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电影美学的读后感大全

电影美学的读后感大全

《电影美学》是一本由[匈]巴拉兹·贝拉著作,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3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美学》读后感(一):视觉文化

电影艺术的产生增强人的理解能力这点我很好奇诶。到底加强的是人哪方面的理解能力呢?

你说电影语言的理解能力吧,no,看了这么多电影最后能说的还是剧情或者是特效好看,真还没有谁说那个镜头怎样,除非是学院派才会这样做。

但是你听音乐啊,它就是非常直观的让人感受它的本体,节奏。

更多的用视觉去说话,眼球经济也因此而起。加之互联网自媒体的作用,总体导向便是如此。

图片连接说话。

断章取义的说就是,根据画面产生联想。我们的这种功能已经很成熟了。

更多的是丰富人们生活。

技巧有规范,成为工匠,混口饭吃。

《电影美学》读后感(二):简短记录下

写于1952年,核心内容是通过电影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及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来探讨电影艺术本性。书中关于无声电影艺术经验的总结、关于有声电影的功过和电影艺术的三大特点等论述至今仍被电影研究家广泛引用。书中开头便说“我们时代的最重要的艺术竟然在人们心中成为一种可懂可不懂的东西”“这一大批经常看电影的群众却得不到任何指导,谁也不去指导他们如何欣赏电影艺术”这说明了当今人们对电影的热爱与对电影艺术的忽视。我们没有理由忽视理论,即使你会摄影会剪辑也未必可以剪出一部电影。我们需要这些科学的、符合人类审美与思维的理论。这本书电影人士必读的书,但是我不知道有没有学校把他作为课本的,如果他是我的课本的话,我绝对是读不下去的,幸好他不是。虽然通篇理论读起来很吃力(你必须不停的为自己举例来使自己理解作者的意思),但是句句精彩。那些对无声片与黑白片的总结也很有用处,因为我们几乎不可能再回头去看那些老作品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来体会到它的历史性的魅力。

《电影美学》读后感(三):算不上什么电影“美学”

其实就是完全不成体系的文章合集,算不上“美学”。

所谓“美学”,必然是关于“美”的“科学”,既然如此,成体系是必然要求,当然更不用提“科学”(学科)的正确性了。

“美”必然是关于价值判断的东西,也就是说和主观相关的东西,这儿并不是说就忽视了客观的存在物,也不是什么主客体统一的问题,因为美感的产生,即使是在什么都没有(没有“客体”)的情况下,依然能产生“美感”。“美”其实是“美感”的缩写形式,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美”这样形而上学的存在物。

这种书估计就是把平常写的一些碎片式的文章合在一起的东西,因此,书名叫“认识电影之美”之类的会更合适。

这其中的每篇文章都有一种漫谈似的感觉,能时而看到理论,时而能看到客观描述,时而还能看到其抒发自己的感情,时而又甚至能看到非常技术性的细节,比如镜头怎么放、演员如何“偷窥”等等,读起来还是很顺畅的。并不要做过度思考。

既然不是严格的“美学”理论,也就无须如此苛求。说实话,在“美学”这一块,根本就不像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一样,根本就还没有什么科学严谨的过硬理论,更别提专著了。不管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或是康德、黑格尔,或是现代的那些什么所谓美学家,他们都还只停留在“美”的论述上,偶尔触及“美学”,也充满了各自的矛盾和谬误。

“美“是关于“艺术”,但“美学”,我愿意将其划入“社会科学”。只是对其要进行严谨的论述,恐怕只有米塞斯第二那样的人才能做到。米塞斯在《理论与历史》中正确无误地阐述了“美学”,虽然只是点到即止。期待以后能有人将其展开。

《电影美学》读后感(四):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阅后小节

巴拉兹•贝拉的《电影美学》在我看来是一本及其好的电影美学的入门书籍。具体来讲就是既通俗易懂,又不失深度。巴拉兹•贝拉十分详细的罗列了电影之所以成为艺术的种种原因,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片到彩色片。这本书既是对于已有的电影美学历史的详细总结,也是对于未来电影发展的无限期望。

巴拉兹•贝拉的思想是开放且超前的。相比于克拉考尔对于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的执着,或者是苏联蒙太奇学派对于蒙太奇的执着,巴拉兹•贝拉的视野更开阔,也更包容。

例如在论述有声片时,他写道:“我曾说,有声片的出现是任何其他艺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场大灾祸。但我也说过,再回复到无声片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技术的发展代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绝不能用制止发展的办法来消除随着发展而来的危险。否则将会象砸毁机器一样疯狂和无聊。我们不能用杀人的办法来拯人于苦难。”

多有前瞻性的想法,甚至可以给现在的读者加以启迪。在技术爆炸的时代,Vr电影似乎已经在不远的将来,就我个人而言,对于Vr电影是不怎么看好的,因为若想真正的沉浸式体验,只有达到像真实生活里一样无缝剪辑,但是一部电影不可避免的会有转场、剪辑、各种景别的镜头,只要这些一旦出现,沉浸便会被打破,那Vr电影只是成为了视觉上的加强,沦为一种技术的噱头。但是,如果有一天电影院已经充满了Vr电影(暂不论是艺术还是噱头),我们应当做的不是诋毁这些电影,而是应该挖掘其中可能成为艺术的地方。

正如在《电影美学》一书中他所做的那样,他先解剖了经典电影中能构成美学的部分。再以同样的方法,去探索先锋派、有声片、彩色片中可能构成美学的部分。

就我总结而言,巴拉兹•贝拉有一个观点由为明确,那就是“美学”归根结底是“人的艺术”,而产生“美”的地方是人精神上的地方。所以电影美学就是电影特有的能产生的精神上的共鸣。

在第一部分,巴拉兹•贝拉通过视觉、摄影机的移动、镜头的变化、剪辑的变化等这些方面,深度论述了无声片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其中的美学构成。认为无声片之所以能成为艺术,是因为无声片能激起人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是其他艺术无法做到的。

在第二部分,巴拉兹•贝拉梳理了无声电影所面临的几个重大的挑战,主要是形式主义、有声片、彩色片。他认为这几种新的发展趋势,对于无声片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冲击,但是这几种趋势却没有形成艺术,只是进一步加强了现实。

正如他在论述有声电影时所说的,“有声电影不应当仅仅给无声电影添些声音,使之更加逼真,它应当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实实在在生活,应该开发出一个全新的人类经验的宝库……我们最感兴趣的并不是在于它怎么发声,而在于它利用声音的表现力给电影带来了什么。”

值得思考的是,电影的发展所要带来的并不是更加的真实,而这种真实能给人带来什么新的经验,这是电影能成为艺术的根基所在。若有一天电影沦为了百分之百展现真实世界的工具(亦或是虚构世界,但是虚构世界也是来源于真实经验的夸张),那么电影就已经宣布死亡了。

电影从来单单是一个视觉上的艺术,而是心理上的艺术。我们不会为真实而感动,让我们感动的是真实背后所带来的情感。

这就是为什么要有电影理论工作者的存在。我们要把理论力量化为物质力量,过程很难,但是得一步一步来。纵观电影史,几乎所有的浪潮都有着理论大师的支持。但是面对资本的围剿,思想上想要突破似乎真的很难了。唯有慢慢来了。

《电影美学》读后感(五):《电影美学》

维基百科介绍:BélaBalázs(匈牙利语: [beːlɒbɒlaːʒ]; 1884年8月4日在塞格德- 1949年5月17日在布达佩斯),出生于Herbert Bauer,是匈牙利 -犹太电影评论家,美学家,作家和诗人。他是形式主义电影理论的支持者。贝拉~巴拉兹是匈牙利共和国的支持者,在匈牙利共和国崩溃之后,他流亡维也纳、德国和苏联,开始创作电影评论,帮助电影理论的构建。他既是一个电影评论作家,也编写过剧本,参与过电影拍摄。从他的经历来看,就可以理解《电影美学》中,比较平实易懂的理论建构,这也是他明显区别于学院派研究者的地方。

在《电影美学》中巴拉兹从电影本身、电影技术、电影产业的变化发展来构造电影的美学理论,整本书看下来,没有特别深奥难懂的地方,不论是对电影感兴趣的业余观众,还是从业者和学院派的研究者都适合看的书。巴拉兹在正式开始讲述他对电影理论的一些看法时,先用了一章“我们为什么要构建电影理论”。巴拉兹认为,“我们必须非常细致地研究电影艺术的规律和它的可能性,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去掌握和支配人类文化历史上这一最能影响群众的工具”。我想他将电影作为最能影响群众的工具与他曾是匈牙利共和国的支持者有很大关系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本电影美学的通俗易懂也是为了便于电影理论对群众起到指导作用。同时还可以看出巴拉兹的电影理论是从电影的本体出发,来解析电影的内部秘,以及它带给观众的体验,并不涉及电影观众的接受部分,即观众的审美对电影产生的影响。这一方面与巴拉兹所经历的电影发展过程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进行电影理论创作的初衷有关。

《电影美学》分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巴拉兹从电影产生的源头开始说起,从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电影摄影机讲起,从拍摄方式、题材、角色等方面简略讲了电影的发展史,即从最初只是具有实时记录功能的电影发展为初具形式的打闹电影。由此,巴拉兹才算正式开始了他的电影理论的论述。在第一个部分中,他主要对电影的一些技术性的功能进行了理论上论述。从电影的拍摄细节出发,包括特写、方位的变化、剪辑等方面去剖析电影艺术本身。而如果说巴拉兹的《电影美学》的第一部分是从微观入手解剖电影,第二部分则是从宏观入手,包括电影的风格、先锋派的形式主义、光学特效、声音、对白、剧本等去入手去构建其中的美学理论。可以看到,巴拉兹的理论分析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适合作为电影理论的入门读本。

另外一个值得提到的是,巴拉兹在其中运用了许多实际的影片例子,可以看到他的观影量很多,更重要的是作为读者来说,有例证更容易理解其中的许多理论观点。因此,总的来说,巴拉兹撰写的这部《电影美学》,一边对早期的电影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同时又充分考虑了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是一部可以面向普通电影爱好者的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