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300作文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300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300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丝毫不影响我参观博物馆的步伐,我迫不及待地走进馆里。

设计师把形态各异的人们在码头忙碌的情景,用雕像的形式栩栩如生的展示出来,还配上详细的文字和精细的图片,让我们更清晰、透彻地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汉武帝时,开辟了一条从中国南方沿海出发的远洋航线,是古代中国和世界交往的海上通道,这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正式开辟。

到宋、元朝时,国际商贸的活动出口、进口种类和数量达到空前丰富,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当时,畅销世界的祖国丝绸、瓷器和来自海外的香料、奇珍异宝让“海上丝绸之路”又有了“海上陶瓷之路”、“海上茶叶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的美称。中国的英文china和瓷器的英文china是同一个单词。

由此可见,中国的丝绸、瓷器历史悠久。

参观时,这些历史记载,给我一次次的震撼冲击。原来,古时候的人们如此聪明!古代的中国早就闻名世界了,大厉害啦!

第二篇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驾车来到了国家海洋博物馆,正好展馆展出主题为无界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展览,这次展览获得了地方很多博物馆的支持,将馆藏的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品运送过来,让我们不用费舟车劳顿之苦就可以欣赏这么多展品,真是一饱眼福。

进入主馆,一眼望去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统领战船,金色大帆。非常气势磅礴,可想而知,在当时那个年代,有如此的手艺,技术去造就这么一搜大船,真的是巧夺天工啊。

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丝绸展,有各色丝绸,绫罗绸缎,织锦,每个样式都有可以触及感受的布料,真的是非常的细腻,丝滑,让我们再次为当时人们的技术感叹。即使在社会如此进步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制作出如此精良的布料,天天穿在身上。真的是太美了。还有经过海上运输,输送过来的西洋服装,让现代的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同时代的西方的织物技术。

再往里面看到了人物介绍,郑和就是当时统领战船出海航信的航海家,他曾七次下西洋,将我国的历史文化,工艺技术,美食瓷器,等等等等介绍给了西方,并且将西方的文化,知识,技术,工艺,产品带回来,互通有无。促进了我们和西方的交流,沟通,经济的互动,发展。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继续前行,介绍了中国古代和西方同时代的瓷器,乐器,珠宝,珠宝盒,钱币进行了对比。工艺技术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各有各的韵味。让我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进入最后一个展馆,里面摆放着象牙扇,一片片象牙制作的折扇,真是考究,但是虽然工艺很美丽,我们还是呼吁一下西方对大象的爱护,他们过于喜欢大象的牙齿,而无视了大象的生命更加的宝贵。希望我们爱惜地球上的每一个有生命的物种,和谐的生存发展。

我已经参观过陆上丝绸之路,这次是海上丝绸之路,又从电视和书本上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对我受益匪浅。我喜欢历史,喜欢听有故事的人讲故事。下一次我还要来看其他展出。

第三篇

历史是一扇门,只要打开它就能探索到无穷奥秘。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游览和探索一番吧!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闸坡海陵岛十里银滩的沙滩上,远看博物馆就像海岸上的巨浪耸立在发着黄色光芒的海滩上,壮观极了!

我们进入博物馆,徐徐推开历史的大门,走进那段尘封的历史。大堂一边挂满了一幅幅高约20米的船帆,另一边则展示了出海远航前码头繁忙的景象,看着眼前的一幅幅画面,仿佛看到当时有着远大志向的人们正满怀信心想与外人交换货物即将远航时的情景。

穿过大堂,拐了一个弯,只见一幅巨大的布幕上写着关于“南海I号”这艘宋代古船沉没的未解之迷:是撞上礁石吗?是超载了吗?是遇上海上风暴了吗?……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观看了“南海I号”是何如被打捞出来的纪录片: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与广州救捞局去打捞18世纪的“莱茵堡号”时,意外发现的一艘木质沉船,并在2005年打捞上来,经过专家鉴定这是宋代末年的古沉船。国家文物局把它命名为“南海I号”。看完视频的介绍,我四处张望寻找“南海I号”的踪影,希望能一睹它的风采。

我们兴奋地冲到博物馆正中间的玻璃大仓,这艘庞然大物“南海I号”沉睡在这里。这艘沉船是南宋时期的古沉船,已经在海底沉睡了八百年,难道还不珍贵吗?最重要的是,它是海上沉船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还是一艘海上丝绸之路的尖底船。令人惊喜的是,这艘千年古船的船体保存完好无缺,船上的木料居然还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响。在“南海I号”旁边一个个装满货物的箱子规规整整地摆在船的四周,听说足足有十几万件的货物呢!没想到这古船能装载如此之多的货物啊,那货物到底是如何摆放呢?只见,玻璃仓的一旁有一列展示柜,我们可以看见展柜里摆放着一个个陶罐,我心想这也没什么特别啊,我走了过去,想看看罐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一瞧,就呆住了,这些罐子里面竟然还装着许许多多的小杯子,这些小杯子一上一下地叠着摆放在大的罐子里,这种存放的方式保护了货物也节约了摆放货物的空间,怪不得船上能装载如此多的货物呢!古人也太有智慧了吧!

跟随着导游叔叔的步伐我们上到了二楼,观察到展柜里全都是价值连城的珠宝,有耳环、项链、手镯……每一样都金光闪闪,精美绝仑。我们看完珠宝展柜,紧接着就是瓷器展柜了,这些各式各样的瓷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景德镇出土的菊花盘,只见菊花盘上面绣着精美的菊花纹,上面有青色、白色,有一些隐隐约约还透着黄色,虽然历经千百年却还没有一丁点儿退色,就像新的一样,散发着晶莹的光泽。更神奇的是,我们从远处看,这菊花盘上似乎还盛着一汪清水,清润透亮,当我们走近看这菊花盘里却根本没有水!古人这种巧夺天工的烧制瓷器技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听说三楼能看见“南海I号”的全貌,我迫不及待地跑上去,透过这巨大的呈三角形玻璃隔窗往下看,果不其然,我们正好可以俯视整艘“南海I号”的全貌,连船仓、隔板、龙骨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从沉船旁边那清晰的刻度,可以知道船长30米,宽长10米,真是一艘巨型古船啊!我仿佛可以看到掌舵的船长、划船的水手、忙忙碌碌搬运货物的工人们……我想,当时的人们多富有,那时候的中国是多么富裕强大啊!

参观完后,我走出馆,前方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看着远方的海上,我好像还沉浸在“南海I号”上,仿佛看见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商旅不绝的景象……

第四篇

“一条丝绸之路,正是一部东方和西方的交流史。经过15个世纪的使节往来、贸易、战争或航海,人们终于懂得马可·波罗笔下的‘契丹’。古代罗马人口中的‘赛尔国’,原来就是葡萄牙人到1513年才‘发现’的中国!”

丝绸之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正因如此,他才开通了这样一条道路。原本这条道路只是为了找大月氏国结盟,一起打败匈奴,但是虽然没有成功,也结交了许多小国,让汉朝变成了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经济大国,随后这条道路上便开始了贸易与经济的往来。汉朝的丝绸不断的出口和各种饰品、蔬菜……也从西域领回了汗雪宝马。以及许多汉朝没有的许多宝贝,起初这条路并没有名字,但是到19世纪以后有一位学者来到中国,并给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因为这条路上销售最火热的商品是丝绸,所以叫做“丝绸之路”。现在有许多的商家在丝绸之路上采购,所以中国有了两条丝绸之路,路路丝绸之路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丝绸在古代使非常珍贵的,所以古罗马人特别喜爱丝绸。因此,也间接导致了古罗马帝国的衰败,国王也曾一度下令了好多条禁止禁止丝绸令,但是也毫无作用

在丝绸之路上不止买卖丝绸。后来还买卖了茶叶,最后佛教也传了进来、印度教和各种宗教信仰都传入了中国,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

在丝绸之路的过程当中,中国的航海技术也随着变得更加强盛,也从丝绸之路传到了外国。

就是因为这条丝绸之路连接了曾经一样的国度,东方之博,中国陀生两番,开启了交流的传奇,让中国与外界拥有了联系,历史需要重新开始,重新发现的中国,也需要重新发展走向辉煌。

第五篇

我一听到今天可以骑马,就高兴的跳起来,我想象着一个皇后骑着一匹棕色的马时,在草原上走着时,是多么威风,而且这是丝绸之路最难走的一个路段。当然啦,我必须自己去体验体验。

到了骑马的地方,我挑了一匹不是特别好看但是很老实的马,但是老爸挑的是一匹又高大又英俊又爱耍赖皮的黑骏马。我们就这样上路了。一路上,我们欣赏着花海,看到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风和日丽,让人陶醉。这时候来了一个比较帅一点的哥哥,他叫买卡克提,他陪着老弟骑,而卡瓦齐哥哥就带我骑。我们很快就到山上了,因为骑马颠的我屁股实在是不舒服,所以我们都想下去走走。因为老爸要下山去温泉酒店退房,所以就先跟卡瓦齐哥哥下山了。

这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如同上天往下倒一盆水,妈妈急坏了,这是也不见卡瓦齐哥哥和老爸,不过马倒是一匹没少。这时刚好只剩我,弟弟,买卡克提哥哥和妈妈。我们一人一匹马,老弟骑居然的是老爸的马!我很想哭,但是当我看到老弟骑着老爸马时居然一声都不吭,我忍住了。就这样,我们冒着雨向前走。

妈妈找到了一棵松树,我们都下了马,躲在松树底下,妈妈问能不能烧火,可买卡克提哥哥说不行,因为这里是森林,如果是烧了火的话,就会引起火灾。我虽然觉得冷的快要冻死了,湿衣服黏在身上,非常不舒服,但是就算再冷我也不能违背规定。我们躲了会儿雨,又继续往前走,突然我的马加快速度,原来是它们想赛马!我快吓死了,就算有人陪我骑马如果马快了一点我也大叫喊停。我以为我能顶过去,但是我顿时号啕大哭,我死死地拉住缰绳,不让我的马走,可是它越跑越快,我只能求饶。我的一滴眼泪掉到了马身上,它顿时明白了,我背上驮的这个小主人可不是那么好驮的。我轻声对它说:“对不起,我刚刚对你大吼大叫,是因为我实在是太害怕了,所以请你慢一点,好吗?”我的马听话的放慢了脚步,我霎时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你用心灵跟动物说话,它们一定会听懂的。

就这样,艰难的丝绸之路就这样结束了。妈妈为了奖励我们,带我们去泡了温泉旅馆的古温泉!这是我们自己用勇气换来的舒服,尽管我在中途号啕大哭,可是我和老弟没有要求做区间车。我不像小马宝莉的柔柔那样会跟动物说话,但是我这次也算驯服了我的马。“拜拜。”我对我的马说。

第六篇

三十年前,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诞生在盛泽这座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闻名于世的纺织重镇;三十年后,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年交易额已超过1000亿元,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纺织品专业市场第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布市”。为了更好地了解盛泽丝绸发展的历程和成果,我们一群小记者来到了盛泽。

盛泽丝绸纺织陈列馆是我们采风活动的第一站。在馆门前,一尊雕像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导游阿姨介绍,这就是嫘祖娘娘——华夏民族种桑养蚕的始祖,人们称她为“蚕神”。正是她,教会了人们养蚕缫丝,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幅幅农民画,描绘了古代人辛勤养蚕的情景。古时,我国的丝绸便在国外享有盛誉,欧洲大陆、西域等地的商人都和我国开展了丝绸贸易,可见当时盛泽的丝绸是多么举世闻名。

随后我们来到了宋锦文化园。一进门就看到墙壁上挂着有关“桑”、“帛”、“蚕”的甲骨文和金文。继续走,我们看见了古代人民做的锦衣和制作的锦料。花纹五花八门,有寿桃图案、团花状、波浪纹等,面料的颜色也五彩缤纷。

接着,我们参观了人工织布机。一根根丝线连接起来,由两名工人合力完成。一人站在高处拉线,另一人负责织锦。只见她把线穿进去,拉下木杆,这样重复多次,过了一会儿,织出了一厘米长的宋锦。古人可真是有智慧,这样的一台织布机能织出如此精美的绫罗绸缎锦!我不禁心生崇敬之情。

我们还去工厂店观赏了制作好的衣服。琳琅满目的蚕丝产品,看得我陶醉不已,那面料摸上去是那样丝滑、凉爽啊!

盛泽的丝绸远近闻名,我们要传承这份丝绸文化!

第七篇

丝绸之路进一步把中国文化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也把外国文化及商品传到中国。是重要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呢?我上网查阅了资料。原来,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我产生了疑问:西汉的首都就是长安。东汉时,丝绸之路的起点就应该是东汉的首都洛阳吗?当然,对这一问题还需考证。但是,我不由得对这两座古老而又神秘的城市发起了深思:可见这两座古老的城市在当时的经济很繁荣。继这两座城市后,丝绸之路又要通向哪里呢?

丝绸之路又经过了甘肃敦煌、吐鲁番、塔什干等国,我发现了复杂的地图上有三段不一样的路线,我也不禁感叹丝绸之路影响之巨大。然而对丝绸之路详细的经过,谁也没有说清楚,关于丝绸之路路线的说法也不是很准确。近年来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表明,在古代,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看到这里,身为华夏子孙,我也产生了由衷的自豪。

我不禁又萌发了一个新的问题:丝绸之路最终通向哪里呢?我翻阅了古书。发现对这一问题有诸多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丝绸之路其实就是到新疆,这段路,才是中国商人常走的路。到了新疆,(在那时称为古西域),就把货物倒卖给西域诸国;第二种观点是丝绸之路终点是西亚波斯湾附近。丝绸之路是中西交流的路线,两汉时中国就与西亚强国交流密切,所以说丝路终点是西亚;第三种观点认为,丝路应该更远更远,终点是北非,在北非考古中已经发现中国的古瓷器。中国的商品肯定能到那里。

历史苍茫,丝绸之路蒙上的一层层神秘的面纱依然没有被我们完全揭开。但是,丝绸之路的贡献毋庸置疑,它是中国文化传到西方的见证者。而我们这代“龙的传人”应该秉持着勇于探究的精神把我们的古文化留给我们的疑题一一解答。

第八篇

公元2219年,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二十三世纪,太阳系遍地都成了人类的家,除了八大行星之外,很多卫星、小行星都有人定居。太阳系成了一个大家庭,人们经常在星球与星球之间穿梭。

安小琪出生在地球,长在西安,是个喜欢幻想的小男生,今年上小学二年级,暑假参加了太阳系联盟组织的夏令营。这一天,安小琪去夏令营报到,进到一个教室。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一位女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注意事项。老师示意安小琪进来坐,然后开始介绍:“同学们,两千多年前,在地球上,从西汉的长安到中亚、欧洲,海上从中国沿海到印度、中东和欧洲建立了丝绸之路,两百年前,从中国到全球各地建立起了‘一带一路’,这些都让全人类有了沟通的机会,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一百年前,太阳系联盟建立了星球丝绸之路,把太阳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老师环顾了一周继续说,“这次夏令营主题是重走星球丝绸之路,我们将带领大家从地球出发,走过八大行星,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我们的祖先的伟大。不过呀,给每个小朋友们留一个任务。大家都来自于不同的行星,每到一个地方,来自于这个地方的小朋友就要成为小导游,给大家介绍,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应:“好!”老师转向安小琪说:“安小琪同学来自于地球的西安,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那么就请他来做第一站的导游吧。”

安小琪很惊讶但是也很高兴,用力的点点头。

夏令营的小朋友跟着老师坐上了一架飞船,完全透明的飞船,可以看到前后左右。安小琪坐在最前面,开始介绍他的家乡:“西安是一座古都,有很多古迹,比如钟楼、大雁塔、明代城墙……”安小琪挺着胸腩,骄傲地介绍着西安,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夏令营带着小朋友一路沿着丝绸之路的方向游览,从地球到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还路过了木星的卫星,最后还去了冥王星。

安小琪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他为自己生长在西安而自豪。丝绸之路从这里延伸,把整个人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一条伟大的路,希望它能一直延续下去,走出太阳系,走向全宇宙。

第九篇

路线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

东段

东段:从洛阳、西安到玉门关、阳关,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汉代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以下为丝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称(括号内为古地名)。

三线均从长安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短,但是沿途缺水、补给不易。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但是路途漫长。

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 西安(长安):须弥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 石窟 武威(凉州) 张掖(甘州) 酒泉(肃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纪时期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 天水 西宁 伏俟城 索尔库里盆地(索尔库里)

中段

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640年设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南道(又称于阗道):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至葱岭。 阳关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绝),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和田(于阗)

中道: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焉耆(尉犁)、库车(龟兹)、阿克苏(姑墨)、喀什(疏勒)到费尔干纳盆地(大宛)。 玉门关 楼兰(为鄯善所兼并,现属新疆若羌县) 吐鲁番(高昌):高昌故城、雅尔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库车(龟兹):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苏(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经哈密(伊吾)、吉木萨尔(庭州)、伊宁(伊犁),直到碎叶。 哈密,水道纵横盛产哈密瓜 乌鲁木齐,回文意思解作美丽的草原 伊宁(伊犁) 碎叶

西段 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

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乌鲁木齐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城(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城市) 托克玛克(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城市) 萨莱(俄罗斯) 萨克尔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伊朗),与南线汇合。 喀什或喀什葛尔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尔 巴米扬: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摧毁。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 马什哈德(伊朗) 萨卜泽瓦尔 赫卡托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椟,可能位于如今的伊朗达姆甘和沙赫鲁德之间。) 德黑兰 哈马丹 克尔曼沙汗 巴库拜(伊拉克) 巴格达 阿布哈里卜 费卢杰:沿幼发拉底河至阿列颇。 拉马迪 阿列颇(叙利亚) 大马士革 阿达纳(土耳其) 科尼亚 安条克 布尔萨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路线简略: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境内)、通往中亚(安息古波斯)、西亚,直到欧洲(大秦古罗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