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荣枯鉴》读后感1000字

《荣枯鉴》读后感1000字

《荣枯鉴》是一本由[五代]长乐老著作,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3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荣枯鉴》读后感(一):何谓小人?

古时君子有几个人是为他人行君子的?不过是为了自我的名节行君子之风,换句现在的话说是为了虚荣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

忠君就是君子?本书的编者大概是沉迷于儒家道德伦理的吧,我想针对当时冯道的历史环境,站在更中立的立场上去看待他的言行,好像更好些。我没有太多的史实,不过同文的评论都是建立在对君王的忠于不忠的基础上惊醒道德评价,在我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谬误。

吏治治国,不在于君而在于行政体系的稳定,中国就是被儒家子所谓的道德遗毒上千年,把汉民族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空耗在王朝的更迭之中。

稳定的吏治系统才有可能带来稳定的社会。

说人小人的未尝不是小人。

《荣枯鉴》读后感(二):政治

圆通_ 取悦于上,富贵长命:《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政治斗争中,一旦发现情势不妙,就要立刻见风使舵,随机应变。 如此一来,任凭风吹雨打,也可以稳坐钓鱼台,永保荣华富贵;反之,如果拘泥执着,认准一个理儿,那么难免要翻船。 闻达_ 取悦于上,富贵长命:善于奴颜婢膝 求名勿仕,求官莫名:追求名声美好的人就不要当官,因为职位不是名声;追求职位显赫的人不要爱惜名声,因为品德高尚不会带来荣耀。 解厄_ 谋身者生,忧国者死:忧虑国家的人会丧失自身,忧虑自己的人则安身立命。 得罪于上,归罪于己;得罪于下,推罪于人: 下敬上离。 交结_ 朋友与敌人 身份常更换。 节义_ 明鉴_ 谤言_ 降心_ 攻心为上:诸葛七擒孟获,南边再无战事。 上宠者弗明责,上怨者休暗结:被上司宠幸的人不要公开指责他,被上司怨恨的人不要私下结交他。 君子制于亲,小人畏于烈:君子受制于亲,小人畏惧比自己更奸诈的。 理不直言,谏宜婉转:“不”去掉,直言常遭忌。 示伪_ 揣知_ 知人知心,驾驭对手: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对手,才能战胜对手。 揣测心结,消除敌意:揣知的结果不能让显示给别人,显示给别人,就会有祸患。揣测到别人的私密,别人忌讳的地方就能消解了。 结交左右,揣测上情:如何能正确揣测到上司的心思呢?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便是结交上司身边的人,因为上司的心理,是通过他自己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的;而一言一行,只有身边的人才能尽收眼底。

《荣枯鉴》读后感(三):命运

全文不长,亦是一种提点。

以荣枯为题,以君子小人相对,以上下为所处环境的抽象。

其实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有捷径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这一切大抵是“一岁一枯荣”讲的“无常”二字。

正因为这一切太过抽象,读者似懂非懂,而生“道理我都懂,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感受。这里我所要提醒的是,君子小人之德行,究其根本还是以“欲望”为标准衡量,其为果实,而如何获取,就是他人所关注的,分辨善恶的标准。

人生在世之所以难,是因为实现自我满足的同时,亦要兼顾他者之满足,不论上下还是同仁,所虑过多;而又因智识并不相通,在缺乏沟通的前提下,以自身的阅历去判断他者,又稍显主观。功名利禄能否成就,往往只能交给所谓“命运”,而“命运”本身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你做到你应该做的一切之后,交由他人所共同衡量的、不可控制的博弈。

“命运”是一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博弈,可能不会公平、公正,但是兼顾大多人的利益,以求“稳定”,而最终每个人在一生所获都趋向于一致,这也就是我们所了解到的“平凡”。由此可以想象,若在自身做选择或者决定之时,兼顾大多数人,或许能够掌控所谓“命运”。

“命运”从不是个人的,即便落到个人身上,亦是群体的威压。

《荣枯鉴》读后感(四):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我不知道作者有没有读懂冯道的那首“偶作”,就引了一堆资料在这里骂人,其实即使就你引的这些资料而言,冯道也并没有作过什么真正的坏事。

中国史上对人的评价很简单,无非是一个忠奸。而且这忠奸更多的并非是指对国家或者百姓,而只是对某个人或者某个皇室。看过鲁迅先生的《我之节烈观》的人应该都记得先生的观点:皇帝愈要臣子守节,男人别愈要女子节烈。并且五代史本是宋人所做,宋代的那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的迂腐节烈观已浸透进去。直接导致了历史评判标准的脱节,不然的话那管仲,魏征哪个不是贰臣?怎么偏偏去骂这个冯道?这种不分是非的评判方式早就过时,未料到作者在这里仍然津津乐道。

再说五代这个大背景,短短五十四年,朝代更迭之速史上少有,这是一个标准的乱世。在这个乱世里,无非也就是个丛林法则。谁拳头硬谁说话。无非是一帮子武夫在那力争来夺去。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你还想忠于谁?冯道是个聪明人,作者的评价中也说了:他用自己所处的地位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不嗜杀,亲民。这就已经足以做个好人了,至于城头飘着哪家的大王旗,关我鸟事?

所以说做人有大是非和小是非,有大忠和愚忠。冯道所为,几乎可以算得是个圣人,即使不用现代人的眼光把他盲目拔高,给个好人的评价也不为过。而且作者引用史料中,对冯道的原话,已经先入为主的给了“肉麻”“谄媚”等等评价,静心换个角度来看,冯道的话哪句不是在为百姓少受战乱而发??

现在已经不是封建时代,那种愚忠还是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吧,还有就是对人物的评价,最好是客观一些,不要以别人早就定好基调的是非为是非,长点脑子。君子小人这种偏颇之至有欠客观的标准还是别拿来骗嫁人了。还有,余秋雨这种人的话你都敢用,真是佩服佩服。

最后,请看本文标题;这句话出自梁启超写的《李鸿章传》,也推荐作者读一下,好学学怎样才是评判历史应有的态度。

《荣枯鉴》读后感(五):补充资料:冯道的《偶作》

内容:★★★★★

翻译:N/A

排印:★★★☆☆

装帧:★★★☆☆

偶作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

我们应当感谢这本书的编篡者,让《荣枯鉴》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之前一直以为这部书已经失传。

有些遗憾的是,编篡者同时把读者带到了沟里。加上时尚学者余秋雨在旁边于我心有戚戚焉地帮腔,冯道更加容易被读者接受为小人的形象。此书的出版年份比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稍晚,在《历史的暗角》一文中,余秋雨也对小人痛加鞭笞。本书的编篡者找到余秋雨做推荐,也算是得其所哉。

不知道是出于某些需要,或是编篡者缺乏基本的传统文化素养,书中的译文和举例对原文作了非常夸张的曲解。建议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仅读原文,忽略译文,例子当作故事看。本书的编篡者对《荣枯鉴》的贡献,也可以说是功过各半了。

从《偶作》来看,冯道的人生体验在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孔子。孔子尚感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冯道认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冯道是一个对世事洞察很究竟的人,他在《偶作》的四句中说明了自己体验出来的四种人生心得:

一、身处逆境,不要怨天尤人,想一想自己以前做过什么,导致了今天的境遇。

二、好的统治者未必是老百姓所期望的的好人,应当是一个通晓事理的人。

三、道德一直存在于世间,并支配着社会的发展。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过是人心对道德的麻木,并非道德的消失。

四、只要秉持自己的良知,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从容立身。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过是对自己良知的逃避罢了。

像冯道这样人,评价起来总有力不从心,言不达意的感觉。这篇书评或许还会再次修改。

了解冯道,可以阅读《旧五代史·冯道列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