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读后感100字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读后感100字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是一本由申荷永著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读后感(一):还是回去看看原著吧~

很简练的介绍的荣格的心理学体系

但是一旦牵扯到荣格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上就有点故弄玄虚了……

听说全世界只有3000名左右的认证荣格心理学咨询师,哇

关于沙盘游戏,以前在心理咨询所见过,不过没玩过……好奇中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读后感(二):不得不说作者有些做作

题目是荣格与心理学分析

作者却在里面加入了大量中国文化对荣格的影响

其实通读全文,可以了解,

荣格在各种各样的文化中寻求原型意像

易经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作者却着力使人相信易经是影响荣格成就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实在是有些牵强

同样不明白作者为何在以“荣格与分析心理学”的题目下

又加入大量"我"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关系

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至于围绕题目的介绍读起来又觉得不够透彻,讲不清楚

本来是很感兴趣的题材,读完了实在有些失望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读后感(三):事关荣格

这是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唯一的感想:事关荣格,仅此而已。

这像是一本介绍性的读物,告诉你荣格是谁,他的老师是谁,他的老婆是谁,他干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影响。

有点像高中历史分析题。

作者带着点故弄玄虚和矫揉做作的语气,仿佛荣格生就脚踏莲花,少年老成,更像魔法师一样有灵异功能(参考翠鸟一段)。

矫揉做作者多矣,如果说这本书还有什么特色的话,就是废话很多,后面有一多半是废话,旨在说明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对心理学本身无太多探究。前面多为介绍性叙述,一切心理理论及案例皆点到即止,你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也止步于此,不会有太多感想。

废话之余,作者的态度倒天然带着点中国正统学者的乐观向上,虽然对“阴影”等意象只是略略涉及,还不忘借此提示我们如何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我素不喜荣格,感觉此人笔法看似严谨,实则思维太发散,无怪乎他要和弗洛伊德决裂,因后者虽看似胡思乱想,却正正是偏执狂一个也。不知荣格本人是否亦如此乐观向上,不敢说作者胡乱附言,只怪他未能引用荣氏原话。

话说回来,这本书对轻微了解一下荣格和他的思想,以便将来假冒博学多闻还是有好处的,虽言语轻佻,但也不爽不错,不值得专门找来看,偶尔碰到,翻阅一下无妨。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读后感(四):分析心理学说白了是不是做梦?

弗洛伊德研究的是精神分析,主要研究对象局限于个人潜意识,有些问题个人潜意识解释不了,就用性欲望激发来填补。而荣格是把研究对象放在集体潜意识,虽然自己未曾经历过,但是也能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出现,这就是集体潜意识的功劳了。

荣格的第二人格是什么?我一直不能想象出来那种感觉,如果只是梦里的自己那倒是容易理解了,不过这也太容易了吧。恕我从来没了解过分析心里,我有以下愚蠢的想法:1,二重人格如此普遍吗?2,如果沉浸在第二人格里出不来是什么样的,不会被正常人理解,还是不理解正常人?3,第二人格与现实差距多大?不克制去接受不一定就是坏事。我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很感兴趣,主要是我比较喜欢做梦。可是做完梦就是一脸懵,整个过程都是被逼着完成的,不受自主控制,长的梦还能搞得我浑身汗。

牧师,我玩游戏时牧师是给别人加血的,专门负责对队友的治疗和对怪物的抑制。

我看的这一版本地最后一章就是作者对荣格客观地整体评论。其实他和尼采还是有点相似地,都有一个起初相见恨晚地导师,最后因为超越和观念的不同而决裂,然后在孤独中自成一体。原来大师都必须按着这个人生路才能养成吗?我是没戏了,我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我的童年他在13岁的时候还经常赖床,青年在18岁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上大学,成年在30岁还没有什么人生目标。

其实我们现在想学分析心理学,可以直接跳过荣格,从第二代分析心里学派入手。因为这一代是荣格的朋友、学生。他们对于荣格的理论给与了足够的尊重,而且读起来容易理解。荣格的作品会晦涩难懂,毕竟…………,而三代又不对荣格的理论负有责任,他们写的很多理论都已经不在荣格的主题上了。菜鸟选择时跳过荣格,但不是脱离了荣格,我们从他的朋友、学生口里了解的依然是真实的荣格。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读后感(五):荣格 我

当然,我不是荣格,荣格不是我,只是感觉我们之间有些联系,于是写道《荣格我》。

最近在看《荣格与分析心理学》,所以对荣格此人颇感兴趣,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学心理学的学生来讲,了解本学科的杰出人物,也是很有必要的。

荣格的全名是Carl Gustave Jung,他和他的祖父拥有一模一样的名字。传言荣格的祖父是歌德的私生子,即使荣格本人极其讨厌这样的流言,我宁愿去相信。我宁愿相信,伟大的哲人歌德,有这样一个优秀的曾孙,是个同样伟大的哲人,我心中最伟大的心理学家。这是血浓于水。即便会有人说,这样的推论难免有些牵强,但是冥冥之中,或许就是荣格、荣格的祖父、歌德之间的某种联系,使得人们妄加猜测,不得不说,这种联系,的确是奇妙的。

同样有着奇妙联系的人还有荣格和我。荣格的心理学理论除了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易经》的阅读,而给他推荐《易经》的人,也是给他对于中国文化的解释和帮助最多的人,是德国人,卫礼贤(又译维尔海姆〉,在我的家乡青岛,居住工作了21年。自然,我并不是由此强调我和荣格的关系,这的确有点可笑,我只是想说,一个在青岛已经生长了21年的我,选择了心理学,,一个在青岛已经生长了21年的我,总是喜欢徘徊在八大关附近古旧的德国建筑前,一个在青岛已经生长了21年的我,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对这段微不足道的情节感触颇深,这就是冥冥之中的联系,重要的不是这种联系是否存在,重要的是这种联系是否被有心人发现,即便这种联系是间接的,间接得有些过分。

读了一些关于荣格内心的东西,深切地感受到他真的是一个天生的心理学家。童年对梦境的清晰记忆甚至深刻分析,通过绘制“曼荼罗”探索自己内心的奥妙,找到并不存在却一直引到自己的导师“斐乐蒙”。一切的一切正常人所无法理解的行为举止、思想理论,造就了优秀的心理学家——荣格。

最后说些不严肃的,有人发现,很多心理学家本身就具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但愿自己不是这样。另外,荣格的确很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