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类理智研究》读后感1000字

《人类理智研究》读后感1000字

《人类理智研究》是一本由休谟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5,页数:15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理智研究》读后感(一):挑战先验论的休谟

他把怀疑论发展到怀疑任何人都不能确切地知道任何事的地步。休谟假设人类的知识只来自感觉而不是抽象的理性——“任何知识首先是感觉”——休谟认为我们无法确认这些事实是否与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事实相符。休谟形成极端的怀疑论之后,进而提出相对主义伦理哲学:如果我们不能确认任何事情,那么就没有任何绝对的道德法则,我们必须根据前因后果来决定行动方式。

《人类理智研究》读后感(二):理性狂妄的破灭

一直告诫自己莫要“以己之混混而令人之昭昭”,很少推荐书。但是今天读完大卫.休谟的《人类理智研究》,真心觉得是本好书。虽然是本哲学著作,但是休谟本人优美畅达(限于吕大吉的译本)的文辞,深入浅出,阅读中一点也不觉得他是在说很枯燥的哲学问题。我觉得大学生无论文理,这本书都应当是必读书之一。此书虽是明晰流畅却又不失深邃,它惊醒了康德的独断论之谜梦。罗素对休谟更是推崇备至,很适合我们这一代满嘴跑堂、自恋无知的

《人类理智研究》读后感(三):这是一本关乎个人类知识世界基础的著作

休谟问题的最大贡献,就在于给哲学和自然科学提出了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因为他所质疑的,是知识大厦之所以能够伫立的最基础的地基。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无解的,就像每个哲学家都在思考的“哲学是什么”或“人是什么”一样,答案永远没有找到的一天,对于地基的撼动似乎并没有动摇大厦继续增高加大的趋势,但是无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者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本身,就是对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最好的基础性的反思。这种反思或许能够纠正人类的狂妄和自大,让人们在自然科学前进的路上多一些思考,多一份谨慎,而这种影响不仅不是消极的,反而能够引导和纠正人类前进的方向。

《人类理智研究》读后感(四):奇怪的事情

吕大吉这个新译本是1999年出版的。估计是因为很多人都说原来关文运的译本很差,所以商务推出了这个新译本。但是很奇怪,新译本断货后,现在市面上重印的又变成关文运的旧译本了。搞不懂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新译本不如旧译本?估计不太会,因为否则的话,当初出新译本时商务审核就通不过。私下猜测,可能是版权原因,比如:译者重新找了家出版社出版这书,或者商务觉得版税高了,不愿跟译者签合同了,毕竟老版本不存在版权问题。但是,如果这样的话,好歹请人修订下老版本的译文再出版呀。否则不光贻误读者,说不定还会砸牌子呢。

《人类理智研究》读后感(五):理智

读书笔记5:人类理智研究

学生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老师回答,人生的意义就是你可以不断的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哲学家个个都是精神胜利法的高手,他们说即便你锦衣玉食,不懂的人生的意义,就是毫无意义。休谟则不同,他说,最完美的道德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对于书籍,社交和职业,保持同等的才能和趣味,在交谈中保持从优雅的文章中产生的明察和雅致,在职业中,保持属于正确哲学之自然结果的城市和准备。这是我这段时间来听到的最富哲理的话了。

休谟是不可知论者,他反对先验主义,反对怀疑论,反对神学,他在因果论方向上走的很远,他提出弱的感知是观念,强的是印象或感知,人类在观念上的联系有三个原则,相似性,间接性和因果。他认为所有的知识只能来自于经验。

我们如果拿起一本书,例如神学的或经院哲学的书,我们就可以问,其中包含有关量或数方面的任何抽象推理么?没有。其中包含有关于实际的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理么?没有。那就可以把它投到烈火中去,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别的东西,只有诡辩和幻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