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万物花开》读后感摘抄

《万物花开》读后感摘抄

《万物花开》是一本由林白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花开》读后感(一):重生之后的万物花开

如果把文坛比作武林,林白耍弄的一定是那种柔媚毒辣不入流的邪门功夫,招招都迤逦媚惑置人于死命,但出招者的身子却因此而日渐单薄孱弱。《一个人的战争》无疑是一座奇光异彩的丰碑,可是谁都能看得出这样的异色的作品里面蕴含的分明是林白淋漓的血肉,这样抽骨剖心的写作一个人能坚持多久?所以当我看到林白后来诸如《枕黄记》《玻璃虫》这样想象贫乏底气不足的作品给予的更多的是理解宽容。然而《万物花开》中林白涅槃重生的美丽实在是让人目瞪口呆,《万物花开》用粗鄙却又细碎鲜艳的语言、凌乱却又富含重重心机的情节编排,重现了生命盲目混沌但充满欲求渴望的状态,完成了一个颇具黑色幽默的隐喻。不敢奢求林白能有下一次的突破,但这部《万物花开》无疑是林白写作生涯的第二座高峰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又一颗奇葩

《万物花开》读后感(二):此书评待更新

《一个人的战争》林白的成名作,让人看的想裸奔,像摇滚。而《万物花开》无疑当头浇一盆凉水。尤其里面收录的《妇女闲聊录》,更是拖沓不知所云。就像大秧歌。林白怎么变这样了?其实两个方面,一个是作者本身,我想林白自有她的情感体验和格局安排,这是写作的个人化特点。要求她三十岁的小说和四十岁的小说完全一样当然不会。表示理解。第二个方面是,《万物花开》再拖沓都是喜欢针对《一个人的战争》而言,的确难以超越。文字略有拖沓稍显逊色,风格也转向民间,林白自己全都明白。她之前封闭幽闭,现在这本书相当是她走出去的代表作。‘无论如何,我就是大头’,这句霸气的前言镇住了我,然而好像之后一直在泄气,除了中间有神似王小波《红拂夜奔》的片段,甚至有朋友说是抄袭。不过颠覆传统荒诞不经黑色幽默还是还是非常极致的。我觉得我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再评价,不然不尊重作者,也是妄断。

《万物花开》读后感(三):热烈开放

在97年的一本《花城》里发现林白的《万物花开》,又惊又喜。她的名字就是一颗发出迷人光泽的珍珠,一下跃入我的眼。

这篇小说是一个转变,就像从一间被阴影覆盖的房间来到了敞亮的大太阳地里,明晃晃的阳光把周围的一切都照亮了,照透了。但这片天地仍是属于她的,一切都用她的语言来说话,一切都以她赋的曲调来唱歌。她以梦幻的姿态执迷而投入地进入这个世界,深入其内部。

和《玻璃虫》相比,《万物花开》更热烈,更具狂欢性。因为参加进来的是一大群人,一个“嬉皮”的的村子,整个社会,整个生活。不过这一切都是由十五岁的大头和他脑袋里花朵般的瘤子看到的。灰色的花朵。

想不出哪个词可以形容林白的语言,它们源源不断,新鲜饱满。它们直接来自于生命和身体。我没有学会爱上一个人,却爱上这种语言,像爱一个从自己并不爱的身体里走出的自己,爱到死。

不过有一个林白喜欢的词可以描述这种状态:飞翔。就是这个词。人类向往着、想象着却永远不能达到的状态。生出双翼,身体轻盈,俯视投在大地上的身影。我怀疑林白是一个真正的女巫,在她的幻术下,就连最浑浊最沉重的整片土地都拔地而起,呼啸着御风而行。

《万物花开》读后感(四):变?与未变

读了这本书,有人说林白变了,变了吗?的确变了。因为她开始走出

狭小的自我的圈子,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去关注那些生活在底

的妇女。然而,其实林白还是林白,女性自身依然是她写作的一个焦点。

小说以一个长瘤子的叫大头的男孩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这个病孩子是天真

的,亦是懵懂的,因此他眼中的世界便以最本真的状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小说一如既往的谈到性,在这里,性是生命最自然的状态,就如同花的绽

放。在大头的眼里,万物都是有性的,就连凳子也是分男女的,我想这就

是书名为什么叫做“万物花开”。因为花开是一种必然,因此,林白在这

里对于性也毫无苛责之言。然而,三朵,四丫姨,小梅等女性的命运也让

我们扼腕叹息,女人仍然是处于边缘的群体,而农村妇女更是。

《万物花开》依然是林白灵动的如飞翔一般的文字,较之以自然状态

呈现的《妇女闲聊录》更为成熟一些。《万物花开》是在《妇女闲聊录》

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也可以说是小说的边角料。林白毕竟离农村妇女

的生活较远,这个闲聊录还是有些生涩,也许是她有意为之,意在借此产

生原生态的效果。

《万物花开》读后感(五):人人都应该长几个瘤子。

大头快死了,可他一直没有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死。正是因了这“快要死了”的不管不顾,大头肆无忌惮随心所欲的活着,一天又一天。跟山野里的风一样自在,跟田地里的油菜花一样欢快。他说:“瘤子既使我通向死亡,也使我通往自由。”

人没有翅膀,所以人不会飞。但大头可以。大头不会飞,但大头脑子里的五个花瓣形状的瘤子长了翅膀。这翅膀带着他上天入地,带着他踏日踩月,带着他领略了王榨的生机勃勃,也带着他窥见了王榨的怪诞隐秘。瘤子不只长了翅膀,还长了眼睛。五个瘤子便可以长出五只眼睛。这些眼睛让大头所见的世界与常人千差万别,使他成为人、植物和动物三者的中介。在大头的眼里,万物有灵,万物平等,万物交融。

如果没有瘤子,大头就只是大头,大头永远不能成为“别人”。林白曾说,“一个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多一种人生是对我们的安慰,成为万物则是我们的妄想。”于是大头的瘤子就显得尤为宝贵,这使大头成了别人,成了万物,而林白成了大头,实现了这个妄想。在这个跨越生命现实的妄想里,所有的生命体都迫不及待的绽放,在属于自己的春天里活色生香。万物都在飞翔。

一个人的万物,如何生长。一个人的万物,如何花开。五个灰色的瘤子生长出了大头五光十色的万物,又见证了它们的繁殖、饱满和开放,甚至是凋零。长着瘤子的大头像是现代社会的局外人,却更像是原始生命的智者。反观“常人”(包括我们自身),热衷于种种人为的强求和改造,擅长于种种概念和规律,倒是活生生将万物固成了白蜡。

白日与人谈起生活的乏味与粘滞,谈起灵感的枯竭,谈起力不从心和负重。夜晚在林白不羁与邪性的想象里奔跑和飞翔,在自然的丰饶多汁里感受充盈。巨大的反差是一面镜子,观照出自身体验的逼仄。

轻是一种力量,和解是一种智慧。也许,人人都应该长几个瘤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