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沈从文的后半生(增订版)读后感1000字

沈从文的后半生(增订版)读后感1000字

《沈从文的后半生(增订版)》是一本由张新颖著作,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9.00,页数:4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沈从文的后半生(增订版)》读后感(一):沈从文——社会潮流之外的纯粹的人

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去批判已经没有意义,但是沈从文走过了那个历史时期,走到了现在,还将走到未来。

我也遗憾过沈从文为什么没有继续文学写作呢?毕竟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个光环是很耀眼的,杂文物太冷门了,能创造什么价值呢?但是阅读完这本书,懂得了沈从文遵从了内心的声音。如果写文章只能去迎合时局,写那些自己都看不起的东西,没有了自己的风格,真的就不会写了。

杂文物蕴含着厚厚的历史,沈从文感动于文物的尘土后面鲜活的生命,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而正是因为杂文物的冷门,故宫历史博物馆的与世无争,沈从文偏安于一隅,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并出版了不朽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虽然经历了残酷的斗争,但是没有人要置他于死地。

沈从文走过了坎坷的一生,但也是奉献的一生。

很喜欢沈从文画的那副速写,上海外滩热闹非凡,但是渡口上飘着一叶小船,渔夫处在这小小的安静的环境中,这像沈从文的自写。社会大潮总是热闹的,一个人如果可以不迷失自己,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业,这个人无疑是幸运的,充实的,可以有所作为的。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并不是很喜欢,大多是罗列的沈从文的书信文章,但是却可以读到真实的声音,更加喜欢沈从文了,小众好书。

《沈从文的后半生(增订版)》读后感(二):我眼中的沈从文

沈从文的文章是五四之后的产物,他除学术类散文大多数写于一九二七年到四九年封笔之前,我将他分成两个时期,前期的高产时期,和后期的抑郁时期或者是忘机时期。他前期和后期的作品不能以一种角度看待,新中国的成立是他文笔的转折点。前期因为思想足够开放,他是以契科夫的短篇为目标,立志要举世瞩目;后期因为思想相对封闭加上社会主义对文坛的打击,他可以说是陷入一种抑郁的境地。在我看来,其五零年自杀未遂前的作品带着一种爱情与亲情的欢快:我很喜欢其这一时期的文字,其一这种难懂是当代文学家们引以为傲的魅力;其二集子中人物入场或场景切换、情感变化或简单景物描写及其简练,一页文章一件事就跃然纸上,全局开展,景色在目,全然没有当代年轻派的前后矛盾、仓促地引人或伏笔。抛去人评论断、思想意识等精神层面,这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其三,现代历史是我喜欢但正史中不敢提到的东西,这类小说正面看是情节,背面却是一篇千千结般的文化社会链接。其五零年后的作品创作于是在共产党改造之后,从这时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理解出孤独的意味。从文在上海参观几篇速写中人群中的寂清最触动我心弦,陶然忘机之感在那一瞬间涌上心头,是从文身上我终终无法忘记的地方,这种感觉我曾经有过,纵剖来其实是逃避,单他的逃避却更有意义。有些人会发热,顺带着他的光却光芒万丈,从文在漆器丝织品历史考古上的地位是独树一帜的,他的逃避因此演变成了价值,这一点是他身上最大的亮点。可以说他的后半生以此为贯穿二十年的线索,他同翠翠一样痴娇却那么真实。一贯温柔的文字,敦厚中凝聚着昂然豪气的硬骨头,时刻流露时代的荒谬与我的心境汇集在一起,便有: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从文的后半生(增订版)》读后感(三):看山水,见众生,做自我

这大抵上是一个真正活出自我,最具人性的人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沈从文的一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人何为人”的思索,并且真正活出了人的样本。从认识自我,到迷失自我,最后找回自我,有面对“死亡的诱惑”,也有“求生的挣扎”。却也能做到“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能够做到这样,是和沈从文的“山水”背景离不开的。不管你怎样声嘶力竭地大吼,大自然顶多给你几声细细的回响,最后都不免“被土地的平静所吸收”。这种“自然背景”,“是人类活动的依托和承载,是在放宽拉长的空间和时间范围里评判人类活动的无言而常在的参照”。这其实是理解沈从文始终与这个时代相排斥的关键。他理解不了,为什么这一切美好的事物,勤劳质朴的人们会一下子变成这样?“永远把自己如搁在一个完全单独没有谁理解的生活环境中,对身边发生的进行的事情,似乎无知又似乎知道得格外细致明澈”。 个人的生命存在,在大自然面前,似乎变得不值一提了。读了《沈从文的前半生》,能更好的理解这种自然背景对其心境的影响。 这时,当个人的现实处境和文学追求遭遇挑战而无从对付时,沈从文转而向历史和传统寻求帮助。“由历史和传统而确认自我、接受命运”。自己的文学和现实遭遇放进这个更悠久的历史传统里面,可以得到理解和安慰,“进而暗中认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沈从文转而投入文物研究,似乎也就很好理解了。

《沈从文的后半生(增订版)》读后感(四):《沈从文的后半生》随想

恐怖统治真的是在不断不断地折腾中,把人的自由、尊严、健康、智慧、正直、人伦等等自然基本善和社会基本善都毁灭、摧折、消耗殆尽。

被迫害、被排挤、被孤立,老来被连根拔起,发配异乡,颠沛流离,重病多次申请回京治疗而不得。回京后个人的书籍手稿信件大多已被销毁……

改开后境遇有了大转变,最后十年得以安享。

沈老一直没停止研究,历史研究是支撑他的力量,也是痛苦中的麻醉剂。他的忘我工作激活了生命的内在力量,让他在痛苦的环境中感受到生命深层的愉悦。他要用工作去抵制“自内而来的黑影”(我觉得是那些他难以解释的制度机制、难以言说的个人与家国带血的悲剧所带来的苦闷与depression ),以稳住自己,反抗消沉和绝望,坚韧而有尊严地活着。

整本书史料翔实,行文克制,梳理了沈从文后半生的境遇。本书作者认为这样的写作方法是挖掘受害者之外自主选择的身份,事实上沈老也对受害身份所谈甚少(甚至有些刻意回避,比如三个“烧红的故事”他无法讲述,对于外国记者关于受难的问题他有意绕开)。沈老的将生命意义寄托于研究是值得敬重的,本书作者书写出沈老在特殊年代丰富的面向也很重要,但我个人认为,未能对造就受害者的机制进行剖析是一种遗憾,绕过了一些核心的问题。

Ps:行文上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很多章节最后一段都是沈从文作品在国际的译介、或关于他思想与境遇的国际研究。但他本人屈居在小楼,活在一个人没有尊严的国度,横向对比,更觉凄惶与悲哀。

《沈从文的后半生(增订版)》读后感(五):从绝境开始走

从1949年沈从文人生的谷底开始写起,他从绝境开始走,探索一个人在动荡时代背景下的出路。

文学和文物研究是沈从文的两个选择,在文学上他遭遇了困境,他不愿意认同新兴文学和新时代对文学的“事功”或“要求”。这个时候,文物研究成为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来救助和支撑他,沈从文通过文物研究把自己放进了悠久历史和传统的连续性之中,而从精神上克服时代和现实的困境,并进而暗中认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

文物研究这一工作在他走向更加动荡的历史中时不至于被摧毁。他始终在对抗绝境,以创造事业的方式来对抗。很有意思的观点是作者提到,特殊年代里的个体,往往被赋予“受害者”的身份,接受了受害者的身份意味着承认了时代强加给个人的被动的身份,也等于变相地承认了时代的力量。在一个变化非常大的时期,一个人除了是一个受害者,还有可能像沈从文那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超越被害者这样一个被动的身份,自己来完成另一个身份。一个时代有像沈从文这样做事情的人,有这么许多的个人来做事情,证明这个时代还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摧垮,也证明人这个物种不可能被全部摧垮,证明人这个物种还可以存在下去,还有存在的价值。超越受害者的位置,超越时代强加给你的身份,自己创造另外一种身份,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

沈从文是充满创造力的一个人,在他的后半生,他把这份创造力付诸文物研究,如果这份创造力放于文学创作,也许他会创作出更为优秀的作品。沈从文常与西方作家相参照,他始终想要使自己的文学,达到与世界作家比肩而毫无逊色的程度,即便他后续放弃写作了,这样的宏愿还会时常萦回。想到这样一个有能力、有创造力的人没能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就觉得非常可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