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隧道》读后感摘抄

《隧道》读后感摘抄

《隧道》是一本由埃内斯托·萨瓦托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隧道》读后感(一):。

拉美文学大爆炸下的遗珠。被加缪极度推崇,某种程度上加缪笔下的梅尔索与巴勃罗没什么大的区别,甚至是性转版本的玛丽亚。 玛丽亚这个名字在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意义是不需要解释的,早去巴勃罗也讲女性的一切美好都寄托于其身过(哪怕大多都是臆想)。巴勃罗对于玛丽亚的初见来自于玛丽亚对于其画作一个不起眼细节的“独具慧眼”。那一个细节正是巴勃罗自己在意而无他人理解的地方(有一位朋友给予批评)。 人只会爱上自己,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自己。巴勃罗最开始癫狂的显现就在于玛丽亚还未表达任何见解,便癫狂的认为两个人的想法一致。 巴勃罗所谓的爱情故事都是在进行理性与感性,直觉的抗争;甚至充满了孩子气(哪怕这是自己知道的)。以最好的情况假设,她的爱只是母亲之爱或者是姐姐之爱。巴勃罗无疑是聪明的,直觉也是可靠的他的多次试探都得到了他意料中的效果,而正是这些让他癫狂,认为自己的臆想都是完全正确的。而实质上他又根本不完全相信理性与直觉中的任何一个,他最后杀死玛丽亚并非是因为自己的直觉又一次应验;而如果他相信理性的话,便不会再次进入那个状元。 对于巴勃罗来说,怀疑一旦产生罪名便一定成立,而且同时必定审判自己。并且第一人称的心理描写会淡化巴勃罗的癫狂,很大程度上甚至会以为最后的谋杀的突然的爆发。 如果要追溯根源的话,巴勃罗有很强的恋母情结趋势,文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暗示儿时就已经被母亲抛弃。本来最稳固关系的缺失使得其缺乏安全感,进而转化为强大的占有欲。不厌其烦的追问,步步紧逼,让玛丽亚说出了:“你真是残忍得令人难以置信”。两个人的所谓爱情过程中也充满了无休止的质问、不信任、极度的嫉妒和主人公的绝对占有欲。 巴勃罗一直在隧道中前行。 “在任何情况下,只有一条隧道,一条阴暗孤独的隧道:我的隧道。在这条隧道中有我的童年、青年和我的一生。”

《隧道》读后感(二):笔记:每个人都住在阴暗孤独的隧道

埃内斯托·萨瓦托的《隧道》出版后,加缪喜欢书里紧张和平静的语气,将它翻译成法语出版,此后,这本书被翻译成多钟欧洲语言出版。博尔赫斯、格雷厄姆·格林、托马斯曼也对萨瓦托大加赞赏。

萨瓦托高寿,辞世时离100岁生日只有两个月,但他一生中只写过三部小说,《隧道》是处女作。这部小说开创了拉美小说的新流派,萨瓦托细腻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因此被贴上心理现实主义的标签。

在书中,画家胡安·巴勃罗自述了自己与玛丽亚相识、相恋、猜忌直至把她杀死的过程。但萨瓦托的重心不在侦探小说的外在形式,开篇第一句就交待了“我”是凶手。在庄园里,温特尔与咪咪关于侦探小说的对谈,大概就在交待形式与内核的分别。

叙述者巴勃罗是一个生性孤僻、不善沟通、内心充满矛盾的都市男人。他狂乱的心理活动,让我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白夜》,只不过,萨瓦托没有陀氏头上的信仰,显得更阴暗。

巴勃罗自幼居住在阴暗孤独的隧道里,无法与人沟通。隧道既是真实空间,也是隐喻。在隧道里,他不可能遇见别人,也不知道终点在何方。其他人如玛丽亚,也走在自己的隧道里。这些隧道彼此平行,爱情是架在两条隧道之间的桥梁,但只是转瞬即逝。

心理世界比现实世界更为广袤和复杂。按现实时间来算,占据我们更多时间的也是心理活动,外在行动和事件虽然是我们人生的坐标和里程碑,但只占据少数时间。所以,萨瓦托的重要性就是将这些心理活动浮出水面作为叙事文本,而非外在的故事。不然,在画廊遇见姑娘,之后在恋爱之中因猜忌和嫉妒导致谋杀的故事又有什么稀奇呢?

叙述者提到“假设性的侮辱”的概念。他对玛丽亚侮辱源自猜忌,而所有猜忌都建立在他的假设基础之上。这个假设是由理性推导而来。我想起古希腊戏剧《美狄亚》。一个经典问题是:美狄亚杀子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如果是感性的,那么她的谋杀如此冷静且有序,如果是理性的,她可是因嫉妒杀了自己的亲生孩子。

萨瓦托的巴勃罗也是这个问题。他所有结论都经由理性推论而来,但这些推论却由情欲、占有欲、猜忌触发,进一步深究,是由他的孤独与对摆脱孤独的渴望而触发。

今天我们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我们很多理性的结论都是在无法捕捉无法掌控的感性基础上触发的,而这些感性驱使下的激情也好,观念也罢,都是由更庞大的外在世界里的意识形态在无形中塑造的。

以上。

《隧道》读后感(三):这个男人亲手杀死了爱情

萨瓦托被誉为“心理现实主义大师”应该是从《隧道》开始的。这个故事的一开始就是男主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整个的故事也以男主的心理活动为主线,从始至终将读者按在第一人称的位置上看完整场悲剧。

这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一个著名画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人,举世震惊。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如何相遇相识,他们的生活表面上似乎毫无交集,但是画家却声称这个女人是“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

而后他说:“此人恰恰死于我手。”

巴勃罗的爱情故事大约分成了三个阶段。

最初,他偶遇了美丽的玛丽亚,为了想着如何与她重逢、结识而绞尽脑汁。此时的巴勃罗仿佛一个怀春的少年,他抛却了自己知名画家的身份,在爱情面前几乎要卑微到尘土里去。

然后,天赐机缘他又遇到了女主,非常凑巧的是,玛丽亚竟然也早已经因为他的才华而爱慕着他,这令他激动万分,两个人迅速坠入爱河。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了玛丽亚已婚的身份,并且开始了他们爱情中的特色戏码:没完没了的质询。这也让玛丽亚越来越不想沉迷于这份不健康的感情之中,渐渐开始疏远他。

最后,被玛丽亚反复冷落的巴勃罗开始幻想玛丽亚另有爱人,这种想法把他折磨得一度想要自杀,最终失魂落魄地跟踪女主到了她朋友的家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凶器手起刀落!

整本书以一个精神症患者的平静语气,描绘了一个虚无主义者孤独的、黑暗的、扭曲的内心。故事的情节极度紧张,与语言叙述的风格形成了浓烈的对比,这使我相信作者本人曾经经历这样的心理危机,写作中体现出一种熟悉的自我表达的语感。

巴勃罗痛恨这个世界,他认为自己在精神上与世隔绝,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小就居住在“阴暗孤独的隧道”里。这个隧道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他本身的神经质和虚无主义思想。

萨瓦托通过这样一部具有强烈力度的小说试图唤醒世人:

虚无主义是没有意义的,它是通向黑暗森林的隧道,必将导致个人甚至群体的灭绝。

虚无主义有着种种假面具,忽而是豁达的智者,忽而是暴烈的狂人,然而其背后都是一个没有勇气将西西弗的石头推上山的懦弱之人。

这个故事,当然,是虚构的。能够在如此短的篇幅里,完成如此构架坚硬、细节精致的小说,这简直是一门艺术。

如同加缪一样,萨瓦托是一位一生与虚无主义战斗的作家,也难怪加缪会对他如此推崇了。他在《隧道》里所说的,就是加缪在《卡里古拉》里试图表达的:

虚无主义的本质是自我毁灭。

如果你也想看这本《隧道》,记住博尔赫斯说的:

“阅读萨瓦托可不是是一桩没有风险的差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