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苦难的意义》读后感锦集

《苦难的意义》读后感锦集

《苦难的意义》是一本由[加] 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著作,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90,页数:2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苦难的意义》读后感(一):句子摘抄

这本书读,表达的观点太过于深入,做一些句子摘抄,让自己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本书要表达的核心意思。

一旦开始了社会比较,那就意味着只有天空才是欲望的尽头

自然选择的压力让它们进化出了帮助后代成长的能力,对于人类这种复杂的动物来说,这种复杂的能力就是【爱】

短暂的寒冷能让我们知道何谓温暖,饥饿感会让我们追求饱腹感,经历过濒临绝望的阶段会让我们感受到胜利喜悦更加强烈

当我的朋友谈到经历痛苦后的那种快乐时,她的眼神放出了光芒。

无聊不会让你逃离自我,而是让你沉溺于自我。

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是你做出很多良善行为的必要条件。

《苦难的意义》读后感(二):打破常规认识,小“苦难”也有意义

在贫穷的国家,人民会把苦难当做意义,聊以慰藉。但这并不能为了寻找意义,而主动受苦。所以还是认同如果你是幸福的,比如工作顺利,家人健康,收入丰厚,就不要找麻烦让这些幸福的事情毁灭。因为在这些幸福的事件背后,你可以创造小一点的痛苦来追求快乐。比如喝一个辛辣的饮料,这种感官上的痛苦体验完后会给你带来愉悦的感觉,比如跑步,身体的痛苦会给你带来内啡肽的释放。

所以个人感觉,书中有益的痛苦,指的有一部分内容就是追求内啡肽的意思。内啡肽的释放都是关于长期有益人门生活但对于当下是痛苦的,比如阅读健身控制卡路里。

我个人感觉,书中推崇的一部分困难的意义,在于我们队自己的认识当中,突破自我挑战,所相应面对的痛苦,是有意义的。比如爬一座山,练习一项运动直到优秀。而这种苦难,他本身与自己的个人信念,个人价值观相匹配,是自己愿意去付出的时间精力,所愿意接受的困难。

所以遇到苦难,我们往往想到不幸。但有时间人们会遗忘痛苦,会想积极正面的回忆,困难反而没那么让当事人难受,当然世界上不只有一种类型的人,认识多样的,同样有面对苦难和不幸而心态崩塌开始对他人不友善的人。书中同样提及。

《苦难的意义》读后感(三):abstract

我与疼痛达成了一种审慎的和解,

我们承认彼此的存在,默认互不干涉,就像我们与前任在假日派对上

互相点头致意一样

痛苦是我们为了获

得更强烈的快乐所付出的代价。

先苦后甜比先甜后苦的记忆更美好

你需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重要决策上,你需要让自己养成这方面的习

惯。你的注意力不能被每天的琐事所分散。

我试减少在穿衣问题上做决策的时间。我不太在意吃什么、穿什么

人们应该留意自己的行为,不要在无谓的工作上耗尽自己的意志力。在参加举重比赛之前,你会把自己的肌肉练得酸软无力吗?

出现精疲力蝎的情况并不是说你的能量在减少,而是说你的机会成本在增加。感觉任

务很困难通常意味着一种信号,表明还有其他更值得做的事情。

关于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就能对此了解得很清楚。

赋予痛苦意义,人而在负面体验中更快地康复

仅仅受苦还不够,要选择有价值的痛苦

过度的痛苦会使人戒备和不友善

以恰当的方式自愿受苦,从中发现人生的丰富意义

痛苦可告诉我们,昨里出了问题,从而有利于让情况得到改善。一味地寻求快乐,只会适得其反

人们理应过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人生,这种人生能让你与他人

产生联结,能让你努力改善他人的生活。

《苦难的意义》读后感(四):一些笔记

提供一个视角吧,对不对全看你理不理解。

为了少抱怨,干脆去理解痛苦,理解苦难的必要性。不要故意去找苦难,因为苦难本身就是伤害,而你不受伤害也能成长。

苦难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会面对苦难。

我们可以从苦难中收获价值观,从而获得成长。通过不同的方式去缓解苦难带来的伤害。

以下是每章的小tip: 一、痛苦具有意义。对于意义的追求更重要,而不是快乐。

①痛苦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到伤口;

②我们天生渴望正义与群体幸福,想要实现目标,而痛苦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二、痛苦的好处。

①提供对比(温和且受控的痛苦);

②获得专注,逃离自我意识;

③消除愧疚感 ;

④释放求救信号。

三、虚拟世界(体验痛苦)的好处。

①预期未来从而获得愉悦;

②虚拟故事可以让人们主动掌控体验哪一种负面情感;

③负面虚拟故事隐含着我们感兴趣的事情;

④提供了一种想象式玩耍,供我们练习;

⑤我们喜欢故事是因果报应的;

⑥邪恶自有魅力,可以掌控别人。

四、努力的好处。

①做一件事情就放弃了做另一件事情的机会,努力有成本;

②最小努力原则;

③努力会对事物建立情感和价值感;

④游戏化使得努力更有趣;

⑤心流:不厌倦也不焦虑,专注手头上的事情。

五、(1)做事的意义。

①人群之中的名声 ;

②对于自己的好奇;

③自我肯定;

④对目标的追求、有目的;

⑤归属感、依恋;

⑥道德感。

(2)何为有意义的行为。

①归属感:与他人联结,建立积极关系。与社会和生活有关;

②使命:找到值得做的事情;

③讲故事:理论和逻辑理解自身和世界,用故事让人生变得有条不紊;

④超越性:失去自我的神秘体验;

⑤道德感:有益处,有价值,有重要性;

⑥痛苦让印象更加深刻,从而行为的意义增强。

六、面对非自愿痛苦我们会:

①仪式是社会的黏合剂,制造归属感;

②赋予痛苦意义,从而在负面体验中更快地康复(PS:感谢科技发展,要麻醉,不要生育意义感和真实感- -);

③痛苦可以提升自我价值;

④痛苦能提高韧性和共情水平;

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七、如何追求幸福

①人不是生来就感到幸福,痛苦就调整方向 ;

②冥想:获得心态上的平静和无欲的追求;

③刻意追求快乐和金钱会有负面后果。追求金钱最好的方式,是在追求其他有意义的行为过程中顺带赚钱;

④不做猪,不用一生去追求体验式幸福;

⑤不要忽视身边人真实的痛苦,也不要怀着有泛滥的同情心。

《苦难的意义》读后感(五):痛苦到底有没有意义?趋利避害的人类为什么会自找苦吃?

我们经历的那些痛苦到底有没有意义?

每个人从出生到离开,这其中必然会经历一连串的痛苦,波折,磨难。有句老话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见生活中能十分平顺地过完一生是很难的。那么,我们经历的那些痛苦,挫折都是有意义的吗?人类真的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只追寻快乐吗?

作者开篇便提出了明确的质疑。如果人类只是趋利避害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去运动,去学习,去爬山……去做很多明明很累的事情?也确实累,但却始终锲而不舍地去挑战自己。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事情从表面上看来是痛苦的,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克服很多障碍,才能坚持下去的。然而做完之后,挑战成功之后的喜悦却不是那些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事情带来的快乐所能比拟的。那是一种更为深层,更为持久的喜悦,它对自己是一种大大的肯定,是对自我能力的认可,也是在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而怀疑自身的时候,这些曾经克服过的难题,承受过的折磨将会成为鼓励自己战胜挫折的信心。相信自己能挺过去。

相比于“难题”,“困难”,“挫折”这些词,【苦难】这个词显然更大。就像有些读者激烈反对作者对“痛苦”的定义,认为他太不严肃了,自己父母二战期间所经历的那才是痛苦,运动不能叫痛苦。作者也承认,但是因为语言的不同,很难有词能够准确表达这个意义,所以他敬请读者谅解,还是用了这个词。然而翻译的时候,书名译成了“苦难”,这显然和痛苦不是一个等量级。

我们不会把任何小的困难,挫折叫做苦难,只有那些大的,可怕的,深刻的,个人难以抵抗的,我们才会称之为苦难。中文语境包括了痛苦和困难,一听就知道是个人或集体经历中难以回避,又需要靠极大的毅力和信念去克服的境遇。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痛苦有意义吗?

痛苦是不是有意义,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它。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是让你成长了,还是让你明白了很多以前从未想过,或者知道却不能理解的东西。

痛苦本身也许并没有意义,它不像是我们主动去喝的苦茶和苦咖啡,我们主动去跑的马拉松,我们为了提高自己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这些主动去做的,当然是有意义的,因为这种经历对于我们来说极为重要。我们知道它的重要,也愿意为了它去承受苦涩,肌肉酸痛,早起,舍掉娱乐和社交等等。

我说的痛苦是那些我们没去找,却突然遭遇。屋漏偏逢连夜雨这种。这样的痛苦本身也许并没有意义,但是我们如何对待它,如何克服它,战胜它,成就自己,却是有意义的。不能打倒我的,将使我更强大,便是这种感觉。

所以,人类并不怕痛,甚至主动去寻找痛,因为它对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就像人类的痛觉,是为了提醒我们避免更大的伤害。经历痛苦,也只是为了让你学会怎么面对它,让你有机会变得更强大,更坚韧。而且,赋予痛苦意义,将使你能更好地走出困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