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方法与问题读后感精选

方法与问题读后感精选

《方法与问题》是一本由赵汀阳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1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方法与问题》读后感(一):先有问题,还是先有方法?

一直有个疑问,古往今来的大咖们是用什么方法得到成就的? 科学家的成就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法,那么哲学家呢?比如知行合一的王阳明,都知道是在龙场悟道,那他怎么就能“悟出来”呢? 社科院哲学院的赵汀阳教授,没有用“个人努力”来搪塞普通人,他很认真地总结了自己在哲学方面的研究“方法”和遇到的“问题”。 书名《方法与问题》 作者:赵汀阳 关于方法: 维特根斯坦方法,即不学哲学史,直接研究生活中的问题。 因为哲学太特殊了。 众所周知,哲学研究的环境都是假设的“绝对环境”,哲学研究的是“思想的界限”或者生活ji限中的“ji端问题”;举出一个反例,对科学来说是致命打击,但是对于哲学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哲学问题某种意义上是“无解”的,只要能解释出意义就很好了,比如著名的白马非马,风动心动。 所以,即使所有哲学史书都被毁了,但是哲学问题依然在,思想方法也还在,那么研究也是可以重新开始的。 其他方法:逻辑、游戏分析、博弈论、怀疑论、先验论,哲学逻辑等(书里有说明) 主义不等于方法: 关于经常听到的某某主义,作者看来只是看问题的角度,并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远看有一座亭子,你从什么角度看,都只是看到了亭子,并没有改变亭子本身。 关于问题: 莱布尼茨提出上帝只面临两个问题,创造的问题和选择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选择一个蕞好的世界给我们”。 哲学方面,欧洲哲学传统是寻求必然性;周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一直都在思考可能性。 生活的意义现在越来越多被质疑,是因为传统的价值观和个人生活现实变成了两件事,甚至成为对立面。就如“贤妻良母”这个词是褒义还是贬义,现在都很难判定了。这就是“现实与意义的分裂”。 什么是生活的幸福? 两个原则:一,一个行为本身自成目的;二,幸福是来自他人的礼物。只要愿意,每个人都有能力让他人幸福。可以购买的快乐不等于生活的幸福。

《方法与问题》读后感(二):《方法与问题:赵汀阳先生的学术自传》:一本深入探讨方法和问题的研究书籍

《方法与问题》是赵汀阳先生的学术自传,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他在方法和问题上的一系列研究。

书中包括了无立场、综合文本、新百科全书、本源递归的方法、可能性哲学、存在论与创世论的合一、共在存在论、facio理论、天下理论等一系列重要议题。

整本书由作者的两篇自述和两篇访谈组成,通过这些内容,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赵汀阳先生对于哲学研究的思考和转变。

在自述部分,赵汀阳先生着重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他谈到一个哲人需要保持无立场的思维态度,不被已有观点所限制。

他提出了综合文本的概念,认为问题应该从多个角度综合思考,而不是仅仅站在一个立场上。

此外,赵汀阳先生还介绍了本源递归的方法,通过回溯问题的根源来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

这些方法的介绍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哲学思维。

除了方法上的探索,书中还介绍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学问题。

赵汀阳先生探讨了可能性哲学,这是一门研究可能性和可能世界的分支学科。他还探讨了存在论与创世论的合一,试图将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统一起来。

同时,他还涉及到共在存在论、facio理论和天下理论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这些讨论丰富了书中的内容,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些哲学问题。

除了自述部分,书中的访谈部分向读者展示了赵汀阳先生的学术历程和思考方法的变化。他介绍了过去和现在他正在研究的问题,并解释了他自己在哲学研究方向上的转变。

这些访谈揭示了作者的思考过程,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赵汀阳先生的学术思想。

总而言之,《方法与问题》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无论是哲学研究者还是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都会从这本书中获得知识和启发。

《方法与问题》读后感(三):《方法与问题》:不算小的小书

书不算厚,说起来还算小,但是里面涉及的问题可不小,毕竟是关于哲学的,看过去的感觉总是一知半解的,说句不恰当的,是一本不算小的小书。其中同名篇章《方法与问题》,作者自己梳理了自己的研究路程,简易地表述了自己的理论,而之后的数篇,有些内容和此篇是类似的,毕竟是阐述理论,因此会把理论再说一遍。

我不熟悉赵汀阳,但看了这本书,不说对赵汀阳的理论和贡献有多了解,就是感觉这人做学术挺踏实,在媒体面前,也很谦虚。有一点的好感在于,他很注意中国古籍里的理论,尤其是先秦的思想理论,并且能很好地运用,甚至,他试图把里面的中国哲学挖掘出来,为此写了一本《历史·山水·渔樵》的书,探讨“天人地”的关系。

《方法与问题》此篇只有两节,但是都很长,一节讲“方法”,一节讲“问题”。他说“在功能上,哲学被设定为对所有思想的反思”,“反思的定位很清楚”,但是“反思的方法在哪里”?他说:“哲学的每次重大推进都在于方法论的变革,只有新方法才能发现新视野”。最后一句话把我说服了。

“方法”一节还谈到生活的意义,尤其是现代的生活。他说,“现代生活把原本由传统来解释的价值观交给个人自己去解释,可是生活的现实不由个人说了算,于是,现实与意义发生了分裂而脱节,变成了两件事情”,由此,“生活意义的困惑就成为了现代性的一个症候”。他认为,“生活自身必须能够解释生活的意义”,在生活中,“每种选择都蕴含价值”。但无论赵汀阳是不是证明选择如何生活自带了该种生活的意义,在当下,小年轻感觉分裂的日子还是存在的。

第二节“问题”里说道了“否定词”的发明非常伟大,“否定词对于一切思维的根本和奠基作用”,“否定的功能是一切反思能力的基础,否定词的自然意识突变为思想的转折点或临界条件”。然后,作者梳理了“第一哲学”(哲学上关于本源的研究),第一代是亚里士多德,研究存在本身;第二代笛卡尔及“我思”;第三代海德格尔的“此在”和“我忧”。从中可以看出哲学研究的“格局”越来越小,但精度越来越高,也跟能和人的生活处境相联系。作者提出的是“我行”,兼“行动”和“制作”之义,但我不知道对我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或者在哪一点让我看清楚了生活的真相。

第二章《对工作的另一种反思:10个启发》谈及了对赵汀阳有启发的10位先哲及其相关理论。第三、第四章都是采访,有些理论在第一章里都聊过,可以作为复习看看,至少看访谈文字比看论文文字轻松一点。第四章的访谈比第三章的访谈要俗一点,也看得出来,赵汀阳很“真实”,记者问他有什么心路历程,他说“我没有什么心路历程值得说,也对‘心路’没什么兴趣”。确实,“心路历程”就是所谓成功者在媒体前、在劳苦大众前要表演出来的“马后炮”屁话。

《方法与问题》读后感(四):一次追求哲学范式突破的无奈尝试

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哲学发展中,去形而上学是所有风格化的哲学模式的主流。那些建立在逻辑同一性基础上的,强调整体性、必然性、永恒性的二元论,作为思维“约定”的可重复结果,在后期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与蒯因为代表)和后结构/后现代风格下被冲击得支离破碎。为形而上学奠基的笛卡尔/康德式思路和通过形而上学为世界奠基的附魅式思路逐渐让位,实在和人—物关系的解读开始取决于视角如何转换,取决于实践性哲学的行动。但对于赵汀阳而言,他希望实践的是一种“弥合”,他不愿意放弃形而上学(因为这涉及到他对世界“天下体系”的政治构想),但又强调哲学本身并无终极答案的实践性特征,这本小书即是他的自述,又是他缝合的尝试。个中矛盾,颇显无奈。

赵汀阳将方法置于问题之前,正是由于无论是传统形而上学方法还是现代哲学方法都无法满足他的缝合需求,因此问题也就让步于方法,只有方法的可行才能创造出新的范式。正如他自述,他必须做到跳脱出哲学史去做哲学(严格来说甚至不能是福柯《知识考古学》或德勒兹《差异与重复》式的,因为“话语”与“差异”仍然有大量哲学史的积淀),但思维突破的不易仍然使得他不得不求助于维特根斯坦(晚期《哲学研究》的维氏而非早期《逻辑哲学论》的维氏),对于日常哲学使用分析的推崇构成了赵汀阳哲学方法的底色,其核心就在于行—实践。也许这里将“我思故我在”转换为“我行故我在”是为了突破笛卡尔哲学对外在性无法做出担保的局限性,也是为了弥补海德格尔“此在”无法构建在世秩序的缺陷,同是预设一个行动的“共在”——共同体的先验存在(也许借用了阿伦特的“行动”概念),来实现形而上学——实践的合一。但这种缝合似乎是反维特根斯坦式的,因为赵汀阳过多的隐性预设取消了“游戏”概念本身的任意性。首先这种“行”必定是伦理性的,或者说元伦理性的,这有这样行与共在之间才有结合的基础,先天性的共在必然是基于行的一种“自然状态”;其次,如果说海德格尔只是给存在赋予了时间—历史主义的特性,那么赵汀阳则为了让秩序拥有一个共同性的坚固保障—而非存在自身个体性的的向死而生—将共在本身就赋予了共在的含义:共在先验性的完成了向死而生的过程,从而得以实现天下秩序的理论构建。因此在这里,赵汀阳否定了政治的权力性,用空前的乐观来实现天下体系的底层逻辑,进一步将“行”指代为“孔子改进”(圣人无外)以代替经典的“帕累托改进”(实际上也是取代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有趣的是,他在书中批判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天生蕴含的共产伦理观本身的不可能,又被他的政治构建完美继承。

结合曾经阅读的《天下体系》和上文的分析,《方法与问题》这本小书实际上仍然只是一种无奈的尝试。这里的“行”实际上只是一种在诸多形而上预设下的被决定的“行”,正如赵汀阳自己所言,通过这种模式构建的“天下体系”并没有考虑当下的可行性,这种可行性的缺失实际上正预示了哲学逻辑上的困难:过多的预设下缝合的困难。赵汀阳很难赞同西方的启蒙范式,又希望将东方思想融入进普世价值,最终难以避开与批判对象同流,甚至走得更远的无奈。哲学有许多自我指涉的部分,克服自我指涉往往又会走向独断论,在此处哲学就会意识形态化,赵汀阳仍然是知晓其思维局限的,因此在书中十分坦诚强调自己仍然没有像休谟、维特根斯坦、亚里士多德那样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上,我们总是有遵从现代风格的思维,但也有跳脱出当下哲学范式的冲动。一直以来,每个个体既在追求某种永恒和亘古不变,又在潜意识中期望着未知的可能。我们希望它们可以永恒的来临,却从不来临。它们可以既保障我们生活的乐趣,又保障我们价值的根基。正如西美尔在《时尚的哲学》中对于时尚双重特性的分析那样:时尚本身所具有的前卫使人可以获得优越感的证明,将人从平庸中拯救出来;时尚可被模仿的流行性又使人获得集体性的身份认同,从而又拯救了人的孤独。后现代正是由此而生,但走出后现代的可能也许也蕴含在其中。答案在空中飘,拂过生活的风会带来不同的答案。

《方法与问题》读后感(五):方法与问题

方法与问题

《方法与问题》

这个题目看上去十分有意思。方法、问题两者在语义上是属于对立、从属关系。先是有问题,才会出现相对应的解决方法。照理说,题目应该是“问题与方法”,但是作者将其反过来——“方法与问题”,看得出来作者的眼光很奇特。

《方法与问题》作者赵汀阳先生,1961年出生于广东汕头 ,哲学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汀阳一身专注于哲学上。 赵汀阳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硕士学位,后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入选“第三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赵汀阳长期从事哲学研究,研究领域为形而上学、政治哲学、伦理学,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方法与问题》是赵先生的学术自传。赵大佬分别从方法和问题两个角度来跟读者一起深入交流探讨他对哲学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本书一共分为四个章节,包括作者的两篇成果论文和两篇访谈。

第一个章节名为“方法与问题”,与书名同名。在这章节里,他提出了方法论、综合文本、本源递归、可能性哲学等学术。其中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属方法论,这是整本书的中心。掌握方法论,就等于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达到通达全面的境界。

第二个章节讲的是赵大佬对于工作所产生的10个启示。这章可以理解为对第一章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某些晦涩难懂的部分内容。

第三章节和第四章节是访谈。这两章通过一问一答形式向读者展现了赵大佬的研究方向、学术历程及其思想的转变。

虽然读完此书让我感觉十分吃力,但是我却从中学到了许多令我受益终生的知识点。我建议小伙伴们赶紧来看此书,少走弯路,走向成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