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彩瓷帆影》的读后感大全

《彩瓷帆影》的读后感大全

《彩瓷帆影》是一本由纪红建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20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彩瓷帆影》读后感(一):文明的远航-- 黑石号长沙窑瓷器的前世今生

黑石号的出土有力的证明了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一望无际的大海,苍茫而幽远。经历了无数个惊涛骇浪,无数个漂泊无定的海上煎熬,沟通连接了东西方文明。海上丝绸之路打开了文明碰撞交融的窗口。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辈坚持孜孜不倦的探索,冒险寻求更多发展的机会,吸收不同文明的优点,保持谦逊,合作共赢,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丝路精神。探寻黑石号的精美瓷器的前世今生,就是我们了解学习个继承先民灿烂的文化的寻根之旅,也是一种圣地巡礼,去先民开辟的丝绸之路去朝圣,去亲历那段风雨飘摇的征程。

陶瓷是人类进步发展的产物,瓷器是我们独有的献给人类文明的礼物,土与火的艺术结合,我们祖先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追求创造了绚烂的陶瓷文化。唐代南青北白,蜜色瓷更是皇家爱藏,宋代达到高峰,官窑出品各具特色,是属于我们华夏文化独有的灿烂和斑斓。元青花结合融入了草原文明的开阔和辽远,更是上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峰,明清之际因为督陶官和烧瓷匠人的不断尝试创新,五彩和仿生瓷更是绽放出繁复而艳丽的美感。

要领略长沙窑质朴的美感先要跟着作者钩沉长沙窑的历史,这里有着很多海外陶瓷学家,汉学家,历史学家的身影,都是受我们文化吸引而全身心投入研究长沙窑和瓷器的国际友人,他们漂洋过海,远离家人,这种文化的张力和影响力让我们骄傲和自豪。

这些海外研究者中,日本学者对于瓷器,对于长沙窑研究最让我动容,因为有着共通的文化圈,更容易产生共鸣。中日关系也有着复杂而厚重的背景。对于这个一衣带水,风月同天的东邻,我们是熟悉又陌生。从遣唐使源源不断的来学习大唐盛世风流,到不断的拿来主义,学习模仿到创新,到近代的明治维新,现代快速学习西方体质革新,经济快速崛起,有太多可以借鉴的东西,通过对比研究日本陶瓷研究和发展背后的本质,在这种对比与不同的体验间领略东西方的碰撞与交融,也可以透过他们的文化换个角度看待咱们的文化。这种在瓷器和茶道上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他们的拿来主义,融合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独具自己魅力的方式和精神。

长沙窑的发掘与保护更多的是我们的博物考古专家,爱国民间人士,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用简陋的工具,筚路蓝缕,白手起家,坚持孜孜不倦的田野调查结合文献研究。作者用文学浪漫的笔触描写读来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现实中的困难要远比文中描绘困难的多,没有一代代考古文博工作者的努力,就没有我们现在灿烂的博物考古成绩,和灿烂文化的物质证明。

面对灿烂的陶瓷文明,灿烂的文化,我们更应该反思,铭记,圣地巡礼是为了更好继承学习,为了更好的出发。

《彩瓷帆影》读后感(二):诗意的彩瓷:长沙铜官窑的全球化之旅

长沙彩瓷,这一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工艺,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它不仅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更是连接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重要桥梁。在这座以湘江东岸的铜官古镇为中心的城市,千百年来的炉火燎原,孕育出了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 铜官窑,作为唐代长沙窑的主要窑址区,曾以其繁荣的制陶业和独特的彩瓷技术而声名远扬。据史料记载,这里的制陶技艺曾以“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烛洞庭云”的诗句来描绘其盛况。然而,五代以后,随着铜官窑的逐渐衰败并最终覆灭,这个曾经繁荣的窑口被历史的长河淹没,直到20世纪70、80年代之交,伴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这个深埋在地下的窑群才得以重见天日。

然而,长沙彩瓷的魅力并未因时间的推移而减退。1998年,一艘巨大的唐朝沉船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被发现,船上近八万件瓷器中,有五万多件来自长沙窑。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长沙彩瓷的巨大影响力,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在《彩瓷帆影》一书中,纪红建以长沙铜官窑为起点,深入探寻了长沙彩瓷如何融合南北技艺,创新突破,最终成为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和瓷器世界工厂的过程。他以行走的方式,将读者带入湘江,沿着长江、东海、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等方向,领略长沙彩瓷在海外市场的辉煌历程。

在遥远的勿里洞岛,纪红建目睹了中国瓷器在当地渔民中引起的收藏和买卖热潮。他深入海底,寻找黑石礁上著名的“黑石号”沉船残骸。从这些珍贵的瓷器碎片中,我们看到了长沙彩瓷如何穿越时空,承载着中国的智慧和技艺,活跃在全球各地。 《彩瓷帆影》不仅是一部记录长沙彩瓷辉煌历史的重要著作,也是一部展示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的生动画卷。通过纪红建的实地探访、采访和资料查阅,我们得以一窥长沙铜官窑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他的文字不仅迷人而饱满,也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

正如纪红建所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并不是封存在那里,任我们随手取到,而是要靠我们去寻觅、理解和重读。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每个时代的人都会在重读历史的过程中找到自己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养分。”《彩瓷帆影》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传承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同时也鼓励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世界。 长沙彩瓷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智慧、勇气和创新的故事。它既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也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见证。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彩瓷帆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这段辉煌的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彩瓷帆影》读后感(三):在触摸到碎瓷片的一瞬间,他仿佛接到了文化传承的接力棒

《彩瓷帆影》,是一本虚构和非虚构相间的书。

它像奥利奥饼干一样,在两片非虚构的饼干中间,加上了一块儿虚构的芯儿。奥利奥饼干以它独特的造型在饼干界占据了一席之地。本书的作者也用这种夹心的写法,让这个题材更加好看。

读整本书的时候,你能时刻感觉到作者的那种使命感。作为一个China瓷器国的国民,他责无旁贷。作为一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地区的民众,他是义不容辞,作为一个担任者文化使命的作家,他更是当仁不让。 这本书的描写对象非常小众,一艘沉没在异国他乡的唐代古船,被发现上面保存着5万多件瓷器。 这些瓷器大部分来自长沙铜官窑,这是在此前文献上基本没有记载过的一段历史,这是一段作者这个居住在铜官窑遗址的人都不了解的故事。

作者从沉船地开始自己的行程,他用长沙古瓷作为鲜活的例子,走进了先辈们的灵魂家园。 在进行学术追远的同时,他 把思绪回到了唐代,在想象中双线前行,他想把那些历史见证者用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用他的话说,“我想让他们从历史中走出来,从古老而残破的作坊里走出来,从干巴而枯燥的长沙铜官窑学术考据中走出来。”(p134) 于是,我们看到了遥远的唐代,我们的手工艺人们,在传承和创新之间、艺术和生意之间,寻找着平衡点。

作者行走在故乡的铜官窑冷清的遗址间,却仿佛看到了千年前,这里曾经的热闹和繁华。 这勾起了作者的遗憾,也让作者更加的卖力梳理这一段历史。 作者希望以此为契机,把众人已经游离的目光重新拉回到此地,作者也希望,能够让当年的海上丝绸之路风光重现,打开对外贸易的大门,让我国的彩瓷重新大放异彩,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过去、现在和未来,就这样巧妙地交织在了一起。

分享两段我特别感动的地方。 本书开头作者与古代瓷器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虽然都是碎瓷片,但是作者仿佛在那里感受到了古人的体温。这也许算得作者与古人的一次握手,在那个握手中,他仿佛接到了文化传承的接力棒。

樊翁和家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摸索中,终于找到了彩色的配方。也许发现某一种颜色是一种偶然,但是,这种发现却是一种必然。就像当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到了苯元素在跳舞从而悟出苯分子是一个环一样,灵感从来只光顾那些勤奋的人。

本书中还有很多精美瓷器的图片。我特别欣赏其中的一个残碗。那是一个唐代长沙铜官窑青釉褐绿彩花鸟纹标本。如果是过去看到这个碗,我也许更注重的是花鸟的造型,但是现在再看这张图,里面的每一种颜色都似乎在跟我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感动。

《彩瓷帆影》读后感(四):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瑰宝之一 长沙彩瓷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烛洞庭云。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倍受世人所喜爱,特别是古瓷器更是以其制作的精美,技艺的高超而身价斐然,千金难求真品。

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中国瓷器有几种,其中诗意的彩瓷,堪称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与智慧结晶。长沙彩瓷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就是前往世界的路。

1998年,一家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的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发现了一艘巨大的唐朝时期的沉船,这艘船中发现的近八万件瓷器中,有56500件陶瓷来自长沙窑。

作者亲去遥远的勿里洞岛,找到了发现沉船的黑石礁,感受中国瓷器引起的收藏和买卖的热潮,梦回大唐:那些精美的瓷器,釉下多彩、唐诗、跨国婚姻的图案、狮子和棕榈树……

作者从长沙铜官窑故里开始,深入探访长沙铜官窑如何南北融合、创新突破,成为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瓷器世界工厂,再从湘江出发,沿长江、东海、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等,打拼海外市场的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

作者以贯穿中西的视角,结合行走、回忆与历史讲述,追溯长沙彩瓷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恢弘历程,既探秘中国制造远销海外的文化和经济因素,也描绘出一部数千年中西文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交流的历史图景。

通过这些沉船上的瓷器等重现了大唐的盛世繁华,很早之前长沙彩瓷就带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向世人展示中华之强盛。

《彩瓷帆影》读后感(五):这里是彩瓷外贸之都

《彩瓷帆影》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继《乡村国是》《大战“疫”》《哑巴红军》《家住武陵·源》等作品后经过十年艰难走访、查证的一部报告文学。

作者借由一千多年前满载中国瓷器的阿拉伯商船“黑石号”被打捞问世,83%是长沙彩瓷而展开的关于故乡长沙望城千年铜官窑的探寻和追忆。

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唐朝国家强盛,经济繁荣,中外交往和通商频繁,在一千多年前的鼎盛时期,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是三大出口瓷窑之一。

它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为了便于外销,吸取了西亚、波斯的艺术风格,在瓷器的造型和装饰方面进行迎合,远销日本、朝鲜、印尼、西亚、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这是一个历史的呈现,在对长沙彩瓷的深度探寻中,挖掘出“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沙彩瓷有关的文化、社会、历史、人物,以及相关的事件,进而丰富地追述了长沙彩瓷的前世今生。

历史有生命,它不仅代表封存的过去,更有与之 有关而产生的故事、传说、纷争。它们既是一个静态,同时相对来说也是一种动态。静之表现为它的存上,身上已发生的结果、事实;动之表现为它的流向,后来人对其的追忆、寻觅、求证、理解,以及推陈出新的解说。

作者记载了他在探访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一件件有历史、有故事的瓷器,并详细求证了它们的兴起、发展、繁荣、流通、影响以及发生在它们的拥有者身上的故事。

在这些瓷器背后,作者像《乡村国是》里走进乡一样走进了陶瓷世界,在历史深处,对瓷器业进行了更深的解读,考证了中国的瓷器制造业、商贸流通,甚至世界陶瓷的贸易史、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和艺术史等。

我们无处不感触到作者写这本书的满腔热情与情怀,或许就是这些浓郁的故乡情结支撑着作者大江南北,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湘江出发,没长江、东海、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艰苦行走,追溯了长沙彩瓷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恢弘历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