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器具的进化经典读后感有感

器具的进化经典读后感有感

《器具的进化》是一本由(美)佩卓斯基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页数:2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器具的进化》读后感(一):小东西,大学问

很有意思的一本小书,小东西,身边最常见的东西,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最容易被忽视的东西,往往就是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像阳光、空气、水一样,为什么它们那么重要,当然有重要的道理,这些道理,往往就是大道理。从小东西入手,娓娓道来,喜欢这种学术著作的表述方式。

《器具的进化》读后感(二):期望过高

也许是期望过高的原因,没有我想象中对各种器具的进化分析的那么深入,有些更只是一笔带过,多少有点失望。可读性也不是太强,不晓得原著便是这么强理论性还是翻译的太绕口,有些句子着实要读好几遍才能真正理解,也有可能是我太钝了。

不过书里提出了一个中心观点:功能不能够决定形式,确实有些改变我对设计的看法。在此之前,我都很坚定地认为设计之本就是为功能服务,尤其以产品设计为甚,不过书中举了很多例子证明,很多时候功能只是其中之一,决定最终产品形式的还有潮流,经济,市场,人文环境等各种因素。甚至,有时仅仅是为外观服务,就这点而言,让我本来开始否定自身的工作中,多少有点安慰。当然,对于作者完全否定:功能决定形式,这一点,我还是持保留意见。我想,如果要修改这句话的话,那应该是功能不能决定单一的形式,或者形式并非由单一功能决定,会更客观一点吧。

最后,很想看看原著,看看是不是翻译的原因。

《器具的进化》读后感(三):世界今日的面貌

一向很喜欢看这一类书,它告诉你世界为什么会是今日的面貌。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本书,介绍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方方面面的变化,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话:

“数不清的、很少惹人注意的革命的时代。这些革命不是发生在战场上或街垒旁,而是发生在家庭、农场、工厂、学校和商店里。发生在江河大地上,发生在空中——这些革命之所以很少惹人注意,是因为他们来得太快,是因为他们每天每处都在影响着美国人。” 因此“不仅美国大陆在日新月异,而且连人类经验本身以及社会、时间和空间,现在和未来的含义都在被反复修正······”

有时我很感叹于世界的奇妙,好像一切源于元素的大爆发,这些元素的组合无穷无尽的变化,变幻出形形式式的物种,而这些物种又一直不断地延伸发展,变异下分,而这万物之中的人类又以千差万别的需求和才智,在手中变幻出更多,成为世界的今日与明日。

听说世界的进步都是因为有懒人存在。大家懒得动脚走路所以发明车,一切都为了方便。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如果一块饼挂在脖子上,会宁愿挨饿都不去转动一下。会希望世界上有个装置,可以自动旋转那块饼。想到这个装置,却不会去开展行动真的把这个装置做出来。所以真的很庆幸这个世界上有发明家这种懒却又勤快的人。我有个旧朋友,最近才知道他原来已经申请了好几项专利,发明已经成为一种业余爱好。他就是那种人,很快地发现不便,然后主动想办法改善。如果说上帝六天里创造了世界万物,那发明家就是在第七天接过工作的人。OH MY GOD。真感谢他们。

《器具的进化》读后感(四):充满矛盾和混乱,文字表达也十分堪忧

大概是冲着“看一看现在小物件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猎奇心理找来读的,读过之后……有点儿复杂……

针对“很多常见物品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样子”这一问题,作者把“功能决定形式”做为假想敌,并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器具的缺点才真正是推动器具变革的动力”,或者说,使用缺陷促进发明改进,而他描述的整体过程,有点儿类似物种的自由进化。

然而从头到尾,作者似乎也没能理清自己的思路,由此造成了相当多的问题:

比如,作者的贯穿始终的一个基本论据就是物品的多样化,即针对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思路造成的发明的多样化——或者说,发明的趋异。但他却既无法解释为什么物品(尤其是不存在太多技术障碍的小物件)在以往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未能出现或得到改进,而是在某一时期突然爆发出众多的发明改变——即使相同的使用缺陷一直都摆在那里(比如他着重讲述的曲别针的发展历程);也未能说明为何在爆发式的趋异后,在功能上又反过来向趋同方向演进(这点作者自己也承认的,即现代商品的多样化,很大程度是工业设计——或者依照作者的偏见,它仅是一种外观设计——造成的)。

又比如,作者在“到底怎样才能算作一种新发明“——或者说”到底要如何判定A与B是不同的品种,而不仅仅是同一品种稍稍装饰了一下”的分类上是及其矛盾和混乱的。依照作者的基本逻辑,必须要功能上有改变、能解决既有问题才能算作新品种,而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外观改变不能作数——比方说,他认为更换叉柄和锤把不能算发明出新物品——但同时,他又把那把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形锤子(对,就是封面上那把。它纯粹是外观上的变化,当然你也可以说它解决了“丑”这一问题= =)当做品类多样性的范例,这个标准就很令人费解了。

同样的矛盾在锤子的变化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方面,作者对那“500种不同的锤子”津津乐道,前后大概重复了3-4次之多,认为这完全是基于工匠的改良精神而做出的发明创造;而在另一章里,他又对着因使用习惯不同而磨损得千奇百怪的锤柄,信信旦旦地说因为工匠可以很好地适应锤柄,所以对此并没有改良的需求?——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工匠们会不停思索、改进锤头,那凭什么他们就不会思索、改进一个用起来不顺手的锤柄呢?而如果一位能工巧匠,面对不趁手的锤柄,能非常快速地适应它们,那你又凭什么认为他不能很快摸到规律、无障碍地使用旧功能的锤头呢?(后一问题来自于一个力求用最少工具完成尽可能多工作的手工爱好者的灵魂呐喊)

更别提以现代眼光揣摩、品评两种古董绳床的优劣——这简直可以用“无理取闹”来形容了。

而文字上,翻译也好、编辑也好,大概都不怎么上心。不但整个文章读起来干巴巴毫无趣味(明明是那么有意思的选题!),甚至出现了“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愚笨的消费者才不会选择价钱便宜,但物品是完全相同的”这样的表述。抛去各种矛盾和无法自圆其说的观点,单就文字表达来说,也实在是不堪卒读。

总而言之,读过之后只会让人对作者的核心观点愈发怀疑……这对力图证明自己观点,并努力使其发扬光大的人来说,简直可以算作是反面范例了_(:з)∠)_

P.S.:选题一流、内容二流、编译三流,还真是某几家出版社的通病啊……

《器具的进化》读后感(五):Scott Bower:All about the context

All about the context, August 6, 2006

By Scott Bower - See all my reviews

I found this book to be very illuminating in light of what I do (interaction design) and the books I have read recently on the latest in computational neuroeconomics, maninstream pattern recognotion theory, interaction design, visual design, industrial design, computer engineering, new marketing theory, and information design around complex systems. In fact, this book is almost a stake in the ground on how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vention, and branding created the artifacts in our environment. Better than the Industrial Desig books I read 10 years ago. I think we would call these "case studies" and "use cases" in modern terminology. I mention all the fields above because every single one of them have an exact doppelganger in the past.

This book is a brilliant look at process and can be used as a research tool when looking at why something like the iPod caught on and why almost everything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at MIT in recent history (except eInk) has never gained a foothold in popular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face of the rise of "everyware" computing, it's adoption in places like Korea and Japan, and only limited use by the rich for personal security in the US, I would say this is a must read for contemporary designers, no matter what depth of complexity their task at hand. This book predates the web, making it very enlightening in light of user-centered design in recent years.

This book looks at the relationship of genius design, corporate R+D, pop culture, the feedback loop for product innovation, and the adoption of standards around SIMPLE things. This means these case studies can be used to analyse the failures (and how failure breeds innovation, not "form follows function") of our complex information economy and embedded systems. Society has gone through it all before. And as projects become increasingly team based and open sourced (like Stanford's new d.school), just about anyone can find value in this book based within this context.

http://www.amazon.com/Evolution-Useful-Things-Artifacts-Zippers-Came/product-reviews/0679740392/ref=cm_cr_pr_link_1?ie=UTF8&showViewpoints=0&sortBy=bySubmissionDateDescending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