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表演者》读后感摘抄

《表演者》读后感摘抄

《表演者》是一本由陆茵茵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00,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表演者》读后感(一):做好自己也不容易

这本书是作者近几年写的短篇小说集,大多和自我有关,找到自我,确立自我己,放下自我,成为一个真的人。之前她201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台风天》评价不错。

这部小说集里的小说主人公大多是女性,也有男性,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心境。有相亲的,有上学兼职赚钱的,职场的人和事,爱情的分与合,回忆过往,面对当下与未来。

凡是经历,是对是错,是苦是甜,回头看总是带有某种心境,包含某种滋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如何与世界相处,与自己和解。时间永远在流逝,人生不易。

《纸牌》中男主创业未半,还是要回归平凡。《表演者》的阿全在两段感情中进行了角色切换,由之前的不理解前女友阔叶草,到理解阔叶草甚至成为她。《金》中有心理问题的“我”通过看他人博客回忆并重新认识之前的金、赵赵等同事。《地下室》里,她面对心爱之物终将化为齑粉的失落感,那一箱一箱的书和衣物,也不是最初的摸样,只留下记忆。《去杜莎夫人蜡像馆》叙述了一场糟糕的职场经历,女主蜡像馆没去成,档案问题也没有解决好,老板不是个好老板。

平凡的人和事,总是有烦恼困惑,又不得不向前看,有时需要妥协,也有时需要缘分去化解去和解一些东西。给自己一个交代,一个解释,一个选择,面对真正的自己。

作者小说中有很多人物心理和生活事件的细节,作者写作有一定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将一些事物或明或暗地言说。人生有黑暗也有光辉,带着记忆前行,成为更好的真实的自己。

《表演者》读后感(二):人生如戏,谁还不是一个演员

真的好喜欢第一篇《母亲说》,感觉自己能够感受到仿佛活在母亲口中的感觉,如同父亲溺水一般,最终溺在母亲的谎言中。文中的我虽然很想要反抗,但是最终如同没能得救的人,最终屈服了下来,而故事的结尾也用两句命运作为结尾。原本的我是不相信命的,但是随着看到的事情、经历的事情,我也逐渐开始相信,每个人都是有着属于自己的命运的。

母亲在这个故事之中,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那些用爱裹挟我们的人,他们用爱绑架我们,看似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但是却在有形无形之中绑架我们的生活。母亲的每一次语言,都如同阴雨天难以摆脱的粘腻,但是文中的女儿在最后的妥协,就仿佛已经被大雨浇透。我们在人生中也经历过这样的瞬间,我们做出的努力都被生活击退,我们所做皆是无用之物,没有真正目标的前行,总是轻易被别人改变。

不过我们没有人天生就是自己,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多少都会带点表演属性,可是《表演者》中的主人公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阔叶草想用乖张的行为赢得男友阿全的关注,甚至做了自己并不喜欢吃的鱼,可是当她说出自己的原因的时候,男朋友也觉得自己被裹挟了。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表达爱意的方式,但是情侣之间用这种形式,只会给另外一个人压力,仿佛我们只能表达感激。

当情侣之间开始不停用自己的表现来胁迫对方,我们能够预见的是,虽然现在只是用现在生活的小事去逼迫对方,但是总有一天会变成更为严重的事情。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就秉承着化解的行为,总有一天会放对方变成无可救药的模样,这样的爱看似是颓然,但是也是一种迫害。就如同《母亲说》中的女儿,面对母亲每一次的“紧逼”,她的缓和最终让自己只能够无限妥协。

我们在每一段关系中,都在努力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我们试图通过各种行为合理化那个真实的自己,也是因为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些关系之中收获更多。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演戏,在这个过程中多少会放大自我,也可能会失去自我,但这都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我们如果看不透他人的表演,就一定会迷失在对方的表演之中,最终被他人掌控自己的生活。

《表演者》读后感(三):绵密细腻的真切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作者用绵密而细腻的叙事,在看似平淡的故事中,蕴涵真切的力。

《母亲说》将一对当代母女描写的十分到位,十分符合当下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母女关系之间的现实形态,母女之间有有代沟,有分歧,有矛盾,但不再是那种以前在别的文学这边看到过那种对抗的不协调的冲突了。这当然是一个时代赋予赋予了新女性在认知上,情感上,有了更多的自信和理性的表现。 女儿已经30岁谈过几次恋爱,不过现在已经不再相信世间唯一的婚姻神话。妈妈也是他那个年龄阶层。最典型的代表,女儿可以谈恋爱,但是绝对不能早恋。女儿可以和男朋友之间牵牵手,亲亲嘴,但是不能再进一步。女儿了解母亲心中的焦虑和内心所想,所以母亲为她安排的活动它表面上是积极配合的。这次的相亲联谊会上,她可以让步,不怕上台丢丢脸,抛下面子不管台下这伪装的热心。他不会告诉母亲她内心的真实的婚恋观的。能说的好像表演一样要表达给母亲,不能说的必须自己独自承担。当今社会已经变成了一种景观展示化,人人防仿佛代售商品一般,已经标签化,被主持人以浮夸的语气售卖:名牌大学毕业,211,985 ,500强企业,这种功利的行为,任何时代都有,不过现今的时代,变得更加像明码标价的一般,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高低。妈妈的一句话说的很好,“结婚就是古代的你,现在你就单身”。

《表演者》展现的是当代青年男女的真实情感心理。他们再也不像祖辈和父辈那样,为了家庭,为了生活,甘愿负重或包容很多东西,当代青年人情感考量,变得更加虚无缥缈没有确定性了。简单的讲,他们不愿为了油盐酱醋时的实际生活投入或付出更多。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自由或自我的释放。阿全不是让人很喜欢,为精致式的。崇哥是一个实实在在现实中的人。但是阔叶草这样的阿全的话来说,具有表演性人格的人绝对不适合于他。即使他付出的更多,很难得到真心。反过来阿全对于阔叶草来说也是这样的。即使阔叶草付出更多,在阿全的眼中竟然都把它当成是一种表演行为。仿佛风水轮流转一半,当阿全遇到比自己小12岁的年龄的时候。自己也换成了阔叶草和崇哥的角色。岁月是一种循环,情感经历仿佛也是一种循环,年轻人的资本不过是多了几次可以试错的机会。然而实实在在的生活不是这样的! 这本小说集中的人物都是一些很平凡很普通的。然而正是从这些平凡和普通这种可以总结出许多共性的问题。小说的叙述也十分地平淡宁静,但是又带来一种可以让人默默深思的力量。

《表演者》读后感(四):心门

每个人都有心门,它是一道坎儿,也是一道底线。当它上了锁,你就只能伪装自己,表演给别人看;当它一旦打开,也许是突破自己,找回自我,也许是坠入深渊,不知未来的方向。《表演者》集合了现实社会发生的问题,原生家庭、都市职场,婚姻、创业,亲情、友情等,我们面对它们的态度,是躲在心门里,逃避妥协,还是打开它,回归自我。

作者陆茵茵,曾获得《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代表作《台风天》。《表演者》主要通过十二篇短篇小说,写进现实社会中青年人的心酸、无奈,内心的纠结与挣扎。

原生家庭的失败会造成长大后内心的自卑,像《心之碎片》的小卓,几乎没有谈论过父亲,与贺嘉优渥的生活相比,她只能伪装自己,努力地生活,不相信爱情,那道心门无法打开。《安迪哇猴儿》的熙熙,父母婚姻的不幸,让她在瞬间打开心门时再次关闭,她又回到原来生活的轨道中,躲藏起来。都市职场的“繁华”让人疲倦,失去了活力,《大都会》的任舒颖,逃离了职场,躲避在内心里,重新以新的身份活一次,感受着单纯人与人的信任。《纸牌》的蒋万生,陈哥,白皮等人的创业失败,友情的欺骗,透露着心酸,蒋万生还在继续寻找新的希望。

书中我最喜欢《三年级》、《金》、《母亲说》、《那个人叫heeeer的人》这四篇小说,贯穿着“一个人”各阶段成长的内心,也像极了我的经历。《三年级》中的卢海姗,为了成为别人眼中完美的大队长,家长与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她努力伪装着,把学业以及各个方面做到极致,放下心中的兴趣。看着卢海姗,想起我曾经为了一朵小红花,上学时整整2周可以不说话,表演着我完美的形象。

《金》中的“我”暗恋赵赵,与好友金相识,改变了“我”与人之间的关系,金的开朗大方,小团队的存在,让“我”打开了心门,看到了自己的存在。与金的交流中,也发现了金的脆弱,她也是一个真实的人。我刚读大学时,曾以为性格孤僻会使其他人远离我,结果寝室的两个朋友给我带来了温暖、自信,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阳光与希望。

《母亲说》是《表演者》的开篇,冲击到我,王倩相亲后那段内心与母亲的对话,最终表现出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太过真实。她受着煎熬,还得妥协母亲,只能认命,心门关闭了,不再挣扎。我不适合婚姻,却要因为母亲的病,必须去迎合相亲,那种痛苦,只能躲在自己的心里。

《那个人叫heeeer的人》给了所有人一种解脱,创造另一个自己,听起来像精神分裂,但其实是一种面对自我,给自我空间的最好方式。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帆风顺,需要寻找一种方式,脱下所有的面具,还原真的我,本心的我。我一直都有跟镜子说话的习惯,缓解我对生活的无奈,只有镜子里的人才是最了解自己。

《表演者》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卸下伪装,寻找原来的本真。

《表演者》读后感(五):变色龙

“没有人天生是自己。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上一秒头脑中飘过的任何一个最寻常的念头,都来自文明的塑造。没有文明,我们甚至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 距离上次读《台风天》已经很久,久到内容不再记得,还是在期待作者陆茵茵这本《表演者》。 它写尽了形形色色在城市生活摸爬滚打,根据身处的环境,将自身的棱角稍微磨平的人。 诚然,这样的修剪能让自己很好与别人关系融洽,和谐相处,修剪毕竟是狠下手,伤筋动骨。人都会痛,只能忍痛,慢慢等修剪的地方,伤口结痂,愈合。 ★ 《母亲说》和《去杜莎夫人蜡像馆》都聊到了都市女性相亲的话题。 一边是汪倩的母亲百般挑剔女儿哪里做得不够好,该去相亲的时候就认真有个样子。另一边是薛婷不满相亲对象程明劈头盖脸的评头论足。 汪倩在母亲定义下的“正常”的边缘来回试探。母亲在相亲大会上被主持人问问题,借机以父亲去河里游泳溺亡的悲惨事件为汪倩捞来不少男嘉宾的同情加分。四号男嘉宾是医生,是汪母中意的条件人选。只是汪倩没选他,他在汪倩和另一位女嘉宾之间徘徊。 没有速配成功,并不意外。汪倩在乎的是母亲的反应——她一向没有无用之物,付出的所有努力不过为了在他人或自己的眼睛里体面地活下去。 “有钱,人好”似乎成了长辈对儿女相亲对象的基本期许。这些外在条件,只是加分项,不是决定项。谁都极力表现完美,赢得外人的赞许(也如《三年级》里的卢海姗,期盼老师的表扬赞许,对没收标志和罚留堂俩事耿耿于怀,潸然泪下)。 薛婷容忍不了程明对她谈过外地男友的戏谑。她不容许他质疑别人的恋爱观念,对别人生活的指指点点。最后二选一的问题,程明当然落败。贫富或许不是薛婷择偶的首要条件。人品才是。 ★ 同名短篇《表演者》道出了恋爱男女的角色对调。阔叶草(网名)家里开面店,平常都需要嘶吼大喊才能引起对话人的关注。没有人教导她怎么处理问题。硬上是她唯一会的。前男友崇哥对她千依百顺,却太着急想让关系稳定下来。 阿全则让阔叶草感到捉摸不透。她试着做她不吃的鲈鱼来向阿全表明心迹。舞台灯光打亮,阔叶草努力吸引阿全留心。只是用力过猛。 三十年河西。阿全惊觉大半年前,他处在现女友宁宁的位置。在爱里,比较爱的那位,更卑微讨好。 《金》的一篇中,小迪试着在前小领导尘封的博客日志里搜寻前男友赵赵的踪迹。然而,她意外发现自己在金心目中是有潜力,却是拒人千里之外的。 与优秀的金相比,小迪自认性格无聊、自闭、平庸都浮到表面。她为了趋向金,学着和金相似的方式,也说笑话,却像东施效颦。 (让我不由得想起《形影不离》当中与扎扎比较的西蒙娜。她自觉没有扎扎有趣,性格鲜明,有棱角。) ★ 生活就是这样。独立个体渴求爱,为了融入团体,都在忍痛磨平棱角。 过往承载回忆的物件,如同鸡肋存在又舍不得。有害关系不值得保留,但关乎工作、前景与人脉,只能打哈哈掩饰尴尬。善用拐弯抹角的方式来美化自己的简介,甚至甘愿做他人的应声虫,只为了隐藏个人性格上可能存在的无趣或失分点。 有多少人能像阔叶草(现在才发现她是网名,别人都有真名实姓)那样真实做自己?有谁做到“我喜欢迎着太阳,不躲不藏”?在生活抛来的困顿面前,我们一样脆弱。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世事涤荡中保有自己,不再表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