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普通心理学读后感锦集

普通心理学读后感锦集

《普通心理学》是一本由孟昭兰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3.50元,页数:6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普通心理学》读后感(一):普通心理学北大版

其实相对于北师大版的普通心理学而言,个人认为孟昭兰老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教材更适合初学者。北大出版的普通心理学不仅在内容上更完善,而且逻辑更加合理。而北师大的版本读起来,让人有一种“东拼西凑”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引用的理论太多。

当然,北大版的普心还是有些不足,例如采用的一些人名翻译比较非主流,有少许印刷错误,以及一处语病等。

《普通心理学》读后感(二):读书笔记:普通心理学之个体心理

我们在进行自我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概念,例如认知、情绪、动机、意志力、人格等,但是我一直都不太清楚它们是如何定义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哪里有这些定义呢?我想应该是在心理学中。

人要学会自我管理,则必须认识自己,心理学提供的知识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我看了一下彭聃龄所著《普通心理学》,书中对这些概念进行了介绍,我对这本书的个体心理好好看了一下,其他的都是略过而已。一直都想写一下读书笔记,但今天才决定写完,因为这本书在我豆瓣的在读书籍中呆了两周了,我可不想再看到这个任务再次下移到接下来的日子中。

通过对个体心理的学习,清晰了我们一些经常说的概念,例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下为我做的一个脑图笔记:

更多内容见:http://www.cnblogs.com/zhoujg/archive/2010/10/27/1834838.html

《普通心理学》读后感(三):孟昭兰《普通心理学》 滥书一本(转)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 滥书一本

2009/04/23 00:26 [心理学 ]

分享

《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滥书一本,里面不时夹杂些马克思主义教条,不知道马克思还是一个心理学家?

脑子僵化的遗老遗少,难以想象能写出什么好书。无非是从别人的书上,东抄一段,西抄一段。当然,我们的编者,经过了有中国特色的加工。

擅长做1、2、3、4之类的归纳总结。比如讲解防御机制,先解释一下概念,然后一条一条归纳,一个主标题(如“倒退”),一段解说。不同防御机制,解说的字数差不多—这是关键。这样的好处,久经考场的中国学生心领神会。

考试的题目:简述佛洛依德的防御机制。

标准答案,就是先一个防御机制的名词解释。然后列举一排具体内容,每个防御机制,名字列举好后,再做一些简述,字不多不少要平均,卷面看起来整齐。最后,总结防御机制理论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当然,如果你的思想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还能看出防御机制理论缺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存在历史局限性。评分老师一看,呀,紧扣教材,又有觉悟,懂得批判性思维,高分。当然,满分是不可能的,同样为了卷面整洁,随便哪里扣上一分。

为了考试而设计的教材,程咬金的三板斧。我也能编,当然,没有人会给我出版。在我们这里,编写此类教材的人,不是为社会出贡献的人。(这种书,多之,占一个出版号;少之,自有另外一本滥书替代它)反而是买教材的人,提供了经济贡献。出教材的人,这份经济贡献的掠食者。有好处的区域,不对外开放。就如同电信、石油、电力,也包括教育。

1994年的版本,想想15年过去了,我们身边发生了多少变化?

1994年的时候,我们想象过“应激”问题吗?94年至今,又增加了多少新的理论和实验成果。你当人家心理学家和中国的学者一样,在吃干饭、混职称吗?

津巴多的《心理学和生活》目前到了17版本,戴维迈尔斯的《心理学》到了第7版。平均1-2年修订一次。911引发了文化多元化的思考,创伤后应激障碍。难道中国15年过去了,就没有新的社会问题吗?

马加爵为什么会杀人?

冯翔为什么自杀?

90后为什么招聘单位不欢迎?

城市暂住证缘于什么社会心理?

经济危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网络的泛滥对我们的人际交往起什么作用?

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心理学专家和教育者,你能告诉我吗

我们学心理学为了什么?不是去进行考古,不是为了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宗教信仰,不是为了配合我们的教授们出学术成果评职称。不是为了第几次第几次印刷,贡献垄断利润。

是的,这本书,很多人不得不买,学校指定教材。

但是,

如果你是为了求知,劝你没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黑暗的中国教育深渊中去。

如果你要学习心理学,建议你看国外的心理学书籍。

不要以文化差异为由来提倡国货。如果说是文化差异,那么我问一句:中国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心理学家吗?他们设计过什么著名的心理量表吗?或者规划了哪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揭示了什么心理学现象?咱们的专家教授们忙呀。

烂泥糊不上墙。

人类社会存在着文化差异,但是,作为人,更多的是共同的行为规范。现代心理学,是科学。和物理化学一样,是科学。

读发展心理学,难道中国孩子的脑子发育和美国孩子不一样吗?

读人格心理学,无论是大五还是16,中国人没有多,也没有少。

读认知心理学,人感觉、知觉历程没有什么不同。

读生物心理学,脑袋劈开来,都是一个样子。切断胼胝体,无论是哪个种族的人,都是一个反应。

读社会心理学,从众、习得性无助、过度自信、登门槛现象,哪里都有。

来源 http://blog.myspace.cn/e/404131058.htm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