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桥上桥下的中国读后感摘抄

桥上桥下的中国读后感摘抄

《桥上桥下的中国》是一本由李晓杰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桥上桥下的中国》读后感(一):连接古今的桥梁

“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

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压了一趟沟?”

这是我小学音乐课时学过的一首歌,名字叫做《小放牛》,唱的是我家乡河北的一座名桥“赵州桥”。长大后我时不时就会哼唱起这首歌,有时候也忍不住想赵州桥究竟是个什么桥?背后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

赵州桥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因其建筑结构独特,设计合乎科学原理,桥体雄伟壮观,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桥”。

而在这1400余年的岁月里,赵州桥留下了许多的传说,有些也被写进了歌词里,比如刚刚写到的《小放牛》的那一句——“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桥梁仿佛不仅仅只是一座可以供人行走的桥梁,更是一座连接我们与历史的桥梁。通过一个个桥梁,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到古人们的奇思妙想与奇技淫巧,可以看到一次次的战争,也可以看到神话与民俗的演变。

“桥与梁在我国古代是同义异名的两个字。”而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梁”的解释可以看出最早出现的桥梁应该是木桥梁。之后又逐渐出现了浮桥、索桥、拱桥等各种桥。

这本书一共分为九个部分,除了写桥梁的构建与发展,更多是有关于桥的典故传说。

在意料之中但依旧令人惊喜的是在书中看到了赵州桥的身影,赵州桥不仅本身形态优美,而且与周围景物相融合,有诗“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除此之外赵州桥连接华北诸州,扼守要路,也有着重要的交通作用。

而就在刚刚那首《小放牛》中唱到的鲁班与张果老也并非没有典故,相传古代赵州城的河流水势非常汹涌,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晓后以其神妙的建造技术在一夜之间造好了赵州桥。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知道后骑驴赶来,并且在驴背上放了太阳和月亮来考验桥的结实程度。而柴王爷柴荣也载着“五岳名山”前来一同试桥。试桥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印迹,特别有趣。

当然,这并不是有关赵州桥的唯一的传说,鲁班与张果老的故事也有其他不同的版本,而这也正是这些民俗传说的可贵之处。

一座看起来简简单单的桥,实际上却涵括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支撑着这些桥梁的,是中华文明的厚重历史,是千百年间岁月的默然沉淀,是绚丽多姿的神话故事。

有空了去桥上走一走吧!看看底下湍急的河流,听听风从而耳边拂过的声音,感受感受古人们曾经生活过的气息。

《桥上桥下的中国》读后感(二):让人大开眼界的桥

提到桥,大家都并不陌生,只要有江河湖海的地方,一般都有桥,各式各样的桥,千奇百怪的桥,不同风格的桥。在我们国家,桥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无数历史名人、文人骚客在一座座桥上桥下留下了数不尽的故事。

如果你愿意了解桥的前世今生,那么这本《桥上桥下的中国》一定不容错过。作者李晓杰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对于桥的历史文化、构造作用和其中蕴含的工程学、美学、文学等学科知识有着深入细致的研究。

《桥上桥下的中国》是“九说中国”系列作品中的一部。书的章节为九章,分别从古今史话、营造之术、构建之妙、园林飞虹、诗中赏桥、桥上战事、佳话典故、神话传说、桥俗民风九个方面介绍了有关桥的知识。

据估计,桥的起源是人有过河的需求,又恰恰看到树木倒下横跨在两边河岸之间,正好能够通过树木过河,这恐怕就是独木桥的原型。之后随着造桥技艺的不断发展演进,各式各样的桥被建造,梁桥、拱桥、浮桥、索桥等等,满足了人类的各种需求。

在古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建造跨河大桥全凭人力设计、搬运材料、施工建设,桥梁的材料主要以木料、石头为主。由此可以想见造桥的艰辛。尤其是跨越大江大河的大桥,在历经几百年风雨冲击之后依然屹立不倒,更是需要设计者高超的智慧、工匠们精巧的技艺和施工者日以继夜地辛勤劳动。

有的桥虽然建于古代,但是其中运用的科技知识、精美技艺相比今天,并不逊色。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有需要,只要肯动脑钻研,他们就能造出质量、工艺、美感上乘的桥。

在书中,这样的桥比比皆是。比如,泉州市的洛阳桥,运用种蛎固基法让桥更坚固耐用,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例子。又比如,灵活机动的浮桥,用浮在水中的大船作为桥墩,在船与船之间搭上木板以便通行,在其它船只需要通行的时候,撤掉浮桥放行。人在桥上行走,仿佛行走在陆地上一样,所以才有民间谚语“到了湘桥问湘桥”。再比如,在桥墩之上建造亭台楼阁,既可以增加桥墩的压力和重量,使其更坚固,经受住水流的冲击,又方便行人休息纳凉。

桥除了有过河通行的功能外,还具备重要的政治、军事功能。桥往往位于交通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涉及桥的战役可不在少数,诸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飞夺泸定桥,张飞当阳长坂桥大喝一声吓退敌军,还有决定国家命运的卢沟桥事变等等。

可以说,桥是亲历者,也是旁观者,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更替,折射了经济的繁荣与衰落。名画《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繁荣昌盛的商业发展,古诗《乌衣巷》则感叹了昔日繁华与今日的荒凉。

《桥上桥下的中国》读后感(三):桥梁的前世今生

桥,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而现代桥梁更是数不胜数,它给人们带来的诸多方便。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平时不会去思考它是如何起源的等待,又是如何发展至今的呢?

近日阅读的《桥上桥下的中国》就是一本关于中国桥梁历史的书籍,这本书主要从古今史话、营造之术、构建之妙、园林飞虹、诗中赏桥、桥上战事、佳话典故、神仙传说、桥俗民风等九个方面讲述中国桥梁之美。

关于桥梁的起源,作者李晓杰从《说文解字》探究其“桥”与“梁”之意,“桥,谁梁也。从木,乔声,高而去也。”“梁,用水跨木也,即今之乔也。”由此,我们可知最早出现的桥梁是木梁桥,而这种木梁桥最初很可能是由于树木倒下自然形成的。后来人们深受启发,逐渐出现了有意识的伐木搭桥。

梁桥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桥梁,晋代王嘉《拾遗记》中记载:“尧舜禹疏川奠岳,济巨海,鼋鼍(yuán tuó)以为梁。”其中的鼋、鼍都是大的爬行动物,它们露出水面的脊背,恰好可以作为大禹与周穆王出行跋涉江海的桥梁。事实上,这里提到的桥应该是堤梁式石桥,也就是用大小砾石或较为整齐的条石铺放在水面较浅的河流上,形成一个个堤梁,这其实也是桥梁的雏形。

战国时期,桥梁建造更多,其中浮桥是我国古代桥梁中又一种建造类型,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在黄河上架设的固定浮桥建于秦昭襄王五十年,其作用是为了作战。然而,索桥究竟何时出现,至今没有定论。

桥梁出现之后,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秦统一之后,为了政令通达、往来便利,秦始皇下令修路架桥,只可惜当时没有相关的文献记在流传下来。隋唐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桥梁的全盛时期,特别是隋朝,虽然时间较短,但隋朝在中国造桥史上留下了重要的遗产,石拱桥的造桥技术,在隋朝可谓是登峰造极,其中为我们熟知的有河北赵州安济桥。元、明、清时期,对古桥的建造与修缮也做出不少贡献,比如清朝公私园林里建造起的各式小桥,也显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古人由梁桥想到了修建的桥梁,但桥梁不仅仅只有实用功能,它还显现出一定的美学特质,比如协调与对称之美、韵律之美、均衡与统一之美、比例与线条之美、色彩与风格之美。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桥梁通常还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由此便构成了如诗如画的景色。比如驰名中外的颐和园中就有许多桥,这里面的桥造型独特,优雅别致,其中西堤上无座风格各异的桥更是展现了中国古人独特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看李晓杰书中的描述,似乎都可以想象这是何等的美景。

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知晓桥梁的前世今生,可以领略桥的独特之美,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想象力。当然,《桥上桥下的中国》书中所含内容颇多,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书,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桥上桥下的中国》读后感(四):原来赵州桥长得像一块排骨

打破学科界限,天堑变通途 随着现在科学越来越发达,学问也变得越来越细致了。 就像一只手伸出来都有黑白两面儿,这个学问的细致化带来的一个反面效果就是,通人越来越少了。

我曾经向一位语文老师咨询过一个读音的问题,结果他的答案是,他是研究文选的,这个最好是去问汉语的老师,直接给我弄懵了,不就是一个读音的事儿吗?至于弄得这么麻烦吗? 可是仔细想想,我日常生活工作中这样因为“不是我的领域”而踢出去的皮球也很多,不禁想了想,这样的一种细化,有时候会不会也限制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缺乏从高度广度深度看问题的能力?

于是就想开拓一下自己的思路,进行一下全维度的思维练习,正好看到了这本《九说中国》系列的《桥上桥下的中国》,这个系列主打的就是大文化,希望读者感受的就是华夏文明的兼容并蓄。 挺好的,就是它了。

这本书就像一个优秀的思维导图一样,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跟桥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人全面观察一个事物的能力,让人可以多角度的思维。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路数,我们可以以它为模板,更换中心词,然后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 比如我立刻想到的题目就是《楼里楼外看中国》,把中心词换成小楼,应该也别有一番滋味。 《桥上桥下的中国》的作者李晓杰,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教授,他打破时空的束缚,打破文理的界限,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里穿梭,在中国的地理文化中传送,把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分析了它背后所包含的建造之术和美学公式,让人看到了桥既实用又美观的特点。 读这本书读得人眼界大开,我们既能看到古人们是如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又能够看到桥梁建造中所展现的巧思与强大的技术支撑,这二者缺一不可。 桥梁还涵盖着中国人的美学思维和实战经验,真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文能诗词歌赋,武能拒敌杀敌。 跟桥有关的风俗也很多,我也在里面找到了我们这里的人年年都会做的一件事情背后所展现的文化内涵。

每到正月十六,我们这里都有走桥的传统,大家都出去健步走,而且走的过程中一定要至少跨过一座桥,跨得越多越好。我们这里称之为走百病,意思是这一天走过之后什么病都不会得了,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我是每年都走,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个行动还有着很多方向的解释,除了我们这种之外,还有求子、祈福,甚至妇女解放的意思,这些看起来各不相同的解释,却因为有着共同的度厄祈福的底子,而让走桥成为全国性的活动。以后我再走桥的时候,想着全国各地,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起在共同进行着这样的一个活动,心中一定会感到特别欣慰。 这本书文图俱佳,书中有很多桥梁的图片,我特别喜欢里面的手绘图。

比如44页的这个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拱圈手绘简笔示意图,就特别简洁地把两个桥的特点展现出来了,我以前多次见过这两座桥的图片,但是从来没有觉得如此直观而清晰好懂,你看这个像排骨一样简单的就是赵州桥,底下这个像绑了一条条绷带一样的“纵联式”就是卢沟桥,感觉以后和大家说起这两座桥的时候,我也能顺手画出两个桥的简笔图了。开心开心。

《桥上桥下的中国》读后感(五):桥梁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就从桥梁的各个方面了解它

马可·波罗13世纪来到中国的时候,就把卢沟桥称为世界上最绝妙的、独一无二的桥,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而现在,中国又成为世界桥梁建筑中的佼佼者。被赞誉最多的港珠澳大桥,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第一桥,等等,中国桥梁都引领着世界的潮流。

那么关于桥这一集实用、艺术、人文为一体的建筑形式就是所有人都需要认真了解的。它本就是了解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九说中国”系列图书专门推出了这一本关于桥的著作《桥上桥下的中国》,从九个维度、九例个案,勾勒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传统。

作者李晓杰,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作为学者,他在这本书中都给我们展现了桥梁的哪些方面呢? 首先就是关于桥梁的历史,我们现在在中国境内看到的最早桥梁形态应该是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因其建筑物的周围挖有深、宽各五六米的大围沟,那么他们出行必然就会有简易桥梁。

而到了文字记载的时代,各种桥梁的形式也都逐渐出现了。《诗经》中有着“有狐绥绥,在彼淇梁”的商代提梁桥。《史记·殷本纪》也有着商代桥梁的记载。中国桥梁历史悠久,形态丰富。

对于古代桥梁,我们最熟悉的、提到最多的依然是赵州桥。这是曾经世界第一的单孔敞间圆弧石拱桥,是古代桥梁的典范杰作,在中国的历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引领着时代的发展。

那么中国古代对于桥梁的建筑工艺又是怎样完成的呢?这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所以就有了这本书的第二部分“营造之术”。 梁桥是用桥柱或桥墩做水平承托,然后架梁并平铺桥面的桥。木梁桥、石梁桥、山区险峻道路中的特殊形式栈道,都是梁桥的一种。因其结构简单,并不需要太高超的技术原理,在桥梁史的早期应用较多。

而后期出现的拱桥则更讲究结构原理。赵州桥的设计是桥梁建造史中极难解决的方案,因此赵州桥才有着如此崇高的地位。被马可·波罗盛赞的卢沟桥也是在这样的基础原理中建成。 锁桥被我们所熟知来自于《飞夺泸定桥》这样的影视作品。它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桥梁形式。而其他的桥梁形式还有浮桥、纤道桥,等等。

既然中国古代有着如此多的桥梁,在桥梁的研究中必然有着更多的思索。因此这本书中关于桥梁也就涉及到力学、美学、哲学,甚至包括诗词、典故、神话、民俗等等方面。这些都成了桥梁文化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被我们熟知的就包括鹊桥,引领了国人对于爱情的向往。而且在中国文化中所有桥梁众多的地方都有着关于桥梁的民俗。比如江南就有“走三桥”的习俗,至今依然在苏州地区广为流传。

桥梁文化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就从这一本《桥上桥下的中国》的阅读中,通过拆解为九个部分的桥梁之美,走进对于中国桥梁、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之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