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荒野之声》的读后感大全

《荒野之声》的读后感大全

《荒野之声》是一本由[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页数:5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荒野之声》读后感(一):声音的价值在于它拥有创生的力量!

有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在空无一人的森林中,一棵大树倒下会不会发出声响?

答案是不会,因为从物理上来说,确实会发生空气的摩擦震动,但是因为这个震动的波并没有到达任何听觉系统,因此不会产生声音。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自然的声音其实是依赖于人类或其他有听觉的生命的存在的,这也说明的我们和自然的密不可分,是时候该听听自然的声音了。

这本《荒野之声:地球音乐的繁盛和寂灭》的最大特点我觉得也恰好在此,全书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述这些千姿百态的声音,直接与大自然进行联结,而不是像科学家一样的第三人称的视角来把自然对象化或客体化。这样我们在阅读时也亲近了许多,像是直接跟着作者一起来倾听自然的声音。

这本书真是让我在声音方面大开“眼”界。作者戴维·乔治·哈斯凯尔也是厉害,他现在是美国南方大学教授以及古根海姆研究员(Guggenheim Fellow),致力于生物及环境方面的研究。2017 年他的《树木之歌》获得了约翰·巴勒斯杰出自然写作奖。2012年他的《看不见的森林》入围普利策奖,并获得201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最佳图书奖、美国户外图书奖。

声音的意义是要用来交流,如果没有信息的交流,那么发声和倾听的意义将被消解,我们会很好奇,大自然是如何通过声音来进行交流的呢?在地球上,最早的能够发声并通过声音来交流的生命是什么呢?

作者通过对古生物的化石研究揭示了这一谜题,向我们娓娓道来,地球在沉寂了35亿年之,是昆虫给大地带来了第一阵歌声。之前虽然有生物偶然发声,但是并没有用于交流的语言,所以生命界长久地保持沉默,而当昆虫有了翅膀,发声的成本陡然下降,声音的交流就有了立足之地。

这本书就是这样从动物歌声的起源开始,穿越在地球历史的全部轨迹中,通过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猛犸象牙长笛、现代音乐厅中的小提琴和耳机里的电子音乐,我们认识到人类的音乐和语言同样是属于生态和演化范畴的故事。然而,人类亦是破坏者,我们正在压制或扼杀地球上许多鲜活的声音。

我常常带着耳机出门,听着我喜欢的流行音乐,虽然乐在其中,但是却也遗憾地错过了很多,错过了风掠过树叶的沙沙作响,也错过了林间的鸟鸣。

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世界的丰饶,部分在于听觉体验的多样性,声音的价值在于它拥有创生的力量,让我们侧耳倾听,拥抱这种力量吧!

“这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夜晚。有三两声鸟叫虫鸣,汽车和飞机各司其职,还有人类的音乐和语声。在我看来,一切都理所当然。地球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星球,充满音乐和言语。然而,过去并不总是如此。地球上丰富多样的声音,此间种种奇迹,都是近期才出现的。不单如此,它们还十分脆弱。”

“尘世声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是秩序和叙事的惊鸿一现。这也可以类比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从不存在,到具有形体和运动,再到死亡。存在因短暂而可贵,听觉带给我们的体验不同于任何其他感官。声音才现身便已消逝,而对屏幕的一瞥,皮肤的一次触摸,或是花的香气,都至少能停留一会儿。”

《荒野之声》读后感(二):大音希声:宇宙交响乐与听不见的声音

本书是美国南方大学生物学教授哈斯凯尔继《看不见的森林》《树木之歌》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类似《树木之歌》,《荒野之声》也是一首歌,它是写给生物多样性的赞歌;对过去消逝和灭绝的而言,是一首挽歌;对未来的脆弱和不稳定而言,是一首警示之歌。

类似《看不见的森林》,《荒野之声》也从广泛的田野调查出发,由山间鸟啼、呦呦鹿鸣、阵阵蛙声和唧唧虫声,渐渐深入去探索生物之间隐秘而重要的物质流动和能量传播,看这张大网是如何弥漫于天地之间,将人类自身挟裹其中。

《荒野之声》是宇宙演化中的音乐,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听觉盛宴,也是人类作为共同体中负责任的一个成员,对自身的反省和对不平等、不公正的控诉。它一方面引导我们去体味世间和声的美好,一方面提醒我们去发现背后的不协和音,还有那些被我们错过、忽视甚至掩盖、湮没了的大小音符。

关于声音的研究已经很多,有生物学视角的,包括声音的演化、不同生物发声形式和感知声音的方式、声音对于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重要性、动物声音随环境的变化等;有环境保护视角的,比如不同地域占据主流的特有声景,人们为保护声景做出的努力;也有音乐视角的,例如现代音响设备的最高水平、先锋音乐家的探索,以及电子合成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冲击,等等。《荒野之声》就像一首交响乐,它把文献资料和一手的田野调查与对不同领域群体(包括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和音乐家、音响师)的追踪采访融汇在一起,恢宏而壮丽。

“听不见的声音”,是《荒野之声》中更重要的一部分。听不见的原因分几种。

其一是人体感官局限。众所周知,狗、大象、鲸类的听觉范围比人广泛得多。这是由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决定的。生活在原始时代的人需要听猎物和捕食者活动的细碎声音,但习惯了现代都市生活的人在丛林里几乎完全留意不到这些声音。(试想一想,是否“如果我们以鼠类为食,就会像蝙蝠一样能感受超声波”?)

作者在文中打了一个浅显的比喻:假设动物可听到的声音范围相当于成年人的身高,人类能听到的差不多就是从他的脚跟到靴子边沿的范围。相当可怜。这还只是人类平均水平,不同个体在感知上存在差异,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所能听到的音频范围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通常说的聋子和正常人之间其实并没有截然的界限,更多的是一种人为划分。

生物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听见声音。我们在有生之年能听到的声音,都是人类祖先在演化中形成的复杂器官带给我们的惊喜。而这种复杂性,恰恰是以牺牲容易修复、存续更久的简单结构换来的。因此我们无力抗拒正常的衰老过程(从出生时起就开始走下坡路、像单峰驼的驼峰一样疲软下来或者分裂成双峰驼),非正常的损害,如强烈的噪声、药物影响,也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其二,心理上的自大,使我们倾向于漠视“异类”的声音。正如作者所说,“我们是一种内向的生物,更倾向于听自己人的闲言碎语”。我们认为语言和音乐是人类特有的,其他生物的声音,即便婉转动听的鸟鸣,也都是不成体系的,称不上“乐声”。这种划分的依据在哪里呢?

现代技术已经能让我们去感知海底、水域的声音,甚至微观世界里细菌和真菌的咕哝声,都可以通过仪器设备来放大和记录。但是在传统的实验室的培训中,研究者只需要用眼睛去观察、用鼻子去嗅闻、用手去触碰,很少有人提出要用耳朵去听。

我们不单放弃用这种感官去探索生物界,而且更乐于把自己隔绝在钢筋水泥铸造的小格子或者隔音效果良好的音乐厅,以此去屏蔽外界令人无所适从的快速变化,营造一种封闭的、整齐的假象。这跟我们在园艺上去除杂草和景观上追求几何秩序感的做法是一致的。我们自以为可以从充满混乱和无序因素的外界环境中逃离出来,实则不然。

其三,从时间维度来说,在宇宙诞生之初,我们也听不见声音。因为生物的声音同样是随着整个地球生态的演化逐渐出现的:生物需要有发声的欲望和需要(还要有应对发声风险的策略),才会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特定的介质;最后还需要特定的接收端,包括人类的耳朵,而人耳也只是自然界中各种各样不同倾听形式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鱼类沉浸式的侧线系统、鸟类反应更热烈的直线耳蜗,等等。

声音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它是流动的,只存在于一时一地的空间中,这意味着声音具有短暂和瞬时性。因此,听不见的声音,还包括早期人类的语声和音乐。我们可以从壁画和塑像中寻觅远古人类的艺术,而声音早已随风飘散,只能通过复原古乐器和模拟演奏去捕捉一二。

人类文明的进步之一,表现在我们对声音的纪录形式。比如乐谱和文字,在融媒体时代,还可以采用二维码。正如作者所说,《荒野之声》这本书本身也是声音凝结下来成为文字,呈现在纸面上的结果——这是人类的声音和文化发展达到一定层次后出现的产物。

声音需要依靠载体、通过媒介的传递和感觉器官的翻译,才能被人听到。因此,“听不见”还有最后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我们所听到的,很可能只是我们想听到的,或者我们的感官允许我们听到的。启蒙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的蒙蔽,每个特定的“翻译”及其表达形式都带有主观判断的痕迹,因此势必形成倾向性的解读。声音会扭曲、失真,在不同人心中引起不一样的共鸣。

声音从诞生到传播,整个过程已经十分艰难,更何况,马路交通、船舶运输、建造工程,又给世界增添了更多喧嚣。在这铺天盖地的人类噪声中,有多少声音被压制、被篡改、被消声?我们无意识的日常举动,会对我们“听不见”的声音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影响?

敏锐的读者大概已经发现,中译本保留了作者初稿中的副书名“地球音乐的繁盛和寂灭”,而将原书副书名拆成了三个主题词:声音从宇宙诞生之初的寂寂无声,到弥漫于天地间,是“音波奇迹”;从简单的二叠纪发声昆虫到随着显花植物的出现爆发出声音盛景,是“创造演化”;最后一部分“感官濒危”,既是讲述人类自身听觉的倒退,也是在警示声音多样性面临毁灭之灾。

倾听为人类重回生命共同体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声音是一道无形而有力的绳索,将一切生命紧密地维系在一起;它不单是生命多样性的指征,本身也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力量。

《荒野之声》读后感(三):《看不见的森林》作者全新力作,如果世界只剩下一种声音......

荒野之声在你心里是怎样的?海浪之下,雨林之中蕴含着怎样的声音?我们是否真的动用过我们宝贵的感官去倾听我们的世界?

倾听我们这个星球的歌声、音乐和言语,这些都是演化创造的奇迹,是大自然的生态之歌。地球历史上,声音从未像今天这样丰富多样;但声音的多样性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岌岌可危。生境破坏和人类噪声,都在削弱世界各地的声音多样性。当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不再倾听其他物种的声音时,灾难就会降临。

跟随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书《荒野之声:地球音乐的繁盛和寂灭》,重新侧耳倾听世界,以声音为桥梁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或许是面对当今变革和不平等的危机的重要指南。

#1序言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展望公园(Prospect Park)旁的步道上, 夏末蟋蟀和螽斯的歌声给空气中增添了一番滋味。

日落好几个时辰了,暑热还未消退,鼓噪得躲在林间的昆虫阵阵唧啾。路灯沿公园围墙间隔有序地分布,形成步道上独特的灯光节奏。小虫逐光而来,聚在被路灯光晕笼罩的叶片上。一路走来,四周的声与光此起彼伏,微妙地涨落。

螽斯唱起欢快的、嗡嗡作响的三重奏:ka-ty-did,节拍压得很稳,每秒律动一次。有些歌手把歌曲缩减成二重奏,节奏放慢了。有时,夜间整个园子里的歌手都按照一个拍子,声音大得让我觉得胸腔都在共鸣。今晚不同往时,螽斯们似乎不管协调与否,只顾寻找自己的节奏。与这种律动相对的是树蟋单音调的悠长颤鸣, 缠绕、悦耳,绵延不绝。

螽斯

公园一栋建筑后面的安全灯溢散出的光,照亮了上方一簇栎树枝。枝丫间聚集着一百多只欧椋鸟。然而,这些栖息林中的鸟儿没有回巢安眠。亮光刺激得它们尖叫、啁啾、鸣啭,在小枝间扑腾不已。

一架大型飞机低低地飞过头顶,在公园西边画出一道轨迹, 俯冲降落到拉瓜迪亚机场(LaGuardia Airport)上。这声音起初像南边地平线上的一根线,逐渐变成粗重的绳子,盖过了虫鸣。接着渐渐磨蚀、减弱,只剩下低沉的尾声。日间飞机着陆的高峰时段,这种声音每隔两分钟就会出现一次。

其他交通工具的声响混进来 :汽车轮胎在沥青路面上刮擦、 发动机嘶吼着加速运转、大军团广场(Grand Army Plaza)狂乱的十字路口喇叭遥远地交锋,以及电动自行车嗖嗖地飞驰。

我从公共图书馆地下室的室内音乐会出来,漫步到这里。音乐家将自身与乐器的木料、尼龙弦和金属弦融为一体 ;动物、油料、树和矿石完美地结合,唤醒了乐谱上沉睡的乐音。随后,我与朋友们交谈,声带颤动赋予呼吸以一刹那的意义。在音乐和语声中,神经以空气为神经递质,消除了个体在交流中的物理距离。

这一切声音的能量都源于太阳。藻类沐浴着阳光生长,然后沉入地下,变成黑色的油。如今,藻类储存的太阳能,在地下长久掩埋后,由喷气式飞机和汽车的发动机释放出来。由此,我们听到它们的吼声。

电动自行车的能量来自煤炭发电厂供应的电能,也就是古老森林捕获的光能。今年的光能存储在槭树和栎树叶片里, 供养着那些螽斯和蟋蟀。小麦和大米亦是如此供养着人类。此时虽是夜间,太阳仍在闪耀——光子转变成了声波。

这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夜晚。有三两声鸟叫虫鸣,汽车和飞机各司其职,还有人类的音乐和语声。在我看来,一切都理所当然。地球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星球,充满音乐和言语。然而,过去并不总是如此。地球上丰富多样的声音,此间种种奇迹,都是近期才出现的。不单如此,它们还十分脆弱。

在地球十分之九的历史上,都不存在交流之声。海洋最早出现动物,或是海底珊瑚礁最初形成时,没有任何生物歌唱。陆地原始森林里没有发声的昆虫或脊椎动物。那时候,动物只能通过捕捉彼此的目光,或通过触摸以及化学手段来传递信号和相互联系。

数亿年里,动物在无声的交流中演化。声音一旦形成,就将动物们维系成一个网络,几乎可以瞬时对话和交流;有时还能远程连接,如同有心灵感应一般。

声音承载的信息,可以穿透迷雾、污浊、密林和黑夜。它能越过阻碍芳香和光线的屏障。耳朵是全方位的,而且始终保持敏锐。声音不仅将动物联系起来,还通过不同的音高、音调、节奏和振幅,传递微妙的信息。

当生命相互联系时,新的潜力出现了。动物的声音成为创新的催化剂。这似乎很矛盾。声音是短暂的,然而在传播中,声音将生物连接在一起,唤醒了生物演化和文化演化的潜在力量。这种创生的力量,用数亿年时间产生了地球上令人惊叹的声音多样性。

你眼前这张纸上的文字,这些铅字印刷的人类语言,不过是声音、演化和文化极富成效的融合带来的产物之一。世间还有无数奇迹正在奏响。每个发声的物种都有独特的声音。地球上每个地方,都有由众多声音交汇而成的声学属性。

而如今,世界上丰富多样的声音正面临危机。人类这个物种, 一方面将声音的创造力推至巅峰,另一方面也是世界声学宝藏的头号破坏者。生境破坏和人类噪声,都在削弱世界各地的声音多样性。地球历史上,声音从未像今天这样丰富多样;声音的多样性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岌岌可危。

我们坐拥宝库,却又困守愁城。

“环境”问题通常表现为气候变化、化学污染或物种灭绝。这些视角和考量都至关重要。然而我们还需要补充一个框架 :我们的行为正在使未来成为一个感官贫瘠的世界。随着荒野之声永久消失,人类噪声甚嚣尘上,地球变得扁平、黯淡。这种衰微也意味着丧失装饰性的感官成分。

声音是具有创造力的,消除声响的多样性,将会削弱世界的创造力。这场危机也存在于人类物种内部。噪声带来的重负,诸如健康状态不佳、学习能力减退、死亡率增加,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并不均等。种族偏见、性别歧视和权利不对等,都会造成声音层面严重的不公正。

倾听,让我们体会到交流和创造的奇迹。倾听也告诉我们,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多样性正在衰减。因此,美学——感官知觉的鉴赏和考量——应该成为引导我们蹚过席卷生活的变化与不公正之涡流的核心要素。

然而,我们日益脱离了与生命共同体感官层面的传奇关系。这种割裂是感官危机的一部分。我们漠然无视大半个生命世界的美,以及它的破碎。这击溃了人类伦理必要的感官基础。

因此,我们所处的危机,不仅是周遭的“环境”危机,也是感知的危机。当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不再倾听其他物种的声音时,灾难就会降临。世界的生机,部分依赖于我们是否愿意回头去倾听地球的生命乐章。

倾听,是一种快乐,一扇通往生命创造力的窗,也是一种政治行为和道德行为。

*本文图片来源于Hippop、Pixabay、CC0

*本文整理自《荒野之声:地球音乐的繁盛和寂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