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德斯的旅程》读后感100字

《文德斯的旅程》是一本由卡特・盖斯特 / 韩良忆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德斯的旅程》读后感(一):学术化,但是很全面

书本身有点论文化

不容易读懂

但是对于文德斯的一些重要命题

例如在路上的那种寻找

以及人与人无法交流而命中的那种孤独感

以及他对于以摇滚乐为代表的美国文化的从兴奋到失落的过程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新电影运动

《文德斯的旅程》读后感(二):电影,记录胜于操纵

他处理电影,记录性大于操纵性。他的电影总是透过城市、风景、事物以及拍片的那些人,来处理当时的那个时代。在文德斯眼里,拍电影可以参考或运用美国式的技巧捷径,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内心认同这个观点:电影不是要展示任何东西,而是借以保持事物的原样,例如《三张美国唱片》。

几乎每部文德斯的电影都有一个孤独、压抑自己、冷漠甚至麻木的主人公,男性居多,他们演绎着过分亲密、腻爱是如何让两个甚至更多当事人互相羡慕/嫉妒/恨。那种裂变的过程优美、凄美且卑微,最后拼了命地想遗忘不愉快,却发现自己成了自身和社会都丢不掉的包袱。

《文德斯的旅程》读后感(三):旅行、音乐与迷惘

我不知道是先看文德斯的电影,还是应该先读这本书。无疑,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每个读者都在面对文德斯相对晦涩的那部分电影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

例如《守门员对点球的焦虑》《歧路》或者《事物的状态》这样的作品,我第一次看的感觉就是无数次的想要睡去,甚至是真的睡过去了。

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对文德斯内心里的一些矛盾有所了解,进而对那些电影作品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自我感觉,本书还是容易理解的。作者把他《德克萨斯州的巴黎》之前的作品条分缕析地分析得相当清晰,从而让读者对他的创作特点与路线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

但我还是推荐先看一看文德斯的电影,回过头再读这本书。这样感觉比较好,如果顺序倒过来的话,还是有偷懒的嫌疑。先让我们在文德斯的电影迷宫里体验一下迷路的感觉,然后再感受一下旁观者清的感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