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静寂工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静寂工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静寂工人》是一本由魏明毅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静寂工人》读后感(一):变局中的劳工,经历着必然的失落

一本非常好读的人类学民族志。前几天在北京线下见到了作者,文字和其人一样温柔真诚又充满关怀。

基隆码头工人的生活境况及前后变化,正映照着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下,每一个被接入又被“挂掉”的市场、社会与个人。这一代人的集体失落,终会在不同时区上演。勾连起的地方社会形态(如此处工人与家庭,与食肆,与茶店仔及红灯区的联系)也将被颠覆翻转。

除了细腻的故事之外,最后一张的理论阐释也写的非常精彩。叩问全球政经体系影响之外,地方主体能动性的缺位及文化的影响(如对男子气概的要求、对劳工图景书写的他者化),如何塑造了工人的困局。

仍旧可以补足的点是,除了对具体的工人个体故事描绘之外,还可以写到更多显示个体能动性的地方。我非常好奇,除了被上述的浪潮裹挟,作为“受害者”之外,工人自身如何展开或许迥异的应对形式?这其中是否生长出了一些异质性的力量?又或者,从70 80s中积累了大量财富的过程中,是否有人在集体失落前就做了更多的准备应对变局?

除了归因于全球化、地方政策及文化情境之外,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呈现出了怎样的差异来应对潮水?如果不是每个人都只能做被冲走的沙砾的话。

《静寂工人》读后感(二):被甩落的群体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科技的进步、机械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寿命得到了提高,但一个“时代”所历经的时间变短,有些人还没老去便匆匆观过时代的走马灯,又被其远远甩在后头。

基隆码头上忙碌的工人,从参与到全球化供应链中到最后被全球化市场所抛弃也不过是短短的三十来年。在1960年代到1990年代间,他们曾在1970年代感受到短暂工人头家的辉煌,又受益于兄弟情谊深厚和“伴文化”的发展,得到过“像个男人”那样的“荣誉”;但这一切在资本彻底取代公会、新自由主义大举入侵时被全部粉碎。这群旧时代的残党被驱逐,只得无可奈何地回到早已失去自身位置的传统家庭,成为了家庭中的失声者;在家庭外,又被驱逐出已成观光地的工作码头,进一步失却了身份认同。

对此,相关政策和社会福利介入,但本书作者魏明毅认为这是模糊问题焦点的改革——他们意在改变劳工的工作态度、给予经济补助、培养相应技能,使其成为符合新自由主义要求的人。但魏明毅觉得这是将问题归咎于处于末端的个人的表现,并且反而会加重结构化失业的困境。

而在未来,在地球的其他地方,也许会有人群重蹈覆辙——像基隆港码头工人一样被快速“连接”又被快速“挂断”,如魏明毅所说“不过是历史时序上的不同而已。”如何让他们重新得到尊严和认同感、如何让“我们”不会如“他们”一样,是在现今已被全球化席卷的所有国家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静寂工人》读后感(三):时代的洪流走了,而他们呢?

《静寂工人》没读前,以为是一部单纯讲述那些“寂寞”的打工人,他们日夜为工作奔波,工作之外,不是无尽的寂寞便是漫长的黑夜,读了后,它远比我想象的更加刻骨。

这是讲述的一群码头打工的人,他们都有些年龄了,甚至身体还不健康,或者有着“残缺”。

起初,作者并不是想要写这些人,但大概是某种缘分,指引着他来到了这里。

内容是按照他所了解的几个人的视角和对谈来的。这些人,曾在码头工作多年,当初到来这里,他们认为,这热闹的码头,热闹的人群里,一定可以为他们挣钱的几率加持。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码头往昔的热闹渐渐退去,它们不再是一个“必要”的环节,热闹成了记忆,而曾经真实的人,也渐渐离去,或者消失。

那些以为码头可以带来的“钱”的愿望,也渐渐消失。可书里的那些人,大多是没反应过来这次“洪流”的离去,他们依然还在那里,只是,越加明显的是,生活、挣钱,变得更加艰难。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兴许会不断的被他们的艰难所带动,但其实回想过来,谁又不是在洪流下人呢?

幸运的,跟着洪流“起航”,不幸运的,被洪流带去了不知名的地方,当洪流要去向下个地方时,我们生在其中,该如何?

我想,是每个人都遇见,也都要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哪一天,洪流会来,会走。

《静寂工人》读后感(四):静寂了,这码头的夜

书的体量不大,很快就读完了,很喜欢这种小体量的作品,不冗长却足够精彩。

序章中所记录的是作者在四十多岁的年纪有了不小的困惑,无从得知也无法可解,遂重返学校读书学习人类学。步入田野,汇入码头工人的生活场景,跟随记录整理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本民族志,属于基隆港码头工人的民族志。

基隆港码头上的清水嫂和林正德是数万名靠码头而生息的工人的象征,经历着码头由兴到衰,和很多已经离开另谋出路的人不同,他们依旧坚守在这里,感受基隆港码头的起起伏伏。

码头上的搬运工,彼时是最有出路的职业之一,造就了无数码头工人像个男人一样的gau文化,也繁荣了食肆茶室卡拉OK以及红灯区,而今却已风光不再,码头功能的结构性转变,使得工人从“高高在上”到“被人踩在地上”,在这个原本熟悉的码头上的新的连接点,是正值中壮年的他们怎么也跨不进去的陌生领域。时代的洪流滚滚袭来,我们在感叹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有一群人必将被时代所抛弃,竟说不出是时代的还是谁的悲哀。

食肆茶室,不似文化场所那般入流,也不似红灯区那般不堪,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在那个国际货船川流不息的年代,不但安顿了码头工人的肚腹与无数次的等船空隙,同时在某些特殊的生命时刻里,在谁都来不及留意时,便在文化与心理上收留了那群少年与壮丁”。

码头的衰落,铁路上的街仔夜晚回到家中,更多扮演丈夫、父亲和儿子的角色。李正德一家沉默晚餐的画面频频闪过,那一杯杯加了水的米酒不知是何种滋味。“如同李正德没玩喝的那杯酒水,表面上是男人意图转化父子共处时的安静,实则是试图按压住身为父亲内在最深沉的不知所措”。“被遗忘在那城里码头岸上的,是一瓣瓣遭剥离的孤身,是一个个孤身而真实的死寂之所,那是一条无人闻问的人间失格之路”,他们再也不是那种意气风发的像男人一样的gau。

时代进步,新自由主义冲击,在发展的同时如何能不抛弃这群曾经铸就辉煌的人们,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那些被同情怜悯的究竟是谁?又将会是谁?答案是我们吗?

《静寂工人》读后感(五):没落的工人与静寂的父亲

作者以短短的五余万字,谈论着新自由主义的四十年,台湾基隆码头的喧嚣与衰落,而在码头之上,我们恍惚着,听见男人的声响慢慢的离场,工人在时代的变迁之中摇曳。

当我试图以单个个体的生命历程串起这本书的讲述,在这个以男人为主线的故事中,他曾是在少年时期,选择离开家乡,奔赴一个让他得以在喧嚣时代生存,以高额的经济回报、对未来的期待,来构筑些许甜蜜的生活信念,他们,是有尊严的工人。人生辗转到下一个阶段,结婚、生育,成为家庭养育者的他们,也在家庭之外,以小茶室、红灯区,滋养着自己作为男性的生活气质。在成为不止于父亲、丈夫、儿子的男性,成为兴盛的码头文化中,更加具有魅力的“像个男人”的路途之中,家庭忽而分崩离析,忽而以扭曲的姿态延续。

家庭的崩坏,是男性寂静的开场,也是工人没落的启迪。人到中年,20年的工人生涯,高额的收入付梓为茶、酒与生活的落魄感。码头是一夜之间转向民营的,但新自由主义却花了20年在找寻下一个幸运的剥削之地。在码头的秩序和文化中奔走人生半载的他们,曾以为自己的躯体,就将埋葬在码头的喧嚣、茶室的推杯换盏、红灯的迷乱情欲之间,未曾想到,夹杂着无奈与落魄的中年,只是生活转场的开端。国际轮船调转方向,开往下一个码头,而人生的轮船纵使不停调转,也不知该驶向何方,他们成为了没有剩余价值、用完即弃的废物。

进入二十一世纪,码头上的男人们,成为活在历史里的人,但码头由盛转衰的历史书写,似乎与他们的存在无关,他们只是被卷入、不停的被卷入,然后无言的面对着历史的吞噬。从异乡人变成当地人,从对码头一无所知,到以码头作为生活方式,再到码头只能成为一种怀旧,没落的工人,拮据的生活,趣味与男性气质的退场,大海的波浪淹没了生活的可能性,也淹没了父亲的声音。

他们,被迫滞留在了全球经济体系之外,是无法成为工人的工人,无法成为父亲的父亲。他们,是一个无法养家的男人。他们,胆怯的抱着喝不完的酒精,无法言说的沉默。如果说,“工人”是一个新自由主义的牢笼,“像个男人”是码头文化的礼物与枷锁,寂静的“父亲”,则是作为一个人的悲伤。在巨轮之上,他们不曾选择,他们只是寂静的摇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