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词话》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间词话》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间词话》是一本由王国维著作,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00元,页数: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词话》读后感(一):要用心去读的珍品

里面融汇了好多东西,以后有机会一定好好读读,里面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生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间词话》读后感(二):人间词话-人间词话

1.特意的买的这个版本的,虽然是所欲版本中最便宜的,但是确实可以算是这个版本的算是解说的最好的。2.买了两本,一本这个可以划划的读着做笔记,另一个是精装的留着收藏3.一直很喜欢词,虽然个人的造诣实在差的很远,但是平时无聊的时候看看还是很有美的心意的。

《人间词话》读后感(三):王国维意境说

搁了几个月 这几天终于把它看完了

看完后对五代到清末的词人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按王国维的‘意境’说,苏东坡是意与境浑,欧阳修胜在意,

秦观胜在境,其余人则都不能与他们比肩。而且说自己的词

意深于欧而境逊于秦,不知是真是假,以后一定要拜读一下

的,呵呵!

最后说一句,这书绝对值得看,因为我已经想看第二遍了。

《人间词话》读后感(四):只余眉样在人间

《只余眉样在人间》

(王国维)·《阮郎归》

美人消息隔重关

川途弯复弯

沉沉空翠压征鞍

马前山复山

浓泼黛缓拖鬟

当年看复看

只余眉样在人间

相逢艰复艰

转眼,他走了八十又一年。

少年时爱王国维的文字,放学后站在回家的公车上看那些书,是种享受。尤爱,《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点评,看后觉得甚是甚是,满心欢喜,故一直未忘。那时年幼,十几岁少年又懂什么,也没的人交流,只是敏感,只是打心眼里觉得好,只是觉得喜欢。看他的文字,总觉得他是清冷而寂寞的。1924年,冯玉祥部"逼宫",命溥仪迁出紫禁城。王国维随驾前后,自觉“艰难困辱,仅而不死"。1926年,长子病逝,又与一生最好的朋友罗振玉发生误会。那一年,内心必是酸楚难当。1927年6月2日上午,告别清华园,到颐和园内的鱼藻轩前,自沉于昆明湖。在其口袋内发现的遗书上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一个旧式的灵魂缺活在新世,内心必是惶惶不安的。到哪里去安身立命?到哪里去安身立命?那一年的昆明湖,即便是六月,湖水也一定冷的吧。只是,灵魂更是冷的寂寥。很多年后,有个叫后弦的后生写了一首《昆明湖》的曲子,他们说他的曲风这叫“中国风”。只是,在他的葬身之所,又有什么“中国风”好说的。今天,在别人的blog上看到《只余眉样在人间》,想起他,随便写写。

川途弯复弯

马前山复山

当年看复看

相逢艰复艰

《人间词话》读后感(五):《人间词话》值得一看!

人间词话(精装插图本,大师带你品味诗词经典。)在写这本《人间词话》的书评前,我先推荐一下正在读的谷园的《人生四书》。中国文化分为经史子集,诗词都在集部,并非主流,直关人生事业的全在经部,谷园的《人生四书》算得上是经部的《人间词话》了。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咱们为什么要读《人间词话》,为什么?我是这样的,因为王国维的殉道自杀,因为《人间词话》中那段著名的三境界说。在我看来,自南宋以来,诗话随笔写得好的很多,比如著名的荣斋随笔、袁枚诗话、幽梦影之类,不过,最高明的要数王国维,他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读《人间词话》最须感受其中的清静和简洁...唉,又来事了,随便转发点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吧。《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人间词话》,在理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些问题上颇有创见。 王国维接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奉叔本华、尼采为精神导师。 境界说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王国维书法[1] 清朝词派,主要有浙派和常州派。浙派词致力纠正明末词流迂缓淫曼的毛病,崇尚清灵,学习南宋姜夔,张炎的词,不愿迫近北宋词人,不师秦观,黄庭坚,只学张炎,其流蔽在于主清空而流于浮薄,主柔婉而流于纤巧。于是常州派词起而纠正浙派的流弊,提倡深美闳约,沉着醇厚,以立意为本,发挥意内言外之旨,主张应有寄托,推崇周邦彦而轻薄姜夔,张炎。这的确使词论前进了一大步。 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更是突破浙派,常州派的樊篱,克服两者之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浙派词主清空柔婉,结果导致浮薄纤巧,不真切,王国维的境界说提倡不隔,以纠正浙派词的流弊。他强调写真景物,真感情,要写得真切不隔。这确实击中了浙派词的要害。对于常州派,他反对所有词都必须有寄托的说法,认为并不是有寄托的词才是好词。他指出:“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并引牛峤等词,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他认为,伫兴之作,写情语,写景物,只要真切不隔,有境界,便是好词。这种观点有利于纠正常州派词偏于追求寄托的狭隘见解。 王国维论词,指出境界说,又主张要写得真切自然,并且有格调,气象,感情,韵味,无疑突破了浙派词和常州派词的框框,去除了他们的偏弊,论词较为全面;同时,这些观点,对文学创作也有一定贡献。 人间词话 叔本华的影响 《人间词话》在词论方面超越了浙派和常州派的范围,而其美学观点,一方面受叔本华的影响,一方面又有所突破。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和“以物观物”直接承继了叔本华的哲学观点。而其“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这源于叔本华的天才论。 但《人间词话》并没有陷入这种境地而不能自拔。王国维区分了两种境界,与叔本华不同的是,他没有贬低常人的境界,相反还十分看重,认为“故其入于人者至深,而行于世也尤广。”王国维一面推重“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一面又推重”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这与叔本华只强调天才具有赤子之心不一样。此外,叔本华讲天才强调智力,王国维则强调感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在诗人与现实的关系上,王国维主张:“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这显然透显出朴素的唯物因素和辩证法睿智。《人间词话》在学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如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王攸欣在《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一书中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出生。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生平著述3种。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处世。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7年6月,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人间词话》有两个英语译本: 美国学者李又安(Adele Austin Rickett)和台湾学者涂经诒(Ching-ITu)的两个译本。 王国维·人间词话[M] Adele Austin Rickett英译 张徐芳今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5]。 王国维·人间词话[M] 涂经诒译 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0[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