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敦煌灵犬读后感锦集

敦煌灵犬读后感锦集

《敦煌灵犬》是一本由顾春芳 / 陈汉煜 绘图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254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敦煌灵犬》读后感(一):大美敦煌的不朽传奇-《敦煌灵犬》

封面

✨✨

《敦煌灵犬》读后感(二):女儿直呼太好看!

这是一本不论小朋友还是大朋友都不能错过的好书;这是一本由“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作序推荐的书;书中数十幅精美全彩插图,以及敦煌研究院提供的珍贵资料照片;这本书对青少年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讲述文化守护与文明传承……

《敦煌灵犬》

译林出版社

顾春芳。“中国好书”作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研究生。

《敦煌灵犬》的主人公的原型是敦煌守护犬乐乐,它有个外号叫“莫高窟霸乐乐大王”。它特别有灵性,非常勤快,莫高窟人和游客们都非常喜欢它……乐乐就是一只普通的中华田园犬,它生在莫高窟,长在莫高窟。5岁那年,曾被送回敦煌城里,但乐乐心里始终忘不了莫高窟。一天,它独自离开敦煌城,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徒步约25公里,从城里走回了莫高窟。那时的乐乐,身上占满了污泥和尘土,脚掌被磨得血肉模糊。莫高窟的人都为乐乐的行为而感动流泪,从此乐乐就一直坚守在莫高窟……

这是一部少儿主体奇幻文学作品,这本书描绘的是在大漠中默默守护莫高窟磨的犬族世界,书中的乐乐是在真实乐乐原型基础上虚构的,它的眼睛

《敦煌灵犬》读后感(三):《敦煌灵犬》:守护莫高窟的乐乐

前两年有本书很火,就是《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尤其是当时还在校内读书,通过这本书认识了樊锦诗这位杰出的校友。樊锦诗被誉为“敦煌女儿”,她自从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就在敦煌研究所工作,扎根祖国内陆,兢兢业业四十余年,致力于敦煌莫高窟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

而这本书的撰写者,就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顾春芳教授,其研究领域主要为美学、艺术学、戏剧学和电影学等。这本书也是两人双手联弹之作,呈现了樊锦诗老先生极为不凡的一生,尤其是守护敦煌莫高窟、进行敦煌学研究的感人故事。

顾春芳又根据对樊锦诗先生的了解和莫高窟的热爱,创作出了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也就是这部《敦煌灵犬》。小说讲述了光明世界的灵犬家族成员,千百年来一起尽忠职守,与黑暗世界的恶犬进行了无数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捍卫着莫高窟的安全。主角是一条叫作乐乐的小狗,可以说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也就是樊锦诗先生所养的那条狗。故事围绕着乐乐展开,他为了接下守护莫高窟的接力棒,经历了惊险刺激而又十分有趣的冒险故事。

樊锦诗先生在序言中也提到,乐乐是一条特别有灵性的小狗,在莫高窟人中很有名气,游客也很喜欢他,很多人来莫高窟除了看洞窟,还特意找乐乐合影留念,乐乐也有了“莫高窟霸乐乐大王”的称号。

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所说,“一口气读完了《敦煌灵犬》,通过乐乐这位灵性的存在,把我带回了曾工作生活了二十八年的莫高窟,一草一木,一窟一像仿佛就在眼前。也把我带回了遥远的历史场景和今天的现实世界,从汉到十六国,到唐,到明;从王圆箓到张大千,到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三代守护者;从壁画里的人与物到莫高窟守护者;从泯灭人性的黑暗世界到风清气朗的文化圣地。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梭,在古今人物中聆听,在灵性世界里感悟,真是别有洞天的奇妙之旅!”

这本书寓教于乐,向我们普及了许多有关莫高窟的知识,如莫高窟为何在敦煌,它的历史有多漫长,它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藏经洞是怎么被发现的,莫高窟有多少国宝,它经历了多少苦难与辉煌等。总之,读这本书是一种十分愉快的体验,在丰富有趣的情节中,不仅了解了樊锦诗这些老前辈守护敦煌的艰苦和高尚,也感受着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

《敦煌灵犬》读后感(四):和妈妈约定好去参观敦煌,希望2023年的暑假没有疫情。| 苔计划 读书感想136

阅读者:高乐文

阅读总评价:4星

读时小迷茫:

故事好玩有趣,可是后面的结尾我不喜欢,感觉少了些什么。

我觉得可以加一些内容,比如:乐乐后来又遇到了什么事情,或者乐乐变成爸爸了,带着孩子一起守护莫高窟之类的,就是意犹未尽。

不过书后看到乐乐的照片,让人觉得差别有点大,书中的乐乐强壮、英俊,可真实的乐乐又小又呆,感觉我被骗了。

阅读后感想:

书中“飞天的花雨”有一段说:“窟檐腐朽,窟门缺失,窟室坍塌,沙子入侵,河水倒灌”。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莫高窟开凿于一千多年前,最著名的是其中的壁画和泥塑,而历史上莫高窟曾经遭受过很多次的掠夺、损害。

我认为莫高窟是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经过上千年它们还能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更应该去保护好它们。

乐乐的故事很有趣,而乐乐的敦煌小课堂则为我讲解了很多想要了解的知识,让我明白保护莫高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但是我不满足,我还想要更进一步的了解。所以买了其他的关于敦煌莫高窟的书籍,也和妈妈约定好暑假去参观,希望2023年的暑假没有疫情。

《敦煌灵犬》读后感(五):敦煌灵犬

在对一些比较专业或者让人比较陌生的内容做科普的时候,需要开拓一下思路,充分的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度。在这个基础上来做科普,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近我读了《敦煌灵犬》这本书,这是一部面向少年儿童的作品。它的意义在于以儿童文学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文化守护对一个民族的重要价值。

对于敦煌莫高窟,我之前的认识是很浅薄的,不过是百度百科上面的一些基础性了解。也因为一直没有机会真正靠近那个地方,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对于它是感到很陌生的。 而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能让我们了解敦煌,了解莫高窟,了解一段历史,一出宝地,是很有创意的方法。我们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对于故事这种形式我们是熟悉的,而且对于我们来讲阅读故事并不会让我们感到特别的枯燥。 从内容上来看,这本书的文字是非常易于阅读的,即便是小学生也可以比较好的理解这本书的内容。而在涉及到一些关于历史或者是关于地理的内容,作者又用一种极为专业,极为准确的方式来表达。 敦煌莫高窟是唯一一个历经千年开窟,雕塑、壁画一应俱全的世界艺术宝库。敦煌了不起和不可替代的正是它本身就是“一千年的形象佛教史”,是“一部绘画史,一部雕塑史、一个绘画博物馆”,甚至在敦煌,“每一个洞窟都是一个博物馆”。 我们可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了解到敦煌,尤其是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这部分内容也是最吸引我的。 而这本书中提到的守护犬乐乐的故事,必然有虚构的成分,然而类似的故事或许一直在上演,也许真的会有人或者其他生物在守护这片宝地。 作者借这些动物的所见所感来完成这部作品的教育意义,这些小动物是那么热爱那个地方,它们完全把莫高窟当成了自己的家园。 “这里是莫高窟,这是九层楼的铃铎声。孩子们,你们要记住这个声音,无论在哪儿,无论多远,都要记得这是家的声音,是莫高窟的声音。” 也许在我们成年之后,都有可能会远离家乡,然而我们与家的羁绊不应该,也不能轻易地被消除。大概每一个游子都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吧,或者说都需要有一个家,在自己感到无助的时候能够接纳自己。 阅读这本书,来了解一段历史故事,感受历史文化,也培养对于家园的认同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