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维特根斯坦》读后感精选

《维特根斯坦》读后感精选

《维特根斯坦》是一本由贾可·辛提卡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页数:8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维特根斯坦》读后感(一):继续知难而上

看不懂。

这么薄薄的一本小书,我还想用功力的速度去解决,换来的只是浮光掠影。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似乎是在拿我们对语言的表达和其背后的逻辑内涵(这句话纯粹是为了写而写)作拆解。

很棒。

虽然我看不懂,但是知道蕴含着巨大的宝藏。

看不懂,现象学?重言式逻辑?

甚至逻辑我也是一窍不通。

对自己的资质不能评价,隐隐还盼望有所天分。

且不管如何,继续买哲学类的书籍,知难而上。

《维特根斯坦》读后感(二):不可表达性、图画理论

最早听说维特根斯坦是Derek Jarman的那部情景剧。作为一个鲜为人所知的天才哲学家,我在一开始就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一是他因为他的特殊的天才,二是因为他的鲜为人知。

目前为止这本小册子我只读了一半,令我激动的是我似乎一开始读这本书就知道我似乎能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

与我最能发生共鸣的一句话是“所有有意义的东西都有不可表达性”,这句话的意思就如同公理是无法证明的一样,当然这样论述的形式非常数学化,当然这和维特根斯坦在数学上有着同样深刻的思考有关,而维特根斯坦与常人在这句话上与常人见解不同的地方,在我看来,常人只是假设公理是无法证明的,到底可不可以证明,是不是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学手段证实,是不知道的。而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这只是一个哲学问题,答案就是,它是不可以不需要根本不能去解释的。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一些简单的客体,这些客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公理,就是不可表达的有意义的东西。

维特根斯坦的图画理论,R(a,b)形式的关系命题,即关于客体之间不时被特定的逻辑“黏胶”所粘结,而是靠本身之间的组合形式发生关系,且不论这句话的哲学意义。它给我的想法是,哲学,并不是只有通过数学才能解释的(因为西方古代许多哲学家同时都是数学家、物理学家等),它可以通过R(a,b)公式来表达,也可以用图画理论来解释。也就是说,我们活着的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与哲学相关的事,都可能带来哲学上的启迪。同时哲学,它并不能够自我解释,它需要通过其他东西如数学,如图画来映射自己。第三,任何其它事情,它都不能自成一说,数学,如果没有文学,就不能成为数学,等等。。。这世界上并应该存在“专业”之说,建筑,正趋于感官化、非内涵化,那是因为它的专业化使得大多数的建筑师都缺乏自己的特质,无论文学的艺术的政治的或者其他的,而沦为一种没有思想的结构等现成因素的叠加。

而关于图画理论本身,它能让我想到的是禅宗的哲学观。曾有一段时间纠结我的是思考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之于我的影响,它会不会有影响,它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影响,以至于干脆去抗拒这些事情本身。而禅宗给出的答案是,要消除烦恼,就要“听而不见,视而不闻”,承认彼与此的客观存在性,即是a和b的存在是不要去解释的,而对于它们的组织形式,即R(),无视它,由此将客观物理现象不再转化为感觉材料,不悲亦不喜。

另外再感想一下,作为“宣传”的小册子,这套书还算得上言简意赅的。

《维特根斯坦》读后感(三):日常世界及其意义

维特根斯坦是个独特的哲学家,更是个独特的人。这种独特的气质也许很多是来自他那著名的家族,并通过他的生活和著作表现出来。

世界思想家译丛中辛提卡的《维特根斯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概略然而在短小的篇幅内可能最接近清晰或最可为人所理解的维特根斯坦形象及对其思想的描述。普通读者对维特根斯坦的了解来自《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以及一些被整理、公开出版的笔记。这些著作的形式与通常的哲学文本相去甚远,因此初次接触维特根斯坦的读者不论是否从中“读”出了什么,往往会对这种形式或其对哲学问题的表述手法感到惊奇。

或许采用这种表达手法的原因之一是维特根斯坦“相信任何语义学和元理论并非像这样可以用语言逐字逐句地表达,这样一些东西只能通过暗示、线索以及间接的说明予以解释。”而辛提卡也提供了另一可能的原因,即由于维特根斯坦的读写困难症,使其“极难在口头上清楚地说出较长的语言或其他符号体系(诸如证明以及其他论证形式)”。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奇怪的说法,显然我们不能依靠这一点来探究或进入其哲学,但在辛提卡看来,这种相关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如其所说,“维特根斯坦语言功能上的这根刺使他对于其他思想家还没有、而且是依旧没有足够重视的一个问题变得敏感。”

辛提卡对《逻辑哲学论》作了一个以罗素理论为基础的解释,认为其“在最单纯的意义上是罗素亲知理论(theory of 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的一个变种”。“《逻辑哲学论》不多不少也正好是罗素1913年的不含逻辑形式作为亲知的客体的思想的理论。”而维特根斯坦的这一客体,是“我的经验的客体”。“就它们是一切直接经验的客体来说,它们实际上就是物理实体的组成部分。”

这也许是一种便于理解和进入《逻辑哲学论》的方式,当然在《逻辑哲学论》一书里更有着维特根斯坦不同于和超出于罗素的地方,以及不可言说的地方。

而在《哲学研究》中,这种“亲知的语言”,即《逻辑哲学论》中所假设的“现象学”的语言(“被其名称所提及的客体是直接经验的客体”)让位于物理主义的日常语言。“在《逻辑哲学论》中,语言—世界的纽带被名称—客体的关系固定。”而现在,“那些关系正好是由一定的受规则支配的人类活动所组成与维系。”此时,“意义的中介是受规则支配的人类活动而非静态的名物关系。”

这样的表述是“日常”的,但似乎更令人费解,这“受规则支配的人类活动”其本身意义又何在呢,这“规则”又是什么呢。

也许应放弃无穷追问,就像我们放弃建立在直观、演绎、辩证等等基础上的各种形而上学体系,放弃以理性完全把握世界以及我们自身的这种努力。而只是净化我们的语言,看看我们能说的到底是什么。而“净化一个人的语言,就是净化一个人的思想。”无论这语言还是思想,都只是这“生活自身”。在这里,再也无需一种超越的把握和意义,而只有一种“描述”。当我们能描述这生活时,我们也就懂得如何生活。如辛提卡在书中说:“维特根斯坦能够同时思考逻辑与伦理,因为对他来说语言及其逻辑是对生活的一个微笑,显然包括我们需要用以指导我们生活的伦理规则”。“对他来说,语言是对我们伦理生活的一个测验实例”。

人们寻求的只是一个确定性,但当形而上学的迷雾消散,一切还原于语言和“生活”本身,剩下的只是我们能“说”什么和我们能“做”什么。而这说和做的规则及意义只在说和做之中,思想通过困苦的斗争回到同一个地方,面对的却已是一个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失去了确定性,而获得一个“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