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的读后感大全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的读后感大全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是一本由[美]大卫·波德维尔 / 克里斯汀·汤普森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9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读后感(一):读后感

陆陆续续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看完全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有1、战争,经济,政治,艺术,工业发展对于电影史的深刻影响,2、需要好好补充学习一下西方艺术史了,各种主义的了解基本一片空白,3、电影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内容的制作,垂直整合应该是电影公司发展应有的形态,4、书真的很厚实,看完很需要耐心,写这书的人更需要耐心!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读后感(二):出个勘误,大家一起纠正吧

终于看完了,整体还好,还有些瑕疵,希望这本书是最好的世界电影史读物。

855页,右栏,第二段,“第五代的领军人物”应该是“第四代”才对,这个表述电影史学好像也有争论。

856右栏,第二段,“姜文被禁止从事表演达七年”,应该为“五年”,编者注明有错应该改过来的。

其他的欢迎大家补充,谢谢大家!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读后感(三):我

克里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夫妇二人合著的皇煌大作《世界电影史》俨然已是电影史学界的案头必备,被译成了数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其中也包括中文版(第一版)。笔者翻译的是本书的第二版。

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两位原作者做了大量的修订和校正,并增补了1980年代之后至二十一世纪初世界各地电影的发展状况。作者认为,尽管数字环境下的媒介融合是必然趋势,但电影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和重要的艺术形式,活动影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读后感(四):读《世界电影史》的几点感想

感想一:在有声电影诞生的将近20年之前就已经了拟音的概念 并不是认识到声音的重要性 而是源于行业内部竞争关系的复杂性 就好比20世纪到来之前 爱迪生和卢米埃尔's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玩意的时代意义 而导致后面相互的撕逼 甚至于更加恶性的竞争、打不停的官司 应该感谢这帮人 因为他们才会有现在的技术。

感想二:很多国家的电影资料馆都利用无声电影展的机会展示新发现的拷贝或修复的影片 然后在世界各地其他资料馆和博物馆放映 毫无疑问 某些不知名的导演和佚失的影片将在偶然间浮出水面 修正我们对电影历史的认识

感想三:德国电影的繁盛依附于某个暴君的集体心理欲望 而苏联电影则恰恰相反 苏联电影的实验运动终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那种期待性质的 及其创造标准高质量电影的企图依然拯救不了电影在该国家内的发展 权力的弱化与权力的上升预见难以避免产生种种的矛盾关系。

感想四:读的不够,还得继续多读几遍。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读后感(五):读过最厚的书

“提纲挈领呈现百余年世界电影脉动的主流,精微处描写重要历史情境的丰富褶皱。” 一、评:①文笔:呕心沥血的“巨片”之作,使用过认真仔细的复审工作, 严谨且详实,富含史料及考证;②内容:电物媒介的使用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形成了怎样的规范? →电影工业—制作、发行、放映一的状况对电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电影媒介的使用上和电影市场中的国际性超势是怎样出现的?//电影的历史分成五个大的时期→早期电影(大约至1919年)、后期无声电影(1919-1929)、有声电影的发展(1926-1945)、二战之后的时期(1946-1960年代)以及当代电影(1960年代主今);③启发:历史之为过去,一个事件背后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深层次含义,读来还是颇令人烦躁,甚至有些许读之无味,但阅读只是不求其解,每有会意、便会欣然忘食,凡事得乐即可为之,得意须尽欢。 二、摘:“180度系统”“正反打镜头”“电影也像给画一样是一种视觉艺术”《公民凯恩》“垂直整合体系”“电影节“第三世界”“IMAX”“3D”“家庭影院”“赛璐璐动画”“广角镜头”“景深”“理性蒙太奇”“场面调度”。 三、感:“电影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工业和艺术形式。活动影像—无论是模拟还是数字,无论是在影院、在家中,或在手掌上—看上去会保持自己的力量,激发并迷住未来多年里的观众”;能够编写这样厚度的书籍,实在是艰巨而繁复、复杂的工程,翻译此书大抵如此。这本书对电影史有整体的勾勒,也有翔实的细节,感慨这世间存在如此有文化的夫妇二人,携手写出这篇巨作。希望自己继续保持对于电影、篮球、练字的热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