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亚洲与欧美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亚洲与欧美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亚洲与欧美世界》是一本由[日] 加藤祐三 / [日] 川北稔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亚洲与欧美世界》读后感(一):亚洲与欧美世界书评

亚洲与欧美世界是很细腻的一本书,作者写的洋洋洒洒、娓娓道来。 从大航海写到世界经济,又写到奴隶制、战争与殖民,最后是全球的新格局,架构十分清晰,有种见微知著的感觉。 读这本书的时候,好像是和作者的一次长谈,很容易就可以读进去,写的东西很生活化,语言并不晦涩,作者的写作视角比较独特,很新颖也很棒。

《亚洲与欧美世界》读后感(二):向内求还是向外求?

本书讲述了14世纪末到20世纪欧美与亚洲世界的发展,时间跨度长达五百年,总体介绍的较为笼统。因作者是日本人,书里也侧重了一些日本视角,这点还蛮有意思。读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对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的发展有一些思考:

从欧美十五世纪左右的发展来看,动荡带来更多机遇?——欧洲相对分裂,需向外抢夺资源。

依托强者——加入已有生态体系比另起炉灶获利更多。

从亚洲角度,当时商业化成熟,各商圈连成一片,中华大一统体系,资源可统一支配。稳定发展却无创新的内驱力,思考大平台保留危机和创新意识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落实,如何克服惰性?

通过马六甲的发展,思考无规则时期,领地意识的重要性?

《亚洲与欧美世界》读后感(三):向内求还是向外求?

本书讲述了14世纪末到20世纪欧美与亚洲世界的发展,时间跨度长达五百年,总体介绍的较为笼统。因作者是日本人,书里也侧重了一些日本视角,这点还蛮有意思。读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对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的发展有一些思考:

从欧美十五世纪左右的发展来看,动荡带来更多机遇?——欧洲相对分裂,需向外抢夺资源。

依托强者——加入已有生态体系比另起炉灶获利更多。

从亚洲角度,当时商业化成熟,各商圈连成一片,中华大一统体系,资源可统一支配。稳定发展却无创新的内驱力,思考大平台保留危机和创新意识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落实,如何克服惰性?

通过马六甲的发展,思考无规则时期,领地意识的重要性?

《亚洲与欧美世界》读后感(四):海洋贸易下的世界走向

本书由于是两人合著,确实会存在一些读起来章节并不十分之连贯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本书依旧是一本不错的历史科普书籍。同时从该说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历史视角,来认识近现代历史的变化,以及从世界各国接触中东亚唯一一个较为和平实现工业转型国家的视角下,来认识东亚并入世界格局之中的发展变化,以及日本学者本身对于自己国家的变化认知与总结,以及对待中国来说的鸦片战争(日方眼中的日清战争)认识,在这些方面该书都是一本不错的了解之作。

通过先对欧洲各国的发展进行简短的描述,以及普通民众生活对于政治经济的影响,从而引出商业贸易。由于市民生活对于茶叶、砂糖、棉布的需求,海洋贸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世界的连接。

所谓的东亚,其实主要也就是日本,适合作为另一种视角来认识历史。

就今天来说,本书确实有一定的滞后,对于作者最后对世界局势的预测,在今天看来似乎也有了定论。

《亚洲与欧美世界》读后感(五):海洋贸易下的世界走向

本书由于是两人合著,确实会存在一些读起来章节并不十分之连贯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本书依旧是一本不错的历史科普书籍。同时从该说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历史视角,来认识近现代历史的变化,以及从世界各国接触中东亚唯一一个较为和平实现工业转型国家的视角下,来认识东亚并入世界格局之中的发展变化,以及日本学者本身对于自己国家的变化认知与总结,以及对待中国来说的鸦片战争(日方眼中的日清战争)认识,在这些方面该书都是一本不错的了解之作。

通过先对欧洲各国的发展进行简短的描述,以及普通民众生活对于政治经济的影响,从而引出商业贸易。由于市民生活对于茶叶、砂糖、棉布的需求,海洋贸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世界的连接。

所谓的东亚,其实主要也就是日本,适合作为另一种视角来认识历史。

就今天来说,本书确实有一定的滞后,对于作者最后对世界局势的预测,在今天看来似乎也有了定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