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的读后感大全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的读后感大全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是一本由[美]兰道尔·门罗著作,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读后感(一):有意思的科普书

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书中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像小学生的奇思妙想。作者用非常专业的理论知识,非常严谨的回答了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类书籍。再荒诞的问题,在书中你都可以见到作者给出符合科学原理的答案

我家儿子爱不释手,看到超级入迷。可以做为孩子物理学科的启蒙书,作者物理专业出身,知识储备量巨大。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如果和如果的答案

浏览完整本书发现大部分都是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我想如果我是在十岁的时候收到这本书,会不眠不休看到被妈妈爸爸没收书本勒令吃饭。 即使已经成年了我脑子里还是会时不时蹦出古古怪怪的问题,但已经不会像小时候一样向大人提问,这本书却告诉我我不仅可以提问,还会得到回答,作者确实是是在试图回答“愚蠢”的问题的同时进行科普,哈哈。 出乎意料的,这本书还蛮适合送给小朋友的,天马行空的“what if?”和“来自外星”的小朋友们适配度意外的很高。也很适合成年人在工作闲暇时打开收获快乐,谁说成年人就不是小孩子了呢? 附上我最感兴趣的问题们: “天体浓汤” “宇宙公路旅行” “当一天只有一秒” “祖先分数” “糖果粉碎闪电” “柠檬糖雨和口香糖雨” 希望打开这本书的你也能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读后感(三):好痛!我要长脑子啦

延续上一本的风格,依然是用理智解决那些无厘头的问题。超级喜欢这种风格,是一本大人的和有一定知识储备的青少年十万个为什么~尤其是看到曾经在脑海里浮现过的问题在被人认真的解答感觉真的好棒哦!

我个人超级喜欢的部分是蒸发铁块和宇宙公路旅行,因为这么荒谬的问题很像是我自己能够提出来的!作者认真的解答蒸发铁块以后的影响,诶,科学会议和超级恶棍会议竟然会有相同的提议诶!(让人很难不好奇蒸发铁块到底有什么影响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很像是我和朋友发展的那些脑洞大开的讨论。宇宙公路旅行的讨论当然要有实际的部分,诸如多少燃油,车祸发生的概率……但是怎么可以不讨论要带多少零食和开车时要听的节目呢?这可是公路旅行的灵魂所在啊!

当然啦,也会长一些没什么用的小知识,比如一个非常冷的物体会让你的房子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读后感(四):这是一本科学家的“胡思乱想”之作

今年流浪地球和三体的热播,让我有时也会梦到神秘的半人马座,甚至梦中想到三体舰队刚出发,地球就已经自己飞到到了半人马座门口。但我不会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梦到从太阳到木星里充满浓汤会怎样?

相比之下,我的梦更像现实,这本书才是科幻,因为它居然会计算充满太阳系的浓汤需要2*10的39次方(升)的浓汤。我想不到汤成为黑洞,感受不到太空浓汤的引力,甚至理解不了浓汤向太阳系中心塌缩的关系。

好吧!这本书的第一页居然是个免责声明,让大家不要在家尝试书里提到的任何东西。原谅我,仅仅凭我对目录的观察,这本书的奇思妙想不是在太空就是在天空,或者直接挑战牛顿力学,臣妾在家实在是做不到呀!

目录

但它却是充满奇妙的幻想,一些稍接地气的幻想有:人能否像007一样挂在直升机上?用足够的力气能否通过荡秋千去往宇宙?或者人的一生是否能把所有书读完?如何建一座10亿层的大楼?

也许这类奇妙的问题,会偶然略过我的脑海,但我从没想过如何成为现实,甚至用物理+数学,来论证奇思妙想。(可能是我太菜鸡吧!)但这本书真的不一样,作者用看似严谨的计算,把这些幻想讲解成了十万个为什么。虽然大部分科学计算部分我不懂,但结论让我大为震撼。

于是,我又仔细看了看作者介绍,兰道尔·门罗物理学专业,当过NASA工程师,全职漫画家,曾三次被提名雨果奖,还有一颗以他名字“门罗”命名的小行星。好吧,我服了!

总之,这不是一本随便的胡思乱想,这是一本科学家的胡思乱想!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读后感(五):科学是套太极拳

谁没有过一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呢?比如像电影里那样徒手接子弹,比如让整个宇宙充满好喝的浓汤,比如地球加速自转到每天只有一秒,比如建一座一亿层高的大楼……这些听起来像是调皮学生扰乱课堂秩序会被赶出教室的问题,乍一看就令人头疼,却抵挡不住科学爱好者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

这就是《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这本“非典型”科普书的立意,即任何问题、无论如何荒诞不经,如何难以想象,都可以用科学原理的许多可能性予以分析和解答。难能可贵的是问题本身,而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无需有高低贵贱之分。

比如,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都有分别来自父母的两方遗传,父母各自又有来自祖父母的两方遗传,看起来我们的家谱逆推回去,会呈现指数级的人数增长,所以我们会不会是曾经生活着的大多数祖先的后代?这个问题看似无稽,实际却是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加上一定的修正来解决的。在2004年来自道格拉斯·L.T.罗德及其同事的一项模拟中估计,“同一祖先点”可能发生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

再比如,你曾经想象过从珠穆朗玛峰的山顶开始滚雪球吗?这个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如果认真追究,会有很多原理和可能,比如,雪球的增长速度会随着雪球变大而放缓(因此不要用“滚雪球”来形容增长速度快了!),当雪球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内部的张力也会增加,雪球的最大尺寸取决于雪的自由悬挂长度,超过这个抗拉强度的限值,雪球就会坍塌——但这还没结束,它会变成许多个小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可能是一场雪崩。

阅读这本“奇奇怪怪”的科普令我痴迷,它的问题是那么不着边际,却又在作者的慎思下迎刃而解。因此它令我联想到太极拳,无论对方什么力道、何种角度、任何方式打过来,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借力打力,招招拆解。

人类的奇思妙想往往就出现在许许多多个“不可能”之中,而振奋人心的科学突破也许就是成百上千个“不可能”里那个灵光乍现的“可能”。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美好基础,更是人类进步的前提与土壤。

好了,拿到这本书,你可以不着边际地和朋友们侃大山去了。

(2023.03.2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