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隧道》经典读后感有感

《隧道》经典读后感有感

《隧道》是一本由埃内斯托·萨瓦托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隧道》读后感(一):《隧道》阅读体验

萨瓦托的《隧道》,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部心理小说)。我认为,萨瓦托的“《隧道》”更像是一个无底的深渊,画家深陷在自我意识的荒诞猜疑的漩涡中(近乎病态的偏执于毫无依据的构想)。作为画家,他是“孤独且自负”的,是“没有人理解又渴望被理解”的(文中:“我认为艺术家应该承担起一种义务,那就是永远不吸引人注目”)。他得到了玛利亚的关注,所以他是不幸的,迷失在对爱情的幻想与付诸行动的渴求中,又在经历(不断地得知关于她的生活)一次又一次的生活插曲中,从而执着于不断地猜疑与构想,(玛利亚在他看是神秘的,而他对玛利亚的是近乎疯狂而又不知所以的更是冲动的爱。)因此,由爱生恨,而最终走向注定的孤独。——始终存在于一个人心中(心理上的)斗争!——“我们的心灵真的相通了吗?这一切全部是我愚蠢的痴想”。

《隧道》读后感(二):越是想要了解他人,越是陷入那一片漆黑

当我第一次打算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事根本办不到。我能知道他的名字,他的身高,他的智商,他的高考成绩,但是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对我是什么样的感情,完全不可能知道。而且只要一仔细想,就会钻牛角尖。

这个故事讲了类似的事,在没有网络的年代,男主有幸和女主一瞬间的心灵相通,然后他为了那个瞬间作天作地。整个故事是倒叙,一上来就知道男主把女主杀掉了,然后是男主单方面的回忆他的经历,他对她的感情,她的反馈,她的表现。男主情绪不怎么稳定,女主隐瞒了重大事实,故事很老套,男主的视线非常集中,类似个人独白,整体篇幅很短,才六万多字,但是这依然是个让人一口气读完的故事。

隧道比喻的是,我们越是想要了解他人,越是陷入那一片漆黑,越走越深。

《隧道》读后感(三):。

拉美文学大爆炸下的遗珠。被加缪极度推崇,某种程度上加缪笔下的梅尔索与巴勃罗没什么大的区别,甚至是性转版本的玛丽亚。 玛丽亚这个名字在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意义是不需要解释的,早去巴勃罗也讲女性的一切美好都寄托于其身过(哪怕大多都是臆想)。巴勃罗对于玛丽亚的初见来自于玛丽亚对于其画作一个不起眼细节的“独具慧眼”。那一个细节正是巴勃罗自己在意而无他人理解的地方(有一位朋友给予批评)。 人只会爱上自己,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自己。巴勃罗最开始癫狂的显现就在于玛丽亚还未表达任何见解,便癫狂的认为两个人的想法一致。 巴勃罗所谓的爱情故事都是在进行理性与感性,直觉的抗争;甚至充满了孩子气(哪怕这是自己知道的)。以最好的情况假设,她的爱只是母亲之爱或者是姐姐之爱。巴勃罗无疑是聪明的,直觉也是可靠的他的多次试探都得到了他意料中的效果,而正是这些让他癫狂,认为自己的臆想都是完全正确的。而实质上他又根本不完全相信理性与直觉中的任何一个,他最后杀死玛丽亚并非是因为自己的直觉又一次应验;而如果他相信理性的话,便不会再次进入那个状元。 对于巴勃罗来说,怀疑一旦产生罪名便一定成立,而且同时必定审判自己。并且第一人称的心理描写会淡化巴勃罗的癫狂,很大程度上甚至会以为最后的谋杀的突然的爆发。 如果要追溯根源的话,巴勃罗有很强的恋母情结趋势,文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暗示儿时就已经被母亲抛弃。本来最稳固关系的缺失使得其缺乏安全感,进而转化为强大的占有欲。不厌其烦的追问,步步紧逼,让玛丽亚说出了:“你真是残忍得令人难以置信”。两个人的所谓爱情过程中也充满了无休止的质问、不信任、极度的嫉妒和主人公的绝对占有欲。 巴勃罗一直在隧道中前行。 “在任何情况下,只有一条隧道,一条阴暗孤独的隧道:我的隧道。在这条隧道中有我的童年、青年和我的一生。”

《隧道》读后感(四):笔记:每个人都住在阴暗孤独的隧道

埃内斯托·萨瓦托的《隧道》出版后,加缪喜欢书里紧张和平静的语气,将它翻译成法语出版,此后,这本书被翻译成多钟欧洲语言出版。博尔赫斯、格雷厄姆·格林、托马斯曼也对萨瓦托大加赞赏。

萨瓦托高寿,辞世时离100岁生日只有两个月,但他一生中只写过三部小说,《隧道》是处女作。这部小说开创了拉美小说的新流派,萨瓦托细腻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因此被贴上心理现实主义的标签。

在书中,画家胡安·巴勃罗自述了自己与玛丽亚相识、相恋、猜忌直至把她杀死的过程。但萨瓦托的重心不在侦探小说的外在形式,开篇第一句就交待了“我”是凶手。在庄园里,温特尔与咪咪关于侦探小说的对谈,大概就在交待形式与内核的分别。

叙述者巴勃罗是一个生性孤僻、不善沟通、内心充满矛盾的都市男人。他狂乱的心理活动,让我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白夜》,只不过,萨瓦托没有陀氏头上的信仰,显得更阴暗。

巴勃罗自幼居住在阴暗孤独的隧道里,无法与人沟通。隧道既是真实空间,也是隐喻。在隧道里,他不可能遇见别人,也不知道终点在何方。其他人如玛丽亚,也走在自己的隧道里。这些隧道彼此平行,爱情是架在两条隧道之间的桥梁,但只是转瞬即逝。

心理世界比现实世界更为广袤和复杂。按现实时间来算,占据我们更多时间的也是心理活动,外在行动和事件虽然是我们人生的坐标和里程碑,但只占据少数时间。所以,萨瓦托的重要性就是将这些心理活动浮出水面作为叙事文本,而非外在的故事。不然,在画廊遇见姑娘,之后在恋爱之中因猜忌和嫉妒导致谋杀的故事又有什么稀奇呢?

叙述者提到“假设性的侮辱”的概念。他对玛丽亚侮辱源自猜忌,而所有猜忌都建立在他的假设基础之上。这个假设是由理性推导而来。我想起古希腊戏剧《美狄亚》。一个经典问题是:美狄亚杀子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如果是感性的,那么她的谋杀如此冷静且有序,如果是理性的,她可是因嫉妒杀了自己的亲生孩子。

萨瓦托的巴勃罗也是这个问题。他所有结论都经由理性推论而来,但这些推论却由情欲、占有欲、猜忌触发,进一步深究,是由他的孤独与对摆脱孤独的渴望而触发。

今天我们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我们很多理性的结论都是在无法捕捉无法掌控的感性基础上触发的,而这些感性驱使下的激情也好,观念也罢,都是由更庞大的外在世界里的意识形态在无形中塑造的。

以上。

《隧道》读后感(五):孤独的人总会铤而走险

文/舒念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阅读感受,在一本书的开篇,你以为自己明白作者的故事走向,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走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读到最后,当你合上书的那一刻,又突然间豁然开朗。阅读《隧道》的过程就是这样,在不断思考为何作者将这部作品命名为隧道,而在结尾之处,又仿佛真的穿越了昏暗的隧道,看见刺眼的光明。

在《隧道》的开始,作者并没有卖很多关子,这是一个画家的独白,他讨厌人类,他杀了一位女性,他要讲述关于这件事的一切。对于一个开始便知道结局的故事,我们依旧想要了解故事的内容,动机成为一切关注的重点。

对于一个讨厌人类的画家,他如何开始关注某一个人的存在?一切只因为在画展上,有个人发现了自己画中少有关注的细节,那扇窗户,仿佛是画家留给自己的心灵的窗户,而看画的女人,她的目光便直直地穿透了画家的心,为这条孤独的隧道带去了光明。

这听上去像是一个绝美的爱情故事的开端,但我们无论如何也未能料到后面的走向,画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徘徊,就为了有机会再度邂逅这位女性,他没有对方的任何信息,只凭借着自己的执念行动。这时疯狂已经显露,他以自己的偏执寻找所谓的理解或是爱情,这一切并非如我们所料那样美好。

这本书并非讨论爱情是什么,画家感受的爱,只是隧道里的点点星光,当他觉得星光闪烁的时候,就是无休止的猜疑、嫉妒与疯狂,他不能控制自己,像是在丛林中闭眼猛冲的怪兽,在这场意外的情感中横冲直撞,所到之处,留下的都是废墟。

孤独导致了对理解的渴望,也导致了铤而走险的疯狂,画家将自己孤注一掷地奉献给爱情,却发现爱情可能并非仅自己所有,渴望就成为了摧毁一切的源头,即使是这部自白,也在渴望着理解,殊不知理解本身就是一个虚假的命题,他正是因为缺失了自我,才会如此渴求理解,但没有自我的人,又让别人如何理解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