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1000字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1000字

《沈从文讲文物》是一本由沈从文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90,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一):感受沈从文专属的“抒情考古学”

对大多数人而言,提到沈从文想到的都是《边城》、汪曾祺的老师、文学大师…

“我走过无数多的桥,看过无数次数的云,喝过无数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更是每一份“情话大全”都榜上有名。

然而少有人知的是,沈从文在考古领域同样成绩斐然。

自49年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之后的30余年时间里,他潜心文物研究并于晚年出版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

实际上据沈从文的儿子沈虎雏所说,他对文物产生兴趣反而比对文字产生兴趣还要早,甚至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建馆之初的许多藏品都是沈从文从家搬去的。

有人说他的人生被1949年一分为二,前半生成就了中国顶级的人文学大师,后半生又走在了文物研究的最前沿。

但读过这本《沈从文讲文物》后我发觉,看似毫不相关的两截人生,实际上背后都是沈从文自成一体的浪漫文人情怀。

这本书300多页,分为三个部分:【玉】、【陶瓷与玻璃】、【漆器与螺甸】,收录了沈从文的30篇文物研究文章,全面介绍了各类文物的鉴赏知识、加工工艺、历史典故和研究方法,还附有近200张全彩文物图片。

另附30则由沈从文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撰写的展品说明(还有先生手稿的照片!)和由专门研究沈从文的张新颖教授撰写的导读。

透过玉器的灵动多样、陶瓷的岁月纹理、琉璃的多彩工艺,沈从文看见的是文物背后的人和历史。

他的文字清楚明白地讲着文物,又无形间传达着沈从文对人文历史的独特见解,清澈又浪漫。读之是一种享受:你能清楚地感受到与《边城》同出一脉的文字风格。

想象一下吧:沈从文做讲解员带你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读一读这本书,这位浪漫才子兼文物研究专家将会为你带来一场独特的文物盛筵。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二):有温度的考古:沈从文讲文物

沈从文的一生,前半生投入到文学创作,后半生醉心于文物研究。

当他作为文学家、作家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边城》《湘行散记》等。

当他成为专业的历史文物研究者时,投入到古代服饰、瓷器等文物研究中,出版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经典考古著作。

曾在沈从文传记里看到关于他做文物研究时的故事。他将一辈子的收入都花费在购买书籍和陶瓷文物上,全部心思也投入到研究中。

在他并不宽敞的居所里,堆满了“坛坛罐罐”的文物,一个价值上万美元的青花瓷罐就被他随意地放在墙角装咸蛋。放不下就随手送人,然后又买,最后干脆全都送给博物馆,也没有索取任何报酬。

沈老一生淡泊物质金钱,也许只有这样的性情和底蕴,才能真正地撇开文物表面的商业价值和金钱诱惑,看到它们的艺术本质和历史文化价值。

《沈从文讲文物》一书集合了沈从文的文物研究成果共30篇文章,讲解他研究多年的玉器、陶瓷、琉璃、漆器等文物的专业知识、工艺特点、历史演变等,带领我们学会鉴赏文物的门道,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悠久。

还配有近200张文物照片,呈现出文物之美。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华文明6000年历史的绚丽多彩,以及中华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浑厚。

文物考古为什么如此吸引,让人沉迷?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历史的印记,是社会发展和人民智慧的体现。它们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有着独特的中国传统美学意涵。

比如:玉石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玉都有什么样的分类?玉璧、玉玦、玉瑗、玉璜等有什么特质和区别?玉的工艺发展和价值又在于哪?

征服了世界的中国陶瓷是民族文化发展史的一部分,那么它有着什么样的发展历史?有什么分类?又是如何从质朴简单的史前陶器演化到后期精美繁复的瓷器工艺品的?

漆器工艺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也占据了特别的位置,重要处不亚于丝绸和瓷器,但却被很多人忽视。那么漆器的工艺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文化内涵?

这些问题,沈老在书中为我们一一解答。也许你看完后便会理解他为何痴迷这些古老物件的原因了。

作为有着深厚文学功底和历史底蕴的文人,沈老在钻研文物考古时更是如鱼得水,结合文物的特点和史料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就像看小说那般充满故事性和趣味性,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三):跟随作家、学者双重身份的沈从文,走进他关于文物的研究之中

沈从文,我们对于他最熟悉的身份当然是作为文学家,是他的《边城》等一批小说,深远的影响着我们读者,至今依然是我们最喜欢的作家和作品之一。 可是,沈从文在解放后放弃了文学创作,一心投入到了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之中。

我们无法判断,沈从文的这些决定是对是错,因为如果他依然从事文学创作,也许依然能够在写出优秀的作品,依然能够再为我国文学天地添砖增瓦。但他关于古文物的研究,也依然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就,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无论是关于古代服饰的研究还是玉器、陶瓷、漆器等杂项的研究,沈从文都成就斐然。

而现在这本书《沈从文讲文物》就是收集了沈从文关于玉器、陶瓷、玻璃、漆器、螺甸等等相关研究文章的合集,带我们读者走入沈从文文物研究的全面了解之中。

首先,沈从文作为一位文学大家,他的文字功底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所写的这些学术文字,也极具艺术风格,表达准确,生动有趣,在文物历史的分析之中,更是旁征博引,给我们创建了一个多视角、多渠道、纵深的文物解读世界。

比如关于《玉的出产》这篇文章之中,沈从文就从《山海经》开始讲起。玉和神话产生关联,就是从《山海经》开始,而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也就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管子》《淮南子》《史记》《尚书》等等,所有关于玉的记载,沈从文都信手拈来,都成为介绍玉石历史的重要资料。

那么关于玉的具体历史呢?就又走入了考古发掘的世界,这就又成为沈从文学者严谨性的见证,也要做到言之凿凿,有图有真相,必须符合历史真实。

所有,这里也就有了良渚文化中玉斧的具体形象和历史分析,有着玉最早产地在新疆的相关论证,有着玉传入内地的相关证据等等。沈从文把关于文物的学术文字写的有血有肉,成为真实意义上的文化美文。

这还仅仅是关于《玉的出产》篇文章,这里沈从文关于其他方面的文章也都如此,给我们以知性美之感。这本就因为沈从文对于学术研究的专著和用心,沈从文的文学是优秀的,他在学术领域的成就也是优秀的。

那么我们现在就跟随者沈从文走进《沈从文讲文物》之中,从作家的另一面了解作家,从学者的专业领域了解他的成就。跟随沈从文把6000年文物分门别类地看个遍,从此掌握看文物的门道。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四):47岁从头开始,沈从文逆风翻盘的人生赢麻了!

1949年,囿于不可抗因素,47岁的沈从文走到了小说写作的穷途末路,也卸去了北大中文系的教职。

本来,他有.机会像老舍一样再度勇攀小说写作的高峰的。但事与愿违,他的危机意识让他的文学人生戛然而止,却也救了他一命。如果他继续写下去,很可能像1966年的老舍那样,走上自.尽的绝路。

事实上,沈从文也在1949年后一度ge腕自.尽。

原因就在于百废待兴之际,文艺的队伍里站出了郭m若。

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狠批过郭m若的小说是“使人发笑”“无多大成就的”。二人也就此结下了梁子。

于是乎,1949年起.身居高位的郭m若开始了让人猝不及防的反击,而沈从文就是矛头的焦点。

这一反击让沈从文在绝望中写下了这样的遗书:“完.全在孤.立中。孤.立而绝望,我本不具生存的幻望。”然后,他便ge腕自.尽了。

可是,他在人世的业行并不只限于文学,他还不能死,因为他的余生要为千百年来的文物——解谜、揭秘、写下传奇!

因此,他仿佛涅.槃.重.生了般,此后他不再因为封藏了文学梦而自暴自弃,而是用自己余生的39年,全身心地投身于历史博物馆的文物研究中。

或许,被.迫退出文坛,对沈从文而言也并非百害而无一利。他得以坐上了参观各种大展的直.通.车,亲赴敦煌、景德镇等地参观、研究。这意味着他不仅能眼界大开,还能获得第.一手的经验和灵感。他认为,“离开文物就没法子说懂历史”,只有长期的身体力行,研究才能更有说服力。

不妨套.用形容李煜的一句话来形容沈从文的这一抉择:从此“文学不幸,文物学幸”。

他用了十几年时间写出了《z国古代服饰研究》,可谓这一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不仅如此,他还在玉器、漆器、陶瓷、琉璃等文物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写下了诸多具有权.威性的研究文章。

而这本蕞新出炉的《沈从文讲文物》便是这些研究的精选集。30多篇文章,不仅真诚、专.业,又兼具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让文物学的门外汉如我也能无障碍地阅读。而书中也收录了200张全彩文物图片,让人身临其境,也让文章的论述更具说服力。

老实说,这本书我虽读了近4个小时,但只略略读了一些皮毛,主要精读了我很感兴趣的玉器篇和漆器篇。如果真要吃透这本书,大抵要读上一个月的时间,甚至可以整理出一整本的知识点笔记。也就是说,这本书可以常读常新。

因此,如果你觉得自己走在绝路上,不妨看看沈从文逆风翻盘的人生:就算换一条赛.道从头开始,又有何惧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