芒福德盛赞了中世纪城市的美学布局。一种由人的身体同自然环境自适应的过程,不对称,状态随意,却最终实用的建筑和道路设计。遵循了最好的美学,这一点又似乎很可以跟中国的封建时代做类比,发展到无与伦比的审美,天人合一的普遍规则,同时以儒学,君权神授作为一种宗教的国家集权统治。中世纪的消亡非常明显,神权在俗世中造成了另一种特权,渐渐暴露出了人性固有的腐朽。随着商业的兴起,神权的城市让位给了商业的城市。

这样我们对古代城市便有了个大致轮廓,知道它的出现和消亡都是有内在的规律可循,每一个接下来的时代都是对前一个时代的逆反。在古代城市,城市和乡村,一个阶层同另一个阶层的对立还不是那么明显和激烈。接下来就进入同我们紧密相关的时代,那便是亚当斯密所说的:“被资本家所绑架的城市和国家”。原来商业的兴起和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并不是古已有之,古代城市从价值观上讲是抑制商业的,但到了近代商业的地位却发生了突变。那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在这本书里有解:人口的增加,剩余劳动力,技术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都造成了商业兴盛的条件。多余的劳动力生产出了无数可供人们消费的物品,而资本的本性便是无理性的追逐扩大化。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便被现代化大规模生产所绑架。商品代替了哲理以及宗教,取代了身体,自然,审美,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无形的帝王。

这便是现代城市的悲哀之处,人类发明了技术,又被技术吞噬。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讲到“异化”,便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最明显特征,人类正是在资本的无限扩张中,被机器异化。无论是我们所看到的变形金刚还是美国大片中所展示的生化危机。便都是对技术统治世界之后,所产生恐慌的逆反。

于是现代城市所体现的各种问题便可得解,无限制的扩张所造成的地上建筑伤疤,没有房子的农民,被砍伐的树木。一座座模样完全雷同的街道和房子。工业化速度之下,被污染的城市,比古代奴隶城市多无数倍的被奴役的地下室阶层。正如芒福德所说,“生产率越是高,人们被奴役的程度便越强。”在一味追求效率的驱赶下,现代城市正一步步将自己的境遇推向深渊。也许我们可以再引一句古老的格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在每一种城市形态的最兴盛之处,同时就隐藏着它的最大危机。于是在后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国家开始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建设,人类在摧毁了自然之后,又开始用人工仿制自然。就好像是想用塑料花模仿鲜花,至少在英国已经做出这样的尝试。至于路易斯芒福德自己,也是一副焦头烂额,毫无办法的姿态。至于我们的国度,由于后发的时间,我们还处在破坏的时间,极少有人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反思。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也许便可以对许多模棱的问题,给出自己的判断:并不是城市化程度越高便越好,为什么古代城市会发展出审美的极致,正是由于技术的落后,大量的闲暇时间。我们恰恰处在技术帝国时代,那么该怎么做才能不被这巨大的建筑,可怕的地下铁路,越来越强的生产奴役和异化?至少在我,闭眼想到被超市琳琅满目的塑料包装包围的日子,便有种恐怖袭上心头。作为大时代中的一个不断被大多数人向前裹挟的一份子,我们所能发挥自主的空间几乎是不存在的。所能做的,不过是精神上的不合作而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