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的罪与罚的读后感大全

艺术的罪与罚的读后感大全

《艺术的罪与罚》是一本由〔美〕弗兰克·兰特里夏 / 〔美〕乔迪·麦考利夫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的罪与罚》读后感(一):艺术的恐怖

人们病入膏肓,需要文学暴力灵药救治

人们是非自由状态,现代化-被同化的人变成普遍的恶,根本原因则是工业革命。而有能力者就要反抗。社会机器的齿轮,工人重复的劳动。最近出了一款聊天软件ChatGPT,人和ai聊天,ai在进步,可以完美呈现答案并且通过人的问答方式提升自己,人反而在重复机械劳动中丧失自我,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写到异化一词,工厂工人重复劳动,和《毫无意义的工作》本质是一样的。

塑造的图像世界,演员、电影、观众二者借助电影屏幕相互凝视,谁能充当主客体。作家在小说中创造杀人犯这样的客体,自己不仅没有犯罪还满足了杀人欲望。

奴隶是有自我意识的吗!他是想要翻身做主人吗,不他想成为艺术家,会书写的艺术家,模仿任意一种关系,不就是带着面具生存

图像标志着我们似乎想要拥抱的存在的不在场,生活于其中的图像崇拜的相机世界。屠杀成为了不可思议的视像也就是艺术化的战争景象,亚洲是霍乱的起源地、危险、威胁及所有魔鬼来自于东方,《霍乱时期的爱情》没有这一说法,西方国家把中国看成假想敌是否也是因为这些原因。

宁愿不,重复无意义的事情,个体获得主体意识, 艺术与商业环境之间的矛盾,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很难做一个权衡。

写作是属于男性欲望,莎士比亚的妹妹要是同莎士比亚有同样的写作能力,那么她不会有莎士比亚那么出名。想象力过度就是精神病?疯子教会了关于我们自己的真理。正常人与精神病人之间的差异在哪,是正常人多,精神病人少就被判断为精神病人吗?

《艺术的罪与罚》读后感(二):没有欲望对象的欲望究竟如何安放?

《艺术的罪与罚: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科波拉》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艺术的本质就是创造。创造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新的历程。而这个过程势必要寻找,发现,越界,打破和组合。

在艺术繁荣之地,如果一切归零,引发的是恐怖的愉悦还是恐怖的恐怖?艺术和文学让我们可以在一步之外去看这个世界,换言之,艺术和文学让我们和现实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正是这个距离,让我们安全和愉悦。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看伊藤润二?谁能说在那些恐怖的、怪异的、神经质的角色和剧情中,没有获得一丝丝隐秘又带着羞耻的快乐?

当9.11本身是一场恐怖袭击,他给人们的冲击和震撼是毁灭性的。这场袭击被认为是艺术的,也许是从艺术的打破功能来说。但是如果为了艺术而去打破,即去炸毁 即去杀人,这样的本末倒置,让人觉得更为恐惧。

电影是一种幻像,但是却呈现出一种比我们的现实生活更高级的气息。电影世界让我们感觉很厚重,而我们的生活却轻得让人不能承受。

是在生活中遭遇了不幸、侮辱所以在脑海中产生各种罪恶的想法所以才在现实中遭遇罚吗?罪与罚的遭遇碰撞出了艺术,而这艺术追溯源头,来源于人和人的角逐。

当一个黑人要为成为黑人的时候他首先要做是把自己心中的白人驱逐。

本书的两位作者从现实事件、文学小说、电影、戏剧等进行文本解构和分析。就像剥开洋葱一样,不断扒开一层层又一层深埋的欲望,让我们去看到底让人如此不安的是什么。

艺术评论类的书籍却写出了悬疑小说的味道,让人折服。

《艺术的罪与罚》读后感(三):震惊的情绪一波接一波,很难看到这么敢写的书了

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发生。然而,在随后的9月16日,有一个人却发表了更加震惊的言论。他称这起袭击是“全宇宙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他高度称赞这起事件,并且表示,“在音乐中,这种壮举我们连想都不敢想。”

后果可想而知,这位名叫斯托克豪森的先锋音乐家,正在举办的巡演被临时叫停,声讨他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迅速冲上热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音乐家口出狂言,让人们觉得他是支持恐bu主义的疯子?又是什么原因,让他疯狂地崇尚在音乐中实现毁灭与暴力?

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守望者·镜与灯系列丛书《艺术的罪与罚: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科波拉》一书中,或许会让我们找到一些答案。

作者在书中指出,斯托克豪森说迄今为止的艺术家、文学家,一直都在寻找并努力创造“最伟大的”作品,但因为顾忌世俗的眼光和评判,只能畏首畏尾,在条条框框里隔靴搔痒。

所以,当911事件发生,他就将之视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作品,这是在艺术与变革层面的一次颠覆。

……

斯托克豪森一生的创作生涯饱受争议,他出生于1928年,从他的言论中就可以窥见,他一直想要构建或重铸像瓦格纳的世界那样的精神世界。

然而,跨世纪后,经济趋于全球化,他的言论与试验,也渐渐离现今世界越来越远,他越来越像一位格格不入者,在世界中矗立。

我们从他的言论中,可以嗅到一丝恐bu主义,甚至是纳cui的味道。

也因此,在他眼中,平民大众只属于愚昧未开化的行列,普通人理解不了他的言论,他也不屑于让人们理解他。

——

在《艺术的罪与罚》这本书中,两位作者以9·11事件为缺口,将斯托克豪森的言论放进来,深入讨论了潜藏在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背后的黑暗与欲望。

文学家们生活在人群中,又需要将眼光拔出来,放在更高处。

人们一直想要找到突破从前辉煌的方法。艺术与暴力,文学与恐怖,也许只有一线之隔,也许根本就没有明确界限。

那么艺术家们究竟如何在符合现实的边框里不断突破?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新尝试,艺术在不断的“越界”与“归零”后,达到新高?翻开这本书,也许会找到一点点答案。

《艺术的罪与罚》读后感(四):不可能犯罪的研究学报告

副标题的两个名字,指向了文学和电影。而原罪,则是更早更早的,有关于人性。 所谓艺术,一定不甘于平庸,挑战惯常,也有哗众之嫌,但大部分还是进入了极端或极致的范畴,有某种信号的放大功能,令此一频道的接受者大受其“益”。 但不见得是所有人,所以真把讽刺当成了幽默,把审丑看作了审美,把冰山之下全部溶化,就真的只剩下了一种展示,而这种展示,有时候是要命的。

这本书角度很好,太多艺术理论(电影是一大类)把犯罪题材归类,却不擅寻其根源,也就无法推导其影响,喊着漂亮的口号,任欲望大行其道。《艺术的罪与罚》则首先承认人的官能性,把遮遮掩掩都做了清理,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现象,有作品中的,也有现实。洞见,其中的深度关联,而做了更多的阐述,它虽不能解释人何为人,但作为艺术领域的探究与反思本,是适当的,又是开阔的。 几近于案例分析,并不排斥各种领域,皆信手拈来。也可见作者的书袋厚度,但因此也产生了一定的孤掌难鸣,毕竟作者与读者的交集是有限的,超出这个范围,讨论的事项就变得不好理解,好在案例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补充了阴影区,令我们可以看到细枝末节。却又是模糊的,神韵。

分类,关键词:恐怖、孤独、野蛮、越界、粗野、疯傻、孤儿、汉子…是我们自己抑或我们身边的异类,又融于社会中,所以探究的是一种隐性的,危机。 最开始的双子星事件,大多数人共情的地方是灾难,也有人惊叹,作为表演。在现实中自然是会被强烈抨击的,但冷血的人不只是一个。吃红色馒头的人,大有人在,你以为是键盘侠,可却不能保证他们在生活中不会卸下伪装,真正的刺激下,就变成了另一场准惊世骇俗。 用不好的东西,暗示,我们所要小心的。 自残行为更倾向于内部清洗,雪莱也告诉大家所有的怪物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心魔。 不只是潘多拉有盒子,艺术家也有,里面可能是光灿灿,也可能是血淋淋。 “他们向人们的意识发起攻击”。 扭曲,倾向于宗教,严肃,又摆脱不了怀疑,自我和自我,不为一体。诗人,需要解码器。 我们求知欲旺盛,在四处找。创作者则是穷尽想象力,或生活经验,给你描述详尽,那些不可能之事,终究变得可能。

《罪与罚》中的大学生,应只是陀老的想象产物,但如果我们跟着主人公的节奏一路走,我们体验到的,是应该或不应该,是对或错。只是我们仍把犯罪当成犯罪,而不是反思的开端。 我也曾做过奇怪的梦,作为施者或受者,以真实的体验来成为更多的人,醒来时的受益,是但愿再也不要。 所以艺术本可以把梦做的更大更广,影响更深,但也一定要慎重,毕竟人皆有梦,但又分不清。 古代用神话来解释未知领域,达成和谐。破除了迷信的现代,更依赖科学领域,在人体上,医生是权威,如果异样,归于精神,病者,慢慢更加自信,自己,是病人。而他者,也慢慢失去了怀疑,我和他,可能没有区别。 更多的作品里,如《黑暗之心》般,开始一段旅程,我们是在寻获结局,还是在寻找自我?药是先于需要的,只是不易得。 科波拉的大量电影都是黑色的,但黑处里才会有白,不然也就不能称之为黑了。 那《白鲸》里有黑吗?是否是我们能读懂的,或者就放弃了寻找作者的表达意愿,而只是做单纯的欣赏。 ——我宁愿不。 ——你不愿意? ——我宁愿不。 当然,是现实真的丑,还是我们丑化了现实,你相信哪一个,就是哪一个。 第七章,一个虚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另一场极致的表演,以死亡为代价。他甚至还排练了好久,为了效果。于是人生变成剧本,肉体作为道具,我们说他疯了,他笑我们傻呀。 最后一段,几乎是作为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答案:“因为欲望的对象是行动,并且仅仅是行动本身,故而对欲望的体验则成了其自身的对象。任何处在欲望的行动之外的欲望对象都是幻象而已,都是心灵和暴力,别无他物。关于羽翼、绿野、青空、爱情,就到此为止吧。” 有人一定认同,有人则一定反对,我则选择:到此为止。

《艺术的罪与罚》读后感(五):以越界夺回应有之权力

我花了一周的时间才慢慢咀嚼完这本仅200多页的小书,掩卷后最想做的是向这本书出版背后的推动者们致以深深的钦敬和感谢。以这本书的大胆题材和英勇发问,能够面世的难度可想而知。

严格来说,这是一部文艺理论批评,但却达到了我从前从未遇到、也未曾想象过的“越界”。

故事从9·11事件说起,这场震撼世界的恐怖袭击和其造成的国际效应被一位当代艺术家——德国电子音乐先锋卡尔海因兹·斯托克豪森称为“全宇宙最伟大的艺术作品”,继而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艺术的罪与罚》作者、弗兰克·兰特里夏与乔迪·麦考利夫由此发问:像斯托克豪森那样对这些暴力的越界行为的艺术属性和效果进行评论,究竟有没有意义呢?

这不仅涉及到评论的问题,而是从根本上触及了艺术与暴力之间是否存在边界、以及是否相互生发关系的核心争议点。两位作者由此针对艺术与暴力互涉的作品和创作论在分析中展开讨论,文学,电影,现代行为艺术以及事件本身里是如何呈现的。

之所以称其为大胆的表面原因,是其选用分析文本(包括文学和电影作品)的选择特征与分析视角,从全书最后的引用文献到正文的详细分析中可见一斑。而其深层原因,则是彻底抛开功能主义枷锁、从艺术的原发性考虑其意义。

电影《喜剧之王》剧照

作者认为,“艺术总是具有人性、具有人文关怀的”或者说“艺术家应当与艺术品一同高贵起来”这一普遍认识是不够妥当的一种成见,并不利于我们理解越界艺术。越界艺术家们曾经拥有一种能力,以及公众对文艺的期待构成的某种违约特权,即“无法被规约、定义,并且无法被公众预知其破坏力的原创性”,然而到了今天的环境中,文艺创作者不再拥有这项能力,退化成了某种被豢养的劳动者,一种被模式化的商品流水线,因而越界艺术家出现,重新找回这种权力:

如果走出麻木的方法只有原创性的粗鄙和暴力,是否就已经意味着人们已经毫无选择?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如果即将在温柔中窒息,打破还是否是一种破坏呢?作者进而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观点,资本让艺术变得无害,唯有恐怖能让麻木中的人们有所忌惮,有所清醒。

那么牺牲呢?少数的牺牲对于唤醒大众而言是可行的吗?这听起来更像一种伦理问题,然而艺术本不必负责处理伦理问题。

在细致而视角独到的篇章中,经典文艺作品的暴力情节或倾向被还原和拆分,在惊心动魄之间,让读者们赫然被震醒:原来艺术与生活并非一直相互滋养而相安无事,相反,它们可能在相互打破,纠缠甚至决斗,一向被我们视为服务于生活的文艺本不温和,而是酷烈而强劲的——是起于青萍之末而终于摧枯拉朽的风。

在《艺术的罪与罚》的第七章,亦即结语前的最后一章,并未形成总结性的理论,而是赫然形成了一篇原创的文学作品——《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最后的疯傻(一个虚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理论的尽头是实践,而文艺批评的尽头是创作这一观点。两位萍水相逢的艺术家一见如故,用共同结束生机的方式脱离孤独和迷茫,到达灵魂的港湾,并将其作为一件终极的艺术作品,以作品之缺席将艺术家的疯狂推向极限。

一个艺术家和一个恐怖分子可以对话吗?制造暴力和越界艺术又有怎样的重合?当作者直面这个致命而关键的问题时,是以创造观描述的——欲望的对象,仅仅是行动本身。

当然,这是艺术的特权。久被遗忘的能力。

时光尽头的艺术兀自绽放,兀自岿然屹立于精神之巅,从不回头看爆炸。

(2023.02.21)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