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山人鱼与乌有王》经典读后感有感

《山人鱼与乌有王》是一本由[日] 山尾悠子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80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人鱼与乌有王》读后感(一):梦中的呓语

对《山人鱼与乌有王》感兴趣,是一种对幻想系作品的期待,尤其是对似梦境一般的幻境的期待。

我期待的是与山人鱼的邂逅,与乌有王的相遇,以及梦境中的旅行。

但一切都没有。

我掉进了另一面,深刻体会了“不易读”,却没能收获到愉悦。这是我的遗憾。

与其说《山人鱼与乌有王》是一本幻想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部意识流作品。

“我”与年轻妻子新婚后的第一次旅行的回忆,恰巧遇上了被尊称为“山中人鱼”的伯母的葬礼。在旅途中,“我”看见了漂浮在生与死之间的人鱼,也与逝去已久的母亲重逢。还有,那一场大火……

整个故事给我一种很怪异的感觉。新婚的夫妇像是凑在一起旅行的陌生人,旅程就像是陷入了黑色的梦境,没有逻辑与方向,只有“我”似有似无的呓语……

恰好,意识流是我阅读的盲点。在这种“不易读”的氛围之下,我看懂了书中的每一个字,却看不懂整个故事。就像是陷入了黑色粘稠的梦境中,把握不到故事的方向。也像是溺水一般,越想看清,越呛得失去意识,脑袋里来来回回都是东京奥运那些黑色鬼魅的舞者。

在这个看不清时间的梦境之中,总有一种怪异的压抑感,只有偶尔短暂停留的只言片语,带着淡淡的忧伤的美丽,给人一丝喘息的机会。像是溺水时抓住的一根稻草,可惜的是转眼人又沉了下去……

山尾悠子的文笔绮丽多变,确实配得上她“寡作天才”的称号,但她古怪的叙事风格,应该不会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如果你并非意识流文学的爱好者,我建议阅读她的作品之前要深思。

否则,最后就只剩下和我一样的感慨——看不懂。

PS:书是很小很精美的一本,颜值在线。

可惜,不管是明信片还是整体的风格,与作品一样充满了压抑感。而我早已过了欣赏这种暗黑而压抑的美学的年纪。

《山人鱼与乌有王》读后感(二):邀你共赴一场盛大的黑色派对

这是一部充满浪漫阴郁气质的奇情幻想作品,作者在书中以自己曾经的记忆附着于现实造访夜宮的经历之上,为我们打造了一幕充满异幻色彩的忧秀作品。

这部作品的故事线其实并不少,甚至比一般的小说还要丰富,只是在相互之间的衔接上更加随意和飘忽,在毫无缘由的进和毫无预感的退之间将场景来回拉扯。 是作者在游移间的自我挣扎还是沉睡在心底的黑色梦境猛然苏醒? 我们不得而知,只因为这些故事已经被黑色的夜晚包裹的密不透风,就像一排排密集的廊柱和下沉的中庭,你看到的远远不及你看不到的精彩有趣,你看到的远远不是你以为的或是你曾经以为的。 这么多年来夜宮其实有了很多的变化,但对于我来说,曾经的记忆以及不断滋扰的碎碎念的经纪人让我无法看清自己的处境,也无暇顾及这个与我结婚却仿佛像一个陌生人的被我称为妻子的人,我们是否是真的在一起了?还是像在车站旅店里那样只是被命运扯到了一起的两个独立的个体。 妻子在降灵会的时候漂了起来,有点出乎意料,是她与伯母未曾断掉的羁绊还是什么我未能察觉也无暇深究的隐秘过往,是舞者们给她的力量吧,一直在狭小的空间,并不需要多虔诚,我觉得,甚至一度恍惚,舞蹈的最终目标是漂浮在空中。 在前往山中宅邸的途中,一幕幕异象令我局促不安,身边的人都理智的选择了躲闪,我也在级尽克制中想象着到达那里的意义,只有妻子安然享受着这一切,这令我对这个亲密且陌生的女人越发不安。我的思维已经从巨大的枝形吊灯的形状逐渐收束起来,然而不断中断的意识是因为我的臆想还是因频繁的沉睡而混乱,我已经不想搞清楚了。 在到达山中之后,一场盛大的幻象之旅将逐渐清晰的故事线再次翻转,我的亡母,山中伯母,乌有王,旅牛,隆隆作响的机械,淌出的黑油与血……一切的一切都具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命运也随之旋转跳跃,我似乎明白了我为何会一直身处黑夜,也在不断变化的场景中看到了妻子,看到了这迷雾笼罩的山中。 这本书是山尾女士蕞新出版的一部幻想文学作品,其中还收录了日本原版特典中的幻想绘画作品,以及山尾女士对这些晦暗的画作的解读,从中不难看出很多作品与书中场景的契合之深,也再次渲染了本书阴郁的氛围。

《山人鱼与乌有王》读后感(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读日本作家山尾悠子的《山人鱼与乌有王》,有一种虚幻的朦朦胧胧的漂浮感。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就是“我”和新婚妻子的几日旅游,中间又碰到了伯母的葬礼。 真正好看的是故事的叙述手法: 过去与现在相融合 现实与虚幻相融合 真相与假象相融合 故事中的很多意象,细细品来,格外有味道。

比如妻子的那一条假毛皮的围脖,虽然是廉价的代替品,却让妻子每一天带上它的时候,都有无尽的快乐,也赢得了别人羡慕的眼光。 这里面一定是藏着点什么寓意的,对吧?我的理解是这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再比如和题目所对应的剧目《山人鱼与乌有王》,我对日本文学相对比较陌生,不知道真实的舞台上是否有这出剧目,根据书中的描写,我复原的剧目内容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伯母,也就是剧团主角,扮演了山中人鱼,这个设定蛮吸引我的,山中为什么会有人鱼呢?它将如何在山中生存?

而乌有王则不是由演员来扮演的,它是由器械类展示出的一个虚无的东西,你感觉到那里有一个“人”的存在,而实际上什么也看不到。

这出在故事中真实存在过的剧目,和“我”也记不清楚是否真的发生过的一场让一切化为乌有的纵火,缠绕在一起。

妻子的悬浮术,至于为什么会悬浮的原因,书中并未交代,可是她悬浮之后的结果似乎展现了悬浮是为了降灵,“我”思念的死去母亲在最后悄然而至,故事悄然形成闭环。 书中的一些小细节也很有趣。

比如那对喋喋不休的小夫妻,总是担心自己受了不公平待遇,初见时就用言语敲打“我”和妻子,后来更是在抽球抽签时,挺身而出,以正义相责,书中在这里放了一个实验,白球代表的是失败,红球代表的是胜利,小夫妻要求重抽,但是夫妻俩齐上阵抽了无数次,却全是白球,妻子一上手,红球就滚滚而出。有些事情就是这么神秘。

这对小夫妻和“我们”的关系远不止于此,他们从刚开始的没名字,到后来成为p先生和p太太,甚至在我们结束了旅行之后半年,我们又因为其他偶然的原因而相见,并成为可以长期通信的朋友。 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从陌生到熟悉,开始的时候你也没有想到后面的走向。

书中有很多反复出现的意象,有的是人,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比如妻子喜欢积攒的面包、妻子那个负责任而烦人的代理人、“我”的那个负责看守老家的看护人、草地……

他们每多一次出现,就会让你多咀嚼几分他的意思。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邻居叔叔画水墨画,只是一笔一笔一笔蘸着墨汁涂在白纸上,可是慢慢的山也出来了,水也出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都出来了。 渲染,烘托,就是这本小说的主要写作手法。 小说的最后,作者还附着了一些让这个虚幻的世界完整的东西。

作者会告诉我们一些作品中灵感的来历,比如在本书中作为明信片出现的一幅少女的画像,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的描述:

超越了时代国籍和性别的抽象而蛊惑的难以理解的容貌。 忽然觉得去掉了容貌两个字,这一段话不就是作者对于本书的总结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