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读后感锦集

《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读后感锦集

《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是一本由【美】乔纳森·歌德夏 著 / 许可 译著作,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读后感(一):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那些一波三折的精彩的故事。我们的人生也像一个又一个故事组成的,每天发生的事情可能是昨天的重复,也可能是一个新的故事。

在《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这本书中,作者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像我们阐述了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喜欢故事。

当我们在听一个悲伤的故事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也可能会明显的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影响。一个好的故事,能够掌控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产生某些想法或者是采取某些行动。

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一些商业人士在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激发我们的消费冲动。实际上,当我们听了这些故事之后,会去购买很多刺激原本生活中并不需要的东西。

对于个人来说,我们都应该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故事。所有的过往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故事背景,所有的体验就是故事中精彩纷呈的章节。

正如书中所说,世上的信息再繁杂,也不过是我们用来讲述的语句,而我们自己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无人可以取代。

《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读后感(二):谁的故事讲的好,谁就能获取更高的关注度。

尽管关于故事的书看过太多太多,但大部分都是针对如何设计“故事性”,慢慢演化成了公式,并变得刻板。而本书《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则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阐明故事对人的生活的重要度,也只有知其根本才会知其所以然。 首先作者强调了故事已经深入到生活中。虽然我们自己可能有所忽略,但无论从看的影视剧、综艺或纪录片,还有其他各种讯息,甚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无一不都带有一定的故事属性。这也是考虑其传播性,并在整体倾向上可以更好的有利于“作者”自身。所以故事永远都与生活密不可分,书中给出的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就是律师如何用自己讲述故事的方式来把被动的己方变为主动,并最终成为赢家。 而更加单纯的儿童,也自带有讲故事的能力。虽然他们的故事未必都是精彩的,但是在这个“过家家”的过程中,也是他们在了解世界,适应世界,并有可能为以后的改变世界埋下根基。 故事讲起来也并不是轻松的。为了设计钩子,要在人物、困境及尝试解脱等多方面都进行打磨。而一些超越生活的摹写,可以让生活中承压的人从中得到释然或解脱。 当然,每个人都有讲故事的能力,甚至是他不知道的。比如做梦,你是编剧、导演,是演员,同时也是唯一的观众。在其中,你无论是轻松的还是紧张的,都是另一种生活可能性的体验,甚至可以在梦中学会醒着时根本学不到的知识。这种互补正是一种延伸,令主体和客体统一,并达成一种扩展的效果。 哪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时不时的幻想一下某件事、某个情节。有时是创意,有时是推理,也有时是空想。但总之是辅助现实的一种工具,可以有助于之后的“行动”。 又拿电影来举例。不同的画面之间关联性是需要由观众自己悟出的,所以这又是一种集体的创作,也就是1000个观众有1000个哈姆雷特的所谓。 讲故事也有助于寻求共鸣,形成不同的信仰体系,或力推某种善恶观,让人人遵循道德的限定。教育也是,如果只是教条而没有故事性,自然很难让客体接受。有时也会因为选择对故事呈现的倾向性而不自觉的自欺欺人。 而由呆板单机游戏慢慢演化成体验感十足的真人化网络平台,则把故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里面,你可以成为那个想象中的你自己。 所以人类脱离开故事,不仅乏味,而且可能已无法生存。

《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读后感(三):一个特别有趣的心理学研究角度

真的,我发现在没有接触湛庐的书之前,我都超级孤陋寡闻。湛庐和另一家给了我好多好多的新鲜认知。

接触了几十年心理学,我都万万没有想到心理学可以跟文艺联系在一起,变成文艺心理学。应该说之前没有往这方面想,中规中矩地学习,但当我思维朝这方面想的时候,又觉得特别的合理。

这本书将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开始,让我对这方面的一个启蒙的开端。

这本书让我发现了一个新的大陆,带开启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新世界。

在心理学里面经常有讲到解梦,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梦就是在讲故事。梦中的经验会影响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梦中积累的经验,塑造着我们的大脑。

从电影到游戏,从布克奖获奖文学到爆米花电视剧,作者将令人眼花缭乱的心理学研究和前沿神经科学应用到我们的神话和原型的基础上,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讲述更好的故事,并使我们混乱的现代世界变得有意义。

《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读后感(四):掌握故事思维是必备的人生技能

华盛顿杰斐逊学院英语系杰出研究员乔纳森·歌德夏,师从美国著名进化生物学家戴维·斯隆·威尔逊,致力于研究科学和艺术的交汇以及相互作用,揭示文学与进化的关系。在《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中,乔纳森·歌德夏通过对脑神经科学、生物进化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得出了一个创造性的结论:讲故事不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而是人类得以生存和进化至今的生物本能。

“故事由麻烦展开”的观念已经人尽皆知,它的含义其实在于:无论何时何地,在人们叙述的所有故事的疯狂表层之下,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结构——故事思维=人物+困境+尝试解脱,这就是好故事的通用公式。故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结构,但无论是喜剧、悲剧,还是浪漫故事,好故事的主人公总是努力追求自己目标,最终获得成功和幸福。主角面临的困境越棘手,我们就越喜欢这个故事。

人类是讲故事的生物,故事几乎触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心理学家、小说家基思·奥物利将故事称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飞行模拟器。随着不断进化,人类渴望故事,故事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指导,它模拟世界,使我们能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故事有助于将我们捆绑成社群、定义文化。故事一直是人类这个物种享有的巨大优势,讲故事的能力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能力。

《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读后感(五):看完这本书,我不再为孩子沉迷游戏而焦虑了

现在已经是23:30,孩子还在兴高采烈地打着游戏。

搁在以前我肯定会忍不住出声提醒:“不早了,别玩了,赶紧睡吧。”情况好的时候,孩子会默不作声收拾收拾准备睡觉。情况差的时候,我们会为此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但是现在的我在这里敲着键盘,对她的一切动静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因为我最近看了乔纳森·歌德夏的《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书中说游戏也是故事的一种形式,而人们往往对好的故事没有免疫力。

想想我自己也常常为了一本好的小说,或者一部好的影视剧而废寝忘食,我又有什么资格去苛求孩子呢?

虽然我们对好故事没有免疫力,但是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告诉我们:虚构故事里都有很强的道德属性,作者们虽然会非常详尽生动地描写一些不好的行为,但是他们也会对这些行为进行谴责。

比如福楼拜曾经被指控他写的《包法利夫人》亵渎了道德和宗教。他的律师辩说:虽然书中描述了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但是书本身没有错。包法利夫人虽然犯了罪,但是她也受到了惩罚。最终大获全胜。

游戏也是一样,它始终没有摆脱故事的核心,也就是让玩游戏的人通过重重困难取得最终胜利。而故事就是通过鼓励道德行为,使社会更加和谐。

那么故事为什么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呢?

众所周知,《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讲述发生在奴隶身上的悲惨故事,激起废奴主义者的同情心,继而引发了美国的南北战争。

这些都是故事在人类发展史上出现过的真实事件,有的甚至可以称之为奇迹。

心理学家解释为进入虚构故事中的人很容易受到故事的影响。因为我们在看非虚构故事时,会带着批判、怀疑的态度,会和生活中的事件进行验证。而看虚构故事时,因为知道它是虚构的,所以会放下心中的防备,所以很容易被虚构故事潜移默化地打动。

所以说虚构故事也在塑造着我们,改变着我们。

虽然乔纳森·歌德夏在《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举了很多故事创造奇迹的例子,但是本书不是探讨故事的表现,而是从生物进化论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故事为什么会一直被人们喜欢,并创造出这些奇迹的。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知道故事是怎么控制思维的道理以后,我们就会对如今短视频的盛行其道、行销话术的X脑行为等有一番新的认识,从而构建更好的人际关系,改变我们的人生。

好故事如何掌控思维

评价人数不足

【美】乔纳森·歌德夏 著 许可 译 / 2023 / 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