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读后感摘抄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读后感摘抄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是一本由赵冈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5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读后感(一):赵冈先生的著作开始在国内出版主要是有:

赵冈先生的著作开始在国内出版主要是有:

1.《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和地权分配》,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2.《农业经济史论集——产权、人口与农业生产》,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当然还有上面有位仁兄提及的“《中国经济制度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出版”

——新星也出版了《中国经济制度史论》,赵冈、陈钟毅著,2006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赵冈先生论文:

《地主经济制质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2期

《中国古代的井田制私有产权与市场经济》,《中国文化》,1990年2期

《论中国传统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2期

《重新评价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1期

新星出版社的赵冈作品系列还有:

《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和《中国城市制度史论集》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读后感(二):研究中的“小”与“大”问题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史学》,掀开了对传统旧史学的论战,提出的“新史学”的概念,成为社会史研究的萌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社会史现在已经成为史学研究中的显学,赵世瑜更是认为其“是一个史学新范式,一个取代传统史学的政治史范式的新范式”。而且其提倡打破学科界限,广泛采用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能够从新的视角切入,进行研究,极大的扩展了史学的研究范围。加之受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使得研究趋于细化,许多学者极力提倡小角度整体、综合的研究,即赵世瑜书所谓“小历史”与“大历史”。而且这种趋势也蔓延到相关的研究领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然,这也与研究者的心理有关。在人文社会科学里,学者作研究有一个尽量照顾周到,力求完美的普遍倾向,这样就使得研究工作越作越细致,而且大力提倡小题大做。但是,题目的过于细小很容易让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必须有人进行宏观的总结研究。

赵冈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就是这样一本宏观总结研究的书。对于这种越来越细致的研究趋势,作者也是持肯定意见的,但同时他也指出,这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这种细致的研究才有意义。其一为在细致的研究上所花费的精力必须与研究结果的功能相称,过分细致的研究并无甚必要,甚至是一种人力浪费;其二,小题经过大做后,还需要综合处理,才能看出全貌,细致研究的功用方可显现。这项工作应该才是细致研究的最终目的所在。接着作者指出,在城市研究中,这种趋势也是十分明显的,而且所做研究均偏重于自然条件与社会层面,为此,作者的写作目的为用宏观的角度,从经济层面探讨中国城市的曲折发展以及相关的特殊问题。从全书所选入的8篇论文来看,均很好的体现了作者宏观叙述的目的,而且其从经济层面切入,见解相当独到,并未流于泛泛而谈。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读后感(三):很清晰的经济解释

即使还没有开始读,只就封皮就有疑问。

书名“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怎么断句呢?

中国 城市发展 史论集

中国 城市发展史 论集

这两种意思一样?希望看过书有一个理解。

看了过一半,觉得这两个名字好像没区别,呵呵。

现在的问题是,这书内容上看似乎是以往论文的再创作,但是全书没有写作时间的明确指示。出版在2006年,引文大多最后在90年代。有序无跋,序言结尾也没有时间:(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限制,这种分析很到位。余粮率与运输成本,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大限制。周到南宋,城市化进展,之后到清中期逐渐下降,之后才再度上升。这种对城市化的划分,虽然真实,但是失之简单了。城市化除了包括人口规模的意义之外,还包括城市文化等软内容,也就是说,即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在下降之中,但是也不能说明代的城市化是退步了。

作者宏观上论述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模与人口规律,而没有涉及具体城市形态方面的内容,或者说作者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城市就是这种宗法形式。我总觉得中国城市起源不只宗法形成的考工记记述的形式,应该还有宗天法地的大宇宙观理想反映的类型。

关于明清江南新市镇的分析两章,剖析了丝业和棉业的区别,其中丝业的特点,让我猛然间联想到了苏州香山匠人,两者在很多方面是不是相像呢?都是需要技术,不能男女老幼都行,产生的背景也是人口过剩,工匠群体是由元代的匠籍转化成明代的轮班匠再到明末的以银代役,等等。那是不是可以分析一下,香山帮的特点也和丝业一样,是一种由城郡发展起来的,之后逐渐扩展到市镇之中呢,而不是象棉业一样直接产生在乡村。在历史的局部,木作建房技术不是由下向上传播,而是由上向下传播应该也是有可能。

有些内容在叙述上前后多次重复,好处是可以不按顺序阅读也能很明白看懂。

是本好书。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读后感(四):城市化的动力与制约

本书以宏观视角谈城市发展,不拘泥于某一城市,而是以中国前工业时代城市作为整体来研究,同时中西城市比较研究的视角更增加了说服力。

前工业时代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或者说,经济的基础部类)和政治宗教组织(国家、宗教团体)的意志,制约条件是剩余农产品(粮食)和剩余劳动力(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中世纪的城市发展主要是依靠工业化作为动力,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体系(农业庄园)的瓦解,制约在减少。而中国前工业城市,工业化浪潮未来临,城市化很大程度是政府的行为(尤其是1万人以上的城市),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发展很大程度上受余粮率的制约。

余粮率是作者在本书阐述的核心概念。是指每个农民的粮食生产减去其必要的消耗。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自南宋以后,我们的农业生产力不是没提高,而是其提高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在10%的余粮率下,1000万的农业人口,可以供养100万的城市人口。余粮率提高到20%,同样是1000万农业人口,可以供养200万的城市人口,同时,粮食供给圈范围缩小,补给线缩短。而余粮率由10%下降到5%,1000万的农业人口则只能供养50万城市人口。

进一步,我们看到,余粮率下降,不止影响到城市人口总量,还影响到城市之间的人口结构。随着粮食供给圈的扩大,在中国小自耕农的生产模式下,城市人口不变的情况下,传统市镇(农民出售余粮,换回其他日用品,2000-10000人)的数量将增加,城市被“稀释”。与此同时,余粮率的下降,会导致过剩人口的增加,,农业人口出现以副养农的趋势,这也促成了非传统市镇的发展(农民出售日常产品,换取粮食)。余粮率的下降在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同时,也制约大城市的发展,从南宋以后我国大城市再没有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

在上面的推理中,还有一条结论。随着余粮率的下降,城市粮食收集圈会扩大,而在前工业时代的交通条件下,大运量的货物运输只能依赖水运。本书在此单列一章,专门讲历代城市与漕运的关系。

本书作者似乎回应了李约瑟之问的某个子问题,即古代中国城市为什么“领先”,而近代以来中国城市为什么“落后”。人口过剩,余粮率降低,似乎给出了一个清脆的答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工业化不仅作为动力源,也将有力的扫除制约条件。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村人口被不断地吸入增长机器中,而随着工业技术和资本向农业反向投入,农业生产力也将飞速提高以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即余粮率将提高。所以,我们又回到问题的起点,中国的前工业城市为什么没有工业化。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读后感(五):观点新颖、数据充分,但车轱辘话来回说

整本书,作者大概说了以下几个观点,鄙人简明扼要整理出逻辑线:

1. 中国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正常的过程,以政治目的来建城市,而非自然发展的经济城市。

而自然发展的经济城市比政治城市更稳固,这才是一个城市化进程的正常过程。而中国的这种政治目的来人为建城的情况是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

2. 由此,作者引申到建都。

中国建都大概有两个原则,一是接收前朝首都为首都,表示完全接管政权;一是开基立业之人原有自己的根据地,便把首都设那。中国自古建都标准多是强调政治因素,忽略经济因素。(so鄙人的总结:建都北京是文化心理渊源,而非理性选择。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注重传统、形式象征性来控国的国家来说,这才是最nb的理由,其他自然地理条件适不适合的讨论都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

3. 余粮率。

作者非常重视余粮率这个概念。他认为中国城市城市化进程的最大决定性因素是余粮率,再准确说就是有效余粮率。

因为中国是农业型国家,且粮食都不从国外进口。所以本国农村粮食是城市的唯一粮源。因此农村的余粮率决定着城市能够发展到多大。

4.从余粮率就引申到城市发展三段式分期上。

作者认为中国城市:

第一阶段——先秦到南宋,这个时期城市化进程一直处于上升期,战国以前由于周代国鄙制度严格,城乡人口基本不流动。战国以后国鄙制度逐渐消失,人口流动自由。此时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占总人口比重也在增加,且余粮率完全能满足需要,确切说很长一段时期我国面临的是余粮率剩余、谷贱伤农,而非粮食不够。

南宋是城市化的高峰时期,此后急转直下。

第二阶段——南宋到19世纪,此时传统城市发展已经到了极限,大城市停止扩展,城市人口向农村靠拢,因为余粮率已经满足不了急剧膨胀的人口需求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农村,农村也超负荷,所以农村有了很多副业,比如种棉花、纺织等,集中在江南一带。这些棉花、纺织卖到北方的农村地区,几乎跨越了城市这个地带,跟城市没关系了。城市就被忽略似的了。所以为了与出产地近,更多人涌入农村,于是农村变得非常繁华。

作者的很多观点非常有逻辑性,且他的数据基本可以站得住脚——他的数据不一定准确,因为很多太古老的时代数据不可能准,但是正如他所言——趋势是基本准的。

他的观点新颖,论据也充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车轱辘话来回说这件事让人很郁闷。且是大段大段地来回说,不知道读此书的其他人什么感觉。这样倒也好,能够反复强调他的观点。

但就我看,基本读完前半部分甚至前三分之一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后面都只是拿出各自新鲜的或者前面已经说的例子反复论证罢了~

综合而言,此书还是值得一读的,毕竟算是填补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小空缺,但是也不是什么值得百年立传的经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