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乌有园》的读后感大全

《乌有园》的读后感大全

《《乌有园》》是一本由金秋野 / 王欣著作,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8元,页数:2014-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有园》》读后感(一):请好好说话

编者的意图是很好的,这一系列的书已经出到第三本,刚看完前两本,印象比较深的是董豫赣的文章,其他的基本看完就忘。在建筑学大领域里猛在教学生叠盒子、挖洞洞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被西方现代主义的东西洗脑,我看见有理想的中国文化人在努力用本土文化的东西试图把学生的脑子再洗回来。不过,建筑领域的“文化人”(虽然风景园林已经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它在100年内估计跳不出建筑圈)比较善于辞令,因此写东西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把简单的直观的道理复杂化、神秘化,而不好好说中国话,把论述写成萌芽的新概念作文,只会让人觉得跩而空洞。以前读经济学领域的赵冈的《中国土地制度史》时候,发觉说话的风格,思想逻辑的条理性也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才会有后来的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既然有道理就要好好说话,若果没道理就请闭嘴,扯那么多滥竽充数的文章作甚。另外,这种论文集式的成果跟期刊的工作量差不多,每本的定价高得离谱,不知是在传播文化还是在捞金。

《《乌有园》》读后感(二):实实在在的乌有园——使那些模糊的逐渐清晰,使那些清晰的更加真实。

乌有园真的乌有么?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想,一定未必。每个中国读书人的心里一定有一座想象之中的园林,不过是因为大时代的关系,有些人的清楚一些,有些人的模糊一些。《乌有园》里面的文章,可以使那些模糊的逐渐清晰,使那些清晰的更加真实。

感谢专业的缘故,建筑师写起造园的文章来,角度总是独特的。他们并不纠结于技,重点是在法的探讨——这更接近于建造园林的本质,一种自觉的与世俗拉开些许距离的观看,看自己也看周遭。当这种观看之法确定下来了,技术的展开也就可以自然而为了。

本书的重点是绘画与园林。意思是说从绘画到园林的转化。绘画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园林是具有现代性的当代园林。显然,作者们无意对传统做简单的模仿,他们更具有野心——中国传统设计语言的现代转化。这无疑是对当下强势流行的西方设计语言最好的平衡,也是一种努力使本土建筑学早日具有自觉性、独立性的勇敢尝试。

《《乌有园》》读后感(三):乌有园

探讨园林的好处之一是:绕开近代以来的西方建筑学学术话语体系,目前可建构中国传统建筑学术话语的切入点里必定有园林的一席之地。只是书中作者多为建筑学人而较少出现景观同仁,这是比较可惜的。 这本书聚焦于绘画和园林的关系,及其对于当代建筑设计语言的可用武之地。 1.董老师:绘画与园林中对于“行望居游”之“居”,尤其是“山居”的探讨。 2-3.对于观看方式的探讨。 4-8.介绍红砖美术馆和绩溪博物馆。 9.有限建造——一种本土的现代建筑成长路径。 10.环秀山庄掇山之法。 11.对于庭院的六个话题的讨论,分别是:庭园形态、欧洲庭院、庭院植物、庭院建筑、庭院建筑结构、材料和细部。 12.对中国传统学习流于空泛的批判,希望能够学习“具体的传统”。比如,王澍对传统材料和构造有深入的了解和实际应用,这属于认知了具体的传统。 13.国美的学生作业,对传统园林的建筑学意味的设计性解读与写生。其实是一种游学写生,但是这里十分强调观察时的视野——一种建筑学的视野。 实际游学时带有一定的观察方式很重要。今和次郎的“考现学”可以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14.对王澍水岸山居的讨论。 不过以上所有关于绘画与园林的讨论都离不开最终的一个目标:如何将传统园林的形式转译再现于当代,为当代设计提供形式语言。 而传统园林的形式的最大特点是:自然形式。

《《乌有园》》读后感(四):乌有的世界

王欣老师总是笑称,在中国有一类建筑师,没什么钱,难以在现实中实现理想,却有着传统文人的情怀,于是自然而然地,便开始了纸上的造园,就是“乌有之园”,或许只是只能容许半个身子的“容膝斋”,又或许市井中的半亩庭院,半潭秋水一房山,足以在其中发生与人有关的有趣的故事。

可能恰恰因为这种“乌有”的预设,加之师法于传统的文人画与园林,这类“纸上的园子”便顺理成章地按照“文人建筑师”们的理想状态,发展得足够风骚和“如画”。当然,在这群“文人建筑师”当中,自然不乏有在建筑实践中努力实现者,而在我看来,王欣老师的教学和研究中,更是把“乌有”当做一种“大有”的状态,这种“乌有”的纸上园林才得以有穷尽极致的可能。

当多数建筑院系的学生已在本科二年级迈出他们“正规军”的第一步时,三年前,我曾师从于王欣老师有一年的时间。王老师心中理想的教学是传统的师徒制,而事实上我们的课堂也的确做到了,所不同的是王老师的徒弟,足足有二十一名,且年年如此般人数,可想而知教学的工作量有多大。而王欣老师的原则,便是学生们人人出高质量的精品——于是,我们的第一步,便是以这样一种极其“文人”,又十分严格、丝毫不能马虎的“纸上造园”的方式来展开。“侧坐莓苔草映身”,王欣老师总是引用这句诗来说明建筑的姿态与人的身体性,而我觉得,这句话也恰恰隐喻了王老师的教学,即,以一种解读传统的方式,从侧面介入到对同学们在设计的开始所需具备的建筑形式基本功素养的严格训练当中去。

《《乌有园》》读后感(五):乌有园,以及传统的崩坏

纯吐槽~

朋友大老远从广东过来,我带他来逛了一圈市区,然后到了书店,当天阴雨绵绵,我翻到了这本书,装帧还不错,于是趁着下雨慢慢看,并且专门记录下来《芥子园画谱》里面的传统山水画法,顺便建了一个相册。

书的内容文字马马虎虎,前面几个建筑的实例并没有很出彩,红砖建筑也没有传统建筑的基因,后面谈到王澍先生,很喜欢的一位建筑师,有情怀,有想法,只可惜他的建筑在当代在中国可能没有市场,杭州的美院,以及他的宁波博物院,早有耳闻只没有机会看到。

从传统山水画复刻到实体,中国的园林实际上并没有特别有灵气,目前看来,我国园林的审美跟日本比起来,是没有发展甚至是在倒退的,这可能源于我国对“老”的盲目崇拜,以及近代对传统的摒弃。日本的园林对于声音的降噪和提升,以及意向的升华是非常高明的,有哲思有情趣。

早在十几年前,在图书馆看过陈从周老先生的《说园》,词藻华丽对仗比喻文采飞扬,然而文字的描述和现实的情况比较起来,现实要平实得多,整本书几乎没有配图,如今老先生仙逝多年,这本书更加不会有人完善。当年在书上看到一个轶闻,说是陈从周承建某个建筑,被科班笑话,可现在呢,这些科班的建筑师,给我们带来全是方盒子以及密集恐怖的钢铁森林。这也是王澍成名后对经济高速发展,建筑师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放弃作为建筑师的职业操守和时代责任,导致中国进入了曹星原老师说的“最恶俗的时代”。

早在2005年左右,中国出现过一两年的古镇热,“热”一是因为大城市的年轻人奔忙于生活,压力巨大,追求祥和舒缓的生活方式,二是一些中产阶层经济条件渐佳,旅游的需要大大增加,抱着旅游者心态对他乡存在虚幻的想象,三是古镇建筑风貌保存相对完整,审美上比单调的大城市丰富得多。我们现在所知的乌镇,是集合其他很多地方拆迁的古建筑材料,重新建起来的“古镇”。一个可悲的事实是,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留在古镇,毕竟过惯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留下来慢慢生活几乎不可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