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100字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100字

《生命的礼物》是一本由[美国] 欧文·亚隆 / 玛丽莲·亚隆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一):对死亡的坦然

心理治疗师夫妇用一生来认真相处,以至于玛丽莲在去世前可以说自己是“对生命无遗憾的87岁老妇人”,以至于欧文在感受到死亡时异常平静,并描述为“与玛丽莲会和”——认真相处的夫妻更容易走出来,不幸福的夫妻才会因为浪费时间而悔恨不已。认真相处一生的夫妻留下了一条宝贵的智慧:站在对方的视角考虑问题。深思、慎行、珍惜……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二):面对死亡与丧亲之痛

据说本书的作者是著作等身的心理诊疗师,豆瓣说是“当世仅存的国际精神医学大师”。我没有看过他的其他书籍,只是通过这本小书了解死亡逼近的种种,虽然我之前也多少看过一些,比如《最好的告别》、《当呼吸化为空气》和《暮色将近》,也许还可以加上我上个月看的电影《火山挚恋》(也许本片的着眼点并不在于面对死亡),他们最终都在死亡面前释然了因为他们的人生都足够充实。本书除了高龄的作者(88)和妻子(87)讲述死亡逼近与死神来临,还有作者在丧亲之痛中的艰难历程,也许只有科学家才能在这样的境况中坚持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心理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工作成果写出这本书。现在作者已以92岁的高龄突破了自己家族的长寿天花板,希望他继续享受与创造自己的人生。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三):死亡是生活的“巅峰”

因家里亲戚得了恶性肿瘤,让我想了解当一个人濒临死亡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当周边人同情、惶恐不可终日时,病床上的人又在想什么?当不可避免的人走了,活着的人又该怎么读过余生呢?

这本书,是两个耄耋老人在生命垂危之际所写的,是一本真实记录的日记。书里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没有渲染死亡的焦虑,没有刻意是思念和缅怀,可是字里行间都是爱,对生活的爱、对彼此的爱。 我们常说“尘归尘,土归土”,好像人入土了,就一样了。不是的,活着不一样,面对死亡更不一样,死后还不一样。有人死是“含恨而终”、有人是“舍不得走”,而有人活出了“生命的巅峰”。 我们同情着别人、审视着自己的生活,担心着以后老了怎么办,却常常忘记生活正在发生,现在经历的一切都会影响老后的生活。 不念过去,不畏死亡,好好地、用地地活在现在,多读书,多写字。爱别人,爱自己!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四):愿活得充实,死得坦荡

欧文和玛丽莲,一见钟情于15岁,喜结良缘于23岁,至2020年,他们相伴65年后,玛丽莲因多发性骨髓瘤去世。 我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欧文亚隆—伟大的心理学学者,坚定的科学家和怀疑论者,在这本合著书中坦言了自己的崩溃,哀伤和欲望,88岁,即将走向人生尽头,存在与死亡,沉浸于哀伤,或走出困境,时间的力量碾压一切。一年或者两年,度过了生日,忌日,周年,节日,生活中逝去者的痕迹逐渐减少,消失。甚至一两代人后,所有与他有过物质性接触的人离去后,当记忆最终消散,这个人便从精神上彻底“死去”。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四位亲人,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我甚至没有机会知道他们的姓名。 活得越充实,死得越坦荡。愿你的人生,了无遗憾。 亚隆作品最大的力量便是真实,对自己坦诚相待,对他人报以真诚。其实有时候人最大的困境就是无法直视和接纳真实的自己。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五):来自欧文和玛丽莲的温暖治愈

好温暖的一本书。欧文亚隆与妻子玛丽莲相爱73年,哪怕到最后的分离时刻,也充满了爱与温存,是不是,还是可以相信爱情? . 这样的爱情,大概人世间存留的不多,他们深深的思想连接是爱里最大的纽带,一位是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一位是女性主义哲学大师,两个人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爱为基础一起学习与进步,一起面对人生重大课题,一起面对存在与死亡。 . 我不知道看完了这本书,在我面对至亲离去时会有多少帮助,但至少我知道,他们的故事足以温暖我,业已冰冷的心。 . 人如何能够坦然面对死亡? 亚隆和玛丽莲告诉我们:活得越充实,越能坦然面对死亡。 . 人生那么短,短得多少事来不及做,多少人来不及看,多少梦想都还在路上… 所以唯有自由选择的认真活,才是最好的直面死亡的方式。 . 存在主义相信,人的自由选择创造人的本质。 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选择就没有活过。 随心而行吧朋友们!当盖棺定论的那一天,希望我们都能坦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